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书社”电子商务系统商业计划书_第1页
“茶香书社”电子商务系统商业计划书_第2页
“茶香书社”电子商务系统商业计划书_第3页
“茶香书社”电子商务系统商业计划书_第4页
“茶香书社”电子商务系统商业计划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商务大赛 “茶香书社”电子商务系统项目规划书 - 1 - “茶香书社”电子商务系统商业计划书 目 录 . - 1 - . - 3 - . - 3 - . - 3 - . - 3 - . - 9 - . - 10 - . - 11 - . - 12 - . - 13 - . - 13 - . - 13 - . - 13 - . - 13 - . - 14 - . - 15 - . - 15 - . - 16 - . - 16 - . - 16 - . - 17 - . - 17 - . - 18 - . - 18 - . - 18 - . - 18 - . - 18 - . - 20 - . - 20 - . - 21 - . - 23 - . - 23 - . - 23 - . - 24 - 电子商务大赛 “茶香书社”电子商务系统项目规划书 - 2 - . - 24 - . - 24 - . - 24 - . - 25 - . - 25 - . - 25 - . - 25 - . - 26 - . - 27 - . - 27 - . - 28 - . - 28 - . - 29 - . - 29 - . - 30 - . - 30 - . - 31 - . - 31 - 织结构 . - 32 - . - 32 - . - 32 - . - 33 - . - 33 - . - 33 - . - 33 - . - 36 - . - 37 - . - 37 - . - 37 - . - 38 - . - 38 - . - 39 - . - 40 - . - 40 - . - 42 - . - 44 - . - 45 - . - 47 - . - 47 - . - 48 - . - 48 - . - 49 - . - 50 - . - 50 - 电子商务大赛 “茶香书社”电子商务系统项目规划书 - 3 - . - 50 - . - 50 - . - 51 - . - 52 - . - 52 - . - 53 - . - 53 - . - 53 - . - 53 - 定和限制 . - 53 - . - 53 - . - 54 - . - 54 - . - 54 - . - 55 - . - 56 - . - 56 - . - 57 - . - 57 - . - 58 - . - 58 - . - 59 - . - 59 - . - 59 - . - 59 - . - 59 - . - 60 - . - 60 - . - 60 - . - 60 - . - 63 - . - 63 - . - 63 - . - 63 - . - 64 - . - 65 - . - 65 - . - 65 - 目标 . - 65 - . - 65 - . - 65 - . - 66 - . - 66 - . - 72 - 电子商务大赛 “茶香书社”电子商务系统项目规划书 - 4 - . - 73 - . - 73 - . - 73 - . - 74 - . - 74 - . - 75 - . - 75 - . - 75 - . - 75 - . - 76 - . - 76 - . - 76 - . - 77 - . - 78 - . - 78 - . - 78 - . - 78 - . - 79 - . - 80 - . - 80 - . - 81 - . - 82 - . - 82 - . - 82 - . - 82 - . - 82 - . - 83 - . - 83 - . - 83 - . - 83 - . - 83 - . - 84 - 电子商务大赛 “茶香书社”电子商务系统项目规划书 - 5 - 电子商务大赛 “茶香书社”电子商务系统项目规划书 - 1 - “茶香书社”取名自“ 茶亦醉人何 必酒 , 书能香我不须花 ”、“ 潇潇平生水竹居,一瓯清茗一床书 ”这样优美的诗句。 浩瀚的中华文明史上,中国茶文化是一颗璀璨的明星。在我国,茶被誉为 国饮。 古人讲品茗,把饮茶提高到一种典雅清和的意境中,展现出生活的享受、情趣和艺术化。 而看书 , 看 的 也 是一种心境,感觉身心被净化,滤去浮躁,沉淀下的 只 是深思。 读书如品茶:一杯苦,苦而不涩;二杯甘,甘而不甜;三杯淡,淡而不失。 能静静地品一杯茶,仿佛读如风行田野般的诗句 ,在书的苍穹中任意翱翔。一杯茶,一本书,构筑的是一份充盈的生活。手捧着红楼梦,泡一壶西湖龙井,我们都会为那馥郁醇厚的西湖龙井,为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陶醉。 因此,营造这样一种悠然、充盈的网上购书环境将会是网上书城机体里注入的新活力;用茶文化包装书从而达到营销书的目的也是两种文化营销的完美结合。 当然,网站的重点仍然是书,茶文化只是一种营销理念及手段。因此分析目前网上图书销售的现状是很有必要的。 在互联网及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网上图书业务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对此,有亚马逊、当当、卓越等的成功案例证明。从近几年来看,图书音像类产品一直都是网上购物的热点,它占据了整个网上销售额中近乎一半的比例。 然而 ,最近图书类产品占网上销售额的比例却停滞不前甚至逐年降低。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目前图书市场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传统的网上图书销售平台并没有对此做出相应的改进;同时, 消费者对书的需求与对茶的需求特点也日趋相似,现实世界中书吧、茶室等也有了很大地发展。本项目则根据此背景提出了将书文化与茶文化相融合运用到虚拟世界中的新想法;此外,面临着新的问题。因为它大部分提供免费服务,导致了其盈利模式不明确。 “茶香书社”网站正是为了满足以上三方面的市场与需求新特点而建立的。首先,它采 用了联合营销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本网站提出了采用茶文化来包装书从而达到营销图书目的的新型联合营销概念,同时又因茶文化是大众品牌、大众文化的特点而解决了联合营销中双方利益难以均衡的问题;其次,它充分利用了 技术,通过虚拟社区、博客、书评等功能的实现,营造出了一种人性化、互动化的购书环境,改变了目前网上书城模式单一的现状;最后,它将 “茶香书社”电子商务系统项目规划书 - 2 - 技术与传统网上书城进行架接,使得一个 业拥有了传统网上售书的盈利方式,这是对 盈利模式的一种探索。 以上三点也正是本网站的创 新之处。为更好地实现这些新思想,本网站对具体的商业模式、交易模式、收益模式等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具体来看: “茶香书社”网站借鉴了传统的一些商业模式,同时它还运用了虚拟社区模式以及联合营销模式等新型商业模式;在交易模式上,它综合了 交易模式;在收益模式上,它除了有 广告收入、 会员增值业务 及 虚拟货币 外,更有传统网上图书销售作为其主要收益方式。 用户进入“茶香书社”网站将会是一次人性化的体验、个性化的展现以及互动化的交流。网站的具体流程图如下: 整个网站通过设立茶室集锦、虚拟社区、会员专区、新闻动态、查询功能这五大功能模块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总之,茶香书社网站是根据目前图书市场新需求、结合自身特色同时采用新技术而存在的。它的建立与运营将会是整个国内网上书城的改革。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它将成为网上书城新模式以及 的生存之道的引导者。 进入各茶室 进入各包厢 参加讨论 购买茶室的书 在线支付 会员注册 个 人 博 客 创建自己圈 子 品茶积分数 头 衔 配送和售后 参与书评 自动推荐书模式 茶香书社网站 电子商务大赛 “茶香书社”电子商务系统项目规划书 - 3 - 一直以来,图书行业都是网上购物的热点,然而最近几年随着其他行业的网上购物日益扩大,而图书类所占比例却停滞不前甚至逐年降低 。归根结底就是目前的图书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传统的网上销售平台并没有对此做出相应的改进。因此,通过合理的需求分析方法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进而改进网络市场图书的营销模式是很有必要的。此次需求分析的目标即是通过分析图书市场需求的新特点以及图书网上购物的市场空缺,从而寻找一条新型的图书网上销售模式。 图书网络市场需求 ( 1)调查步骤 对图书需求分析来说, 市场调查必不可少 ,它 为满足读者需求创造条件。 它是需求分析的数据基础,是需求分析的基本依据。具体步骤有: 图 书 市场的基本情况和走势 ; 对读者需求的分析和把握 ; 影响市场的外部因素 ( 如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 国外图书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带动和影响 等)。 分析不同的读者的文化程度、年龄特点、职业特色、阅读水平、购买能力、购买动机等信息 ; 同类产品的竞争情况 ; 营销方式的选择 , 确定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宣传推广和营销方案。 评估): 市场反馈。 ( 2)宏观需求分析 随着图书 网络 市场的不断完善,读者的消费需求成为 核心 。只有满足读者潜在的消费需求,使消费需求及时变为消费热点,再通过消费热点的作 用,来促进消费需求的增加及消费结构的升级,才能使我国图书 网络 市场步入良性循环。 境 随着 我国采取的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政策转变的实施,学生对教辅类图书的需求将逐渐减少,对其他图书的需求 则 会因为素质教育的普及而扩大。 电子商务大赛 “茶香书社”电子商务系统项目规划书 - 4 - 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使得图书 购买力显著提高 。 当恩格尔系数下降到 30左右时,对 图书 产品的需求就成为人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图书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除了具有经济属性外,还有文化属性。因此图书作为一种精神文化需要,它的市 场需求还与一个国家国民的文化状况有关。 我国是文明古国,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因此图书市场的需求是非常有潜力的。 ( 3)微观需求分析 在线调查更是一种快捷、方便、准确的调查方法。 2003 年 过在线调查,得到: 图 1 2003 年 用户实际购买过和希望网络提供的商品种类 图书市场的网上购物是 网上消费的 最重 要热点 ,因此这个市场是十分巨大的。 多样化 通过市场调查(现场、在线和 送调查问卷“购买图书的目的” 10 万份,收回有效问卷 95632 份,经整理得以下数据: 电子商务大赛 “茶香书社”电子商务系统项目规划书 - 5 - 购书目的多样工作与学习46%兴趣32%缓解压力12%收藏3%送礼3%其他4%工作与学习 兴趣 缓解压力 收藏 送礼 其他图 2 购书目的的多样性 从调查结果可知:绝大多数人购买图书是 出于工作和学习的需要; 其次才是兴趣和消遣;甚至还有收藏和送礼等目的。 购书时间相对固定于假日 我国每年出版图书十几万种 , 在浩瀚的书海中购买自己中意的书着实不易。读者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比较、选择同类的图书。在这种情况下,谁宣传到位,读者就会倾向于买谁的书。 同时 假日有闲又有钱,也就会放纵自己花钱的欲望,于是假日成了冲动型购买的温床。 消费者年龄不同,其心理 机能和心理活动也不同,因而其购买行为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在我国, 0 6 岁的学前儿童对少儿图书的需求量比较大; 7 18 岁的读者跨越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习阶段,而这个阶段正是对教材、教辅大量消费的阶段;19 64 岁,这个年龄段跨越比较大,读者经历了大学、工作这一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他们的阅读面宽,阅读欲望强烈,是一般图书最主要的消费群。 65 岁以上的读者求知欲、精力都呈下降趋势,对图书的需求也相应地有所下降。 读者职业不一样,收入情况不一样,对图书的需求也不一样。 料显示了对 不同职业的国 民的图书阅读率(是指每月至少有一次读书行为的读书人数与有效回答总体人数之比) 的 统计。 电子商务大赛 “茶香书社”电子商务系统项目规划书 - 6 - 商业服务员领导或管理员机关干部一般职员技术人员高中生大学生离退休人员其他人员0%20%40%60%80%100%120%不同职业对图书不同需求图 不同职业对图书的不同需求 从上述调查结果得知,专业技术人员和高中学生、大学生的图书阅读率最高,他们 也是图书最主要的需求者。 表表 1 一一 年年 购购 书书 金金 额额 比比 例例 表表 合计 11001200130015001 10001元以上 100 由表可知,位于 1001书需求处于中等水平,并且保持着稳定的增长。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图书网络市场依然是一个大市场,同时它又是一个在平稳中发展的但是气氛属于那种比较平和的市场,所以,我们需要给它注入一点强化剂,经过指引“强化”后,催生出买的欲望。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推”式变成“拉”式。 ( 1)书文化与茶文化相通 茶为国饮,茶文化正在向全国、全世界范围飘散。茶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中国茶道更是源远流长。 品茶是一种文化 ,捧着一杯散发清香的热茶,好似散发着浓郁文化气息;品味这一杯茶也就是在体会文化的意境。 电子商务大赛 “茶香书社”电子商务系统项目规划书 - 7 - 生活中在选择图书的时候我们往往看中的是对于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帮助的图书,可以说是带功利性地看书 。 这样大大曲解了看书的精髓。书是一种精神粮食,看书讲究的是一种心境,细细品味书的精华。这其实跟茶道有着惊人的相通性,都是一种文化的品位,意境的体会。 读书如同品茶。品茶之所以与读书息息相关,究其原因,我想是它们有共同的思想境界 宁静、平和、澹泊、智远。品茶的目的,不是为品而品,而是通过“品”来修身养性,提升你的精神境界,切忌心浮 气燥,矫揉造作,读书也是如此。一观,二闻,三品,书香回荡,顿觉芳香扑鼻,口鼻生香,优雅尽在其中。 ( 2)书与茶目标市场相似 图书与茶的目标市场在某种程度上是十分相似的,都是有文化需求、有文化底蕴的人。一般来说,喜欢喝茶的人都是比较精通书文化的人。如一般的学者都是既研究书有喜爱茶文化的人。 ( 3)茶与书的对应 A.“文学 *著作”类对应“ 西湖龙井 ” :冲泡后芽叶一旗一枪,簇立杯中交错相映,上下沉浮,栩栩如生, 让人想到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学著作的博大精深。 其贵如珍,不可多得 的西湖龙井就像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文学著作,唐诗 宋词元曲清文要我们用心细细吟诵、欣赏,只有下功夫才能在回味中顿悟词曲的美感、意境、哲理。 B.“生活 *时尚”类对应“ 碧螺春 ”:产于洞庭的碧螺春,要用无色透明玻璃杯冲泡。饮其味,头酌色淡、幽香、鲜雅;二酌翠绿、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 。品尝碧螺春的情趣就是品尝生活时尚的情趣、品尝人生百态的情趣。 C.“人文 *历史”类对应“ 君山银针 ”: 冲泡君山银针时,可以看到初始芽尖朝上、蒂头下垂而悬浮于水面,随后缓缓降落,竖立于杯底,忽升忽降,蔚成趣观,最多可达三次, 故 君山银针有 “三起三落 ”之称 ,这就像历史如同一支河 流一样,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时而波澜壮阔,卷起千堆雪,时而静影沉壁,泛起一叶舟。让人们在历史人文中感受宏观的朝代演变与微观的人事代谢,研究其创业、兴起、发展、繁荣与衰亡的历程轨迹,探寻其成败得失之道,以其规律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D.“网络 *原创”类对应“ 祁门红茶 ”:看以 祁红工夫茶条索紧秀,锋苗好 的样子有没有让你想到小荷才露尖尖角、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小辈们。年轻的“互联网”使文学这一古老艺术焕发出一种崭新的魅力与活力,有股清新醇香的独特“味道”,这也电子商务大赛 “茶香书社”电子商务系统项目规划书 - 8 - 是网络文学蓬勃兴起的原因。 E.“财经 *时政”类对应“ 六安瓜 片 ”: 其外形平展,每一片不带芽和茎梗, 干脆得就像财经时政书籍一样,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不需要我们用情感来左右它,让你在关心财经时政时头脑清醒,时刻用明亮的眼睛洞察一切。 F.“影视 *娱乐”类对应“ 黄山毛峰 ”: 其外形细嫩稍卷曲,芽肥壮、匀齐,有锋毫,这个 形状 就 像 “雀舌 ”, 更让人想到影视娱乐界记者们的“三寸不烂之 舌 ”。影视娱乐界的新闻报道历来是最让人眼花缭乱的,但它也就像黄山毛峰那样最吸引人的眼球。 很喜欢茶香中烘托的读书气息。捧一杯热茶在手,在氤氲的茶香中,慵懒的翻开一本随手可得的书,或陪着书中的人物一起哭泣 ,或随着书中的人物一起大笑,或和书中的人物交换一个会心的眼神,任由心情起伏。高尔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象和高尚的人在谈话。”更何况是在幽雅的茶香中读书。茶与书交融,相得益彰,韵味更足。 现实中,茶吧与书吧也是如此,两者结合的方法早已有人在做。很多书吧就营造一个轻松而幽雅的环境,一种茶书结合,尽情享受轻松品茶,静静看书的意境。 利模式不明 一概念,近年来在网络上越炒越热。它 是以 社会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 新 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 式的显著特点:用户分享、信息聚合 ; 兴趣为聚合点的社群 ; 开放的平台,活跃的用户 。 然而,它的新特点却引发了一个新问题。一般 因此 业缺乏 系统的 赢利模式。由于缺乏赢利模式,当前十分火爆的 此,新闻网站 阿里 (为 : “ 两年之后,也许会有 90的 业 因缺乏盈利模式而 将不复存在 。 ” 目前, 要有: ( 1) 广告收入 目前,关联广告是 司的最主要营收源。但业内分析师指出, “茶香书社”电子商务系统项目规划书 - 9 - 企业通过 广告系统获得的网络广告 收入 仅相当于 务器硬件成本。 ( 2) 会员增值业务 ( 3) 虚拟货币 以上三种模式其实并没有因为 有根本性的创新, 而 模式。同时,因为它更多的是提供人性化的免费服务。因此只依靠以上这些盈利模式很不现实。就目前的形势来看, 行融 合、架接。 通过对图书行业网上商城的几大竞争对手的分析,引出图书市场目前网络营销模式单一的市场空缺情况 。 目前 国际上最有名的当属 1995 年 7 月成立的亚马逊网上书店 , 而 国内如卓越网、当当网上书店、贝塔斯曼(中国)等基本上都是以经营音像制品等文化类产品为主业,建有比较完善的物流配送、网上支付和会员集成系统。 但是在 2005 年 国内这几大网上图书商城的图书销售额都 有一定程度的 减少 ,其主要原因是国内各网上书城都是以亚马逊的固有模式来建立和模仿的,而没有结合自己的情形做出创新之处,没有吸 引顾客的独特之处。 同时,以 代表的 前成为了网络的一个新技术、新模式的热点,它的降临改变了单向发布信息的模式,改变了互联网用户旁观者的地位。它带来的是企业网站的 代,其重点截然不同于 单方信息发布模式,而是一种访客与企业双方互动的沟通,强调的是“参与”与“互动”。与以往门户网站相比,它面对的是相对少但却更加细分的人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