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化学图像型计算解析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附属初中 张 波 在历年的中考化学试题中,图像型综合计算以设置层次清晰,难易适度,能够巧妙地考察学生基本化学素养而深受命题人的青睐。主要考查酸碱盐之间的反应、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等知识点,考察学生提炼、搜集、应用信息的能力、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下面举几例分析说明该类题型的分析方法。一、典型例题解析:(一)图像呈上升趋势型【例 1】 (07 济南)在一烧杯中盛有 22.3 g Na2CO3 和 NaCl 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足量水溶解,配成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1)当滴加了 73 g 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g。(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 B 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写化学式)。(3)当滴加了 73 g 稀盐酸时(即 A 点时) ,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含溶质的质量。【分析】由题意知:在 Na2CO3 和 NaCl 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只发生:Na2CO3+2HCl=2NaCl+H2O+CO2,即:图像中 OA 段表示的反应过程;A 点表示:盐酸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产生 CO2 气体的质量达到最大值;溶液中溶质只有 NaCl,且其质量为反应生成的 NaCl 和原混合物中含有的 NaCl 质量之和。从 A 到 B 段,表示滴加的稀盐酸已经过量,无反应发生。故 B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除了 NaCl 以外还应该有过量的HCl。【答案】(1)4.4 ;(2)NaCl 、HCl;(3)解:73 g10%的稀盐酸中含 HCl 的质量是:73 g10%=7.3 g;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 x,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y,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106 73 117X 7.3 g yx=10.6 g;y=11.7 g;烧杯里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117. g + (22.3 g10.6 g) = 23.4 g。答:略【点评】济南市 XX 年中考试题评价报告中,第 1、第 2 两问定位为中等难度,第 3 问定位为难题。此题的易错点是求烧杯中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时,容易忽视原混合物中氯化钠质量。(二)图像呈下降趋势型【例 2】向盛有 22.3 g Na2CO3 和 NaCl 固体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 216.1 g 稀盐酸恰好反应,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连同药品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烧杯连同药品的起始质量为 300 g。回答下列问题:(1)当固体混合物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需时间约为S。(2)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质量g。(3)反应后,得到室温下的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分析】由图像变化趋势可知:从 020 秒,m 逐渐减少,其原因必然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跑出去了;从 20 秒开始,m 不变了,即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结束了。故: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300 g 295.6 g=4.4 g,然后据此代入化学方程式即可求出反应产生的碳酸钠。【答案】 (1)20;(2)4.4 g;(3)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 x,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y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106 117 44x y 4.4 g解得:x=10.6 g,y=11.7 g;烧杯里不饱和溶液中溶质总质量为: 11.7 g + (22.3 g10.6 g) = 23.4 g;烧杯里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 22.3 g+216.1 g4.4 g = 234 g;所得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10%。答:略。【点评】此题与例 1 的难度和所考知识点相似,此题的易错点是溶液质量弄错,容易把 295.6 g 当作溶液的质量,另外容易忽视二氧化碳的质量。(三)图像起点不在原点型【例 3】在一烧杯中盛有 100 g CuSO4 和H2SO4 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 NaOH 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 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过程中产生沉淀的总质量是_ g。(2)在实验过程中加入 80 gNaOH 溶液时所得溶液的 pH 是_7 (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3)在实验过程中加入 80 gNaOH 溶液时,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 0.1%)【分析】由图像知,NaOH 溶液的质量在 040 g 之间并没有沉淀产生,故先发生的反应是:2NaOH+H2SO4=Na2SO4+2H2O。NaOH 溶液的质量在 40 g80 g 之间,沉淀质量随着加入 NaOH 溶液质量的增加而逐渐达到最大值,故发生:2NaOH+CuSO4=Na2SO4+Cu(OH)2。在 NaOH 溶液加至 80 g 时,两个反应刚好结束,所得溶液中溶质只有硫酸钠且质量为上述两个反应产生的硫酸钠质量之和。【答案】 (1)4.9 g;(2)等于;(3)解:设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钠质量为x,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的硫酸钠质量为 y,2NaOH+H2SO4=Na2SO4+2H2O 80 142 40 g10% x解得:x=7.1 g;2NaOH+CuSO4=Na2SO4+ Cu(OH)280 142(80 g40 g)10% y解得:y=7.1 g;不饱和溶液中 Na2SO4 总质量为: 7.1 g+7.1 g = 14.2 g;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 100 g+80 g4.9 g = 175.1 g;所得不饱和溶液中 Na2SO4 质量分数:100%=8.1%。答:略。【点评】此题较前面两个例题复杂,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像的分段,能够意识到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能够理解几个特殊点的化学含义。在求不饱和溶液中硫酸钠质量时,还可以根据元素守恒思想,建立 H2SO4 和 Na2SO4 的对应关系,根据硫酸的总质量一步求出硫酸钠质量。二、一般思路归纳:第一步,理清楚题目中涉及哪几个化学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如果需要,还要判定它们反应的先后顺序;第二步,结合图像分析每段图像对应的化学反应,弄清“起点” 、 “拐点” 、 “终点”的化学含义,确定相关物质质量;第三步,将已知物质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求出未知量。需要注意的是,溶液质量的求法一般是:进入反应容器的物质总质量减去沉淀质量、杂质质量和气体质量;求溶质质量时,要特别注意溶质包括哪几块质量,不要有遗漏。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附属初中 张 波 在历年的中考化学试题中,图像型综合计算以设置层次清晰,难易适度,能够巧妙地考察学生基本化学素养而深受命题人的青睐。主要考查酸碱盐之间的反应、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等知识点,考察学生提炼、搜集、应用信息的能力、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下面举几例分析说明该类题型的分析方法。一、典型例题解析:(一)图像呈上升趋势型【例 1】 (07 济南)在一烧杯中盛有 22.3 g Na2CO3 和 NaCl 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足量水溶解,配成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1)当滴加了 73 g 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g。(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 B 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写化学式)。(3)当滴加了 73 g 稀盐酸时(即 A 点时) ,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含溶质的质量。【分析】由题意知:在 Na2CO3 和 NaCl 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只发生:Na2CO3+2HCl=2NaCl+H2O+CO2,即:图像中 OA 段表示的反应过程;A 点表示:盐酸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产生 CO2 气体的质量达到最大值;溶液中溶质只有 NaCl,且其质量为反应生成的 NaCl 和原混合物中含有的 NaCl 质量之和。从 A 到 B 段,表示滴加的稀盐酸已经过量,无反应发生。故 B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除了 NaCl 以外还应该有过量的HCl。【答案】(1)4.4 ;(2)NaCl 、HCl;(3)解:73 g10%的稀盐酸中含 HCl 的质量是:73 g10%=7.3 g;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 x,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y,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106 73 117X 7.3 g yx=10.6 g;y=11.7 g;烧杯里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117. g + (22.3 g10.6 g) = 23.4 g。答:略【点评】济南市 XX 年中考试题评价报告中,第 1、第 2 两问定位为中等难度,第 3 问定位为难题。此题的易错点是求烧杯中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时,容易忽视原混合物中氯化钠质量。(二)图像呈下降趋势型【例 2】向盛有 22.3 g Na2CO3 和 NaCl 固体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 216.1 g 稀盐酸恰好反应,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连同药品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烧杯连同药品的起始质量为 300 g。回答下列问题:(1)当固体混合物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需时间约为S。(2)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质量g。(3)反应后,得到室温下的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分析】由图像变化趋势可知:从 020 秒,m 逐渐减少,其原因必然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跑出去了;从 20 秒开始,m 不变了,即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结束了。故: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300 g 295.6 g=4.4 g,然后据此代入化学方程式即可求出反应产生的碳酸钠。【答案】 (1)20;(2)4.4 g;(3)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 x,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y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106 117 44x y 4.4 g解得:x=10.6 g,y=11.7 g;烧杯里不饱和溶液中溶质总质量为: 11.7 g + (22.3 g10.6 g) = 23.4 g;烧杯里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 22.3 g+216.1 g4.4 g = 234 g;所得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10%。答:略。【点评】此题与例 1 的难度和所考知识点相似,此题的易错点是溶液质量弄错,容易把 295.6 g 当作溶液的质量,另外容易忽视二氧化碳的质量。(三)图像起点不在原点型【例 3】在一烧杯中盛有 100 g CuSO4 和H2SO4 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 NaOH 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 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过程中产生沉淀的总质量是_ g。(2)在实验过程中加入 80 gNaOH 溶液时所得溶液的 pH 是_7 (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3)在实验过程中加入 80 gNaOH 溶液时,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 0.1%)【分析】由图像知,NaOH 溶液的质量在 040 g 之间并没有沉淀产生,故先发生的反应是:2NaOH+H2SO4=Na2SO4+2H2O。NaOH 溶液的质量在 40 g80 g 之间,沉淀质量随着加入 NaOH 溶液质量的增加而逐渐达到最大值,故发生:2NaOH+CuSO4=Na2SO4+Cu(OH)2。在 NaOH 溶液加至 80 g 时,两个反应刚好结束,所得溶液中溶质只有硫酸钠且质量为上述两个反应产生的硫酸钠质量之和。【答案】 (1)4.9 g;(2)等于;(3)解:设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钠质量为x,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的硫酸钠质量为 y,2NaOH+H2SO4=Na2SO4+2H2O 80 142 40 g10% x解得:x=7.1 g;2NaOH+CuSO4=Na2SO4+ Cu(OH)280 142(80 g40 g)10% y解得:y=7.1 g;不饱和溶液中 Na2SO4 总质量为: 7.1 g+7.1 g = 14.2 g;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 100 g+80 g4.9 g = 175.1 g;所得不饱和溶液中 Na2SO4 质量分数:100%=8.1%。答:略。【点评】此题较前面两个例题复杂,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像的分段,能够意识到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能够理解几个特殊点的化学含义。在求不饱和溶液中硫酸钠质量时,还可以根据元素守恒思想,建立 H2SO4 和 Na2SO4 的对应关系,根据硫酸的总质量一步求出硫酸钠质量。二、一般思路归纳:第一步,理清楚题目中涉及哪几个化学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如果需要,还要判定它们反应的先后顺序;第二步,结合图像分析每段图像对应的化学反应,弄清“起点” 、 “拐点” 、 “终点”的化学含义,确定相关物质质量;第三步,将已知物质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求出未知量。需要注意的是,溶液质量的求法一般是:进入反应容器的物质总质量减去沉淀质量、杂质质量和气体质量;求溶质质量时,要特别注意溶质包括哪几块质量,不要有遗漏。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附属初中 张 波 在历年的中考化学试题中,图像型综合计算以设置层次清晰,难易适度,能够巧妙地考察学生基本化学素养而深受命题人的青睐。主要考查酸碱盐之间的反应、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等知识点,考察学生提炼、搜集、应用信息的能力、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下面举几例分析说明该类题型的分析方法。一、典型例题解析:(一)图像呈上升趋势型【例 1】 (07 济南)在一烧杯中盛有 22.3 g Na2CO3 和 NaCl 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足量水溶解,配成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1)当滴加了 73 g 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g。(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 B 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写化学式)。(3)当滴加了 73 g 稀盐酸时(即 A 点时) ,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含溶质的质量。【分析】由题意知:在 Na2CO3 和 NaCl 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只发生:Na2CO3+2HCl=2NaCl+H2O+CO2,即:图像中 OA 段表示的反应过程;A 点表示:盐酸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产生 CO2 气体的质量达到最大值;溶液中溶质只有 NaCl,且其质量为反应生成的 NaCl 和原混合物中含有的 NaCl 质量之和。从 A 到 B 段,表示滴加的稀盐酸已经过量,无反应发生。故 B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除了 NaCl 以外还应该有过量的HCl。【答案】(1)4.4 ;(2)NaCl 、HCl;(3)解:73 g10%的稀盐酸中含 HCl 的质量是:73 g10%=7.3 g;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 x,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y,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106 73 117X 7.3 g yx=10.6 g;y=11.7 g;烧杯里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117. g + (22.3 g10.6 g) = 23.4 g。答:略【点评】济南市 XX 年中考试题评价报告中,第 1、第 2 两问定位为中等难度,第 3 问定位为难题。此题的易错点是求烧杯中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时,容易忽视原混合物中氯化钠质量。(二)图像呈下降趋势型【例 2】向盛有 22.3 g Na2CO3 和 NaCl 固体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 216.1 g 稀盐酸恰好反应,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连同药品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烧杯连同药品的起始质量为 300 g。回答下列问题:(1)当固体混合物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需时间约为S。(2)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质量g。(3)反应后,得到室温下的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分析】由图像变化趋势可知:从 020 秒,m 逐渐减少,其原因必然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跑出去了;从 20 秒开始,m 不变了,即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结束了。故: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300 g 295.6 g=4.4 g,然后据此代入化学方程式即可求出反应产生的碳酸钠。【答案】 (1)20;(2)4.4 g;(3)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 x,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y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106 117 44x y 4.4 g解得:x=10.6 g,y=11.7 g;烧杯里不饱和溶液中溶质总质量为: 11.7 g + (22.3 g10.6 g) = 23.4 g;烧杯里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 22.3 g+216.1 g4.4 g = 234 g;所得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10%。答:略。【点评】此题与例 1 的难度和所考知识点相似,此题的易错点是溶液质量弄错,容易把 295.6 g 当作溶液的质量,另外容易忽视二氧化碳的质量。(三)图像起点不在原点型【例 3】在一烧杯中盛有 100 g CuSO4 和H2SO4 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 NaOH 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 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过程中产生沉淀的总质量是_ g。(2)在实验过程中加入 80 gNaOH 溶液时所得溶液的 pH 是_7 (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3)在实验过程中加入 80 gNaOH 溶液时,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 0.1%)【分析】由图像知,NaOH 溶液的质量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高中学习中的心理健康问题解析
- 企业人身保险理赔方案
- 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预警
- 家电维修节约资源方案
- 地产项目竞争分析总结
- 2025中国工商银行山西省分行社会招聘12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如何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 云计算网络性能优化报告
- 创新个性化定制产品吸引用户
- 纺织服饰出口市场规定
- 二级WPS Office高级应用与设计计算机等级考试试题及答案指导(2025年)
- 智能计算系统:从深度学习到大模型 第2版课件 第四章-编程框架使用
- 供应链管理师二级练习卷含答案
- 《公路边坡网锚喷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技术指南》
- 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模版(三篇)
- 2023部编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竞选竞选大学心理委员参考课件
- 2024年数控车工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2024年秋季新统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GB/T 37977.46-2024静电学第4-6 部分:特定应用中的标准试验方法腕带
- GB/T 18216.7-2024交流1 000 V 和直流1 500 V 及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电气安全防护措施的试验、测量或监控设备第7部分:相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