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生辩论赛 策划_第1页
2015年新生辩论赛 策划_第2页
2015年新生辩论赛 策划_第3页
2015年新生辩论赛 策划_第4页
2015年新生辩论赛 策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 年新生辩论赛 策划 一、 活动名称 新生辩论赛 二、 活动目的 举办此次辩论赛旨在丰富我院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提高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及凝聚力,使之更好的融入大学生活。同时也在加强学院各班级间的联系,增进各班级间的友谊。本次比赛将为期望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学生提供一个平台,为院队及校队发掘优秀辩论人才。 三、活动时间 2015 年九月至十月 四、主(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团委 承办单位:团学联实践部 五、组织策划 1、参赛队伍(由班级队为主,个人队为辅) ( 1)本届辩论赛要求以班为单位组队参加,每队领队 1 人(必须为代表队队员),队员 4(其中 1为候补队员,赛事整个过程中代表队队员不可更换) ( 2)个人队要求与班级队相同 2、赛程安排 比赛由预赛、复赛、半决赛、决赛四部分组成,预赛结束选出成绩最优的八个队伍进入复赛,复赛胜出的四个队伍进入半决赛,半决赛胜出的两个队伍进入决赛,剩余的两个队伍也进入决赛角逐季军,半决赛胜利的两只队伍进入决赛角逐冠亚军。 3、时间地点安排(具体比赛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9 月 25 日 9 月 29 日 进行报名 9 月 28 日 辩论队表演赛 9 月 30 日 10 月 08 日 (预赛) 9 月 30 日第一轮抽签 10 月 08 日进行预赛 10 月 09 日 10 月 15 日 (复赛) 10 月 09 日第二轮抽签 10 月 15 日进行复赛 10 月 16 日 10 月 21 日 (半决赛) 10 月 16 日第三轮抽签 10 月 21 日进行半决赛 10 月 22 日 10 月 28 日 (决赛) 10 月 22 日确定决赛辩题 10 月 28 日进行决赛 4、活动流程 ( 1)安排人员接待选手,嘉宾和评委入场就座。 ( 2)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并介绍参赛队伍,嘉宾和评委。(用时 5分钟,决赛流程) ( 3) 主持人宣布比赛正式开始。 ( 4)比赛经过 4 个环节结束,每场比赛用时大约 40 分钟。 ( 5)评委离席商议比赛结果,统分人员计算比赛分数。(用时大约10 分钟,决赛流程) ( 6)主持人请评委点评此场比赛。 ( 7)预赛时,各组比赛结束后再统计出得分最高八队,进入复赛。决赛中,待比赛结束,再公布比赛结果。主持人邀请嘉宾上台为获奖队伍及选手颁奖。(用时约 15 分钟) ( 8)主办方为嘉宾评委送上礼品,选手们经验交流,合影留念。(决赛流程) ( 9)感谢各位嘉宾、选手的到来,比赛结束。 六、赛事工作安排 1、赛前 准备 宣传工作:( 1)与院辩论队合作举办表演赛,展现辩论魅力。同时通过表演赛让更多新生了解辩论赛制与规则。 ( 2)制作手绘海报、横幅等(海报两张、横幅两条分别张贴、悬挂于 4栋、 14 栋),在团学联三大媒体发布消息,提升影响力。(联系好宣传 部和新媒体运营部) ( 3)表演赛由辩论队负责扫楼宣传;实践部负责联系班级负责人,以邀请的方式动员新生参加表演赛。 ( 4)召集班级负责人开会,要求班级参赛。并请班级负责人进行宣传。(制作电子班报名表及赛制手册,在班群进行宣传) 具体准备:( 1)、由团学联实践部组织筹划 , 作出 策划,安排人员,借好比赛场地,院辩论队确定辩题。 ( 2)海报、横幅、路标等要准确到位。 ( 3)安排各参赛队分组抽签,确认辩题,并确定各队参赛人员名单及选手资料。 ( 4)联系辩论队,为每支队伍配指导队长,提高辩论技巧。 ( 5)安排比赛的主持人,要求仪表大方,形象气质佳,熟悉辩论比赛流程,能及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主持人需提前拿到参赛选手、评委、嘉宾等的资料,并写好主持手稿,做好各种突发情况的应对。(需要文艺队支持) ( 6)安排礼仪人员负责引导(需要礼仪队支持)。 ( 7)赛前安排人员做好会场的布置工作,包括布置横 幅,安排桌椅,调试话筒,安放标志、姓名牌,准备矿泉水,计时器计时牌,响铃,评委书写要用的笔、文本。(要求在比赛开始 1 个小时之前准备完毕) 7、派专人负责整场活动的实况记录(文字记录和图像记录) 8、安排人员负责活动现场秩序的维持工作,现场计时统分人员,协调人员若干。(如本部人员不够,申请向其他部门调用人员配合完成) 9、制作计时 安排专人负责辩论赛计时器的操作(防止出现意外),并且置备用计时牌(“还剩牌 15 秒” 2 个、“时间到”牌 2 个计四个),秒表 2 块。 10、安排工作人员引导观众入场就坐,并配合维持 会场秩序。 11、购买选手奖品,嘉宾,评委礼品,奖状证书,水等东西。准备嘉宾、评委牌,时间提示牌等的申请、制作和保管。(赛前一天准备好) 12、将参赛选手、评委、嘉宾等的资料汇总存档,以便日后联系。 13、管理活动资金的支出,做好详细记载。 七、评委嘉宾的组成 评委:由辅导员和院、校辩论队成员组成比赛评委团。(可联系院辩论队)评委将严格按照评分标准,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评判。 嘉宾:团学联主席团、团委老师、各院辩论队成员、校队成员 八、奖项设定 冠亚季军队伍 各一队(证书) 最佳辩手 一名(证书) 九、资金预算 十、比赛须知 项目 规格 数量(单位) 单价(元) 合计(元) 横幅(待定) 6m*(幅) 30 元 60 元 海报 2(张) 10 元 证书 4(本) 材料费(纸板、) 15 块泡沫纸 数张 40 元 水、奖品 (待定) 100(瓶) 预估 200 元 会场布置 气球、彩带 50 元 总计 约 400 元 1、请院学生会各个工作人员以及参赛选手仔细阅读比赛须知,熟悉赛事的日程安排。 2、请各组织人员务必于每场比 赛开始前 30 分钟到达比赛现场。在比赛开始前三十分钟装饰好,以利于赛事的统筹安排及各场比赛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 3、请各参赛队遵守赛事各项时间安排,如遇特别问题,请及时与组织者联系,以便协调安排,保证赛事的顺利进行。 4、遵守赛会的纪律及规则规定,请在每场比赛之前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以利于辩手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 6、各队可专门组织同学观看本队伍参加的比赛,并可组织、准备适当的宣传用具、标语口号等,但不得影响比赛现场的正常秩序,不要喊口号或喝倒彩。所有影响比赛正常进行的行为,本部都有权阻止并要求其离 开比赛现场。 7、实行导师制,可加入 2015 人文院辩论队 : 150546654 进行咨询 联系。 十一、比赛预期效果 达能力,强化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班之间的联系,增进各个班级间的友谊。 3. 通过此次赛事,不仅能让同学们特别是新生学到更多的辩论技巧,还能充分感受到我院的人文气息。 十二、附件 附件一:赛制 附件二:评分标准 附件三:评分表 附件四:报名表 附件一: 赛 制 一、赛制 (一)辩论赛预赛、复赛由队员立论陈词、攻辩、攻辩小结、自由 辩论、总结陈词五部分组成。辩赛用普通话表述。 (二)比赛程序(由主席执行) 1. 队员入场 5、比赛开始 2介绍参赛队及其所持立场 6、评委评分 3介绍参赛队员 7、宣布比赛结果 4介绍评委 8、辩论赛结束 (三)辩论程序 1、陈词质询环节 正方一辩发言,时间为 四分钟 。论据内容充实清晰,引述资料恰当。 反方四辩盘问正方一辩,时间为 一分三十秒 。反方四辩须针对正方一辩的立论进行针对性盘问。答辩方只能作答 不能反问,而质询方有权在任何时候中止答辩方。 反方一辩发言,时间为 四分钟 。论据内容充实清晰,引述资料恰当。 正方四辩盘问反方一辩,时间为 一分三十秒 。正方四辩须针对反方一辩的立论进行针对性盘问。答辩方只能作答不能反问,而质询方有权在任何时候中止答辩方。 2、正反二辩博弈 正方二辩发言,时间 两分三十秒 。 反方二辩发言,时间 两分三十秒 。 正方二辩对辩反方二辩,时间各 一分三十秒 。双方以交替形式轮流发言,辩手无权中止对方未完成之言论。双方计时将分开进行,一方发言时间完毕后另一方可继续发言,直到剩余时间用为止。 3、正 反三辩质询 正方三辩盘问,时间 二分三十秒 。三辩可以质询对方任何辩手。(除了对方三辩)答辩方只能作答不能反问,而质询方有权在任何时候中止答辩方。 反方三辩盘问,时间 二分三十秒 。三辩可以质询对方任何辩手。(除了对方三辩)答辩方只能作答不能反问,而质询方有权在任何时候中止答辩方。 4、正反三辩总结 正方三辩发言,时间 一分三十秒 。小结是对质询环节的总结,需针对质询时的交锋内容与回答进行反驳。 反方三辩发言,时间 一分三十秒 。小结是对质询环节的总结,需针对质询时的交锋内容与回答进行反驳。 5、自由辩论 自由辩论,时间 各四分钟 。由正方开始发言。发言辩手落座为发言结束即为另一方发言开始的记时标志,另一方辩手必须紧接着发言;若有间隙,累积时照常进行。同一方辩手的发言次序不限。如果一方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以继续发言,也可向主席示意放弃发言。 6、结辩环节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时间为 四分钟 ; 正方四辩总结陈词,时间为 四分钟 。 二、比赛规则 各场比赛的程序和规则均按照辩论赛的程序和规则执行。辩论赛主席(即主持人)和参赛选手必须在赛前熟悉比赛程序和规则。 每场比赛时间相同,详细规则见辩论程序及时间安排或辩论细则。 决 赛比赛前,各队应向评委提交必要的文字材料,材料内容包括本队对辩题立场的分析理解,逻辑框架设计,主要论点、论据,对对方立论的分析等有关辩论的战略、战术。 别为一、二、三、四辩。 何一方迟到超过 10 分钟,作弃权处理。 4 持观点清晰,表述层次分明,语言自然流畅,鼓励脱稿陈词。 ( 1)每个队员的回答应简洁,提问应明了。 ( 2)对方提出问题时,被问一方必须回答,不得回避,不能反问。 ( 1)自由辩论发言必须在两队 之间交替进行,各用时 4 分钟,首先由正方一名队员发言,然后由反方一名队员发言,双方轮流,直到时间用完为止。 ( 2)各队耗时累计计算,当一方发言结束,另一方队伍即开始计时。 ( 3)在总时间内,各队队员的发言次序、次数和用时不限。 ( 4)如果一队的发言时间已经用尽,另一队还有剩余时间,则该队的一名或多名可以继续发言,直到时间用完为止;另一队也可以放弃发言,放弃发言不影响打分。 总结陈词要求:应针对现场辩论整体态势进行总结,并注意升华辩题内涵。 辩论中各方不得宣读事先准备的稿件或展示事先准备的图表,但可以出示所引用的书籍或报刊的摘要。 . 比赛中,辩手不发言时不得离开座位,不得打扰对方或本方辩手发言。 10. 倡导良好的辩风,辩论赛内容必须健康向上,注重普及知识、启迪智慧和展示风度,不提倡纯粹以节省时间为目的的辩论,切忌谩骂、诬陷等任何人身攻击。 11. 超时 陈词、自由辩论和总结陈词阶段,记时员每方用时剩余 30 秒时向选手举写有提示的牌子示意,在时满时向选手举时间到的提示牌,此时选手应立即停止发言。当提示员向一方举时间到牌时,此方辩手应立即停止发言,否则会被扣分。 三、注意事项 1、辩论中各方 尽量不要宣读准备的稿件,但可以出示所引用的书籍或报刊的摘要。 2、比赛中,辩手不得离开座位,不得打扰对方或本方辩手发言。 3、各选手要使用普通话。 4、各代表队辩手应注意风度,展现大学生朝气蓬勃的面貌。 5、论点明晰,论据充足,引证恰当,分析透彻,团队配合性强。 6、迅速抓住对方观点及失误,驳论精到,切中要害。 7、反应敏捷,应对能力强。 8、表达清晰,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9、倡导良好的辩风,辩论赛内容必须健康向上,注重普及知识、启迪智慧和展示风度,不提倡纯粹以节省时间为目的的辩论,切忌谩骂、诬陷等任何人身 攻击。 10、比赛各阶段均有时间限定,计时员每方用时剩余 15 秒时向选手举写有“提示”的牌子示意,在时满时向选手举“时间到”的提示牌时,此方辩手应立即停止发言,否则会被扣分。 附件二: 评 判 标 准 一 、评判规则 1每场比赛由三至五位评委组成评判团。 2评分办法 评分包括团体分和个人分两部分; 团体分,共 300 分 ( 1)按辩论阶段评分,共 200 分 陈词: 35 分 攻辩: 50 分 攻辩小结: 25 分 自由辩论: 50 分 总结陈词: 40 分 ( 2)综合印象分,共 100 分 语言风度: 50 分 团 体配合,临场反应: 50 分 ( 3)扣分标准:幅度为 0 30 分。凡在辩论过程中出现违反比赛规则的情况,按下列幅度适当扣分。 陈词: 0 7 分 攻辩以及攻辩小结: 0 8 分 自由辩论: 0 8 分 总结陈词: 0 7 分 辩手个人得分,每场共计 60 分。 语言表达: 10 分 整体意识: 10 分 逻辑推理: 10 分 辩驳能力: 10 分 现场反应: 10 分 综合印象: 10 分 二、评判标准依据 ( 1)审题 对所持立场能否从逻辑、理论、事实等多层次、多角度理解,论据是否充足,推力关系是否明晰,对本方的难点是否有有效的处理方法。 ( 2)展开 论证是否有说服力,论点是否鲜明,论据是否充分,辩题所涉及的知识面是否充分展开。事实引用是否得当。 ( 3)辩驳 提问能否抓住对方的要害,问题简单明了。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提出问题或问题不清,应适当扣分。是否正确回答对方的问题,能否给人以有理有据的感觉。不回答或不正面回答问题应相应扣分。 ( 4)配合 是否有团队精神,能否相互支持,论辩衔接是否流畅,自由辩论时是否错落有致。回答是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 5)语言 语言是否流畅,是否深入浅出。用词得当、语调抑扬顿挫、语速适中,是否尊重对方辩友、尊重评委、尊重观 众:表演是否得当,落落大方,且有幽默感。 评委根据每位辩手在整场比赛中的表现,给出印象分,可参考: ( 1)论 陈词是否流畅,说理是否透彻、逻辑性是否强、引用实例是否得当。 ( 2)辩 提问是否合适,回答是否中肯,反驳是否有力、有理,反应是否机敏,用语是否合适。 ( 3)台风与辩风 三、胜负判定 1团体得分是判断胜负的标准,辩手个人得分只作为个人奖项的评审依据。 2按评分标准在各小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将其余分数相加,为该队“单项得分”。 3各单项得分的总和,为该队的“总计得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