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环境经营之路,谋再生油产业化发展_第1页
探索环境经营之路,谋再生油产业化发展_第2页
探索环境经营之路,谋再生油产业化发展_第3页
探索环境经营之路,谋再生油产业化发展_第4页
探索环境经营之路,谋再生油产业化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索环境经营之路谋再生油产业化发展改革开放 30 年,中国废油再生行业从石化系统的集中处置到区域内分散处置,从 计划经济的定向处置到市场经济的自由贸易,该行业也经历了近 30 年的发展历程。然而在这 30 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作为危废的废油并未朝着专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其行业工艺技术水平并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废油再生行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体现环境保护,关系民生利益,更是体现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经济正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进行转型,在全球石油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废油再生行业的统一和规范变的尤为重要。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我公司针对上海市场再生油行业发展现状展开了详细调研,并以国外再生油行业发展历史与现状作为参照, 对比差距与不足,寻求正确的发展方向。、 废油再生的意义1.1 环境污染: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来讲,一升废油可污染 100 万升的淡水,相当于 14 个人一年的饮水量。如果废润滑油进入饮用水源,1 吨废油可污染 1 万吨饮用水,一大桶(200 升)废油流入水体,能造成 3.5 平方公里水面的污染。由于油膜的阻断,水中含氧量得不到补充,会直接导致水生动植物的死亡,废油中的含氯、含硫、含磷等有机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毒性,它们残存在土壤或水体中,对人类、生物都将造成致命的危害。而真正对于环境造成重大污染的还是不合法的废油商贩及小规模“ 土法”炼厂。其堆放和 储存粗放型导致废油直接通过土壤渗透至地下,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小规模“土法”炼厂采用高温裂解非标柴油的加工工艺,在生 产过程中有大量的含有金属元素的油气排放(也就是肉眼可以的黑烟)造成大气污染;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底渣因含油量极低,对于个体商贩来说已失去利用价值,普遍选择填埋或丢弃,再次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1.2 安全隐患:废油行业从业人员,普遍文化层次较低,管理较为散乱;再则为节约成本获取最大利润空间,其技术工艺通常选择无安全保护装置下采取直接“明火” 加热,因此也容易在炼制环节产生爆炸,全国不法废油加工企业爆炸事件屡有发生。2010 年 10 月 17 日下午 2 点多,嘉定南翔蕴北路、陈勤路路口静华村内一座废油加工厂发生爆燃事故,工厂内 200 多只油桶陷入火海,经过消防部门 1 个多小时的扑救,大火终于被扑灭,所幸事故没有造成人员受伤。1.3 资源综合利用据国家统计数据表明:2010 年中国润滑油表观消费量为 1081.3万吨,其中润滑油产量 856.9 万吨,进口量 245 万吨以及扣除 20.6 万吨出口量。然而根据石油行业数据分析,该数据中重复计算基础油产量导致数据虚高,实际消费量应在 680 万吨左右,220 万吨为进口基础油,其余为国内中小炼厂基础油交易量。若以 680 万吨为依据,中国润滑油消费量已达世界总量 17%,而其中 30%基础油依赖进口。至少从现阶段而言,中国优质基础油资源紧缺。以废润滑油为例:油品变质只是其中部分烃类(约 l025),其余大部分烃类组成仍是润滑油的主要粘度载体,只要除去变质物及杂质,就能把废油再生成质量符合要求的基础油,然后按照需要加入各种添加剂,制得所需要的成品油。若使用原油提炼基础油,其收得率仅为 4%;而使用 废润滑油可 获得基础油 70%左右。如何利用好我国的废油资源,将对我国的润滑油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综上所述,废油再生是一项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社会事业,更是节约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产业。、 上海再生油行业现状2.1 上海再生油行业管理现状上海市再生油行业受上海市环保局下属上海市固废管理中心监管,从业单位获取上海市危废经营许可证HW08 类资质,从事废矿物油收集和处置业务。目前上海市拥有该证企业为 8 家,分布上海各区县,然各企业工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真正拥有废油再生油润滑油工艺技术设备企业为数不多。据了解:2010 年上海市危废处置管理数据统计, 仅 5000 吨废润滑油交由资质企业进行处置。2.2 上海废润滑油资源分布及流向上海市废油资源主要有 3 大行业产生,其中包括:工业制造型企业、汽车维修企业(4S 店)、船舶检修及清理行业。各行业废油处理途径各不相同。工业制造企业相对管理较为系统,受环保部门监管及企业贯标需求,主动寻求资质单位进行危废处置,以外企、合资企业表现尤为突出,废油价格也较为合理。而部分企业认为废油卖向社会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在与资质企业签订合同满足危废管理备案条件后,将废油卖给私人个体;汽车维修行业存在“点多量少 ”的特点,其主要 资源流向为社会个体回收,个体回收操作手段灵活、服务模式便捷,以现金支付为主要结算手段,市场渗透较强,且 诸多个体从业人员为满足自身回收条件,租赁资质企业资质材料。其每日回收废油转卖至中间商,由中间商统一整理、分类后,按不同种类批量贩卖至外地炼油企业;船舶检修及清理行业是相对较为特殊的行业,该行业从业资格由海事部门颁发,从 业单位提供水面船内废油清理及回收服务,统一集中后直接贩卖至外地。通过以上调研,我们发现上海市场已存在一支庞大的废油回收队伍,其主要由未获取危废经营资质的个体商贩组成,通过若干中间商将废油资源流向外地。工业制造企业汽车维修及4S 店船舶检修及清理贯标需求 资质企业签订回收合同社会个体回收价格因素 资质借用中间商集中服务商收集海事局审核贩卖至外地本地处置2.3 传统废油加工技术1)酸化-白土法该工艺为石油行业传统润滑油基础油加工工艺方法,采用塔式蒸馏装置将废油中的润滑油组分进行提炼,再通过添加硫酸和白土过滤的方法去除油品的有害物质,获得初级润滑油基础油用于普通润滑油成品油调配。该工艺需要一定的设备投资和工艺技术,具备一定生产规模的润滑油生产厂家才会选用。但工艺过程中产生大量胶质油渣、酸渣及白土渣,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大型炼厂已淘汰该工艺。2)高温裂解该工艺为目前国内废油提炼运用较多的手段,其投资规模小、技术简便、出油率高,同 时造成污染及其严重。仅需几套加热炉,密封加热到 500-600 度,通 过废油裂解即可得到非标柴油,然后通过以次充好等手段获得高额利润。、 国外再生油行业情况为探索中国再生油行业发展方向,我公司先后组织美国、欧洲考察小组, 实地了解欧美发达国家废油再生行业发展现状。主要从政府政策法规、回收网络建设及工艺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解。3.1 政策法规及回收体系建设1)美国加州:制订法规:对废油回收、存储、运输、 处置进行严格规定,对回收中心实行认证制度,确保废油得到有效的集中回收、确保废油被合理处置及循环再利用。政府鼓励废油的循环再炼制,而不是仅仅简单地用作燃料油。回收奖励:政府对收集中心提供回收奖励资金,16 美分/ 加仑( 公司奖励) or 40 美分 /加仑(公众奖励)是当前加州油品回收刺激的主要方面。教育与宣传:油品回收的关键是提高公众认识,回收理念推广到整个社会群体。政府成立油品基金会,负责废油回收的推广服务工作,其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油品生产厂家。油品生产商支付每加仑 26 美分的价格给油品基金会。废油再炼制企业:如 Evergreen oil 公司,他们与废油收集中心订立协议,确保废油炼制的原料来源。有时候他们会支付收集中心费用,有时候是免费获取废油,有 时候收集中心支付他们费用让他们来获取。其回收网络的建设,包括 5000 个废油收集中心,14 个废油中转站,和 3 个专业的废油炼制企业。仅美国加州年消耗润滑油 50 万吨,而废油回收达 28 万吨,回收率达 56%。2)意大利:意大利早在 1940 年就有管理废油收集及再生的法律,使得废油的收集成为强制性的,而且优先用于再生润滑油。1962 年又免去了废油再生产品税金的 75%,致使 废油再生迅速 发展,再生公司增加到 13家。现行回收模式意大利 “废润滑油回收协会” 负责废油回收:该协会由私人创办,受意大利政府部门监管;该协会在意大利国内共设 80 个废油回收点,由 500-700 名回收人员组 成(包含运输人员);意大利全年润滑油使用量约 45 万吨,其协会废油回收约为 20 万吨,回收率 44.4%;由废油产生企业电话通知区域内回收点工作人员,上门进行收集和运输(产生单位不收取任何费用)。废油加工企业需向该协会支付 150 欧元/吨的费用获取废油。此回收费用作为协会运营成本,包含:运输成本、企业形象包装及宣传费用等。协会实际运营成本约为 200-220 欧元 /吨,其每年亏损部分由润滑油生产企业加至成品润滑油价格中,由消费者承担。3)德国:1994 年颁布法律,强制要求产生单位必须将废油交由专业的回收公司,并针对回收方式、车辆等制定了严格的要求。2002 年,德国制定了“废油管理(Alt lverordnung)”特别法律。该法律将于2011/2012 年由欧盟统一进 行完善和修订。 Baufeld 公司于德国境内设置 50 个废油回收点,及若干周边国家,主要包括:英国、捷克、奥地利、瑞士等,年回收总量达 15 万吨;其中50%为车 用 废机油;3.2 工艺技术:国外大多采用“蒸馏加 氢” 工艺技术,在有效处理废油的基础上提炼高品质的润滑油基础油。但 该技术的应用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这也是限制目前中国该工艺技术引进的主要原因。HyLubeTM 1HyLubeTM 2美国 德国油样展示、 宝钢再生油产业简介上海宝钢废旧油处理有限公司为满足宝钢主体废油处置需求,于 1998 年引进美国主体净油设备,开展废油再生业务;并于 2004 年在原生产基础上自主研发一条中高粘度废油再生净化生产线,净化油生产能力达 1000 吨/年。2010 年宝发展实施再生油产业化项目,新建 5000 吨/年废矿物油、2000 吨/年乳化油处置生 产线。再生油项目规划用地 38000 平方米,其中一期占地 12000 平方米,二期预留用地 26000 平方米。 项目建设规模包括:(1)废油处理生产线年处理能力 5000t/a,包括分子蒸 馏处理线3000t/a 和净化处理生产线 2000t/a。(2)废油深加工处理生产线处理能力 1500t/a。(3)废乳化液处理生产线处理能力 2000t/a。(4)油桶加工生产线的设计处理能力为 70000 只/a。主工艺情况:2#主工艺线是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废润滑油再生处理线,其核心采用分子蒸馏技术,确保 废油中的润滑油组分在高真空、低温的状态下进行提取,以保证润滑油组分不发生裂解。项 目 指 标凝点, -10闪点, 180水分, % 痕迹密度(20 ), g/cm3 0.85-0.95运动粘度(40 ), 2/s100.0粘度指数 80机械杂质,% 0.05产品指标 产品效果展示我们始终认为:上海宝钢废旧油处理有限公司作为宝钢集团配套危废处置企业,在服 务主业环保生产的基础上,更应面对社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再生油产业规划更是定位于:承担上海北部地区,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地区。以倡导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为己任,致力于再生油产业专业化、 规模化发展。目前我公司正密切关注国际与国内再生油产业发展动态,等待国内具备行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引 进国际先进工艺技术设备,为中国再生油行业的革命起到先锋模范的作用。、 行业发展所遇到的问题1、废矿物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划定的 49 类危险废弃物之一;虽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必须交由具备资质的企业进行回收处置,并 进行行政备案,但实际落实涉及管理部门交叉、执法力度不足等因素, 导致资源严重流失;2、废油回收及处置企业据环保要求需办理专项经营许可证,环保部门仅对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等进行审核,而对于工艺技术先进性、资源循环经济价值体现等未有明确的标准。3、根据 2006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一五” 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的通知其中提及:重点支持在 24 个城市建设回收体系试点,形成以城市社区回收站点为基础,集散市场为核心,加工利用为目的的三位一体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体系,提高专业化、规模化水平。废矿物油作为石油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海国际化大都市仍未建立完善的回收网络体系,使 专业化及规模化发展成为空中楼阁。4、废矿物油再生产业是环保治理型产业,更是节约资源,循环经济产业;该产业的发展应得到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该行业已经纳入资源综合利用所得税优惠目录,但产品目标及技术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