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温泉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温泉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温泉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温泉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某 县 某 温泉旅游开发项 目 申请报告 (代可研报告) 某某某省 工程咨询中心 二 O 一 一 年 十一 月 2 目 录 第一章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1 报单位 1 目概况 1 第二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 23 23 业政策 24 业准入 25 第三章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 27 下热水资源 27 发利用 29 第四章 节能方案 32 能标准和规范 32 耗状况和能耗指标 32 33 第五章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 35 目选址 35 地利用合理性 35 地拆迁和移民安置 35 第六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36 制依据 36 设期环境影响分析 36 目经营期环 境保护 38 被的保护和改造 39 质灾害影响分析 40 第七章 经济影响分析 41 目投资费用和资金来源 41 目经济效益 49 业影响分析 54 3 域经济影响分析 56 第八章 工程招标方案 58 制依据 58 标范围及组织形式 58 目招标方案 58 第九章 社会影响分析 61 会影响效果分析 61 会适应性分析 62 险分析 63 温泉 旅游综合开发 项目 申请 报告 (代可研报告) 1 第一章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报单位 1、 建设单位: *某某 投资有限公司 2、 建设单位注册地址: *省 某 县水利局六楼 3、 法定代表人: 4、 注册资本: 5、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6、 经营范围: 目概况 目名称 : 某 县 某 温泉旅游综合开发项目 设地点 : 某 县 某 乡石 咀村 汤尾村小组 目实施期限 : 本 项目实施 期限为 2011年至 2015年,具体分为二个阶段 滚动式发展 一 期: 2011 2013年 ,为重点项目启动期 ; 二期: 2013 2015年 ,为全面开发运营期 。 目建设内容和规模 温泉 旅游综合开发 项目 申请 报告 (代可研报告) 2 根据 用地 地形、地貌等分布 特征及未来发展要求,本 项目 空间总体布局为“一心三区”。即:一心:接待服务中心;三区:温泉主题游乐区、 山地颐养区 、 生态观光区 。 本项目用地总面积为 (合 各分区建设内容和规模 如下: 1、接待服务中心。 规划用地 面积为 建筑面积 7000平方米,其中 游客服务中心 500 平方米、 温泉迎宾楼 3600 平方米、 购物中心 300平方米、 办公后勤楼 2600平方米。 主停车场 4800平方米及景区大门、 仿真迎宾瀑布 等等。 2、温泉主题游乐区。 规划用地 面积为 建筑面积 22482平方米,其 中 某 温泉休闲会所 14200 平方米、 温泉游泳馆 2000 平方米、 室内 1000 平方米、 温泉冲浪 2200 平方米、 风情温泉区1322 平方米、 特色温泉 理疗 区 790 平方米、 龙珠阁 220 平方米、 泵房 200平方米 。以及 泵房、管道、回注机等地下热水处理设备 和 戏水、水疗设备 。 3、 山地颐养区 。规划用地 面积为 建筑面积 14500平方米,其中 阳光瑜伽 300 平方米、 太阳能空调养生馆 4800 平方米、自然养生馆 3800 平方米、 音乐休闲馆 1800 平方米、 森林木屋 1900平方米、 花草茶吧 1800 平方米、 生态厕所 100 平方 米。以及 观光塔楼 、 南次入口 、 森林康体公园 等。 4、生态观光区。 规划用地 面积为 建筑面积 3905平方米,其中 特色蜜桔园 馆 300 平方米、 特色作坊展示厅 1800 平方米、温泉 旅游综合开发 项目 申请 报告 (代可研报告) 3 绿色餐厅 800平方米、 观景亭 3座、 果树收集屋 150平方米、 果树品尝屋 150平方米、 园艺展览室 240平方米。以及 绿篱迷宫 、 某 傩舞 表演广场、乡村嘉年华、 乡村特色牌坊 等。 目总投资与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为 中工程费用为 程建设其他费 元(含土地费用 元),基本预备费 铺底 流动资金 资金来源: 项目投资 部由项目单位自筹解决。 要经济技术指标 (见表) 表 1 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据 1 项目总投资 万元 设投资 万元 设期利息 万元 底流动资金 万元 2 资金来源 万元 业自筹 万元 行贷款 万元 3 年平均营 业收入 万元 4 年平均营业税金及附加 万元 5 年平均总成本费用 万元 6 利润总额(年平均) 万元 7 年平均所得税 万元 8 投资利润率 % 9 全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 % 10 全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 % 温泉 旅游综合开发 项目 申请 报告 (代可研报告) 4 11 全投资静态回收期(所得税后) 年 12 全投资静态回收期(所得税前) 年 13 全投资财务净现值( I=10%)(所得税后) 万元 14 全投资财务净现值( I=10%)(所得税前) 万元 15 亏平衡点) % 目背景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进行旅游休闲活动。尤其是温泉休闲度假已成为游客的新宠,受到越来越多的游人青睐。 某 温泉位于 某 乡石咀村汤尾村小组,距南建公路(沥青路面) 3公里,距乡政府 7公里,热泉地处中低山区地势较平缓,相对高差 40 80 米,沟谷宽敞,植被发育。 某 温泉地下热水丰富,出水温度约 日 自 流量约 600余吨, 水质类型为 “ ,总碱度 克 /升,为 中氟离子、可溶二氧化硅含量较高,分别为 克 /升 ,升 ,微量元素锂及锶的含量分别为 升、克 /升, 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矿物质元素 ,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据有关资料(临床实践证明) 该 地热水对关节炎,风湿性病、皮肤病等疗效显著。在治疗高血压、心血管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恢复期)等疾病均能达到较好的疗效。温泉四周森林茂密,古木参天,幽溪缠绕,且有 一冷泉相伴,自然环境十分独特。 本项目以 某 温泉为特色的第三代温泉产品 开发 ,旅游功能由单纯的医疗和疗养旅游发展为 温泉 康体、 生态 观光 、 保健养生 、 商务娱乐等多种功能,旅游者也从特殊的群体向大众化发展,形成了同时发展温泉 旅游综合开发 项目 申请 报告 (代可研报告) 5 温泉 、康体、养生、 度假 、 生态 观光 旅游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其 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 2010 年, 某某某 市实现生产总值 长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119元、增长 农民人均纯收入 5117元、增长 城镇恩格尔系数为 下降 点 ,农村恩格尔系数为 下降 百分点。 随着经济发展、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恩格尔指标有所下降,旅游消费比重将持续增大。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温泉旅游迅速升温,成为度假旅游的主要类型之一。 开发建设 某 温泉 旅游综合项目 ,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温泉利用观念,充分发挥温泉的理疗保健作用,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而且能够有效的加快本地旅游市场的形成,提高全 县 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 程方案 (一) 规划方案 1、 规划依据 旅游规划通则( 18971 2003) ; 旅游资源分类 、调查与评价( 18972 2003) ;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17775 200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 温泉 旅游综合开发 项目 申请 报告 (代可研报告) 6 *省旅游管理条例 ; *省旅游产业发展与布局总体规划 ; 某 县旅游总体规划 ; 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 2、 规划原则 ( 1) 地域特色原则 突出其地方特色,尤其是异于 某 “ 绿色生态橘都,文化旅游名城”的地域特色,通过塑造特色旅游产品而后来居上。 ( 2) 高点切入,个性开发原则 温泉 是一种 全新的生活方式的理念理解,通过高起点、高品位、高档次的原则进行旅游区规划设计,表达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诉求 ,美丽多姿的 温泉 ,是大自然生命的凝结,能勾起人们奇幻的神思 。 ( 3)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原则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设计方针,融生态景观与现代文化于一体,设计风格新颖,具有时代感。同时,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在各方的利益中找到一个综合均衡点,追求建筑与自然及文脉的共生关系 ,推崇低技术性与高舒适度的和谐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 ,在错落中求和谐 ,根据地形景观特点 ,营建丰富多变的景观特色,最终实现同发多赢、和 谐发展的局面。 ( 4) 市场导向原则 从分析市场出发,针对市场需求,对旅游资源进行筛选、加工、温泉 旅游综合开发 项目 申请 报告 (代可研报告) 7 设计、制作 ,规划、开发成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 ( 5) 可持续利用原则 规划既要带来最佳的经济效益,也要考虑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体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做到开发与保护的一致,现状与未来的一致,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3、 规划布局 根据 用地 地形、地貌等分布特征及未来发展要求,本 项目 空间总体布局为“一心三区” 。即: 一心:接待服务中心; 三区: 温泉主题游乐区、 山地颐养区 、 生态观光区 。 “一心三区”为本规 划地的主要游览区域,且各区域间通过区间游步道体系进行有机分隔与衔接。 本项目规划用地总面积为 规划中各功能分区如下: ( 1)接待服务中心。位于规划区的西南部,面积为 。它主要是本旅游区未来游客集散中心和接待服务管理中心,也是本旅游区员工主要生活基地。主要承担游客集散、景区管理、员工住宿、接待服务、休闲购物等功能。 ( 2) 温泉主题游乐区。主要位于规划区中部,面积为 本项目发展的 核心区 ,是最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形象的集中体现,主要承担温泉沐浴、游乐体 验 、养生疗养等功能 。 温泉 旅游综合开发 项目 申请 报告 (代可研报告) 8 ( 3) 山地颐养区。位于规划区东部,面积为 区域以“阳光颐养、生态养生”为理念,融合森林养生、康体保健、生态观光等功能,构建一个融游森林浴场、吸清新空气、沐灿烂阳光为一体的森林养生中心。 ( 4) 生态观光区。位于规划区西部,面积为 。 该区 以某 蜜桔、特色(农村) 作坊 、 绿色餐厅 和 乡村嘉年华 为主题, 注重绿色开发与生态环保的有机结合。通过利用 当地 各种 特色 资源提升优化温泉景区 生态环境,创造丰富优美的空间景观,建设特色各异的旅游项目,从而将其建设成一个“绿色、生态、经济、欢乐 ” 的观光区 。 (二)建设 方案 1、 设计依据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2003 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06版 )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005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0054 国家颁布的各专业相关设计规范 ; 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 温泉 旅游综合开发 项目 申请 报告 (代可研报告) 9 2、 方案说明 ( 1) 接待服务中心 主停车场:在景区大门右 面 建一面积为 4800平方米,容 10大车位、 120个小车位的格栅式生态停车场,栽种常绿乔木予以遮荫,非硬化的地面用耐踏绿草铺就,不同车位间用不同植物分隔,使车辆停放在绿色车库之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景区大门: 在 规划区的 西南 处设立景区正大门,采取右进左出方式 ,其建筑形式为弧形廊道式且沿其周边悬挂各式 某 蜜桔 饰品 , 上书“ 某 县 某 温泉度假 园 ”。 游客服务中心: 建筑面积 500平方米 , 框架结构, 人工挖孔桩基础, 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 , 内外墙为 240厚眠墙体 ,外墙面砖和外墙漆饰面,铝合金中空玻璃窗、装饰木门,地面砖 。 主要承担售票、咨询、保安、导游服务、投诉处理等功能,且在其周边立一大型园区游览线路图并作相关介绍。 仿真迎宾瀑布:位于旅游区 进 大门 前广场 ,瀑布景观带长 100米,瀑水高 ,其中:直瀑高度 ,水面宽度 30 米;跌瀑高 面宽度 瀑高 面宽度 真迎宾瀑布可采用 电脑控制, 在水幕上形成旅游区电子导游图。同时配以 美妙音乐、和谐灯光组合成百余种瀑布景观, 让游客在此亦能欣赏到“飞流直下 ”的精彩水景 。 温泉迎宾楼 :总用地 1200 平方米。 建筑面积 3600 平方米。 总温泉 旅游综合开发 项目 申请 报告 (代可研报告) 10 床位数 为 60 个 , 主体 建筑层数 为 2,控制高度 20 米 。建筑风格 利用传统 与现代 文化要素,将本土化的建筑风格 和“ 某 蜜桔 ”符号运用于具有时代特色的建筑形式中,向客人提供现代舒适和传统 文化相结合的接待场所。 建筑外观 建筑外部装饰以木结构或仿木结构为主,木栏杆、木制回廊、木制窗花等给人以古色古香之味。 迎宾楼 大堂 装饰崇尚简朴自然,建筑 西 立面采用通透式落地玻璃,创造出亦内亦外的多层次复合空间,使建筑围合立面的内向品格得到充分发 挥。 房间 利用阳台、平台及 大 落地窗将室内和室外的景观衔接起来。室内设计强调建材的自然肌理,使客人感知自然材质,透着人生返朴归真的淡定和自然。 室内、玄关、露台、旋转楼梯等现代元素合理设计布置,营造一个清新、现代、气派的场所。 购物中心:总建筑面积 300平方米 , 规划 单层 购物中心 , 框架结构, 人工挖孔桩基础,主要承担 向客人提供现代舒适 的购物环境。 员工 后勤 楼: 靠近生态植物园区 ,用地面积约 900 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2600平方米, 4F、砖混结构、建筑限高为 15米,人工挖孔桩基础,现浇梁、板、柱,内外墙为 240 厚眠墙体 ,铝合金窗、胶合板木门,楼地面为地面砖 ,楼梯为花岗岩面层, 外墙 采用江南传统建筑风格,白墙、灰砖。 ( 2) 温泉主题游乐区 温泉 旅游综合开发 项目 申请 报告 (代可研报告) 11 某 温泉休闲 会所 : 某 温泉休闲 会所 规划占地 6800平方米左右,总建筑面积 14200 平方米左右,绿化覆盖率要求达到 70% 以上。按照四星级酒店标准建设,建筑层高为 2 200个床位,配有独立的游人接待中心 、 餐厅、会议室、 棋牌室、桑拿、演艺吧、 泳池、美容健身房等设施,以住宿、会议、餐饮等为主要功能。 内配置 6承办接待各种规模的会议、展览、大型活动等经 营项目为主要功能,配备智能化楼宇自控装置、宽带网络、及电脑数控的灯、光、影视设备,为在此参会、旅游观光、商务洽谈的客人提供全方位服务。其中,最大会议厅能满足 500人左右的会议团体开展会务的需要。 某 温泉休闲 会所 由两座结构体体形相同的塔楼组成,裙房地上 2层,局部 5层;主体高度 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裙房部分采用框架结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 本工程塔楼范围内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裙房部分采用 “ 独立基础 +防水板 ” 做法。 温泉游泳馆 : 包括室内游泳馆、室外游泳 馆、桑拿中心三大部分。温泉游泳馆面积 2000 平方米左右, 全框架封闭式屋顶 馆 , 设计为 25米 50米标准泳池 。 风情温泉 :主要建设内容由 入口浸脚池 、 景观高温池 、 水帘廊 、室内 水疗床浴(长半圆形池,池中水疗按摩床,人们或座或躺,在水压形成的冲压和水气振动下,对人背、肩、颈、脚和脚底等温泉 旅游综合开发 项目 申请 报告 (代可研报告) 12 部位进行按摩,使客人达到活血、祛淤、舒筋、活络的功效)、 水吧 、石板廊 、 沐足廊 、冲击浴、涌泉浴、泡泡浴、牡丹、芙蓉浴、补肾壮阳汤药浴 、 加料汤泉浸泡浴 等等。 特色温泉 : 景观连廊 、 跌水瀑布 、 砂盐疗 、 特色盐疗 、 理疗中心 、 情侣池 、 情 侣木屋 等。 温泉冲浪 : 在游泳池的东北侧设温泉冲浪,有温泉滑道、温泉冲浪、水上跷跷板、水上游嬉船等娱乐项目,面积在 2200 平方米左右,分浅水池和深水池,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的玩水需要。 游泳池分浅水池、深水池,水深 2m,并有专为儿童设置的戏水区,池内设置冲浪造波、高台滑水场地 。 温 泉亭 : 中式古典风格,重檐攒尖顶。双亭 1座,相连式,单座平面形式: 36003600 3500中双亭顶部高 1100 20混凝土杯型基础; 100轻钢管椅脚。 龙珠阁 : 在登山步道的最高处,芙蓉山顶设 一六角飞檐石质景亭 龙珠阁。 总建筑面积 220平方米。 龙珠阁毛石地面,粗木栏杆,休憩桌椅、果壳箱及洗手池等采用水泥浇筑,外层装饰松皮纹理,与环境高度融合。龙珠阁的设计一方面是景观设置的需要,避免使登山道在景观上过于单调使游客产生厌倦心理,另一方面是考虑游客的游览需要,可以在此驻足休憩观景。 ( 3) 山地颐养区 南次入口:按照江南牌楼风格及当地民居特色设计,门景以木温泉 旅游综合开发 项目 申请 报告 (代可研报告) 13 制结构为主,在大门旁可矗立一块高 6 8米的巨石,上刻“ 某 温泉 ”。 观光塔: 外形为“ 桔子 ”状。 高 18 米,双层结构,顶部设置避雷针 ; 上层设计为一 个圆形的观景平台,供游客休息、摄影、赏景,游客可在此处可远观田园风光,仰视白云蓝天,俯瞰 某 温泉 全貌,为一处绝佳的观景点。下层设计为水塔,主要为储水功能 ; 利用光电技术,通过布置各种景观灯设计出美丽的夜景,夜间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星空,辐射数公里,成为 夜色 标志性景观 ; 为方便游客登塔,规划于塔内建设单程上下观光电梯,其旁应建上下登梯步道,以供游客选择和方便塔内设施维修。 阳光瑜伽台:位于观光塔的西侧,占地面积约 1200 平方米。户外练习场 800平方米,地面材料以户外木质地板为主,周围设置木桩形的小音箱,建设 休息大厅 300平方米。 瑜伽台总体设计为长方形,内部再划分圆形的独立的瑜伽单元,为修习者提供充足的空间;建筑材料以木质为为主,瑜伽台的周围设置木桩形的小音箱,凸显自然和质朴;周围植绿化带,配置花卉,营造了一种天人合一的氛围。 太阳能空调养生馆:占地面积约 7200平方米,建筑面积 4800平方米,配置空气加湿净化、太阳能采热板和集热器等设施。 森林康体公园:占地面积约 6600 平方米。为开展各种康体活动的场所,主要内容由君行健身园和森林浴场二部分组成。 花草茶吧:位于森林康体公园的西侧,占地面积约 3600 平 方温泉 旅游综合开发 项目 申请 报告 (代可研报告) 14 米,建筑面积 1800平方米。 自然养生馆 :以负氧离子、绿色环境、植物精气、湿润空气、适居温度开发氧吧、花吧、竹吧等生态养生产品;以天然中草药为基础,结合中医按摩和药浴等特色生态水疗产品,建筑面积 3800 平方米。 森林木屋:以天然山林为环境依托,依山就势建 20 个森林木屋,总建筑面积 1900 平方米。木屋外部材质采取木材或仿木石材;颜色根据需要为天然木色、绿色、棕色、褐色等,颜色的选取以与环境协调为标准;木屋内部装修以 精华居住 标准建设,内新外古,突出现代与自然的结合。周边布置石桌、石椅、竹制花架。 以中国式养 生为主题,利用饮食、药疗、修炼、按摩等手法,设置气功养生、心理养生等不同的养生修行区,兼有保健、休闲和文化功能。 生态厕所 按国家 48蹲位生态环保厕所一处,建筑面积约 100平方米,其内配有水冲式、化妆台、洗手台等。 生态厕所建筑样式求隐不求显,外观做成仿木质或竹质,风格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外围以成排密植孝顺竹、珊瑚树等遮挡,上覆爬山虎等藤本植物,突出绿色生态主题。 ( 4) 生态观光区 特色 蜜桔 园 :可取 某 蜜桔特色 种,形成特色茶园,让游客能在此采 桔 、买茶、品 桔 ,并开展 某 特色桔艺文化 表演,将深 厚的文化淋温泉 旅游综合开发 项目 申请 报告 (代可研报告) 15 漓尽致地展示出来。小型 桔 馆 300平方米,为“仿江南院亭”建筑形式。 绿篱迷宫:在特色作坊西南面用绿篱、草地建设一个中型生态迷宫,让游客 在优美的绿色迷宫中任 其摸索 、寻求 、 享受着无尽的乐趣 ,体会迷失的快乐。 占地面积为 4800平方米 。 某 傩舞 表演广场:广场面积 1000 平方米,表演管理用房 120平方米,专辟一区域为文艺演出舞台,每天上演 *各地特色节目,同时可设计一些参与性项目,还可增设 其成为一个宣传 *特色文化的艺术平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傩是历史悠久的一种具有宗教性和 艺术性的社会文化现象。 某 傩舞有 “ 中国古代民间舞蹈活化石 ” 之称。随着“ 乡傩 ” 的发展,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不同村都有自己各具特色的傩舞表演,构成独具特色的 某 傩文化。仪式舞主要有石邮等地的 “ 驱疫舞 “ 和上甘等地的 ” 搜除舞 “ ;娱乐舞则有近百个传统节目,风格各异,内容丰富。 1992年 *省文化厅正式命名 某 为 *“ 傩舞之乡 ” ,1996年国家文化部命名 某 为 “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 。 特色作坊:可设置豆腐作坊、蒸酒作坊、草编作坊、纺纱织布作坊、灯彩作坊等,可让游客按程序亲自动手制作,又能让其参与其间,乐在其中。作坊展示厅 1800平方米,作坊雕塑 20座。 建筑外立面装饰以古朴为主,采用白色墙面,小青瓦的建筑形式。使用木制桌椅营造古朴氛围。 温泉 旅游综合开发 项目 申请 报告 (代可研报告) 16 绿色餐厅 :建一小型绿色餐厅, 开发野菜宴、食用菌宴等,营造绿色、健康主题。餐厅四周 可设计成 通透的玻璃水帘幕墙,游客就餐时, 使其 完全置身于一个鸟语花香的生态自然环境当中。 总建筑面积 800平方米,仿古 原木骨架,草棚盖顶,古朴自然。 乡村嘉年华:利用各种农事和生活竞技类项目举办乡村运动会,可开展踩高跷、 负重、挑扁担 、运粮食、打 粃 粑、 推小独轮车、作面条、吃桔子、 滚酒桶、 扳手腕 、沼泽足球、 对歌等 项目,让游 客感受“新农村、新生活、新气象” 。 景观廊道:沿整个乡村生态观光区主游步道间种 蜜桔 、 丝瓜 、苦瓜、葡萄、紫藤等藤蔓作物,既美化游步道又形成新景观。 特色牌坊:是永久性的用于表彰、纪念、装饰、标识和导向的一种建筑物。设在交通入口处。采用仿古性的钢筋混泥土结构,同时做到突出景观效果,采用强调艺术性牌坊与辅以自然别趣的石景文化,并配合有关 某 县 历史文化事迹。长: 16800 9240柱。在绿荫小道之中设计一充满趣味性广场,使游人眼前视线开阔,心情随景而异。红柱进行错落有致地布置。 观景亭: 3座,亭 基半径 4m,占地约 200平方米。风格 攒尖顶式圆形亭,原木骨架,草棚盖顶,古朴自然。 用工程方案 (一) 道路工程 1、 设计依据 温泉 旅游综合开发 项目 申请 报告 (代可研报告) 17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90); 公路建设标准强制条文 (公路工程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2年;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01交通部 2004年 1月 ;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50 2006);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2006);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2001) 。 2、 设计 原则 以 国家有关道路的现行技术标准 为依据, 根据项目 地形 布局,规划修建游览步道将景点、设施联系起来,尽可能利用现有道路并与车行道连接,形成环形线路,以方便游览和游线组织 ;同时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和竖向高差, 做到既 减少 填方工程量又能 满足旅游区 各项建设用地的使用要求 和 景观设计要求。 整个交通系统应该使游客能方便快捷地到达各个游览点,规划在道路组织形式上采取“直环相连”交叉设计,“直”即是贯穿 旅游 区 连接 南建线 的区 外 主干道,是整个 旅游 区 对外联系的主干道,“环”是各个功能区内道路环线,直接到达景点。 项目 道路分 为主干道、次干道、步行道(健康游步道、登山道)。 3、 道路类别 ( 1) 区 外 主干道 (公路) 区 外 主干道贯穿 旅游 区 与 南建线 相连,路基宽 10米,面宽 7米,温泉 旅游综合开发 项目 申请 报告 (代可研报告) 18 水泥路面,设计控制时速 40h,按照国家 3级公路标准建设,主要为游客 与 车辆通行。 路长 3公里 。 ( 2) 车行主干道:连接各功能分区的主要车行道,宽 ,路面为水泥或预制水泥石块铺设,道路按照景观道路的标准建设施工。 道路全长 ( 3) 车行 次 干 道: 道路宽 , 水泥硬化路面。主要为游客车辆及电瓶车通行 , 道路全长 ( 4) 步行道 游览步行道: 位于各游览区内,宽度控制在 重路侧绿化配置,形成通达整个 旅游区 的循环游线 , 道路全长 要为青石路、砖块铺砌路或石板路,道路两边为自然植被景观。 健康登山步道:主要由石板和鹅卵石铺砌而成,路宽 约 4、 道路断面设计 旅游区道路断面是依据道路性质及交通特点来确定。机动车道与电瓶车道采用一块板形式、游步道和步行道均采用一块板形式,但应区别于前者,更具有人性尺度。 5、 交叉口控制与设计 旅游区内道路交叉口均采用平交形式;不同等级道路相交,以等级高的道路坡度方向为主进行 设计施工;同等级道路相交,以坡度较大的道路坡度方向为主进行设计施工;交叉道路必须至少有一个坡向温泉 旅游综合开发 项目 申请 报告 (代可研报告) 19 远离道路交叉点。 6、 道路竖向 旅游区内道路竖向设计统一采用设计高程为基准。道路竖向以雨水就近排放为原则,并同时考虑到道路的行车要求,特别是非机动车的行驶要求。按国家道路纵坡设计规范,尽量保证道路纵坡大于 小于 对大于 段采用台地或踏步的形式设计。 (二) 给水工程 根据现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 本项目日用水量 用水量预测详见第四章表 4 1: 输配水管网布置 。旅游区 饮用水水源需要从 某 乡 提取,管道采用道路一侧埋地铺设至用水单位。 温泉洗浴用水水源应采用管道与温泉蓄水池相连,在满足水量、水压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给水管线的长度,并尽可能依据地形铺设。 ( 三 )排水 工程 1、 污水量估算 污水量按给水量的 80%计,其中道路广场用水和绿化用水所产生的废水不计算在内,则近期日最高污水排放量为 2、 排水体制 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污水管网设置采用自流形排水系统。温泉 旅游综合开发 项目 申请 报告 (代可研报告) 20 雨水随地形以无 组织自流的方式排入附近水体。 3、 污水处理 旅游区 内的污水主要是温泉洗浴、温泉度假 休闲会所 、 迎 宾楼内产生,分为生活用水和洗浴用水,生活污水采用生化池处理方式,由管道收集就近排入不同的污水池,通过生化池进行生态化高效处理,达标后作为中水回用,用作草地灌溉和绿化用水。同时,雨水的处理可以在游步道里侧设立雨水沟管,纳入雨水系统,以便用来作为灌溉和绿化用水。 (四) 电力工程 规划区按 W/平方公里预测 。侧项目用电负荷为 1666 旅游区架设变压器 4台,变压器选择留有 10%的余地,单台变压器容量不超过 800压器构筑物布置隐蔽并与周围环境协调。以 220V 配电线路供电,沿 车行道铺设 线路 , 根据道路系统规划安排供电线路,考虑到 旅游区 设施的独特性与森林防火等因素,建议铺设地下电缆。 共需铺设埋地低压电线 16400点 。 (五) 电信工程 规划在主要入口设置一电信转接箱,连接县域内电信通信线路。 电话容量预测: 旅游区内每个区设置 1 3门,平均 2门 /区,计 8门;主要出入口区设置 2 3 门,计 5 门;客房、服务、办公等共计设置 160 门;公共电话计 10门,总计预测电话容量 183门。 温泉 旅游综合开发 项目 申请 报告 (代可研报告) 21 (六) 绿地与景观系统 1、 规划将 旅游区温泉游乐主题区 两侧的山体进行林相改造适当增加四季开花的植物和秋叶树种,改变原有单一的常绿阔叶林,给游人在视觉上呈现色彩斑斓的感觉。遍植秋景树种,如槭树、榉树、枫树、乌桕、山杜英、银杏等色叶树种。为不使冬季景色过于凋零,保留常绿杂木林,并在主要游览区域配置各类花灌木,丰富季相色彩, 2、 在温泉度假 游乐主题区 周围种植大量观赏性植物,配合木兰科及蔷薇科李属苹果属的开花灌木,形成以春花植物为特色的四季如画的植物景观。乔木:香樟、雪松、红楠、紫楠、木荷、广玉兰;小乔木:垂丝海棠、红叶李、樱花、木瓜、四照 花、早樱、晚樱;灌木:贴梗海棠、日本海棠、紫玉兰、含笑、迎春、云南黄馨、金种花、紫荆、春鹃、朱砂根、紫金牛、山麻杆;地被:鸢尾、洋水仙、二月兰、雏菊、三色堇。 3、 在温泉游泳馆及逍遥池的周围营造热带风情,点缀棕榈类植物、苏铁类植物等,配合樟科、山茶科及秋景树种,以及各类夏秋花灌木,主要以夏秋景观为特色。乔木:加拿利海枣、棕榈、布迪椰子、银海枣、华盛顿棕、苏铁、枫香、合欢、香樟;小乔木:羽毛枫、美人茶、金花茶、红枫、鸡爪槭、紫薇、月桂;灌木:山茶、厚皮香、杜鹃、茶梅、小叶蚊母、朱砂根、月季、金丝桃、八角金盘、 木绣球;攀爬植物:爬山虎、长春藤、金银花、凌霄、薜荔;地被:大花萱草、红花石蒜、矮生地被菊。 温泉 旅游综合开发 项目 申请 报告 (代可研报告) 22 4、旅游区 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考虑到树木的观花、观叶等不同的造景特色,可以选择香樟、银杏、鹅掌楸、复羽叶栾树、合欢、无患子等树种。 温泉 旅游综合开发 项目 申请 报告 (代可研报告) 23 第二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 展规划 符合 *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省旅游局 编制( 2001) 。 “ *作为中国东部和中西部交绥区,嫁接东中两种优势与实现自身优势相结合,在 21 世纪必将培育出一批新兴产业,旅游业即是其中一项优势产业。 *省旅游业发展 总体规划 以生态理念为主脉,做足地域文化文章;以名山、名水、名城为支撑,重点发展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及其复合型旅游产品,突出 绝特山水 、陶瓷艺术、红色摇篮、道教文化、 养生保健、客家风情 六大主题特色产品。充分利用多种特色生态旅游资源,建立特色生态旅游大产业 ,推动全省生态经济快速发展 ” 。 本项目 主题 “ 某 温泉,健康之源, 养生 度假 、 生态 观光( 客家风情 ) ” 旅游开发思路 集 温泉 康体、生态 观光 、 保健养生 、 商务娱乐 于一体的 温泉 综合性旅游区 ,和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符合 *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 2001发展主 题。 符合 某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五章 的 第一节 : 加快发展旅游业 。“ 努力把旅游业做成服务业发展新亮点、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完善全县旅游总体规划,整合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强化宣传促销,融入全省、全市旅游大市场。 。按照 4A 级风景区标准逐步开发军峰山,抓好子固公园、紫霄溪、潭湖、车么岭、康都会议旧址、 某 温泉 、罗里石蜜桔生温泉 旅游综合开发 项目 申请 报告 (代可研报告) 24 态园等景区建设。完善旅游配套体系建设,改善住行条件,建设星级酒店 ” 。 符合 某 县旅游总体规划 按照 某 县旅游总体规划,整合资源,打造江南文化园林和国家 级风景名胜区旅游精品,使 某 真正成为国家级文化旅游和生态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打造 “ 绿色生态桔都,旅游文化名城 ” 为目标 。按照“ 科学规划、创新思维、突出个性、兼顾共性、逐步开发 ” 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良好的生态资源,突出地域特色,积极开发观光型、生态型、农家型、休闲型等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 业政策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7年本):“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红色旅游、水上旅游及旅游资源综合开发项目”属于鼓励类。 符合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 意见 ( 国发 201041号 )。 鼓励社会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业发展,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旅游产业。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积极发展休闲 度假旅游,引导 城市周边休闲度假带建设。 中共 *省委 *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大省建设的若干意见 。 其中关于 进一步扩大旅游产业对外开放领域,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发展旅游产业。 中共 某某某 市委 某某某 市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温泉 旅游综合开发 项目 申请 报告 (代可研报告) 25 景区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 。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 某某某 建设成为南昌和闽台地 区观光休闲度假的“后花园”,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 某某某 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 鼓励支持非政府性资金投资开发建设新景区(点),其开发投资项目实际投资额在 1000万元以上, 2000万元以内部分、 2000万元元部分、 3000 万元以上部分,市财政按 4%的比例分别给予一次性补助;自投入经营之日起,其缴纳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城建税地方留用部分,前三年由市财政给予全额补助、后三年减半补助。 业准入 本项目行业准入应符合 *省旅游管 理条例 有关内容: 1、 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设施建设 。 开发旅游资源应当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开发、科学管理、有效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开发和经营旅游项目不得破坏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应当坚持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 ; 鼓励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景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纪念品 。 3、 新建、改建、扩建旅游景区景点、旅游饭店和旅游索道,应当符合旅游业发展规划,按有关建设程序报批。有关部门在审批上述建设项目时,应当事先书面征求旅游管理部门的意见 。 4、 旅游经营者必须依法取得经营资格,并遵守诚实信用、 公平温泉 旅游综合开发 项目 申请 报告 (代可研报告) 26 竞争、规范服务的原则。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5、 旅游经营者应当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执行旅游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 6、 旅游经营者应当建立治安、安全责任制,强化安全防范措施,配备必要的旅游安全设施、设备,保障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 7、 旅游景区(点)的经营者应当严格遵守国家关于门票价格和门票管理的各项规定。 本项目 建设单位 为 *某某 投资有限公司,是由浙江恒友机电有限公司、浙江隆达园艺家具制造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注册 成立。 注册资本10000万元 , 经营范围: 机电制造、住宿餐饮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建筑装潢业、物流、金融、农副产品加工、温泉开发、旅游、进出口贸易业、开采业。公司注册经营范围符合旅游业开发(符合行业准入)。 温泉 旅游综合开发 项目 申请 报告 (代可研报告) 27 第三章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 本项目以温泉为主题的综合性旅游开发项目,主要消耗资源为地下 热水和水资源。 下热水资源 然地理 某 温泉 位于 付坊乡石咀村汤尾村小组,距南建公路(沥青路面)3公里,距乡政府 7公里, 海拔标高约 200米,热泉地处中低山区,距武夷山脉约 7公里,地势较平缓,相对高 差 40 80米,沟谷宽敞,植被发育。 程地质 某 温泉 直接出露于近代坡 冲积层中,第四系堆积物沿小溪大体呈北西向带状展布,宽约 15性为亚粘土、亚砂土,往下有沙砾,厚约 1处出露基岩为加里东期的中粗粒黑云母碱交代花岗岩,岩石风化强烈,风化带厚度可达 15 米。南侧约 280 米有一北东向断层通过,倾向 328,倾角 60 热泉出露其上盘。此断层属燕山期区域性断裂,长达 32 公里。形成一挤压破碎带。宽可达数十米,带内岩石破碎,见有挤压透镜体及角粒,棱角均已磨圆,有硅化、绿泥石化、 糜棱岩化,还有断层泥,局部可见擦痕,硅铁质充填于小裂隙之中,为压扭性断层。局部见断层带发育一系列与断层平行的裂隙,可见长度 2 5 米,有的张开约 5 厘米,有的为石英脉温泉 旅游综合开发 项目 申请 报告 (代可研报告) 28 充填,且见其内发育细小的石英晶簇和空间,沿裂隙有二次活动,而后期具张扭性质。花岗岩体构造裂隙很发育,按走向统计主要有三组:( 1)走向 50 倾向主要为西北,倾角 70 伟晶岩脉多岩此节理充填;( 2)走向 300 倾向主要北东,倾角 50( 3)走向 270 倾向南及南西,倾角 70 沿断层带上盘有 辉绿岩、云煌岩、花岗伟晶岩、伟晶岩等岩脉出露且相互穿插,属两期活动产物。 文地质 该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 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