九年级社思一模质量检测分析报告_第1页
九年级社思一模质量检测分析报告_第2页
九年级社思一模质量检测分析报告_第3页
九年级社思一模质量检测分析报告_第4页
九年级社思一模质量检测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社思一模质量检测分析报告一.试卷的特点等方面1、突出学科本位,既有基本史实知识,又有人文知识的初步概念。因此,本次试卷在立意、选材、设问上都是加强对学生分析材料能力培养。2、立足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深度解读教材,从教材出发,适当拓展,有效回归,注重三维目标。二、成绩统计、整体水平分析情况1、成绩分析:总分折算为 50 分班级最高分最低分A 率,前 10%B 率,前 20%C 率,前 40%D 率,前 60%E 率,前 80%F 率,后 20%平均分平均分排名444.51211.4314.2934.2951.4382.8617.1432.635545.513.58.8220.5938.2455.8885.2914.7133.722643182.8611.4328.5757.1474.2925.7132.546年级4655.3415.7332.0253.3776.423.632.462.客观题总分 40 分答题情况客观题班级平均分年级平均分4 班30.3430.775 班30.8830.776 班30.4630.77从表中可见,三个班 5 班成绩均匀些,6 班差些,高分少,不及格多。总体 3 个班差异较小,比较均衡。客观题总体不理想,平均分为 30.56,低于年级平均。整体的难度不大,其中稍难的题目第2 时政题目、整体得分率较低,分别为 0.91、0.59.和0.46,反映出此次在复习过程中对时政复习不够全面、学生也不够关心时事新闻。还有 18、20 题,同类知识点比较设置选项时候学生容易混淆。学生对世界史及时序性掌握得不好。3、主观题总分值 60 分,得分情况主观题班级平均分年级平均分班级得分率年级得分率4 班34.9134.1558.1956.915 班36.5634.1560.9356.916 班34.6334.1557.7156.91从表中可见,三个班主观题得分略高于年级平均分,其中 5 班优势大些。三.典型错题分析(一)客观题部分1、审题不仔细,理解不到位第 2 题, “新增设的最高监察机关是” ,根据题意明显是国家监察委员会,然而学生选择的时候没有思考,想当然地选择 D 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忽视了问题的本质,导致失分。2、基础知识不牢固第 18 题将两次工业革命及发明人放在一起,让学生判断甄别;第 20 题考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事件进行排序。题目本身难度不大,但学生得分率不高,反映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钟没有很好的对基础知识进行对比归纳,缺乏对知识的归纳比较及整合能力。(二)主观题部分失分大的有 22 题(2) 、 (3) 、24 题(4) 、25题(2) (4) ,从试卷的情况分析来看,文科基础(文字理解和表达)差、基础知识薄弱和答题技巧欠缺、考试态度差是失分主要原因。1、图表获取信息能力较差第 24 题:本题通过图表,侧重学生观图能力和比较分析运用能力的考查。造成学生失分主要原因为:(1)读题不仔细,不按要求答题。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转化为书本知识的能力比较薄弱,只抄材料没有结论或观点; 没有材料只有观点的现象也比较多;学生思路狭窄,只抓住一点大写特写如只抓住因地制宜、优势互补这一点(如图片1。另外 4 幅图片为不同角度的优秀答案) 。另外,因地制宜、优势互补错别字也较多,如应地置宜、忧事互补等;口语话的现象也较多。如互利互补等以及纯口语话的语言。2、解读材料、从材料析出答案能力欠缺如 22(2) “从法律角度评价刷单炒信行为” 。学生不能概括材料主要内容,抓不住材料的核心信息,因此表述不准确、规范,违法行为,错写成不合法行为、非法行为、不法行为;审题不清,只是指出这是一种错误行为或者不诚信行为,而没有从法律角度讲;误以为本题是考查一般违法与犯罪的性质的判断;没有判断行为,直接指出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利;3、答题技巧欠缺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转化为书本知识的能力比较薄弱,只抄材料没有结论或观点;如 25(4)没有材料只有观点的现象也比较多;没有提炼观点,只有事实陈述(最大的问题) ;事实表述混乱,没有时序性,没有针对性(没有扣题,知识掌握不熟悉) 。又如 25 题第二问中前半问学生大多都能写出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和不足,但在语言表达上不严谨。后半问大多数学生能回答新文化运动,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写出五四运动,并且有部分学生没有历史事件的时序感,历史事件很混乱。四、思考与建议1、立足课本,依标施教。从试卷难度值统计和学生失分原因来看,学生专业历史术语知识不扎实是失分的重要原因,教师没有很好立足解读教材依标施教是一个原因,很多选择题是课本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2、突出能力培养,加强学法指导要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多角度分析讨论,拓宽思路,积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八年级学生就要开始训练答题规范意识很重要,这将是我接下来的重点工作。3、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均衡发展对于学困生,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关注他们,设计问题注意层次性,使全体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同时加强个别辅导。这里我看到,我对于尖子生的关注还不够,过分信任,接下来对于这一部分的学生我将有意识关注。坚持“抓两头,保中间”原则。4.当然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立题创新的题型出现。一.试卷的特点等方面1、突出学科本位,既有基本史实知识,又有人文知识的初步概念。因此,本次试卷在立意、选材、设问上都是加强对学生分析材料能力培养。2、立足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深度解读教材,从教材出发,适当拓展,有效回归,注重三维目标。二、成绩统计、整体水平分析情况1、成绩分析:总分折算为 50 分班级最高分最低分A 率,前 10%B 率,前 20%C 率,前 40%D 率,前 60%E 率,前 80%F 率,后 20%平均分平均分排名444.51211.4314.2934.2951.4382.8617.1432.635545.513.58.8220.5938.2455.8885.2914.7133.722643182.8611.4328.5757.1474.2925.7132.546年级4655.3415.7332.0253.3776.423.632.462.客观题总分 40 分答题情况客观题班级平均分年级平均分4 班30.3430.775 班30.8830.776 班30.4630.77从表中可见,三个班 5 班成绩均匀些,6 班差些,高分少,不及格多。总体 3 个班差异较小,比较均衡。客观题总体不理想,平均分为 30.56,低于年级平均。整体的难度不大,其中稍难的题目第2 时政题目、整体得分率较低,分别为 0.91、0.59.和0.46,反映出此次在复习过程中对时政复习不够全面、学生也不够关心时事新闻。还有 18、20 题,同类知识点比较设置选项时候学生容易混淆。学生对世界史及时序性掌握得不好。3、主观题总分值 60 分,得分情况主观题班级平均分年级平均分班级得分率年级得分率4 班34.9134.1558.1956.915 班36.5634.1560.9356.916 班34.6334.1557.7156.91从表中可见,三个班主观题得分略高于年级平均分,其中 5 班优势大些。三.典型错题分析(一)客观题部分1、审题不仔细,理解不到位第 2 题, “新增设的最高监察机关是” ,根据题意明显是国家监察委员会,然而学生选择的时候没有思考,想当然地选择 D 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忽视了问题的本质,导致失分。2、基础知识不牢固第 18 题将两次工业革命及发明人放在一起,让学生判断甄别;第 20 题考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事件进行排序。题目本身难度不大,但学生得分率不高,反映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钟没有很好的对基础知识进行对比归纳,缺乏对知识的归纳比较及整合能力。(二)主观题部分失分大的有 22 题(2) 、 (3) 、24 题(4) 、25题(2) (4) ,从试卷的情况分析来看,文科基础(文字理解和表达)差、基础知识薄弱和答题技巧欠缺、考试态度差是失分主要原因。1、图表获取信息能力较差第 24 题:本题通过图表,侧重学生观图能力和比较分析运用能力的考查。造成学生失分主要原因为:(1)读题不仔细,不按要求答题。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转化为书本知识的能力比较薄弱,只抄材料没有结论或观点; 没有材料只有观点的现象也比较多;学生思路狭窄,只抓住一点大写特写如只抓住因地制宜、优势互补这一点(如图片1。另外 4 幅图片为不同角度的优秀答案) 。另外,因地制宜、优势互补错别字也较多,如应地置宜、忧事互补等;口语话的现象也较多。如互利互补等以及纯口语话的语言。2、解读材料、从材料析出答案能力欠缺如 22(2) “从法律角度评价刷单炒信行为” 。学生不能概括材料主要内容,抓不住材料的核心信息,因此表述不准确、规范,违法行为,错写成不合法行为、非法行为、不法行为;审题不清,只是指出这是一种错误行为或者不诚信行为,而没有从法律角度讲;误以为本题是考查一般违法与犯罪的性质的判断;没有判断行为,直接指出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利;3、答题技巧欠缺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转化为书本知识的能力比较薄弱,只抄材料没有结论或观点;如 25(4)没有材料只有观点的现象也比较多;没有提炼观点,只有事实陈述(最大的问题) ;事实表述混乱,没有时序性,没有针对性(没有扣题,知识掌握不熟悉) 。又如 25 题第二问中前半问学生大多都能写出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和不足,但在语言表达上不严谨。后半问大多数学生能回答新文化运动,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写出五四运动,并且有部分学生没有历史事件的时序感,历史事件很混乱。四、思考与建议1、立足课本,依标施教。从试卷难度值统计和学生失分原因来看,学生专业历史术语知识不扎实是失分的重要原因,教师没有很好立足解读教材依标施教是一个原因,很多选择题是课本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2、突出能力培养,加强学法指导要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多角度分析讨论,拓宽思路,积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八年级学生就要开始训练答题规范意识很重要,这将是我接下来的重点工作。3、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均衡发展对于学困生,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关注他们,设计问题注意层次性,使全体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同时加强个别辅导。这里我看到,我对于尖子生的关注还不够,过分信任,接下来对于这一部分的学生我将有意识关注。坚持“抓两头,保中间”原则。4.当然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立题创新的题型出现。一.试卷的特点等方面1、突出学科本位,既有基本史实知识,又有人文知识的初步概念。因此,本次试卷在立意、选材、设问上都是加强对学生分析材料能力培养。2、立足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深度解读教材,从教材出发,适当拓展,有效回归,注重三维目标。二、成绩统计、整体水平分析情况1、成绩分析:总分折算为 50 分班级最高分最低分A 率,前 10%B 率,前 20%C 率,前 40%D 率,前 60%E 率,前 80%F 率,后 20%平均分平均分排名444.51211.4314.2934.2951.4382.8617.1432.635545.513.58.8220.5938.2455.8885.2914.7133.722643182.8611.4328.5757.1474.2925.7132.546年级4655.3415.7332.0253.3776.423.632.462.客观题总分 40 分答题情况客观题班级平均分年级平均分4 班30.3430.775 班30.8830.776 班30.4630.77从表中可见,三个班 5 班成绩均匀些,6 班差些,高分少,不及格多。总体 3 个班差异较小,比较均衡。客观题总体不理想,平均分为 30.56,低于年级平均。整体的难度不大,其中稍难的题目第2 时政题目、整体得分率较低,分别为 0.91、0.59.和0.46,反映出此次在复习过程中对时政复习不够全面、学生也不够关心时事新闻。还有 18、20 题,同类知识点比较设置选项时候学生容易混淆。学生对世界史及时序性掌握得不好。3、主观题总分值 60 分,得分情况主观题班级平均分年级平均分班级得分率年级得分率4 班34.9134.1558.1956.915 班36.5634.1560.9356.916 班34.6334.1557.7156.91从表中可见,三个班主观题得分略高于年级平均分,其中 5 班优势大些。三.典型错题分析(一)客观题部分1、审题不仔细,理解不到位第 2 题, “新增设的最高监察机关是” ,根据题意明显是国家监察委员会,然而学生选择的时候没有思考,想当然地选择 D 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忽视了问题的本质,导致失分。2、基础知识不牢固第 18 题将两次工业革命及发明人放在一起,让学生判断甄别;第 20 题考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事件进行排序。题目本身难度不大,但学生得分率不高,反映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钟没有很好的对基础知识进行对比归纳,缺乏对知识的归纳比较及整合能力。(二)主观题部分失分大的有 22 题(2) 、 (3) 、24 题(4) 、25题(2) (4) ,从试卷的情况分析来看,文科基础(文字理解和表达)差、基础知识薄弱和答题技巧欠缺、考试态度差是失分主要原因。1、图表获取信息能力较差第 24 题:本题通过图表,侧重学生观图能力和比较分析运用能力的考查。造成学生失分主要原因为:(1)读题不仔细,不按要求答题。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转化为书本知识的能力比较薄弱,只抄材料没有结论或观点; 没有材料只有观点的现象也比较多;学生思路狭窄,只抓住一点大写特写如只抓住因地制宜、优势互补这一点(如图片1。另外 4 幅图片为不同角度的优秀答案) 。另外,因地制宜、优势互补错别字也较多,如应地置宜、忧事互补等;口语话的现象也较多。如互利互补等以及纯口语话的语言。2、解读材料、从材料析出答案能力欠缺如 22(2) “从法律角度评价刷单炒信行为” 。学生不能概括材料主要内容,抓不住材料的核心信息,因此表述不准确、规范,违法行为,错写成不合法行为、非法行为、不法行为;审题不清,只是指出这是一种错误行为或者不诚信行为,而没有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