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荒岛余生教案_第1页
优质课荒岛余生教案_第2页
优质课荒岛余生教案_第3页
优质课荒岛余生教案_第4页
优质课荒岛余生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质课荒岛余生教案荒岛余生卫鸿斌1.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筛选信息,理清文章结构,概括要点的能力。理解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表现出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的积极意识。2.教学重点、难点把握鲁滨孙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理解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3.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适时点拨。4.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了解课文作者以及本文写作背景。2联系语境,掌握生字和生词。3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思路。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播放电影荒岛余生片段,板书课题) 。300 多年前,英国有一位传奇式的人物鲁滨孙,他从小就很顽皮,长大后,不听父亲劝阻,出海经商去贩卖黑奴,在海上,遭遇了狂风巨浪,同船的 11 人中,10 人被海浪吞没,仅剩下鲁滨孙一人,流落到了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在岛上,他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做星期五,把他训成了忠实的奴仆。28 年后,他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后来又去巴西经营种植园,最后终于成了一位大富翁。这个故事,就是英国小说家笛福写的鲁滨孙漂流记的主要内容。希望同学们有机会自己去课外阅读,去领略鲁滨孙是如何在海上与狂风巨浪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情境,体验鲁滨孙在荒岛上顽强生存的 28 年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小说中的一段荒岛余生 。2简介课文作者(投影显示)笛福(16601731) ,英国小说家。出生于伦敦。父亲经营屠宰业。笛福原姓福,1703 年后自称笛福。他早年经营内衣、烟酒、羊毛织品、制砖业,曾到欧洲大陆各国经商。1692 年经商破产,负债达 17000 镑,以后又屡屡失败,因而不得不用各种方法谋生。他曾充当政府的秘密情报员,设计过各种开发事业,同时从事写作。笛福在 59 岁时开始写作小说。1719 年第一部小说鲁滨孙漂流记发表,大受欢迎。同年又出版了续篇。1720年又写了鲁滨孙的沉思集 。此后,他写了四部小说:辛格尔顿船长 (1720) 、 摩尔弗兰德斯 (1722) 、 杰克上校 (1722)和罗克萨娜(1724) 。此外他还写了若干部传记,几部国内外游记,还有几部关于经商的书。据说笛福曾与 26家杂志有联系,有人称他为“现代新闻报道之父” 。他的作品,包括大量政论册子,共达 250 种。3多媒体显示下列词语,布置学生默读课文,要求学生给加点字注音,结合语境查阅工具书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给加点的在注音。泅(qi) 沮丧(j) 搁浅(g) 冻饿之虞(y) 聊以自慰(lio)解释词语。泅:浮水。作践:糟蹋。沮丧:灰心失望。搁浅:本文指(船只)进入水浅的地方,不能行驶。斫痕:用刀斧砍的痕迹。抵御:抵挡。冻饿之虞:不用担心受冻受饿。虞:忧虑。郑重其事:对事情严肃认真。闻所未闻:听到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稀罕。知足安命: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指生活、愿望等)。不毛之地:不长草的土地或地带。形容土地荒凉、贫瘠。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聊以自慰:姑且用来安慰自己。4快速阅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复述思路点拨;上岛之初,鲁滨孙因为根本看不到离开荒岛的希望而极端孤独、恐惧,甚至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但他毕竟是一个刚毅顽强、富有理性的人,他在内心积极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支柱,及时调整悲观绝望的心态,决心即使永远孤独,也要在荒岛上顽强生存下去。5感知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理清文章结构。鲁滨孙在海上遇难,被抛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身陷绝境,鲁滨孙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学生活动,效果反馈:鲁滨孙刚流落到荒岛上感到自己的前途很暗淡,但他还是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那就是,在海难中,同船的 11 个人中,死了 10 个,就他一人活着,这是上帝对他的特别关照;特别是从搁浅的船上获得了维持生活的大量必需品,这是上帝对他的格外恩赐。而他的日记本上所列出的六大“好处” ,最集中地体现了鲁滨孙要顽强活下去的理由。鲁滨孙为什么要顽强地活下去?他是否值得这样活着?学生活动,效果反馈:如果换一个人,在这样的绝境中,很可能就不想活了。因为想到自己一个人在孤岛上,迟早都是死,与其饿死、病死或老死,不如自杀而死当然这是一种因为精神完全崩溃后导致的无能行为。鲁滨孙却没有这样做,他说服自己顽强地活着,并打定主意在岛上独自生活一辈子,这需要巨大的勇气。从这里可以看出鲁滨孙十分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他活着,也许并非为了什么,而仅仅因为自己是一条生命,既然是生命就应该善待它。况且他活得积极,活得主动,活出了人的尊严。课文第一部分写鲁滨孙流落到荒岛之初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学生活动,效果反馈:由“认为自己的前途很暗淡” “孤零零” “孤独凄凉的情况下度过我的余生”“孤立无援” “沮丧无聊”等词语反映了伤心绝望、怨天尤人的心理。第 2 自然段中“另外一种力量出来阻止我的这种想法,责备我” , “另外一种力量”指什么?学生活动,效果反馈:指理智。如果说第 1 自然段中鲁滨孙是凭感情用事的话,那么第 2 自然段,他开始用理智来思考问题。第 2 自然段中“当我们遇到坏事的时候,我们应当考虑到其中所包含的好事,同时也应当考虑到更坏的情况”这句话该这样用中国的一个成语来概括?它表达了鲁滨孙的什么思想?学生活动,效果反馈:用“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这个成语概括比较恰当,表现鲁滨孙能够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说明他已经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坚定了活下去的勇气。鲁滨孙在孤岛上时间对他有什么用处?他为什么要计算时间?学生活动,效果反馈:他观测到初入秋分线的太阳,差不多正在头顶上,测出他的位置在北纬 9度 22 分。用刀子在一个大柱子刻上上岛的时间并每天用刀子刻一个斫痕,每七天刻一个大一倍的斫痕,每一个月刻-个再大一倍的斫痕,用这种方法来计算年月日。鲁滨孙既然决定活下去,则要清楚地跟上时间的脚步,即主动把握年、月、日,而不至于过得浑浑噩噩。鲁滨孙来自文明社会,他必然要千方百计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主动掌握时间,按文明人的方式存在于时间之中。丢失了时间,在某种程度上是丢失了自我,丢失了生存的意义。总之,鲁滨孙记录时间,是为了清楚地了解自己是怎么活着的,可能活多长时间。记录时间,也表明了鲁滨孙对生存下去充满信心。鲁滨孙对自己处境的思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是什么?理清课文结构。学生活动,效果反馈: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解决生存困惑(13 节) ,及时调整悲观、绝望的心态,决定在荒岛上生存下去:第二阶段,采取具体行动(49 节) ,解决了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条件;第三阶段:寻求精神寄托(1012 节) ,积极乐观的生存心态。6课堂总结本文主要描述鲁滨孙留落荒岛之初所遇到的生存问题、物资问题和精神问题,鲁滨逊在前途暗淡的绝望中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并顽强地活下来。荒岛余生卫鸿斌1.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筛选信息,理清文章结构,概括要点的能力。理解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表现出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的积极意识。2.教学重点、难点把握鲁滨孙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理解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3.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适时点拨。4.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了解课文作者以及本文写作背景。2联系语境,掌握生字和生词。3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思路。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播放电影荒岛余生片段,板书课题) 。300 多年前,英国有一位传奇式的人物鲁滨孙,他从小就很顽皮,长大后,不听父亲劝阻,出海经商去贩卖黑奴,在海上,遭遇了狂风巨浪,同船的 11 人中,10 人被海浪吞没,仅剩下鲁滨孙一人,流落到了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在岛上,他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做星期五,把他训成了忠实的奴仆。28 年后,他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后来又去巴西经营种植园,最后终于成了一位大富翁。这个故事,就是英国小说家笛福写的鲁滨孙漂流记的主要内容。希望同学们有机会自己去课外阅读,去领略鲁滨孙是如何在海上与狂风巨浪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情境,体验鲁滨孙在荒岛上顽强生存的 28 年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小说中的一段荒岛余生 。2简介课文作者(投影显示)笛福(16601731) ,英国小说家。出生于伦敦。父亲经营屠宰业。笛福原姓福,1703 年后自称笛福。他早年经营内衣、烟酒、羊毛织品、制砖业,曾到欧洲大陆各国经商。1692 年经商破产,负债达 17000 镑,以后又屡屡失败,因而不得不用各种方法谋生。他曾充当政府的秘密情报员,设计过各种开发事业,同时从事写作。笛福在 59 岁时开始写作小说。1719 年第一部小说鲁滨孙漂流记发表,大受欢迎。同年又出版了续篇。1720年又写了鲁滨孙的沉思集 。此后,他写了四部小说:辛格尔顿船长 (1720) 、 摩尔弗兰德斯 (1722) 、 杰克上校 (1722)和罗克萨娜(1724) 。此外他还写了若干部传记,几部国内外游记,还有几部关于经商的书。据说笛福曾与 26家杂志有联系,有人称他为“现代新闻报道之父” 。他的作品,包括大量政论册子,共达 250 种。3多媒体显示下列词语,布置学生默读课文,要求学生给加点字注音,结合语境查阅工具书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给加点的在注音。泅(qi) 沮丧(j) 搁浅(g) 冻饿之虞(y) 聊以自慰(lio)解释词语。泅:浮水。作践:糟蹋。沮丧:灰心失望。搁浅:本文指(船只)进入水浅的地方,不能行驶。斫痕:用刀斧砍的痕迹。抵御:抵挡。冻饿之虞:不用担心受冻受饿。虞:忧虑。郑重其事:对事情严肃认真。闻所未闻:听到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稀罕。知足安命: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指生活、愿望等)。不毛之地:不长草的土地或地带。形容土地荒凉、贫瘠。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聊以自慰:姑且用来安慰自己。4快速阅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复述思路点拨;上岛之初,鲁滨孙因为根本看不到离开荒岛的希望而极端孤独、恐惧,甚至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但他毕竟是一个刚毅顽强、富有理性的人,他在内心积极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支柱,及时调整悲观绝望的心态,决心即使永远孤独,也要在荒岛上顽强生存下去。5感知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理清文章结构。鲁滨孙在海上遇难,被抛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身陷绝境,鲁滨孙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学生活动,效果反馈:鲁滨孙刚流落到荒岛上感到自己的前途很暗淡,但他还是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那就是,在海难中,同船的 11 个人中,死了 10 个,就他一人活着,这是上帝对他的特别关照;特别是从搁浅的船上获得了维持生活的大量必需品,这是上帝对他的格外恩赐。而他的日记本上所列出的六大“好处” ,最集中地体现了鲁滨孙要顽强活下去的理由。鲁滨孙为什么要顽强地活下去?他是否值得这样活着?学生活动,效果反馈:如果换一个人,在这样的绝境中,很可能就不想活了。因为想到自己一个人在孤岛上,迟早都是死,与其饿死、病死或老死,不如自杀而死当然这是一种因为精神完全崩溃后导致的无能行为。鲁滨孙却没有这样做,他说服自己顽强地活着,并打定主意在岛上独自生活一辈子,这需要巨大的勇气。从这里可以看出鲁滨孙十分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他活着,也许并非为了什么,而仅仅因为自己是一条生命,既然是生命就应该善待它。况且他活得积极,活得主动,活出了人的尊严。课文第一部分写鲁滨孙流落到荒岛之初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学生活动,效果反馈:由“认为自己的前途很暗淡” “孤零零” “孤独凄凉的情况下度过我的余生”“孤立无援” “沮丧无聊”等词语反映了伤心绝望、怨天尤人的心理。第 2 自然段中“另外一种力量出来阻止我的这种想法,责备我” , “另外一种力量”指什么?学生活动,效果反馈:指理智。如果说第 1 自然段中鲁滨孙是凭感情用事的话,那么第 2 自然段,他开始用理智来思考问题。第 2 自然段中“当我们遇到坏事的时候,我们应当考虑到其中所包含的好事,同时也应当考虑到更坏的情况”这句话该这样用中国的一个成语来概括?它表达了鲁滨孙的什么思想?学生活动,效果反馈:用“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这个成语概括比较恰当,表现鲁滨孙能够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说明他已经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坚定了活下去的勇气。鲁滨孙在孤岛上时间对他有什么用处?他为什么要计算时间?学生活动,效果反馈:他观测到初入秋分线的太阳,差不多正在头顶上,测出他的位置在北纬 9度 22 分。用刀子在一个大柱子刻上上岛的时间并每天用刀子刻一个斫痕,每七天刻一个大一倍的斫痕,每一个月刻-个再大一倍的斫痕,用这种方法来计算年月日。鲁滨孙既然决定活下去,则要清楚地跟上时间的脚步,即主动把握年、月、日,而不至于过得浑浑噩噩。鲁滨孙来自文明社会,他必然要千方百计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主动掌握时间,按文明人的方式存在于时间之中。丢失了时间,在某种程度上是丢失了自我,丢失了生存的意义。总之,鲁滨孙记录时间,是为了清楚地了解自己是怎么活着的,可能活多长时间。记录时间,也表明了鲁滨孙对生存下去充满信心。鲁滨孙对自己处境的思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是什么?理清课文结构。学生活动,效果反馈: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解决生存困惑(13 节) ,及时调整悲观、绝望的心态,决定在荒岛上生存下去:第二阶段,采取具体行动(49 节) ,解决了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条件;第三阶段:寻求精神寄托(1012 节) ,积极乐观的生存心态。6课堂总结本文主要描述鲁滨孙留落荒岛之初所遇到的生存问题、物资问题和精神问题,鲁滨逊在前途暗淡的绝望中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并顽强地活下来。荒岛余生卫鸿斌1.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筛选信息,理清文章结构,概括要点的能力。理解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表现出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的积极意识。2.教学重点、难点把握鲁滨孙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理解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3.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适时点拨。4.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了解课文作者以及本文写作背景。2联系语境,掌握生字和生词。3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思路。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播放电影荒岛余生片段,板书课题) 。300 多年前,英国有一位传奇式的人物鲁滨孙,他从小就很顽皮,长大后,不听父亲劝阻,出海经商去贩卖黑奴,在海上,遭遇了狂风巨浪,同船的 11 人中,10 人被海浪吞没,仅剩下鲁滨孙一人,流落到了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在岛上,他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做星期五,把他训成了忠实的奴仆。28 年后,他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后来又去巴西经营种植园,最后终于成了一位大富翁。这个故事,就是英国小说家笛福写的鲁滨孙漂流记的主要内容。希望同学们有机会自己去课外阅读,去领略鲁滨孙是如何在海上与狂风巨浪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情境,体验鲁滨孙在荒岛上顽强生存的 28 年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小说中的一段荒岛余生 。2简介课文作者(投影显示)笛福(16601731) ,英国小说家。出生于伦敦。父亲经营屠宰业。笛福原姓福,1703 年后自称笛福。他早年经营内衣、烟酒、羊毛织品、制砖业,曾到欧洲大陆各国经商。1692 年经商破产,负债达 17000 镑,以后又屡屡失败,因而不得不用各种方法谋生。他曾充当政府的秘密情报员,设计过各种开发事业,同时从事写作。笛福在 59 岁时开始写作小说。1719 年第一部小说鲁滨孙漂流记发表,大受欢迎。同年又出版了续篇。1720年又写了鲁滨孙的沉思集 。此后,他写了四部小说:辛格尔顿船长 (1720) 、 摩尔弗兰德斯 (1722) 、 杰克上校 (1722)和罗克萨娜(1724) 。此外他还写了若干部传记,几部国内外游记,还有几部关于经商的书。据说笛福曾与 26家杂志有联系,有人称他为“现代新闻报道之父” 。他的作品,包括大量政论册子,共达 250 种。3多媒体显示下列词语,布置学生默读课文,要求学生给加点字注音,结合语境查阅工具书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给加点的在注音。泅(qi) 沮丧(j) 搁浅(g) 冻饿之虞(y) 聊以自慰(lio)解释词语。泅:浮水。作践:糟蹋。沮丧:灰心失望。搁浅:本文指(船只)进入水浅的地方,不能行驶。斫痕:用刀斧砍的痕迹。抵御:抵挡。冻饿之虞:不用担心受冻受饿。虞:忧虑。郑重其事:对事情严肃认真。闻所未闻:听到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稀罕。知足安命: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指生活、愿望等)。不毛之地:不长草的土地或地带。形容土地荒凉、贫瘠。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聊以自慰:姑且用来安慰自己。4快速阅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复述思路点拨;上岛之初,鲁滨孙因为根本看不到离开荒岛的希望而极端孤独、恐惧,甚至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但他毕竟是一个刚毅顽强、富有理性的人,他在内心积极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支柱,及时调整悲观绝望的心态,决心即使永远孤独,也要在荒岛上顽强生存下去。5感知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理清文章结构。鲁滨孙在海上遇难,被抛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身陷绝境,鲁滨孙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学生活动,效果反馈:鲁滨孙刚流落到荒岛上感到自己的前途很暗淡,但他还是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那就是,在海难中,同船的 11 个人中,死了 10 个,就他一人活着,这是上帝对他的特别关照;特别是从搁浅的船上获得了维持生活的大量必需品,这是上帝对他的格外恩赐。而他的日记本上所列出的六大“好处” ,最集中地体现了鲁滨孙要顽强活下去的理由。鲁滨孙为什么要顽强地活下去?他是否值得这样活着?学生活动,效果反馈:如果换一个人,在这样的绝境中,很可能就不想活了。因为想到自己一个人在孤岛上,迟早都是死,与其饿死、病死或老死,不如自杀而死当然这是一种因为精神完全崩溃后导致的无能行为。鲁滨孙却没有这样做,他说服自己顽强地活着,并打定主意在岛上独自生活一辈子,这需要巨大的勇气。从这里可以看出鲁滨孙十分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他活着,也许并非为了什么,而仅仅因为自己是一条生命,既然是生命就应该善待它。况且他活得积极,活得主动,活出了人的尊严。课文第一部分写鲁滨孙流落到荒岛之初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学生活动,效果反馈:由“认为自己的前途很暗淡” “孤零零” “孤独凄凉的情况下度过我的余生”“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