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子洲:从贫困县到“十佳县”的跨越_第1页
榆林子洲:从贫困县到“十佳县”的跨越_第2页
榆林子洲:从贫困县到“十佳县”的跨越_第3页
榆林子洲:从贫困县到“十佳县”的跨越_第4页
榆林子洲:从贫困县到“十佳县”的跨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榆林子洲:从贫困县到“十佳县”的跨越子洲,这个长期处于陕西省落后位次的贫困县,自 2007 年开始突然加速,连续两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争先进位“十佳县” ,经济综合实力从 2006 年的全省倒数第 12 位,一跃成为第 33 位。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上,省上有关部门把它作为一个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子洲这种“穷县领跑” 的现象,代表了一些贫困县加快发展的总体态势,它表明全省县域经济发展逐步进入“强县增总量、弱县加速度”的佳境。子洲“因乱而贫”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子洲以“乱县、穷县”而名声在外,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2003 年,全县生产总值不到 1.5 亿元,人均财政收入不到 40 元,农民人均收入刚刚过千元。全县几乎没有工业,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断水、断电、断路是家常便饭。城市化水平极低,整个子洲县城仅一条老街道。实际上,作为农业大县,论条件子洲在陕北各县区里并不差,耕地条件较好,灌溉设施好。在一定程度上说,子洲因乱致贫。越穷怪事越多,2000 年前后,群众和政府之间更是冲突不断。最有名的是发生在 1998 年的“万名群众状告乡政府” 事件。由于涉及人数众多,并且关系到农民税负、社会稳定,被称为全国最大的行政诉讼案。此事发生后,省委常委连续两年集体联系子洲,当时一位省委常委 4 次坐镇子洲现场办公。一度,县委书记一直由市委副书记兼任。民间关于子洲的段子很多,从一个方面折射着当地复杂、落后- 2 -的社会局面。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子洲主要任务是全力以赴抓稳定,县委、县政府的主要精力是疲于应付各类纠纷和矛盾,根本没有精力抓经济。穷县冲刺“十佳”2006 年,新的一届县委、县政府一改过去就稳定抓稳定的方法,提出“抓党建 强基础 ,以发展保稳定” 的思路, “发展是第一要务” 这个概念开始被干部群众接受。县委、县政府首次确定县域经济“总体上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工业产业上以资源开发为重点,农业上以壮大薯、豆、羊为主导”,这个思路与过去简单的强调“稳定压倒一切” 大不相同。在此期间,子洲县城也发生了三件提振人心的大事。2006 年,适逢青银高速在子洲境内建设,县上紧紧抓住机会,启动了投资 5550 万元的移河工程,对临城的旧河道回填,整理出1000 多亩城市用地,把城区范围扩大到 6 平方公里,相当于三个老城。现在,子洲城区三横十二纵的框架已显雏形,已经建成其中的三横七纵。投资 4500 万元,建成了宽 35 米、长 4.2 公里的大理大道,贯通县城全境。这是子洲目前标准最高的道路,也是历史上投资最大的基础建设工程。这两项工程,对年财政收入不到 5000 万元的子洲来说,无论总投资还是规模都是史无前例的。然而这两大工程,并不因为投资巨大而获得群众最高的认可度。据县委书记雒凤翔介绍,广大群众普遍认为,农贸市场建设才是最大的工程。过去,子洲县城没有农贸市场,卖菜的、卖瓜的满城都是。2006 年,县上启动了祥和农贸市场建设,对县城边一片一家一绺的土地统一规划,实行农户土地入股,收益分红,专门成立由这些户主组- 3 -成的农贸市场经营公司,负责日常经营和管理。去年建成后,当年盈利近 50 万元。这个农贸市场,政府几乎没有投资,但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可。随后,一大批重大建设项目和产业项目开工建设,例如占地 3.7平方公里的苗坪工业园区,年可创税费 1.5 亿元的永盛煤业,西北最大的豆类加工企业三丰油脂公司,等等。一切都在加速进行中。到 2007 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 8.58 亿元,财政收入 6383 万元,农民收入 2117 元;2008 年再创新增长,全县生产总值 13.84 亿元,是 2005 年的两倍多,特别是财政收入突破 1亿元,是 2005 年的三倍,是五年前的近十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在三年间几乎翻番,达到 2946 元。2007 年,子洲是全省县域经济争先进位十佳县第一名,2008 年又位列第六。综合实力在全省排名从 2005 年的 71 位进到 33 位。与此对应的是,2007 年、2008 年在全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领导班子和整体工作均被评为优秀等次。这种连级跳的增长速度,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随之而来的是,集体上访、进京上访数量的锐减和干群关系的好转,当地不少干部认为,子洲从此“进入最佳发展时期” 。解析“子洲现象”客观地看,子洲能成为“后起之秀”有许多机缘。例如,子洲县近几年加大资源开发力度,财政状况很快翻身;同期还有高速公路、铁路等国家重大项目支撑和拉动,等等。子洲县县长助理刘团源分析认为:“基础差、基数小,所以稍有成绩就马上凸显。 ”这 是子洲连续进位的主要原因。但是,并不是说占有基数低、有项目支撑等条件就必然能进“十佳” 。记者注意到,在子洲连创“ 十佳”的同时,也有少数同属穷县的- 4 -地方却原地踏步。更何况子洲去年第二次“进十佳” 时已经失去了这些优势,当时子洲县经济总量已达 8.58 亿元,排在全省第 46 位,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所以,当地更多的干部认为,子洲实现大跨度发展,一靠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把握重点、埋头苦干;二靠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团结务实和谐的领导班子。他们的一个共同看法是,在比较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树立发展保稳定思想,及时调整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对子洲快速发展至关重要。一个常被他们拿来证明解放思想推动经济发展的典型例子,是石油和天然气开发。以前,子洲境内没有大的能源储量,煤、油、气、盐刚刚挂边,而且开发效益不佳,所以并不被人们作为优势看好。但是从 2005 年以来,县上扭转了“资源小县开发无利” 的认识,加大勘探和开采力度,并通过反复与长庆石油集团协商,获准开采石油、天然气。到现在,全县产油井达到 600 多口,气井 70 多口,年产原油稳定在 4 万吨,每年可给财政创收 4000 多万元,县财政因此一举翻身。现在,子洲的发展思路是“地上富民,地下富县,首重工业,开发能源”。县委书记雒凤翔解释他们看重工业的原因时说,去年,全县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 31:26:43.二产发展不足、工业落后是困扰子洲发展的主要问题。但是换一个角度看,这又是子洲发展的突破口,是支撑子洲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潜力所在。 “因此,子洲下一步要埋头抓工业,而且在抓工业上要不择手段。 ”县长郭培才说:“子洲的发展思路就是工业抓能源、农业抓加工、城镇抓建设。 ”这恰恰与全省 县域经济发展的“ 三化兴县”(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县域工业化)总体思路相符。- 5 -当前, “三化兴县” 已是许多县普遍选择的路子,子洲“ 穷县快跑”也不是特例。去年,全省进位前十名中的宜川、清涧、永寿、洛南、麟游、陇县等,以及前年的商南、石泉、宁强等县无一例外的是全省贫困程度比较深、经济基础比较差的县。所以说, “子洲现象” 是全省“强县增 总量、弱县加速度”趋势的体现,即特殊又普遍。省政府研究室有关专家在分析子洲发展时认为,资源优势的充分挖掘,后发优势的充分发挥,是产生“子洲现象” 的主要原因。他们认为, “子洲 现象”的出现,对于加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