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工业十二五规划总定稿_第1页
江津工业十二五规划总定稿_第2页
江津工业十二五规划总定稿_第3页
江津工业十二五规划总定稿_第4页
江津工业十二五规划总定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江津区“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工业是我区的经济主体、财力之源、稳定之基和发展之本。加快工业发展,以工 业化促进城市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是构建和谐江津的物质基础,是“十二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 “十二五” 时期,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树立起突出工业、强化工业的指导思想,全面落实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扎扎实实地推进工业化进程。根据重庆市江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区工业发展的实际,制定重庆市江津区“十二” 工业发展规划。一、 “十一五”时期江津工业发展状况 “十一五”期间,江津工业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发展壮大支柱产业、扶持提升优势产业、加快工业园区发展和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发展 5 大产业为重点,以打造千亿工业强区,全面提高江津工业在新经济时代条件下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为目标,抓住重庆直辖、西部大开发和沿海产业转移等重大历史机遇,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狠抓重大项目的建设,努力打造产业集群,整体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一 )工 业经济总 量快速增加,支撑着全区经济发展全区工业总产值从 2005 年的 136 亿元增至 2010 年 560 亿元,净增424 亿元,比规划目标 320 亿净增 240 亿元,年均递增 32%,超规划年均增长 18%的目 标 14 个百分点 ;工业增加值从 2005 年的 44.2 亿元增至 2010年 150 亿元,年均递增 30%,比“十五”时期提高 15.2 个百分点。2“十一五”年工业总量与增速表 单位:亿元、%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项 目总量 增速 总量 增速 总量 增速 总量 增速 总量 增速 总量 增速工业总产 值 136 23.3 164 21 215.5 31.4 302 40.2 410 35.7 560 36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93.3 25.9 113.8 22 155.6 36.6 2307 48.3 310.7 35.1 459.2 40工业增加 值 44.2 16 55.3 21.2 68.96 24.4 97.6 29.9 114 24.7 150.5 34.2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32.5 23.9 39.2 20.8 49.5 26.3 80.33 33.3 95.4 32.5 130.4 36.7“十一五”期间,全区工业化水平逐年提高,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日益增强。三次产业的比重由 2005 年的 22.2:41.7:36.1调整到 2010 年的 15.2:56.5:28.3 。其中,第一产业比重降低 7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 比重提高 14.8 个百分点。2010 年全区工业实现增加值 150亿元,占地区 GDP 的比重为 49.7%,比“十五 ”末提高了 16.6 个百分点,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55%。工业已成 “十一五”时期全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增长因素,在支撑全区经济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外贸出口和解决城乡居民就业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十一五”期间江津区 GDP、工业增加值增长对比表GDP 工业增加值年份绝对值 增幅 绝对值 增幅工业 占 GDP的比重(%)工业对 GDP 增长贡献率(%)2006 年 146.5 12.4 55.4 21.2 378 482007 年 172.9 16.5 69 24.4 399 51.52008 年 2194 175 97.6 29.9 44.5 61.52009 年 249.3 16.5 114 24.7 45.7 54.82010 年 303 17.6 150 27.1 49.7 683(二) 工 业固定 资产投资大幅提升,实施和启动了一批重大项目“十一五”期间,工 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从 2005 年的 27 亿元达到2010 年的 112 亿元,五年累计完成 341 亿元,是“ 十五”时期完成总额的4.45 倍,年均占江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 40%以上,比重庆市高出 7个百分点以上,总额和增速均达到历史较好水平。“十一五”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表 单位:亿元、%“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了重齿风电园、东方光大光纤、渝安汽车、嘉川汽车、铁马载重车、大长江摩托、建工 钢构、重 潍大机、ABB 增压器和冀东公司 3200t/日干法 线等重大项目,启动 了云计算、光伏电池、群光 电子和重钢高炉搬迁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三) 经济 运行 质量不断提高, 企业规模进一步做大做强全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由 2005 年的 91.3 亿元增加到2010 年的 435 亿元,年均递增 36%;实现利税由 14.6 亿元增加到 30 亿元,年均递增 15 %,其中 实现利润由 9 亿元增加到 19 亿元,年均递增 15%;平均达到产销率 95.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 195.3%提高到 266.5%,提高 71.2 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由 59.9%下降到 59%,降低 0.9 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由 11.2 万元/人增加到 24 万元/人,年均递增 16%。 2010 年规模以上企业达到 348 家(按原 500 万以上统计) ,比 05 年底增加 248 家。全区规模企业中,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共有 65 户,比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项 目总量 增速 总量 增速 总量 增速 总量 增速 总量 增速全社会投资 80.7 30.3 107.2 32.9 145.2 35.3 197 35.7 260 32其中工业投资 42.7 59.3 55.9 309 59.4 0.06 83 39.7 112 35工业投资所占比重52.9 - 52.1 - 41.3 - 42.1 - 43 -4“十五”末增增加 42 户 。其中 50 亿元以上的企业 1 户,30 亿元-40 亿元企业 2 户,20 亿元-30 亿元企业 3 户,5 亿元-10 亿元企业 10 户。(四 )园区建设速度加快,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十一五”期间,区委、区府采取措施,解决了园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体制、机制和财税政策等重大问题,使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道路建设方面,公路基本成形,形成了适应园区发展的交通网络;在软环境建设方面,确定了“ 一费制” 、“一站式”和“代办制” 等制度,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在硬环境建设方面,加大投入,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配套能力不断增强;在招商引资方面,利用区位优势和一流的服务,引进了拉法基、益海嘉里、中粮集团等世界 500 强企业和建工集团、赛迪重工等中国 500 强企业以及东方光大、群光电子、香港玖龙纸业集团、河南金龙集团、大长江摩托、渝安小康、三峡油漆、重庆润通动力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入驻工业企业达到 393 户,到位资金达到 168 亿元。2010 年园区实现工业现价总产值 273 亿元,完成入库税金 9.4 亿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18.9 亿元,完成企业固定资产投资 90 亿元,企业从业人员达到 2.8 万人。园区规划面积 31.83 平方公里,已建成 13.6 平方公里。(五) 工 业结 构进一步优化,主导产业基本成形“十一五”期间,以重 齿、潍柴、润通动力等企业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产业持续发展,主导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以鹏程钢铁、冀东水泥、龙煜铜管和西部石膏板等企业为代表的材料工业稳步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以渝安、铁马 和嘉川等企业为代表的汽车摩托车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我区的强势产业;以北京龙芯、东方光大、群光电子等企业为代表的云计算和电子信息产业异军突起,呈现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全区工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构建了产业链清晰的 6 大产业格局。全 区 主 导 产 业 比 重 图装 备29%汽 摩18%电 子8%材 料22%农 副 产 品 加 工4%能 源11%其 它8%5(六) 企 业创 新能力不断提高,节能减排成效明显重庆潍柴发动机厂技术中心研发的 CWZL 和 WD 系列柴油机和气体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重庆齿轮箱有限公司技 术中心研发的 FL 风力发电齿轮箱和 PH 偏航减速器等 4 项产品成为国家级新产品;重庆长风机器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 EPS 轿车液压助力转向器是国家级新产品;重庆润通动力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研发的 RVC190 通用小型汽油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重庆增压器厂研发的各型增压器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重齿牌船用齿轮箱等 3 个产品被评为国家名牌产品;永进牌 JS 中心传动磨机减速机等 27 个产品被评为重庆市名牌产品;豪爵摩托、几江牌白酒国内成为全国驰名商标。全区新 产品产值率达 41,比“十五”提高 11 个百分点。新创国家级名牌产品 3 个,重庆市级名牌产品 27 个,著名商标 22 个。创建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1 家,重庆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10 家。2010 年我区万元工业产值能耗达到 2.3342 吨标煤,同比下降了 4.4%,“十一五 ”超额完成了重庆下达我区的能耗下降 20的目标;工业固体物综合利用量年达 150 万吨;开展了 2 家企业清洁生产示范试点的创建工作;建设项目执行“三同 时” 规定达 98%;工业污染源治理达标率保持在90%左右;全区淘汰水泥生产线 18 条,其中机立窑 11 座,湿法窑 6 座,中空窑 1 座, 总计水泥生产能力 315 万吨,全面完成了节能减排任务。 (七) 非公 经济 勃勃发展,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发展迅猛“十一五”全区非公有制 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 25%以上,实现增加值188 亿元,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由 2005 年的 57.8%提高到 65%,对 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 70%。实交税金达到 15.6 亿元,年均新增 1 亿元以上,占全区财政收入的 43%左右。从业人数达到 31.2 万人,年新增从业人员10000 个以上,工资总额达到 50.6 亿元,70% 以上的下岗职工在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实现了再就业。有 30 多家非公有制企业采取兼并、收购、租赁、参股等方式参与了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促进了国有企业的产权流动和资产重组。中小企业创业基地达到 10 个,入驻企业 320 户,从业人员达6到 2.2 万人,实现增加值 15 亿元,税收 2.2 亿元,已成为除园区外非公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八) 安全工作有序推进,企业改制改组顺利进行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不断强化各级主体监管责任。加强安全大检查,对企业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治理,杜绝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深入推进工业企业的改制改革,依法实施了原国有企业重庆磷肥厂、江津化肥总厂、天伦地毯公司等企业的破产及部分企业资产重组,妥善处理和解决了企业职工社保、医保、失 业保险等遗留问题,完成了对重齿、三五三三、长风机械等军工企业学校、医院、水电气等社会职能剥离,二、 “十二五”工业发展环境分析“十二五”时期是我国进 入中等收入国家,建 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从国际经济形势看,世界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格局将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进行深度调整和再平衡。发展新兴产业,抢占市场制高点,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从国内经济形势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区域一体化进程加速和中央一系列扩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实施,我国经济将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在国际国内大环境下,我区工业经济发展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挑战。(一 )发 展工 业的有利因素1、国际产业加速向我国转移,我国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速度加快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全球产业结构快速重组,我国拥有资源、市场、人力资本等多种优势,已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国和新兴国际产业中心。 “十二五” 国家将重点 实施 10 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整合壮大战略性产业和资源性产业,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抑制产能过剩,进一步推进东部电子信息、轻工、纺织等产业向中西部加快转移,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升级,促进经济平稳发展。2、国家的高度重视,重庆将迎来新一轮大发展机遇为落实“314”总体布署,国务院 3 号文把重庆的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7高度,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也把重庆确定为国家重点发展的 5 大中心城市,国家将在政策、资金、重点项目布局等方面对重庆给予更多的支持,重庆面临着新一轮的大发展机遇。重庆外环路的建成,使重庆的区位、资源要素、产业基础等综合优势更加凸显,随着“两江新区 ”的加速建设,重庆将成为中国下一轮经济发展的强劲增长点,工业也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3、江津融入重庆主城的速度加快,工业发展成为经济工作的主题江津城市发展确定了“一江两岸” ,“ 城市向北” 加速融入重庆主城的思路。交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重庆绕城高速路的开通,江津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融入主城的速度加快,承接主城产业和对重庆经济的拱托作用与互补功能不断增强,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与幅射作用不断加大。在城市化进程中,江津工业带动城市发展的作用已凸显,打造千亿工业强区,以工业为支撑带动城市发展已成为全区上下共识。4、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江津工业经济蓄势待发“十一五”全区的道路交通、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和水、电、气等公用设施建设速度加快,为工业发展打下了较好基础;软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已成型的 4 大工业园和 8 个中小企业创基地为“十二五” 工业的发 展提供了 较好的载体;主导产业 定位更加明确,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增强, 产业集聚的效应日益明显,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逐步形成;我区工业已成为重庆工业的重要组长部分,烘托幅射作用日益增强。(二) 发 展的制 约和不利因素1、土地制约。 我区工业发展年需用地 2 万亩以上,但能争取到的用地指标远远达不到要求。2、资金压力大。园区征地、平 场、还房、道路等基础设施投入年均需资金 15 亿元以上,但各园区开发建设公司负债率较高,资金来源缺乏有效渠道。3、能源制约。 全区电力、天然气和原煤等年需求量增幅较大,但供需8矛盾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4、区域竞争和资源争夺更加激烈。为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周边地区都在全力以赴抓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打造发展新平台,这必然使区域间竞争加剧,对资 金、技 术 、人才等 资源的争夺更 趋激烈。5、企业经营人才缺乏。人才缺乏导致企业经营思想僵化,管理水平不高,现代企 业经营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发展缓慢。6、政策支持力度减弱。重庆将集中财力物力注重“ 两江”新区的建设,短期内难以有力度较大的政策支持区县工业发展。7、硬环境建设需提速。燃气、 电力、交通、港口和 码头等基础设施已不能满足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快建设。8、企业产品结构不合理。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一般产品多,名优产品少。短链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配套产品多,终端产品少。9、技术开发能力弱。 许多企业技术结构失衡,技术装备落后,信息化水平较低。三、 “十二五”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主要目标(一) 指 导思想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抓住国家和重庆新一轮经济大发展的机遇,加快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提升工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延伸产业链,以大企业聚集大产业,构建以技术高端化、产业集群化、资源集约化为特征的新型产业格局,迅速做大规模,扩张总量,把江津建设成重庆市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二) 基本原则1.坚持优先发展工业的原则。充分发挥工业在全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通 过工业经济的加速增长和总量扩张,有效带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全区经济的腾飞与繁荣,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92、加快“两化”融合的原则。抓住重庆是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机遇,争取政策与资金支持,不断提高企业供应链管理、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和销售市场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推动我区工业发展由“传统 ”向“现代” 转型,产业格局由“低端”向“ 高端”跨越,全面提升工业经济的市场竞争力。3.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低碳和绿色工业。在保持工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减少资源消耗,发展循环经济,打造和谐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4、坚持产业集聚原则。以产业布局为依据,鼓励企业向园区集中。以重点行业和企业为龙头,延伸产业链,加快产业要素大量集聚和有效整合,形成产业集群,壮大产业规模,取得规模效益。5.坚持外向发展原则。紧紧抓住各种有利时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投资,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资金、技术、生产要素的聚集,加快工业发展。(三 )主要目标1、工业总产值到 2015 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 2000 亿元,力争达到 2500 亿。其中规模企业达到 1600 亿以上。到 2020 年,实现工业总产值将近翻一番,力争达到 4000 亿,争取突破 4500 亿。 “十二五”期间年均递增率达到 30%以上。“十 二 五 ”规 划 各 行 业 产 值 分 布 表25%15%20%15%15%10%装 备 制 造 业 500亿电 子 信 息 业 300亿汽 摩 行 业 400亿材 料 加 工 业 300亿食 品 加 工 业 200亿云 计 算 300亿2、工业增加值到 2015 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 450 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 50%以上。3、江津工业在重庆的排名10到 2015 年,江津工业总产值由现在占重庆市的 5.6%达到 8%,提高 2个百分点以上,排位提升两位。 4、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和企业发展(1) 形成 6 大产业集群和 8 个产业基地( 见附表 1)。(2)培育 发展 100 亿级以上企业 6 个, 50 亿级企业 11 个,10 亿企业19 个( 见附表 2)。(3)年新增 规 模以上企业 80 个, “十二五”末规模企业达到 750 家。规模以上企业占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 85%以上。5、工业集中度 “十二五”期间,以 4 大工业园和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为依托,推动企业向园区和小企业创业基地集中,力争集中率达到 95%以上,形成产业明晰,特色突出的工业板块。6、工业投资到 2015 年,工业投资总量达到 1000 亿,年均 200 亿左右。7、企业自主创新“十二五”期间,新 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一家,重庆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10 个,重点企业技术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 3%以上。 8、节能减排“十二五”期间,全区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十一五” 期末下降 20%以上。到 2015 年,工 业粉 尘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比“ 十一五”期末下降 30%以上,污水集中 处理率达 70%;大中型企业基本自 觉实行清洁生产,30%以上的中小企业开展清洁生产。 9、品牌培育力争在“十二五 ”末期形成 1 个国际知名品牌、 5 个中国名牌和 30 个重庆名牌产品,驰名商标达到 3 个以上。10、工业对城乡统筹发展的带动力“十二五”新增就业 15 万人以上,其中吸 纳农村转移劳动力占 80%以11上;工业对促进城镇化进程的速率和对农产品加工增值率显著提高。四、发展重点和内容(一) 发 展壮大 传统产业1、做强装备制造业(1)产业 目标“十二五”期间,要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努力提升我区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关键技术研发能力、系统集成能力、成套生产能力、协作配套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整体市场开拓能力以及企业信息化水平。通过招商引资和技术改造方式加速扩张,大力发展产业链延伸型企业,扩大装备制造产业规模,全力打造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将江津区打造成国家重要的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十二五”期间,装 备制造业总产值将以 35%的速度增长,到 2015 年,工业总产值达到 500 亿元。 (2)产业 重点和方向传动 机械:以重庆齿轮箱公司为依托,以中国名牌产品“ 重齿牌”船舶、风电齿轮 箱和“ 重齿牌”减速机为龙头,加快产业集聚,做大做强船舶、风力发电、建材装备三大齿轮箱优势产业;支持行业加快技术进步,设立西南地区齿轮行业检测中心,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加快发展海洋工程、核电环保、高速列车三个新兴齿轮箱产业,抢占市场制高点,加快推进“ 重齿风电园”项 目建设进 度,确保“十二五” 期末一、二、三、四期工程全部建成投产,建 设海军舰船后传动装置研制基地和中国齿轮及齿轮传动装置研制基地,打造“ 百亿重齿”。 柴油 动力机械:鼓励行业加快技术改造,扩大 WD615 系列高速柴油机、 CW200 系列中速柴油机、 12VE230ZC 系列中速机、CW200 系列柴油发电机组等产品生产规模;支持行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采用新工艺、新技术 开发以清洁燃烧为核心的低排放高、中、低速大功率柴油机新产品,重点 实施大机二期技改工程和 50 万台/ 年高速船舶发动机生产线项12目,建设重庆重要的内燃机生产基地。汽油 动力机械:迅速扩大新型通用汽油机和高品质摩托车发动机规模,提高相关零部件的研发与制造能力,重点开发低排放的各种娱乐车、多功能车、 农用机械、林业机械、建筑机械和家用机械等下游产品,按照世界一流制造工厂水平建设通用发动机装配生产线、研发与试验能力平台和物流系统,应用 ERP/PDM/CAD/CAE/AGVS 等信息技术提升通用发动机的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和现代化生产制造能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年产量达到 500 万台的通用发动机产品自主创新制造基地。重点支持重庆润通动力公司后续技改工程、嘉川 60 万台/年汽油发动机项目、重庆万虎机电公司汽油发动机技改工程和重庆威马农机公司二期技改工程。增压 机械:以重庆江增机械有限公司和重庆 ABB 江津涡轮增压系统有限公司为依托,以 J 系列径流增压器、大型民用轴流增压器产品为基础,支持行 业加快技术改造,提高质量, 扩大 规模,增强市场竟争力;鼓励行业技术创新,加快混流涡轮、可变截面、可调截面喷嘴的径流涡轮、涡轮增压器轴承、陶瓷涡轮、提高总效率和可变几何尺寸等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重点 发展车用增压器产品和排放达到欧标准的涡轮增压器中冷高压共轨产品,打造国内一流的增压器生产基地。铸锻 机械产品领域:突破制约我区机械装备行业发展的“瓶颈” ,支持行业围绕风力发电、水利发电、船舶动力、内燃机、轨道交通和工程机械等行业发展重型铸锻件、精密铸造件、高强度薄壁铸件和产品热处理技术,加速焱 炼公司 8000 吨级大型自由锻水压机锻压、江增公司精密铸造、秦安公司汽车零部件铸造和美凯龙铸造公司二期球墨铸造技改项目建设,打造重庆市重型(中轻型) 铸锻件基地。冶金 设备产业:支持行业充分发挥高精设备优势和技术研发及产品生产制造能力,以国际、国内市场为依托,扩大工业炉燃烧装置、冶金成套设备、液 压润滑设备、机电液一体化设备等产品规模,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形成年 产 1 万吨规模。重点实施重庆赛迪重工设备有限公司冶金成13套设备生产线二期工程,建设国家钢铁冶炼装备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控机床产业:鼓励行业在已开发成功的“FD”核心技术上基础上,加速开发电气控制、液压控制、微进给、智能恒温供油、精密加工、多座标联动和精密装配等技术,扩大高精密复合球头销专用机床生产规模,重点发展多座标联动数控龙门镗铣床、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精密数控车床、大型立卧式加工中心、重型卧镗、数控专用机床等产品。重点支持重庆科菲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二期扩产项目,迅速做大产业的经济规模,把行业培育成为我区新兴的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工程机械领域:支持重庆起重机厂、金象起重、越山机械等企业进行大吨位起重机开发与制造,重点发展 100 吨至 500 吨系列起重机和载重 50 吨矿用汽车、挖掘机、叉车等产品关键零部件。加快推进重庆起重机厂搬迁技改和重庆德国西意恩特公司电梯工程项目建设,鼓励永和直锥齿公司进行工程机械液压技术、转向机技术及控制技术等重点技术的开发。输变电 装备产业:以重庆发展输变电装备为导向,大力发展产业链,增大配套量。支持长江线缆、渝丰线缆、金 东 方电缆、东恩电缆等企业开发特种电缆及各种输变电装备电器零部件;鼓励电力铁塔行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 发生产 1000KV 以上超高压输变电产品、太阳能光电产品和应急照明产品。重点实施电力线路构件厂合资开发新品项目;推进德马公司高速专用变频电机、风洞电机和航空电机等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化,建设西南地区高技术电机研发基地。新能源 节能环保设备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设备产业,加快我区产业结构调整。鼓励行业开发新能源发电技术、太阳能与地热能采集技术和新型节能降耗技术等。加快重庆九龙韵公司热泵源新能源项目建设,争取 “十二五”末 产量达到 10000 台。(3)产业链14围绕装备产业集群发展,围绕江津区装备制造业优势终端产品,重点打造齿轮箱及减速机、内燃机、增压器和冶金设备产业 4 条产业链( 见附表 3,各产业 下同)2、做大汽车摩托车产业(1)产业 目标把发展汽车摩托车产业作为加快我区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引 进汽车摩托车整车项目建设,不断加快发展。发展过程中以整车为主,坚 持整车与零部件协调发展,按照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的原则,开发 生产乘用车和商用车新品。加快推进自主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逐步形成具有较强自主研发能力并与国际接轨的汽车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以电子商务平台与连锁销售店相互支撑的全国汽车营销体系和物流体系,把江津发展成为重庆重要的汽车摩托车生产基地和重庆汽车文化发展次中心。“十二五”期间,我区汽车产业预计将以年均递增 40%左右的速度增长。到 2015 年,汽 车产 量达到 66 万辆(微车 60 万辆、重卡 5 万辆、特种车 1 万辆), 出现在国内有突出影响的汽车品牌,产值达到 200 亿元;摩托车产量达到 150 万辆, 形成摩托车名牌产品集聚地, 产值达到 80 亿元; 汽摩零部件产量大幅提升,产值达到 80 亿。行业总产值达到 400 亿以上。(2)产业 重点和方向乘用 车产业: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引进乘用车整车项目,发展微型客车、 SUV 等产品。加快潍柴集团 30 万辆微 车项目和渝安年产 30 万辆经济型小排量汽车技改项目实施,支持企业创建品牌加快发展。商用 车产业:依托重点商用车生产企业,开发生产各种型号的载货汽车、 牵引 车以及各类专用汽车等商用车产品。鼓励发展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节能、环保汽车。加速实施重庆铁马载重车整体搬迁项目、重庆万虎公司年产 10 万辆三轮汽车项目和嘉陵公司年产 5 万辆重型载货车项目,做强 做大整车生产企业。15摩托 车产业:以全国第一品牌豪爵摩托为龙头,加快大长江年产150 万辆摩托车项目建设,支持企业组建大集团,提高整体实力。(3)产业链坚持整车与零部件生产共同发展的原则,围绕汽车整车生产,加快发展汽车电子类零部件、发动机零部件、底盘零部件、车身及附件等结构性零部件及满足现代汽车生产要求的安全、环保、节能等功能性零部件和轮胎、密封条等汽车化工相关产品。3、优化提升材料工业(1)产业 目标材料工业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全面提高行业的质量和效益。重点培育 2-3 家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把我区建成重庆市新型材料工业基地和中国西部最大的包装印刷基地。“十二五”期间,我区材料产业预计将以年均递增 30%左右的速度增长。到 2015 年,形成年产生铁 120 万吨、特殊钢 50 万吨、螺纹钢 30 万吨、线材 40 万吨、精密铜管 15 万吨、干法旋窑水泥 800 万吨、卫生陶瓷 300万件、纸面石膏板 1 亿平方米和高档包装纸 500 万吨的生产能力,行业总产值达到 300 亿。(2)产业 重点和方向钢铁产业:支持行业加快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推行清洁生产,加快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冷轧薄板、高强度钢、线材和大口径焊管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市场短缺的钢材品种。抓好重钢特殊钢生产基地项目和鞍钢年产 150 万吨汽车用薄板项目建设,力争在“十二五” 中期建成投产。铜管 产业:鼓励行业围绕铜的深加工进行技术创新,开发生产超细超薄高效节能内螺纹盘管、高强度耐磨黄铜合金管、耐蚀耐热交换器铜合金管、白铜 制品和汽车铜合金齿环材料等产品,占领高端市场。加快实施16重庆龙煜精密铜管三期技改项目, “十二五”末形成精密铜管和其它铜制品1520 万吨的能力。水泥 产业:推动行业开展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工作。重点支持冀东水泥和腾辉地维公司配套建设余热发电项目,适时进行协同焚烧可燃废物、CO2 捕集储存和生物质燃料联产新技术的偿试。在“ 十二五”期间,力争淘汰区内全部的机立窑。新型建材领域:以珞璜工业园为集聚地,积极发展新型建材,促进新型墙体村料、保温材料、防水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等的开发生产。重点支持泰山石膏( 重庆) 公司和西部石膏建材公司年产 3000 万平米纸面石膏板项目建设和重庆龙者低碳环保公司无机保温砂浆博格仿砖、保温隔热装饰外墙砖、抗裂装饰底层材料和外墙膨胀聚苯板等专利产品建材产品的产业化。造纸 行业:大力开发高档包装装潢纸、电器包装用纸、石膏板护面纸、医药卫 生用纸、无菌包装纸、高中档 书刊印刷纸、信息用纸、办公用纸、特种工业加工纸及高档生活用纸等产品。加速实施玖龙纸业二、三、四期扩建工程,努力实现投资总额达到 120 亿元、总产量达到 500 万吨的目标,形成西南第一大单体造纸企业。建筑 卫生陶瓷行业:充分利用品牌聚集效应,加快发展配套企业,延伸下游产业,打造重庆市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基地。重点支持科逸卫浴 20万套浴室和四维卫浴陶瓷产业园建设。(3)产业链围绕把我区建设成为重庆市新型材料基地目标,以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为引导,重点打造钢铁制品产业链、铜管产业链、包装纸下游产品和卫浴陶瓷配件 4 条下游产业链。4、振兴食品加工业(1)产业 目标依托资源优势和传统基础,采用品牌扩张和引进外来企业相结合的17方针,加速行业聚集和引进国内外优秀食品工业企业,加快量的扩张,形成名优特产品繁多、高中低产品档次齐全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产业格局,打造名列前茅的全国食品工业强区。至 2015 年,清香型饮料酒产量达到 10 万吨,产值 20 亿元;食用植物油产量达到 60 万吨,产值 60 亿元;以米花糖为主的糕点、糖果产量达到3 万吨,产值 10 亿元;调味品产量达到 3 万吨,产值 1 亿元;花椒加工量达到 10 万吨, 产值 40 亿元。行业总产值达到 200 亿元。(2)产业 重点和方向酒精及 饮料酒制造业:引导行业继续发挥品牌效应,对内加快资源整合,发展基酒和原料基地。对外加快扩张,增强聚合功能,做大全国最大的小曲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支持重点企业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研究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不断研制开发白酒新品。支持江津酒厂(集团)有限公司利用“几江 ”、“笛女 ”、“石松”、 “百年好合” 、“ 露华浓”和“阳城”6 大品牌扩大总量,加快 “金江津酿酒生态工业园”和龙华镇 10 万亩优质糯高粱基地项目建设,不断提高白酒产品品质和增大产品出口量。食用植物油加工业:以引进的著名食品生产企业为依托,加快发展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和棉籽油等食用油,适时发展花椒油、橄榄油、米糠油、胚芽油等特色食用油,提高油料综合利用程度,开发生产下游产品,建设食用油深加工基地。加快新加坡益海嘉里年产二期项目和中粮集团日产 600 吨压榨菜籽油600 吨精炼小包装食用油项目建设,促进项目早日建成达产见效。糕点、糖果制造 业:加大糕点、糖果制造 业的技术创新力度,努力促进传统生产工艺的现代化,不断提高产品的保鲜保质水平,稳步扩大中华老字号“玫瑰 ”牌油酥米花糖和重 庆名牌农产 品“荷花牌”米花糖的产能。瞄准讲究风味、方便、追求新鲜、注重健康、体现功能、果蔬含量高及以吃为乐趣等国内外市场需求,积极开发低脂肪、低糖、低盐、高蛋白的安全、卫生、营养、保健和回归自然的糕点、糖果新品。加快银露集团饮料项目、18江津米花糖公司年产 1 万吨休闲食品项目和重庆顺发麻糖厂年产 2 万吨绿色食品二期项目建设。调味品制造业:鼓励将高新技术引入传统调味品生产,提高火锅底料、滋补汤 炖料、麻辣烫底料、 调味粉、酱油、麸醋、豆瓣和甜酱等系列酿造品质量、 产量和产率。支持行业改变粗加工模式,向精加工、深加工的方向迈进,开 发生产健康、营养、美味,适合国内外不同人群需求的,能促进东西方调味品加快融合的复合调味料、天然调味料和各种新型调味料等产品,促 进调味品向复合化、高品位、系列化和专用化的方向发展。加大对江津韩氏酱园厂和江津酿造调味品厂新产品开发的支持力度,争创国家食品工业产品新品牌。花椒 产业:按照绿色食品生产的标准,健全花椒技术培训服务体系,加强对全区 50 万亩花椒基地的建设管理,建立符合国家 AA 级绿色食品卫生标准的鲜花椒生产质量体系,全面提升原料品质。依托我区现有的花椒生产力促进中心、花椒网络信息平台和科研技术开发平台,研发食用、医用、化妆 用等行业花椒新品,发展下游产业链,加快 6 个国家花椒专利技术产品产业化,加速扩大花椒香水、花椒沐浴液和花椒祛痘乳等“ 骄王”牌 20 多个花椒系列产品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量和出口量,建设全国最大的花椒种植加工基地。加快重庆四面山花椒公司资产重组,重点支持新业主对原有的生产线结合技术改造进行搬迁,利用“ 骄王”牌品牌效应,重聚人气和提振产业市场,加速做大做强。(3)产业链围绕精炼油、花椒产品,重点发展油脂深加工和花椒深加工 2 条产业链。(二) 培育 发 展战略性新兴产业1、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1)产业 目标19依托重庆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主动承接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大力发展上下游产业链,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对产业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大企业集团和龙头企业,把我区建设成为重庆重要的笔记本电脑核心配套基地。至 2015 年,江津与重庆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的配套率占整个重庆地区的 20%以上,电子信息产业企业个数达到 30 家以上,产值超过 300 亿元(电 子信息制造业 250 亿,软件及软件服务业 50 亿) 。 (2)产业 重点和方向以双福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为载体,重点发展以下 6 大类产品和技术。计算机及零部件:围绕重庆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思路和方向,发挥优势, 创造条件,争取重庆市的规划布点,引进和承接电脑制造企业和配件生产企业,大力发展高档商用、家用电脑整机和 CPU、主板、内存等计算机关键零部件,加速做大产业规模。重点支持群光电子公司计划投资 20亿的计算机健盘、金山科技 MEMS 微电子、淳安电子公司计算机鼠标、深圳喜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电脑控制柜和重庆有法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电脑横切机等项目建设,争取“ 十二五”中期建成投产。软件 业:努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培养壮大我区软件产业,大力发 展机械、石化、汽 车、轻纺、钢铁 、医 药等重点行业所需的工业控制、行业应 用软件。重点技持重庆仁能软件公司、重庆导海科技公司、先迈科技公司和重庆沙海信息科技公司等软件企业实行本土化生产和迅速形成规模。电子信息机电产品:-电子电线电缆制造:重点发展模量低、芯径大、数值孔径大、耦合效率高、挠 曲性好、低损耗窗口、重量 轻、对电 磁干扰不敏感辐射的先进的通信级塑料光纤产品、特种专用电缆产品及各种光缆配件。加快东方光大通信级塑料光纤项目建设,力争“十二五”中期全部建成投 产。支持渝丰20线缆和瀛洲线缆等企业开发生产各种高档通信器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太阳能电池制造:以产业政策为导向, 发展低成本和制造低能耗的太阳能薄膜电池,推动光伏电子产业发展。开发生产胶体铅蓄电池、卷绕式铅蓄电池和双极性等新型蓄电池,形成结构优化的蓄电池产品序列。重点推进香港羿阳公司计划投资 100 亿年产 1GW(千兆瓦)的太阳能薄膜电池项目建设,建成重庆重要的光电生产基地。核心 电子元器件:电子真空器件制造。以产业政策为导向,发展低成本、节材、节能和环保的电子复合灯,占领照明器件的高端市场。重点推进深圳力诚照明电器有限公司电子复合灯项目建设,尽快形成规模。- 磁性材料。扩大现有磁性材料生产规模。支持超思公司重点开发金属软磁元件、铁氧体软磁元件、铁氧体永磁元件和永磁合金等磁性材料下游产品。家用 电子电器:抓住信息家电产品升级换代的机遇,大力发展信息家电产品。加快引进内家电龙头企业及重点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企业。依托海尔、格力、美的等在渝重点家电制造企业,加强与海立集团、珠海凌达、美芝等企业的联系,发展冰箱、空 调节能 压缩机、微电机等配套产品。物联 网:围绕智能城市建设,以市场换产业,积极引进 IT 企业及其配套项目,重点 进行中心平台建设和发展芯片、模组、传感器、终端设备、智能仪器仪表、智能装备的制造及服务产业,打造物联网产品制造基地,发展物联网产业。(3)产业链近期围绕塑料光纤产品和重庆笔记本电脑配套发展下游通信器材和电脑零部件产品,远期以引进 IT 业产品为核心,不断增大本地基 础产品配套能力,同时加快发展光通信配套器件、光电子器件、太阳能薄膜电池下游产品、 电池下游产品和蓄电池修复产业 5 条产业链。2、抢占云计算产业发展高地21(1)产业 目标以在岸数据处理为核心,以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科院龙芯芯片为基础,以蓝讯 、曙光、联 想、中科梦龙等服务 器生产为支撑,聚合中企开源、科大迅飞、 创毅视讯等信息服务企业,建立集产业、服务、终端等产业链完善的 IT 系 统, 配套建设多个与云计算相关的产业群,打造中国西部最大的云计算产业基地。“十二五”期间,随着国家规划设计、系统建设、服务运营、质量保障等环节的规范和用户了解与认可程度不断提高,云计算将大量应用于政府22机关和电信、教育、医疗、金融、石油石化、电力等行业,我区云 计算产业将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到十二五末,大量的云项目服务企业迁入江津,行业总产值达 300 亿元。(2)产业 重点和方向云计 算服务器:加快发展以龙芯芯片为主的云计算服务器整机和处理器、内存、存储、数据运行、网络接口等重要零部件生产。重点推进北京龙芯中科技术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2 亿支芯片制造封装项目建设。智能 终端主机:加快引进企业,发展云计算智能终端主机产品。重点推进北京蓝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10 万台服务器项目建设。核心技 术及新产品研发:加强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和龙芯云计算研究所合作,不断开发云计算核心技术及新产品。重点推进北京亿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移动互联网“云计算” 中心项目建 设。(3)产业链以云计算产业层为载体,围绕把我区建设为国家西部最大的云计算产业基地目标,引进相关的云计算企业, 重点 发展数据库应用、 视频应用、杀毒应用、存 储应用、邮件服务、 计算服务、游 戏等第二产业链和云计算技术培训、品牌策划、咨 询、云 计算普及、传 播等第三产业链。(三) 稳 步发 展其它特色产业1、能源行业围绕把我区打造成重庆市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绿色新能源供应基地目标,加快 电源及网络建设,稳步发展天然气,探索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方式。加快开展装机容量 4100 万千瓦的油溪华能电厂、300 万 KW朱杨溪水电工程和 175 万 KW 的小南海水电工程的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开工;抓好重大电源外输配套网架建设,提升区域性电网主网架输电能力。新建 220KV 变电站 4 座、 110KV 变电站 10 座、35KV 变电站 6 座。改扩220KV 线路 137 公里、110KV 线路 238 公里、 35KV 线路 53 公里。重点推进双福、德感、珞璜和白沙工业园电站建设,满足工业发展用电需求;加快23天然气输配气管网、储气设施建设和改造,进一步推进天然气的运用。重点建设双福工业园、滨江新城和珞璜输配气及储气设施建设,改造几江、白沙和油溪等城镇老旧输配气管网系统,配合城市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完善城市管网、配气站和加气站等基础设施。2、中药行业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引入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开发中药新产品。重点支持 太极集团重庆中药二厂中药浓缩丸制造基地项目实施。3、化学制药业支持行业加快技术创新,建立先进和高效的化学药创新中试基地和产业化基地。加快进行重庆西南制药二厂二期技改工程建设,扩大产品出口量。4、印染业充分发挥行业进口的先进设备和工艺技术能力,重点开发军民两用的纯棉类、 涤棉类印花布、漂白布、染色布、多色迷彩布、锦纶混纺印花布等新品。支持三五三三印染公司和金江印染公司实施工艺设备的填平补齐技改工程,不断做大做强。5、制鞋业支持行业做好产品转型和结构调整,不断开发市场需求量大的新品。支持际华三五三九制鞋有限公司结合技术改造实施工厂整体搬迁项目实施,再造一个装备先进、质量可靠、品种 齐全和效益较好的全新的制鞋企业。鼓励渝津鞋业公司实施技术创新,加大高档运动鞋系列产品的开发。6、印刷业培育发展书刊印刷、商业印刷、特种商务印刷产业,开发生产各种高档精美印刷品,形成区域集中、关联度较高的包装印制“ 一条龙”产业。7、船舶制造业整合现有造船资源,加快船舶制造技术的提升,建设 10000 吨级以上载重船舶的设计、制造和维修基地,实现江津船舶工业稳定发展。248、生产性服务业和创意产业:重点发展金融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研发设计创意、软件设计创意、建筑设计创意、文化传媒创意、咨询策划创意、时尚消费创意等创意产业。(四) 建 设千 亿级工业园区1、园区总体发展目标 按照“一区四园 ”的发展格局,围绕建设国家一流工业园区目标,提前做好拓展扩张规划,形成功能明确的特色板块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和改进投资软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大项目聚集大产业,以大产业带动大发展,促进园区向经济国际化、产业高新化、 环境生态化、信息数字化方向发展。“十二五”期间,园区在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产业布局的基础上,要紧紧抓住各种机遇,加速进行量的扩张和促进产业的稳定成熟。扩张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推行竞争性的产业发展,在强调和注重质的情况下加大项目的引进量;产业发展成熟阶段的重点任务是加快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换,适时进 行“ 退劣进优”,使出口加工业、高科技产业和新兴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有突出地位,把园区发展成为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 经济总量大、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链系清晰发达、产业集群众多、经济效益好,在重庆乃至国家中西部地区具有较强竟争力的多功能综合现代化外向型工业园区。到 2020 年总规划控制用地面积 212 平方公里,其中工业规划控制用地面积 76 平方公里。2015 年建成面积 40.5 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达到20002500 亿元,建成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2、具体内容(1)双福工 业 园发展目 标:按照重庆市“一圈两翼”的战略布局和“一小时经济圈”的总体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工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工业化加速发展推动双福新区新城的城市化建设。按照各区域功能定位,建设各具25特色块状经济,把双福打造成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宜居宜业的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