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对我国当前经济结构失衡的影响分析_第1页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对我国当前经济结构失衡的影响分析_第2页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对我国当前经济结构失衡的影响分析_第3页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对我国当前经济结构失衡的影响分析_第4页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对我国当前经济结构失衡的影响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对我国当前经济结构失衡的影响分析An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of Economic Structure Unbalance by the Widening Income Gap in China at Present陈建良Chen Jian-liang(广东恩平广播电视大学,广东 恩平 529400)(Enping Radio & TV University, Enping Guangdong China 529400)摘要:收入分配对我国宏观经济结构的均衡产生重要的影响。过大的收入差距降低了居民最终消费率,并由此引起我国储蓄率和投资率偏高和产能过剩。消费需求不足导致总需求不足,总需求不足导致总量性失业上升。内需不足引起出口大幅增加,贸易摩擦和纠纷加剧。此外对物价也有一定的影响,加大了通货膨胀压力,直接推高投资类商品,如商品房的价格。关键词 :收入分配;经济结构;内需【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Abstracts:Income distribution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equalization of macro-economic structure in china. Household final consumption rate has been lower by the Widening Income Gap, and thus causes higher saving rate,higher investment rate and surplus production。Insufficient consumer demand causes inadequate aggregate demand,and inadequate aggregate demand causes rising quantitative unemployment. Insufficient domestic demand causes a large increase of exportation,the aggravation of trade friction and trade disputes. Besides that,it also has definite effect on the price,increases inflation pressure, pushes up the price of the investment goods such as commercial housing.Keywords:income distribution ;economic structure ;domestic demand一定范围内的收入分配差距能促进效率的提高,但如果收入差距过大,就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存在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于经济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居民消费率大幅下降、储蓄率和投资率偏高、产能过剩,就业形势严峻、物价,特别是资产价格高涨、进出口不平衡、贸易磨擦加剧等。这些问题的出现,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症结在于收入分配差距不合理快速拉大。一、快速拉大的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成就举世瞩目,GDP 从 2004 年至 2007 年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即使是 2008 年和 2009 年的经济危机时期,也保持了29.0%和 8.7%的高增长率,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是少有的。然而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居民收入差距快速拉大现象。基尼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一国总体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从 1984 年开始,我国的基尼系数一路攀升,2007 年已达 0.473,不仅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 04 警戒线,也超过了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的水平。财政部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 45%,而最低收入 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 2006提供的 127 个国家近年来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的指标表明,基尼系数低于中国的国家有 94 个,高于中国的国家只有 29 个,其中 27 个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亚洲只有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两个国家高于中国。 12007 年下半年亚洲开发银行发表了减少不平等,中国需要具有包容性的增长的新闻稿并公布了亚洲的分配不均的研究报告,在 22个纳入亚行研究范围的国家中,中国勇夺贫富差距之冠。 2由此表明,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差距已超过合理限度,还在朝着扩大的方向在发展,问题已非常严重。二、对消费的影响快速拉大的收入差距对社会经济各方面均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最直接的影响是降低了居民最终消费率。近些年来,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呈加速下降趋势(见表一)。从表一可以看出,最终消费率从 2000 年的 62.3%一直降低到 2007年的 48.8%,达到历史最低水平。虽然最终消费中包含有政府消费在内,相对而言,我国政府消费率的变化幅度较为平缓,波动不大,但居民消费率从 2000年的 46.4%降低至 2007 年的 35.3%,下降了 11 个百分点。由此可知,我国最终消费率的持续下降实际上是由居民消费率的持续走低引起的。与其他国家比较,我国的消费率也明显偏低。根据国家统计局网提供的国际统计数据(2007)中消费率统计表中的数据显示,表中 2006 年世界 24 个国家平均消费率为 73.3%,而我国 2006 年的消费率为 49%,低于上述平均数 20 多个百分点,也明显低于各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表一:2000 年-2007 年我国最终消费率(%)年 份最终消费率 政府消费率居民消费率年 份最终消费率 政府消费率居民消费率2000 62.3 15.9 46.4 2004 54.3 14.5 39.832001 61.4 16.2 45.2 2005 51.8 14.1 37.72002 59.6 15.9 43.7 2006 49.9 13.6 36.32003 56.8 15.1 41.7 2007 48.8 13.7 35.3数据来源:根据 2007 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为什么居民消费率下降得如此快速?这与我国近几年来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快速拉大有很大关系,二者成正相关。根据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则其边际消费倾向就不断下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分配差距越大,则社会总的边际消费倾向就越低。在我国财富快速向小数人集中,但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低;大部分人收入较少,低收入者消费倾向虽高,但没钱不能多消费,由些造成我国居民的总体消费率不断降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已严重制约了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不断降低的消费率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三、对储蓄与投资的影响与居民最终消费率快速下降相反,我国的储蓄与投资则节节攀升 (见表二)。2000 年我国的储蓄率为 36.90%,2008 年达 51.30%;投资率从 2000 年的35.30%增至 2008 年的 57.3%。我国的储蓄率在全世界排名第一,2003 年,全球平均储蓄率仅为 19.7%,而我国是 42.10%,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储蓄率明显偏高。 我国的投资率也是世界上最高的。世界上低收入国家的投资率在 20%至 24%之间变动,中等收入国家的投资率 24%至此 27%之间变动,高收入国家的投资率 20%至此 22%之间变动。无论是低收入国家,还是中等收入国家,或高收入国家,他们的各年投资率数据都较低,且在各年之间变动平缓。而我国各年的投资率无论哪一年都比上述国家高,我国各年的投资率从 2000 年的35.3%增长到 2008 年的 57.3%,比其他国家平均高出 11 至 16 个百分点(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储蓄率和投资率偏高是宏观经济结构失衡的表现。虽然高储蓄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高投资率确保了经济的高增长率,但这种状况是不可持续的。投资率长期偏高,而居民消费没有同步增长,必然导致产能过剩。2009年9月26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不少领域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问题仍很突出,有的甚至还在加剧。4表二:2000 年至 2008 年的投资率与储蓄率年份 2000 年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投资率 35.30% 36.50% 37.90% 41.00% 43.20% 42.70% 42.60% 42.30% 57.3%储蓄率 36.90% 37.70% 39.30% 42.10% 46.10% 47.50% 47.90% 49.90% 51.30%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定的是,症结在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正是因为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造成大部分居民收入偏低且增长缓慢,大量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高收入者边际消费倾向低,大量的资金用于储蓄和投资;低收入者虽 然 边际消费倾向高,但因为收入低且不稳定,对未来预 期不 确 定 , 再 加 之 社 会 保 障 不 键 全 , 也 倾 向 于 储蓄。 高 储蓄率在客观上助长了高投资率。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是“储蓄= 投资”,一国经济有多高的投资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有多高的储蓄率。四、对就业的影响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虽然各级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但我国的就业压力总体上还在持续增加,形势依然严峻。近些年来,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仍在不断上升,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 2008 年底,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4.2%,高于2007 年底的 4.0%。虽然我国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城镇失业的大概状况,但这个指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全面反映我国失业实际情况。国际上通常采用调查失业率,该指标更能反映一国失业的实际。我国调查失业率虽没有官方正式公布,但据 2008 年 12 月 15 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 ,得出 2008 年全国的城镇调查失业率是 9.4%,比官方一般使用的“登记失业率”数字高约一倍。失业分为三种:总量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我国的失业在性质上不仅仅是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总量性失业,即总需求不足导致的失业。这些年来,我国的投资与出口均保持高增长态势,因此总需求不足主要是指消费需求不足。正是因为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不合理快速拉大,引起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收入低且增长缓慢,大部分居民购买力低,导致我国的最终消费率不断地下降,消费需求不足导致总需求不足,总需求不足导致总量性失业上升。5五、对进出口及汇率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我国的货物进出口总额从 2000 年的 4742.9 亿美元增长到 2008 年的25633 亿美元,9 年间增长了 5.4 倍。2004 年进出口商品总额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大关,2007 年超 2 万亿美元,2008 年达到 25633 亿美元。2005 年我国货物进出口差额(顺差)首次突破 1000 亿美元,2008 年顺差达 2981 亿美元。据世界贸易组织()发布,2004 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位次由 2002 年的第五位上升至第三位,2005 年和 2006 年继续稳居第三 3,2008 年上升至第二位,仅次于德国。1990 年外汇储备超过百亿美元,达到 111 亿美元,1996 年超过千亿美元,达到 1050 亿美元,2006 年超过 1 万亿美元,达到 10663 亿美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位,2007 年我国外汇储备扩大到 15282 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2009 年外汇储备 23992 亿美元,达历史最高点。我国对外贸易取得如此骄人业绩,成就归功于改革开放政策。但也要看到,我国现在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均 GDP 还很低,还有相当多的人口比较贫困,国内消费需求不足。一方面投资与产出源源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整体工资水平太低,消费不起,商品过剩,但这个过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过剩,是相对于居民有支付能力的过剩,工人工资水平太低,买不起自己所需要的商品,所以市场上商品堆积如山,只好廉价出口,导致我国外贸顺差大幅增加。虽然大量出口有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等积极作用,但其消极作用也容小视,近来我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和纠纷加剧,国际社会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对我国不断施加压力,人民币再度升值可能性越来越大,而且巨额外汇储备增加了国内市场通胀风险。六、对物价的影响收入分配差距快速拉大对物价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方面,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大多数低收入者购买力有限,另一方面,大多数社会财富集中在少数高收入者手中,高收入者虽然购买力强,但总人数不多,对一般生活品消费总量相对有限,这样社会总需求量不足。由于我国当前的高投资引起的高产出,市场上绝大多数消费品过剩,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物价有下降的趋势。在全球经6济危机时期,我国由于出口大幅度下降,国内产品过剩加剧,2009 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 0.7%,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 5.4%,其中生活资料价格下降 1.2%。 (2009 年统计公报数据) 。在正常年份,由于国内的过剩产品能从国际市场找到出路,通过大量出口,可以使国内市场供需大致平衡。但由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大多数居民收入较低且增长缓慢,严重制约了国内消费,过剩产品只能廉价大量出口,导致我国外贸顺差年年大幅增加,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加大通货膨胀压力。我国 2004 年全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3.9%,2005年涨 1.8%,2006 年涨 1.5%,2007 年涨 4.8%(2007 年统计公报数据) 。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能直接推高投资类商品,如商品房等价格。我国房改后,商品房价格一路上扬,2 006 年 全 国 70 个 大 中 城 市 房 屋 销 售 价 格 上 涨5.5%。 2007 年上涨 7.6%,其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 8.2%,二手住宅价格上涨 7.4%;房屋租赁价格上涨 2.6%(2007 年统计公报数据) 。2009 年房地产市场达到近乎的疯狂程度,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 年新房成交价格涨幅第一次超过了 20,达 24。我国当前房价虚高,绝大多数人买不起房,一部分居民成为“房奴” 。是谁在推高房价?是高收入者,任志强曾说过,房子是为有钱人盖的。因为我国的收入分配出了问题,造就了一批暴富者,这些人手里有的是钱,他们买了一套还不够,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