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县现状分析_第1页
景泰县现状分析_第2页
景泰县现状分析_第3页
景泰县现状分析_第4页
景泰县现状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景泰县的自然与社会背景景泰县位于甘肃省中部。东濒黄河与靖远县、平川区相望,南与白银区、皋兰县及永登县交界,西与天祝藏族自 治县及古浪县毗邻,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接壤。总面积5483平方千米。总人口24.18万人。景泰县地处黄土高原与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为河西走廊东端门户。拥有耕地69万亩,其中水浇地36万亩,天然草场590万亩。辖6镇5乡,136个行政村,7个社区居委会。县人民政府驻一条山镇,邮编:730400。代码:620423。区号:0943。拼音:JingtaiXian。自然地理:景泰县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山峦丘陵约占全县面积的3/4。最高海拔3321米,最低海拔1276米。景泰县城周围地势平坦,东部以黄河为界与靖远相连。全境东西宽约84千米,南北长约102千米。属温带干旱型大陆气候。全年日照2726小时,年辐照量147.8千卡/平方厘米,是全国光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县内有寿鹿山、昌林山两大森林群。煤、石膏、石灰石等非金属矿藏丰富,金、银、铜、锰等金属矿藏也有一定储量。一条山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经济概况:景泰县紧紧围绕市上“八大支柱产业”发展战略,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按照以项目强产业,以产业促发展的思路,努力构建多元化产业格局,不断优化调整经济结构,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2011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43.3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6%。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7.74亿元、22.4亿元、13.2亿元,分别增长6.6%、19.6%、13%。全县粮食总产量为14.7万吨,肉类总产量1.49 万吨,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28.57亿元,增长45.4%。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31407万元,同比增长29.93%;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亿元,增长2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94元,增长15.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39元,增长12.7%。资源优势:矿产资源丰富,石膏储量达3.85亿吨,居全国第二,石灰石8亿多吨,煤3.8亿吨,石英石2000多万吨,铜200多万吨,此外,金、银、锰、墨玉、陶土、蛇纹岩也有一定分布,地方工业主要有水泥、硅铁、麦芽、饲草料、石膏粉、煤炭六大行业。灌溉条件优越,境内有“中华之最”景电高扬程大型提灌工程两处,总装机容量24.56万千瓦,提水量28.6立方米/秒,是黄河上游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全县光热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为2652小时,日照百分率60%,太阳年平均辐射量147.8千卡/平方厘米,年0的活动积温3614.8,10的有效积温3038,无霜期191天,是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光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农业资源:该县立足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扎实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进一步加快,农业地位进一步提升。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54.59万亩,粮食总产量14.7万吨。沙漠洋芋、制种玉米等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突破20万亩。枸杞、红枣、优质梨等经济林果达到15.2万亩,年产果品7万多吨,产值近2.3亿元。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0.63万亩,小麦创高产示范面积2万亩。各类规模养殖(小区)达到355个,羊、猪、鸡、牛饲养量分别达到90.32万只、24.92万头、76.01万只和3949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5万吨、1291 吨和5600吨。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5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76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30%。森林覆盖率达到12.6%。新建改建日光温室2200亩。旱作农业、高效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稳步发展。工业发展:近年来,景泰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培育发展多元支柱产业,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从强化组织领导、项目建设、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特色产业、协调服务等六方面入手,创新措施,狠抓落实,推动了工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6.57亿元,同比增长32.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57亿元,同比增长44.5%,工业经济完成税收4684万元,同比增长39%,占 GDP 的比重由上年的26.6%上升到28.9%,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为10.04吨标准煤,较上年降低4.64%,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降低6.5%,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20.7%,实现了速度效益质量三提高。截至2011年全县总投资达47.5亿元的32个工业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18.2亿元,实施总装机容量30.7万千瓦的7个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县体育场、绿色通道示范带建设等30个抓点示范项目全面开工,完成投资18.7亿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引进大唐、中电投、华电、中电国际等大型企业集团及各类重大项目178个,累计引进资金96.2亿元。 民生保障:2011年,各项民生工程顺利推进,累计开发建设城区住宅125万平方米,建成保障性住房13.4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旧房57万平方米。全县累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万人(次) 。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9.4万人(次) ,发放各类保障资金累计2.33亿元,建成县社会福利院。新型合作医疗累计补偿5.8万人(次) ,6916.5万元。县级财力对民生事业的投入占总支出的70%以上 。旅游发展:景泰旅游资源奇特壮观,有被誉为“中华自然奇观”的国家地质公园黄河石林、 “沙漠绿色宝岛”寿鹿山省级森林公园、有开凿于北魏时期的五佛沿寺石窟、有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永泰龟城、明长城及享誉“中华之最”的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等诸多自然和人文景观。这些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越来越受到影视界青睐,成为国内外不可多得的影视基地。 最后一个冬日 、 西部热土 、 汉血宝马 、 天下粮仓 、 雪花那个飘 、 神话 、 花木兰 、 决战刹马镇 、 惊沙等40部影视剧曾分别在黄河石林、永泰龟城等处取景拍摄。国家唯一以敦煌体裁为内容的“大敦煌”影视城,被影视界看好,其大漠、敦煌、绿洲、黄河以其宏伟气势成为西部的一个精品影视基地。全年共接待游客85万人(次) 。近年来,景泰县依托地处甘、宁、蒙三省交界的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融合交汇的深厚文化积淀以及戈壁与绿洲共存、石林与黄河相依、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错排布的丰富旅游资源,大力开发旅游产业,使新兴的旅游业成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并有力带动了商贸流通、餐饮娱乐、宾馆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省上开发黄河奇观石林风光游线路和市上打造258公里黄河沿线旅游文化产业带的决策,又为景泰旅游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此,该县综合发挥产业功能,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素质,强化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着力在提供全面、细致、周到、满意、高效的服务上下功夫。 多家高标准、高质量、高起点、风格异、服务优的大型旅游接待宾馆正在拔地而起;一个纵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