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地理第三章第一节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和反思教材分析1 天气与气候这章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天气和气候。与天气相关的内容是天气符号,与气候相关的内容是气温与降水。2 “天气与气候”是地理的核心知识。从学生的发展来看, “天气与气候”始终与其生活、学习及其活动息息相关。学情分析1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 “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 。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2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知识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从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学特点出发,教师可以采用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指导分析法、探究讨论法以及游戏教学法等。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归纳总结的指导尤其重要。还有就是要有重点教学安排。比如本章重点训练学生阅读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教学目标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词语。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3、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粗略地判断近期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4、能收看不同地方的天气预报,学会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5、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学会使用各种方法查阅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看天气预报播报,激发学生对天气和气候现象的关注,了解天气和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而进入新课。二、课前讨论让学生谈谈当天的天气现象,举例说明天气对日常生活、生产造成的影响。三、探究与合作1、整体感知(1)观看灾害性天气(沙尘暴、台风、寒潮)的录像,加深对天气的理解。(2)观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录像,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过程,认识基本的天气符号。2、双边互动(1)师:有哪些同学喜欢收看天气预报呢?生:踊跃举手,热情很高。师:为什么要收看天气预报呢?生: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的很多方面都受天气的影响师:为什么要天天收看天气预报呢?生:因为每天的天气都在变。师:天气预报的内容有哪些?生:气温、降水、风、雪、雾、霜师:大家能发布学校所在地当天的天气信息吗?(或模拟进行第二天的天气预报)生:踊跃发言,用各自的语言描述当天或第二天的天气状况。明确:通过大家以上的讨论及理解,我们便可以给天气下一个具体的定义,即: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它处在时刻变化中。师:天气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生:多变。(2)师:出示课本 P58“卫星云图” ,并告知学生卫星云图上不同颜色所代表的天气含义。 (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的程度愈浓,表示降水量越大。绿色表示陆地,有绿色的地区,说明该地区天气晴朗。蓝色代表的是海洋。另外,春季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西北地区的沙尘暴现象,在卫星云图上是用黄颜色表示的)然后设问:我国的东北三省天气怎样?青藏高原天气情况又怎样?生:东北三省天气晴朗,青藏高原天气为下雨。师:看 P58“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图” ,并提问:在天气预报图中怎样识别天气状况?明确:通过天气预报符号识别各地天气状况。并对照天气预报符号概括三个城市的天气实况。师:出示天气符号卡片(正面符号,反面文字),并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各种天气符号及其特征,尤其注意易混淆的符号) 。师:出示 P58“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图” ,让学生分组播报城市天气预报,看哪一组播报最快最准确。生:积极结合预报图播报天气。师:出示课本 P59“天气图与天气符号” ,判断天气与图中人们进行的活动是否妥当。明确:台风捕鱼不适合 沙尘暴跳绳不适合霜冻插秧不适合晴天打篮球适合师:指导学生读课本 P59“天气环境监测”的新闻记者材料,简要说明,达到让学生关注家乡大气环境质量的目的即可。(3)师:气候与天气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那么,什么是气候呢?明确:阅读教材,寻找气候的概念及其与天气概念的区别。师:天气与气候的概念,有哪些方面的不同呢?(指导学生从时间、变化的频率和要领上进行比较和区分。 )生:进行分组讨论师:从时间、变化的频率和要领上进行比较和区分进行讲解。四、总结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一、纬度因素1、气温特点:(1)低纬气温高 (2)高纬气温低2、降水特点:(1)赤道地区多雨 (2)两极地区少雨(3)中纬各地降水差异大(4)其它因素的影响共同原因:接受太阳辐射的不同二 、海陆因北半球中纬地区明显海陆分布1、气温陆地:夏高冬低 海洋:夏低冬高原因:比热不同造成2、降水(1)近海迎风地区多雨(2)内陆地区少雨(3)近海无海风地区少雨原因:距海远近和北汽温多少造成三、在高山、高原地区表现最明显地形1、 气温特征:(1)同纬度地区地势越高气温越低(2)海拔每升高 100m 气温下降 0.62、 降水特征:(1)迎风坡多雨(地形雨)-气流抬升(2)北风坡少雨(焚风效应)-气流下沉 4、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四、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气候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2)气候也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特别是农业(3)气候异常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2)海拔每升高 100m 气温下降 0.62、 降水特征:(1)迎风坡多雨(地形雨)-气流抬升(2)北风坡少雨(焚风效应)-气流下沉 4、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四、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气候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2)气候也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特别是农业(3)气候异常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教材分析1 天气与气候这章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天气和气候。与天气相关的内容是天气符号,与气候相关的内容是气温与降水。2 “天气与气候”是地理的核心知识。从学生的发展来看, “天气与气候”始终与其生活、学习及其活动息息相关。学情分析1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 “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 。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2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知识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从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学特点出发,教师可以采用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指导分析法、探究讨论法以及游戏教学法等。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归纳总结的指导尤其重要。还有就是要有重点教学安排。比如本章重点训练学生阅读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教学目标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词语。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3、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粗略地判断近期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4、能收看不同地方的天气预报,学会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5、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学会使用各种方法查阅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看天气预报播报,激发学生对天气和气候现象的关注,了解天气和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而进入新课。二、课前讨论让学生谈谈当天的天气现象,举例说明天气对日常生活、生产造成的影响。三、探究与合作1、整体感知(1)观看灾害性天气(沙尘暴、台风、寒潮)的录像,加深对天气的理解。(2)观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录像,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过程,认识基本的天气符号。2、双边互动(1)师:有哪些同学喜欢收看天气预报呢?生:踊跃举手,热情很高。师:为什么要收看天气预报呢?生: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的很多方面都受天气的影响师:为什么要天天收看天气预报呢?生:因为每天的天气都在变。师:天气预报的内容有哪些?生:气温、降水、风、雪、雾、霜师:大家能发布学校所在地当天的天气信息吗?(或模拟进行第二天的天气预报)生:踊跃发言,用各自的语言描述当天或第二天的天气状况。明确:通过大家以上的讨论及理解,我们便可以给天气下一个具体的定义,即: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它处在时刻变化中。师:天气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生:多变。(2)师:出示课本 P58“卫星云图” ,并告知学生卫星云图上不同颜色所代表的天气含义。 (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的程度愈浓,表示降水量越大。绿色表示陆地,有绿色的地区,说明该地区天气晴朗。蓝色代表的是海洋。另外,春季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西北地区的沙尘暴现象,在卫星云图上是用黄颜色表示的)然后设问:我国的东北三省天气怎样?青藏高原天气情况又怎样?生:东北三省天气晴朗,青藏高原天气为下雨。师:看 P58“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图” ,并提问:在天气预报图中怎样识别天气状况?明确:通过天气预报符号识别各地天气状况。并对照天气预报符号概括三个城市的天气实况。师:出示天气符号卡片(正面符号,反面文字),并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各种天气符号及其特征,尤其注意易混淆的符号) 。师:出示 P58“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图” ,让学生分组播报城市天气预报,看哪一组播报最快最准确。生:积极结合预报图播报天气。师:出示课本 P59“天气图与天气符号” ,判断天气与图中人们进行的活动是否妥当。明确:台风捕鱼不适合 沙尘暴跳绳不适合霜冻插秧不适合晴天打篮球适合师:指导学生读课本 P59“天气环境监测”的新闻记者材料,简要说明,达到让学生关注家乡大气环境质量的目的即可。(3)师:气候与天气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那么,什么是气候呢?明确:阅读教材,寻找气候的概念及其与天气概念的区别。师:天气与气候的概念,有哪些方面的不同呢?(指导学生从时间、变化的频率和要领上进行比较和区分。 )生:进行分组讨论师:从时间、变化的频率和要领上进行比较和区分进行讲解。四、总结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一、纬度因素1、气温特点:(1)低纬气温高 (2)高纬气温低2、降水特点:(1)赤道地区多雨 (2)两极地区少雨(3)中纬各地降水差异大(4)其它因素的影响共同原因:接受太阳辐射的不同二 、海陆因北半球中纬地区明显海陆分布1、气温陆地:夏高冬低 海洋:夏低冬高原因:比热不同造成2、降水(1)近海迎风地区多雨(2)内陆地区少雨(3)近海无海风地区少雨原因:距海远近和北汽温多少造成三、在高山、高原地区表现最明显地形1、 气温特征:(1)同纬度地区地势越高气温越低(2)海拔每升高 100m 气温下降 0.62、 降水特征:(1)迎风坡多雨(地形雨)-气流抬升(2)北风坡少雨(焚风效应)-气流下沉 4、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四、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气候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2)气候也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特别是农业(3)气候异常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2)海拔每升高 100m 气温下降 0.62、 降水特征:(1)迎风坡多雨(地形雨)-气流抬升(2)北风坡少雨(焚风效应)-气流下沉 4、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四、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气候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2)气候也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特别是农业(3)气候异常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教材分析1 天气与气候这章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天气和气候。与天气相关的内容是天气符号,与气候相关的内容是气温与降水。2 “天气与气候”是地理的核心知识。从学生的发展来看, “天气与气候”始终与其生活、学习及其活动息息相关。学情分析1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 “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 。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2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知识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从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学特点出发,教师可以采用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指导分析法、探究讨论法以及游戏教学法等。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归纳总结的指导尤其重要。还有就是要有重点教学安排。比如本章重点训练学生阅读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教学目标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词语。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3、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粗略地判断近期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4、能收看不同地方的天气预报,学会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5、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学会使用各种方法查阅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看天气预报播报,激发学生对天气和气候现象的关注,了解天气和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而进入新课。二、课前讨论让学生谈谈当天的天气现象,举例说明天气对日常生活、生产造成的影响。三、探究与合作1、整体感知(1)观看灾害性天气(沙尘暴、台风、寒潮)的录像,加深对天气的理解。(2)观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录像,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过程,认识基本的天气符号。2、双边互动(1)师:有哪些同学喜欢收看天气预报呢?生:踊跃举手,热情很高。师:为什么要收看天气预报呢?生: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的很多方面都受天气的影响师:为什么要天天收看天气预报呢?生:因为每天的天气都在变。师:天气预报的内容有哪些?生:气温、降水、风、雪、雾、霜师:大家能发布学校所在地当天的天气信息吗?(或模拟进行第二天的天气预报)生:踊跃发言,用各自的语言描述当天或第二天的天气状况。明确:通过大家以上的讨论及理解,我们便可以给天气下一个具体的定义,即: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它处在时刻变化中。师:天气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生:多变。(2)师:出示课本 P58“卫星云图” ,并告知学生卫星云图上不同颜色所代表的天气含义。 (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的程度愈浓,表示降水量越大。绿色表示陆地,有绿色的地区,说明该地区天气晴朗。蓝色代表的是海洋。另外,春季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西北地区的沙尘暴现象,在卫星云图上是用黄颜色表示的)然后设问:我国的东北三省天气怎样?青藏高原天气情况又怎样?生:东北三省天气晴朗,青藏高原天气为下雨。师:看 P58“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图” ,并提问:在天气预报图中怎样识别天气状况?明确:通过天气预报符号识别各地天气状况。并对照天气预报符号概括三个城市的天气实况。师:出示天气符号卡片(正面符号,反面文字),并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各种天气符号及其特征,尤其注意易混淆的符号) 。师:出示 P58“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图” ,让学生分组播报城市天气预报,看哪一组播报最快最准确。生:积极结合预报图播报天气。师:出示课本 P59“天气图与天气符号” ,判断天气与图中人们进行的活动是否妥当。明确:台风捕鱼不适合 沙尘暴跳绳不适合霜冻插秧不适合晴天打篮球适合师:指导学生读课本 P59“天气环境监测”的新闻记者材料,简要说明,达到让学生关注家乡大气环境质量的目的即可。(3)师:气候与天气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那么,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品牌推广与品牌宣传
- 如何在学习中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 宴会厅用餐场地布局规划
- 低压电器设备质量评估报告
- 物业安全检查合格通知
- 医院工作人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二)
- 一般风系统水系统安装施工组织设计与对策
- 离婚协议书:女方抚养子女及共同财产分割协议
- 男方自愿离婚及共同财产分割协议书范本
- 机场贵宾厅服务员聘用合同及礼仪培训协议
- SYT 6680-2021 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 钻机和修井机出厂验收规范-PDF解密
- 《遗传学》课程标准
- 蛋白质分离纯化及鉴定
- 2024年化粪池清理合同协议书范本
- 实用美术基础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债权债务法律知识讲座
- 南京财经大学《812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 基于教育培训行业的客户关系营销研究
- 肉制品工艺学-香肠类制品-课件
- 超全QC管理流程图
- 2广告实务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