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悟学习策略下“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案例设计体悟学习策略下“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案例设计摘 要 本案例总结了如何利用体悟学习策略来进行 “生物的进化”的教学案例设计,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及反思。关键词 体悟学习生物进化的原因体悟学习包括体验和领会、感悟两方面。所谓体验,就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游戏和情景,让参加者在参与过程中观察、反思和分享,从而对自己、对他人和环境获得新的感受和认识,并把它们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它是体悟学习的外在形式。所谓领会和感悟,即在领会多元性文本意义的基础上,通过主体内部认知活动(思辨、整合、参悟)实现人文知识向人文精神的过渡。它是体悟学习的内在形式。体悟学习策略旨在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体验下,感受生物知识生成的经过和内涵、感知认知的构建和优化、体验情感的创设和提升、感悟生物学科的生命真谛。本案例就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原因”一节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和分析反思。1、教材分析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 22 章“生命进化的长河”主要讲述地球上的生物是怎样来的,丰富多彩的生物是怎样演变进化而适应生存环境的。从知识角度看,本章内容是前一章遗传和变异的延续。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生命的起源与生物进化的历程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因此,本节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通过组织学生资料分析和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到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环境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2、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了解人工选择的过程和条件;了解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蛾的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事例;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2.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原鸡的进化,锻炼同学们观察能力,分析处理资料的能力;尝试有关桦尺蛾体色数量变化情况的资料分析,锻炼同学们的信息分析和综合能力。2.3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环境的变化可以导致生物进化的事实,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环保教育;介绍达尔文锲而不舍、历尽艰辛创立生物进化论的事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塑造学生献身科学事业的美好心灵。3、教学重点:了解人工选择的过程和条件,了解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蛾的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事例。4、教学难点: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5、教学准备5.1 多媒体课件5.2 预先布置学生在课前调查优良性状的动植物的培育过程。我调查的生物它们的原始祖先它们现有的品种 1 2 3 4 5特 征6、教学过程:6.1 板块一:组织活动,在轻松愉悦中“体悟”学习。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生物学科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真实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活动,进而使学生获得对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生物学活动中体悟生物学的乐趣,实现有效教学” ,这是每一位生物学教师必须把握的教学策略。本版块具体设计如下:6.1.1 “热身活动” ,激发学习动机。利用课本 STS 中介绍的侏罗纪公园 ,播放影片的精彩片段,然后设问:为什么在地球上称霸一时的恐龙现在却销声匿迹了呢?在生命进化的长河中,为什么有的生物种类绝灭了而新的生物种类又会不断产生?现在地球上至少芸芸众生着 200 多万种生物,生物为什么能不断进化呢?由此引出新课。6.1.2“调查发布” ,体验科学家探究的艰辛。根据课前布置的活动作业:让学生到花鸟市场、农贸市场或走访花鸟爱好者,观察、调查比较不同品种的金鱼、家鸽等动物和某些花卉、蔬菜的培育过程,发布各小组的调查结果;教师借此介绍达尔文生平和他献身科学的精神,出示“几个品种的鸡和原鸡”的研究;还可以补充“老师的调查” ,如甘蓝有很多品种,结球甘蓝的顶芽特别发达,形成球状;花椰菜的花特别发达,花部呈块状;羽衣甘蓝有美丽的彩叶,常用在花坛镶边或组成各种图案;紫甘蓝的叶为紫色,叶纵切面为白色等等,所有这些不同品种的甘蓝,虽然性状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它们都起源于一种野生甘蓝。6.1.3“游戏模拟” ,体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有一个精辟的比喻:将 15 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 15 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 15 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基于这样的考虑,教师可先播放视频“英国桦尺蛾事例” ,设置模拟游戏活动的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从1890 年到 1960 年,两种体色的桦尺蛾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深色桦尺蛾数量增加,浅色桦尺蛾数量减少,这是为什么?接着说明尽管我们不能重复桦尺蛾体色变化的整个过程,但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捕食桦尺蛾来加深理解。最后组织学生参与游戏活动,方法如下:学生扮演捕食者,先闭上眼睛,教师先把长满地衣的树干上的桦尺蛾投影出来;捕食者睁开眼睛,教师问:你们“捕食”到桦尺蛾了吗?什么颜色的?数量是多少?;记录结果;用黑褐色树干上的桦尺蛾再重复进行上述活动。6.2 板块二:鼓励发问,在交流合作中“体悟”学习。正如高明的电影导演总是在闹场之后又安排一个静场以调节观众的情绪一样,在板块一的活动之后,教师应有意安排一个“静场” ,让学生冷静地去发现问题、思考分析问题、在交流合作中解决问题,要不仅使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适时体悟、初步构建活动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理论。6.2.1 晒晒“我的问题”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总是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通过板块一的诸多活动,学生产生的疑问或者能够发现的问题应该是比较多的,这时不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想问的问题或发现的问题写在题板上,再粘贴到黑板上,可以比一比哪个小组提的问题多、提的问题好、提的问题妙。经过这样的“刺激” ,学生们的积极性又一次被调动起来,可以提出诸如以下一些问题:几个品种的鸡与原鸡相比,它们分别有什么不同?这些品种的鸡是怎样产生的?现在人们栽培和饲养的各种品种的动植物,主要是什么因素导致产生的?达尔文在对各种生物新品种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什么启发?深色桦尺蛾数量增加,浅色桦尺蛾数量减少,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占多数?桦尺蛾体色的改变主要受哪些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这些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为什么黑色桦尺蛾的数量能一代代增多?等等。6.2.2 梳理“我的问题” ,帮助学生形成核心问题。在学生们提出了五花八门的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对比各种问题,将相同问题归类,找出核心问题,最后将问题的焦点锁定在导致鸡的不同品种产生的主要因素和导致黑色桦尺蛾数量增多的主要因素各是什么?为什么又会一代代增多?6.2.3 抓住“核心问题”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解决问题。围绕上述核心问题,教师要指挥唱好“三步曲”:首先鼓励学生从课本中提取相关的信息,相互讨论合作,初步形成解答问题的思路;再组织全班交流,相互补充完善问题的案底;接着,引导学生得出关于“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生物学概念,并利用表格指导对比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主要区别和共同点(如下) ,从而达成本节课的部分教学目标,突出了教学重点,实现了让学生在“体悟”中主动构建知识的教学策略。区 别 选择因素 结 果 速 度人工选择 人 类 满足人类 较 快自然选择 自然条件 保留对生物有利的性状 漫 长共同点 内在基础都是遗传变异6.3 板块三:引导深究,在迁移总结中“体悟”学习。通过主体的建构活动得以完成后,学生必须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检查,因此,课堂上教师应“导在所当导,放在不得不放处”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通过引导深究,让学生在迁移总结中“体悟”学习,把解决问题的思维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形成一定的认知策略,学到生物学的思想方法,从而提高元认知能力。6.3.1 通过视频录像,让学生感悟提炼自然选择概念。教师先告诉学生对桦尺蛾体色改变原因的解释正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的理论。在自然选择的理论中,达尔文提出了哪些观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观看录像。教师选取与“过度繁殖” 、 “生存斗争” 、 “遗传变异” 、 “适者生存”有关的视频播放,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很容易理解并说出关于自然选择学说的这四个主要观点。进而引导学生想一想在生存斗争中,拥有什么样变异特征的生物能够适应环境并生存下去呢?引导学生归纳出: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某种生物的变异特征如果是适应当时环境的,那就是一种有利变异,而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适应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被淘汰。这时学生就能顺理成章地能总结出什么叫自然选择?是指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6.3.2 通过趣味活动,让学生领会应用所学知识。教师向学生展示一组“动物模仿秀”图片,让学生猜出它们是谁?如:这张图片上都是花吗?有只兰花螳螂你看出来了吗?这是夏天的雷鸟,骄傲地说:我在哪?这只竹节虫模仿得惟妙惟肖;这只枯叶蝶也毫不逊色等等。进一步让学生领会自然界不同类型的环境对生物的差异进行了选择,形成了适应不同环境的生物,同时也产生了生物的多样性。还可以出示有关长颈鹿进化的示意图,请学生来做“小小科学家” ,解释长颈鹿进化的原因,从而通过反馈练习,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生物的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而自然环境的选择作用是生物进化的外因,两者缺一不可。最后总结,渗透情感目标,让同学们将自然选择的理论联系到生活实际中,懂得作为学生应该练就好更多的本领,这样将来才能适应好纷繁的社会。7、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体悟”学习策略的实施,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让他们愿意参与;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参与;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他们学会参与,实现了有效教学。通过调查研究、模拟游戏、合作探究、讨论分析、视频播放、图片展示等教学方法拉近学生和抽象知识的距离,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陌生感;教学环节设计新颖,通过三大板块的设计,有机组合穿插各项教学事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教学的整体性、灵活性、流畅性。但本课也有不足之处:在学生“体悟”活动后,如何科学、灵活地引导学生将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的感悟上升到理论,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随机应变,进一步加以锤炼。体悟学习策略下“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案例设计摘 要 本案例总结了如何利用体悟学习策略来进行 “生物的进化”的教学案例设计,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及反思。关键词 体悟学习生物进化的原因体悟学习包括体验和领会、感悟两方面。所谓体验,就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游戏和情景,让参加者在参与过程中观察、反思和分享,从而对自己、对他人和环境获得新的感受和认识,并把它们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它是体悟学习的外在形式。所谓领会和感悟,即在领会多元性文本意义的基础上,通过主体内部认知活动(思辨、整合、参悟)实现人文知识向人文精神的过渡。它是体悟学习的内在形式。体悟学习策略旨在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体验下,感受生物知识生成的经过和内涵、感知认知的构建和优化、体验情感的创设和提升、感悟生物学科的生命真谛。本案例就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原因”一节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和分析反思。1、教材分析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 22 章“生命进化的长河”主要讲述地球上的生物是怎样来的,丰富多彩的生物是怎样演变进化而适应生存环境的。从知识角度看,本章内容是前一章遗传和变异的延续。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生命的起源与生物进化的历程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因此,本节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通过组织学生资料分析和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到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环境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2、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了解人工选择的过程和条件;了解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蛾的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事例;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2.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原鸡的进化,锻炼同学们观察能力,分析处理资料的能力;尝试有关桦尺蛾体色数量变化情况的资料分析,锻炼同学们的信息分析和综合能力。2.3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环境的变化可以导致生物进化的事实,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环保教育;介绍达尔文锲而不舍、历尽艰辛创立生物进化论的事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塑造学生献身科学事业的美好心灵。3、教学重点:了解人工选择的过程和条件,了解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蛾的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事例。4、教学难点: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5、教学准备5.1 多媒体课件5.2 预先布置学生在课前调查优良性状的动植物的培育过程。我调查的生物它们的原始祖先它们现有的品种 1 2 3 4 5特 征6、教学过程:6.1 板块一:组织活动,在轻松愉悦中“体悟”学习。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生物学科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真实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活动,进而使学生获得对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生物学活动中体悟生物学的乐趣,实现有效教学” ,这是每一位生物学教师必须把握的教学策略。本版块具体设计如下:6.1.1 “热身活动” ,激发学习动机。利用课本 STS 中介绍的侏罗纪公园 ,播放影片的精彩片段,然后设问:为什么在地球上称霸一时的恐龙现在却销声匿迹了呢?在生命进化的长河中,为什么有的生物种类绝灭了而新的生物种类又会不断产生?现在地球上至少芸芸众生着 200 多万种生物,生物为什么能不断进化呢?由此引出新课。6.1.2“调查发布” ,体验科学家探究的艰辛。根据课前布置的活动作业:让学生到花鸟市场、农贸市场或走访花鸟爱好者,观察、调查比较不同品种的金鱼、家鸽等动物和某些花卉、蔬菜的培育过程,发布各小组的调查结果;教师借此介绍达尔文生平和他献身科学的精神,出示“几个品种的鸡和原鸡”的研究;还可以补充“老师的调查” ,如甘蓝有很多品种,结球甘蓝的顶芽特别发达,形成球状;花椰菜的花特别发达,花部呈块状;羽衣甘蓝有美丽的彩叶,常用在花坛镶边或组成各种图案;紫甘蓝的叶为紫色,叶纵切面为白色等等,所有这些不同品种的甘蓝,虽然性状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它们都起源于一种野生甘蓝。6.1.3“游戏模拟” ,体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有一个精辟的比喻:将 15 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 15 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 15 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基于这样的考虑,教师可先播放视频“英国桦尺蛾事例” ,设置模拟游戏活动的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从1890 年到 1960 年,两种体色的桦尺蛾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深色桦尺蛾数量增加,浅色桦尺蛾数量减少,这是为什么?接着说明尽管我们不能重复桦尺蛾体色变化的整个过程,但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捕食桦尺蛾来加深理解。最后组织学生参与游戏活动,方法如下:学生扮演捕食者,先闭上眼睛,教师先把长满地衣的树干上的桦尺蛾投影出来;捕食者睁开眼睛,教师问:你们“捕食”到桦尺蛾了吗?什么颜色的?数量是多少?;记录结果;用黑褐色树干上的桦尺蛾再重复进行上述活动。6.2 板块二:鼓励发问,在交流合作中“体悟”学习。正如高明的电影导演总是在闹场之后又安排一个静场以调节观众的情绪一样,在板块一的活动之后,教师应有意安排一个“静场” ,让学生冷静地去发现问题、思考分析问题、在交流合作中解决问题,要不仅使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适时体悟、初步构建活动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理论。6.2.1 晒晒“我的问题”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总是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通过板块一的诸多活动,学生产生的疑问或者能够发现的问题应该是比较多的,这时不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想问的问题或发现的问题写在题板上,再粘贴到黑板上,可以比一比哪个小组提的问题多、提的问题好、提的问题妙。经过这样的“刺激” ,学生们的积极性又一次被调动起来,可以提出诸如以下一些问题:几个品种的鸡与原鸡相比,它们分别有什么不同?这些品种的鸡是怎样产生的?现在人们栽培和饲养的各种品种的动植物,主要是什么因素导致产生的?达尔文在对各种生物新品种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什么启发?深色桦尺蛾数量增加,浅色桦尺蛾数量减少,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占多数?桦尺蛾体色的改变主要受哪些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这些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为什么黑色桦尺蛾的数量能一代代增多?等等。6.2.2 梳理“我的问题” ,帮助学生形成核心问题。在学生们提出了五花八门的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对比各种问题,将相同问题归类,找出核心问题,最后将问题的焦点锁定在导致鸡的不同品种产生的主要因素和导致黑色桦尺蛾数量增多的主要因素各是什么?为什么又会一代代增多?6.2.3 抓住“核心问题”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解决问题。围绕上述核心问题,教师要指挥唱好“三步曲”:首先鼓励学生从课本中提取相关的信息,相互讨论合作,初步形成解答问题的思路;再组织全班交流,相互补充完善问题的案底;接着,引导学生得出关于“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生物学概念,并利用表格指导对比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主要区别和共同点(如下) ,从而达成本节课的部分教学目标,突出了教学重点,实现了让学生在“体悟”中主动构建知识的教学策略。区 别 选择因素 结 果 速 度人工选择 人 类 满足人类 较 快自然选择 自然条件 保留对生物有利的性状 漫 长共同点 内在基础都是遗传变异6.3 板块三:引导深究,在迁移总结中“体悟”学习。通过主体的建构活动得以完成后,学生必须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检查,因此,课堂上教师应“导在所当导,放在不得不放处”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通过引导深究,让学生在迁移总结中“体悟”学习,把解决问题的思维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形成一定的认知策略,学到生物学的思想方法,从而提高元认知能力。6.3.1 通过视频录像,让学生感悟提炼自然选择概念。教师先告诉学生对桦尺蛾体色改变原因的解释正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的理论。在自然选择的理论中,达尔文提出了哪些观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观看录像。教师选取与“过度繁殖” 、 “生存斗争” 、 “遗传变异” 、 “适者生存”有关的视频播放,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很容易理解并说出关于自然选择学说的这四个主要观点。进而引导学生想一想在生存斗争中,拥有什么样变异特征的生物能够适应环境并生存下去呢?引导学生归纳出: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某种生物的变异特征如果是适应当时环境的,那就是一种有利变异,而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适应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被淘汰。这时学生就能顺理成章地能总结出什么叫自然选择?是指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6.3.2 通过趣味活动,让学生领会应用所学知识。教师向学生展示一组“动物模仿秀”图片,让学生猜出它们是谁?如:这张图片上都是花吗?有只兰花螳螂你看出来了吗?这是夏天的雷鸟,骄傲地说:我在哪?这只竹节虫模仿得惟妙惟肖;这只枯叶蝶也毫不逊色等等。进一步让学生领会自然界不同类型的环境对生物的差异进行了选择,形成了适应不同环境的生物,同时也产生了生物的多样性。还可以出示有关长颈鹿进化的示意图,请学生来做“小小科学家” ,解释长颈鹿进化的原因,从而通过反馈练习,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生物的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而自然环境的选择作用是生物进化的外因,两者缺一不可。最后总结,渗透情感目标,让同学们将自然选择的理论联系到生活实际中,懂得作为学生应该练就好更多的本领,这样将来才能适应好纷繁的社会。7、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体悟”学习策略的实施,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让他们愿意参与;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参与;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他们学会参与,实现了有效教学。通过调查研究、模拟游戏、合作探究、讨论分析、视频播放、图片展示等教学方法拉近学生和抽象知识的距离,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陌生感;教学环节设计新颖,通过三大板块的设计,有机组合穿插各项教学事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教学的整体性、灵活性、流畅性。但本课也有不足之处:在学生“体悟”活动后,如何科学、灵活地引导学生将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的感悟上升到理论,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随机应变,进一步加以锤炼。体悟学习策略下“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案例设计摘 要 本案例总结了如何利用体悟学习策略来进行 “生物的进化”的教学案例设计,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及反思。关键词 体悟学习生物进化的原因体悟学习包括体验和领会、感悟两方面。所谓体验,就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游戏和情景,让参加者在参与过程中观察、反思和分享,从而对自己、对他人和环境获得新的感受和认识,并把它们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它是体悟学习的外在形式。所谓领会和感悟,即在领会多元性文本意义的基础上,通过主体内部认知活动(思辨、整合、参悟)实现人文知识向人文精神的过渡。它是体悟学习的内在形式。体悟学习策略旨在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体验下,感受生物知识生成的经过和内涵、感知认知的构建和优化、体验情感的创设和提升、感悟生物学科的生命真谛。本案例就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原因”一节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和分析反思。1、教材分析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 22 章“生命进化的长河”主要讲述地球上的生物是怎样来的,丰富多彩的生物是怎样演变进化而适应生存环境的。从知识角度看,本章内容是前一章遗传和变异的延续。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生命的起源与生物进化的历程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因此,本节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通过组织学生资料分析和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到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环境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2、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了解人工选择的过程和条件;了解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蛾的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事例;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2.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原鸡的进化,锻炼同学们观察能力,分析处理资料的能力;尝试有关桦尺蛾体色数量变化情况的资料分析,锻炼同学们的信息分析和综合能力。2.3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环境的变化可以导致生物进化的事实,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环保教育;介绍达尔文锲而不舍、历尽艰辛创立生物进化论的事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塑造学生献身科学事业的美好心灵。3、教学重点:了解人工选择的过程和条件,了解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蛾的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事例。4、教学难点: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5、教学准备5.1 多媒体课件5.2 预先布置学生在课前调查优良性状的动植物的培育过程。我调查的生物它们的原始祖先它们现有的品种 1 2 3 4 5特 征6、教学过程:6.1 板块一:组织活动,在轻松愉悦中“体悟”学习。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生物学科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真实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活动,进而使学生获得对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生物学活动中体悟生物学的乐趣,实现有效教学” ,这是每一位生物学教师必须把握的教学策略。本版块具体设计如下:6.1.1 “热身活动” ,激发学习动机。利用课本 STS 中介绍的侏罗纪公园 ,播放影片的精彩片段,然后设问:为什么在地球上称霸一时的恐龙现在却销声匿迹了呢?在生命进化的长河中,为什么有的生物种类绝灭了而新的生物种类又会不断产生?现在地球上至少芸芸众生着 200 多万种生物,生物为什么能不断进化呢?由此引出新课。6.1.2“调查发布” ,体验科学家探究的艰辛。根据课前布置的活动作业:让学生到花鸟市场、农贸市场或走访花鸟爱好者,观察、调查比较不同品种的金鱼、家鸽等动物和某些花卉、蔬菜的培育过程,发布各小组的调查结果;教师借此介绍达尔文生平和他献身科学的精神,出示“几个品种的鸡和原鸡”的研究;还可以补充“老师的调查” ,如甘蓝有很多品种,结球甘蓝的顶芽特别发达,形成球状;花椰菜的花特别发达,花部呈块状;羽衣甘蓝有美丽的彩叶,常用在花坛镶边或组成各种图案;紫甘蓝的叶为紫色,叶纵切面为白色等等,所有这些不同品种的甘蓝,虽然性状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它们都起源于一种野生甘蓝。6.1.3“游戏模拟” ,体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有一个精辟的比喻:将 15 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 15 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 15 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基于这样的考虑,教师可先播放视频“英国桦尺蛾事例” ,设置模拟游戏活动的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从1890 年到 1960 年,两种体色的桦尺蛾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深色桦尺蛾数量增加,浅色桦尺蛾数量减少,这是为什么?接着说明尽管我们不能重复桦尺蛾体色变化的整个过程,但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捕食桦尺蛾来加深理解。最后组织学生参与游戏活动,方法如下:学生扮演捕食者,先闭上眼睛,教师先把长满地衣的树干上的桦尺蛾投影出来;捕食者睁开眼睛,教师问:你们“捕食”到桦尺蛾了吗?什么颜色的?数量是多少?;记录结果;用黑褐色树干上的桦尺蛾再重复进行上述活动。6.2 板块二:鼓励发问,在交流合作中“体悟”学习。正如高明的电影导演总是在闹场之后又安排一个静场以调节观众的情绪一样,在板块一的活动之后,教师应有意安排一个“静场” ,让学生冷静地去发现问题、思考分析问题、在交流合作中解决问题,要不仅使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适时体悟、初步构建活动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理论。6.2.1 晒晒“我的问题”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总是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通过板块一的诸多活动,学生产生的疑问或者能够发现的问题应该是比较多的,这时不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想问的问题或发现的问题写在题板上,再粘贴到黑板上,可以比一比哪个小组提的问题多、提的问题好、提的问题妙。经过这样的“刺激” ,学生们的积极性又一次被调动起来,可以提出诸如以下一些问题:几个品种的鸡与原鸡相比,它们分别有什么不同?这些品种的鸡是怎样产生的?现在人们栽培和饲养的各种品种的动植物,主要是什么因素导致产生的?达尔文在对各种生物新品种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什么启发?深色桦尺蛾数量增加,浅色桦尺蛾数量减少,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占多数?桦尺蛾体色的改变主要受哪些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这些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为什么黑色桦尺蛾的数量能一代代增多?等等。6.2.2 梳理“我的问题” ,帮助学生形成核心问题。在学生们提出了五花八门的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对比各种问题,将相同问题归类,找出核心问题,最后将问题的焦点锁定在导致鸡的不同品种产生的主要因素和导致黑色桦尺蛾数量增多的主要因素各是什么?为什么又会一代代增多?6.2.3 抓住“核心问题”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解决问题。围绕上述核心问题,教师要指挥唱好“三步曲”:首先鼓励学生从课本中提取相关的信息,相互讨论合作,初步形成解答问题的思路;再组织全班交流,相互补充完善问题的案底;接着,引导学生得出关于“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生物学概念,并利用表格指导对比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主要区别和共同点(如下) ,从而达成本节课的部分教学目标,突出了教学重点,实现了让学生在“体悟”中主动构建知识的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业废气深度净化技术在环保产业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中的应用与效果报告
- 2025年绿色建材行业绿色环保产业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教育精准扶贫项目学生学业成长路径优化策略实施评估报告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选集(30篇)
- 中班教案《我有小手》反思
- 浙江省杭州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试卷(含答案)
- 船运公司合同付款管理办法
- 图文制作服务框架合作协议模板
- 四年级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 3D打印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应用奇点
- 2021年康平县工会系统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一生一特长·一师一专长实施方案
- 游标卡尺的使用flash动画演示教学课件
-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实训工作页
- 矿山救援队伍训练大纲及考核要求
- 石油钻井用钻具培训讲义课件
- 管理层财务基础知识培训
- 整理词根词缀法初中英语学习
- 立式储罐重量表
- (高清版)建筑楼盖结构振动舒适度技术标准JGJ_T 441-2019
- 电气系统调试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