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课 题 22、短文两篇爱莲说学 时 2 课时 主备人 袁春辉祁登平备注教研组审核 教务处审核教材分析本课是托物言志的名文,是继陋室铭之后对托物言志的深入学习;是文言文单元的继续学习,是学生了解古人志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绝好范例。本文章法严密,至始至终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层层深入,文虽短但意蕴无穷;记叙、议论、描写手法运用全面,易于指导朗读、诵读;文言字词难度不大;托物言志写法明显。因而文章教学任务以掌握诵读技巧、体会并掌握托物言志的写法为主。教学目标1、掌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2、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反复诵读中理解文意,能背诵默写短文。3、理解文中作者寄予的思想感情,培养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重点 1、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反复诵读中理解文意,能背诵默写短文。2、理解文中作者寄予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莲花”来表现作者的理想的。教学方法 本文篇幅短小,疏通文意不甚费力,语句读来琅琅上口,可以采取诵读、讨论、最后检查背诵的思路完成教学任务。教 师 活 动 备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同学们,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观世音菩萨的坐的是什么?不错是莲花。那么,我们的祖先为什么会设计让她坐的是莲花宝座呢?教师讲述引导: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美丽圣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普度众生,只有象征这种品质的莲花才能同她相配。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习过的有关描写莲花的古诗文句,并朗读给全班同学听。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周敦颐赞美莲花的一篇精美短文爱莲说(板书题目及作者)二、作者及背景简介1、学生介绍作者2、教师补充作者相关内容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周元公集。教学过程爱莲说是周敦颐于熙宁初年(1068),他在任南康郡守时写下的。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一块四十余丈宽长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先生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浊,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后来,人们便把这莲池誉名为“爱莲池”)。至今,星子县还有它的遗址。三、题解 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 在这里指什么呢?“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可以叙事描写,可以议论,可以抒情,行文自由活泼,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四、朗读课文,积累理解。1、读一读:教师示范诵读课文,学生把握下列难读的字词。蕃 淤泥 濯 清涟 妖 蔓 枝 益 亭亭 净植 亵玩 焉 学生情感朗读,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理解字意。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即时背诵,可采用游戏接龙式背诵。2、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蕃 濯 谓 隐逸 君子 噫 鲜 宜乎 者也五、合作探究,诗句品析。设置问题情景一:1、请同学们找出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讨论明确: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3、你读了作者描写莲花的这些句子之后,你觉得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莲花吗?讨论明确:不是。是为了歌颂具有莲花那样高尚品质的人。设置问题情景二:1、你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讨论明确: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 ,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讨论明确:这个感叹句,是作者对那时一些士大夫追求名利,求取富贵的处世态度的强烈讽刺。设置问题情景三:3、本文以“爱”为脉络,写出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讨论明确:这是一种映衬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4、谁爱菊花?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5、谁爱牡丹?世人。因为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由此可以看出,写菊写牡丹仍是为了衬莲,写菊为旁衬,写牡丹为反衬,在映衬中突出了莲花的形象和品格,同时又针砭了时俗。设置问题情景四:1、作者对这三种花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讨论明确:叹惋菊花,为了洁身自好而逃避现实,超然物外,处世态度未免有些消极。鄙薄牡丹:追名逐利,攀附富贵,未免有些庸俗。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立身污浊尘世却能永葆高洁本色,十分难得。课文中的两个独字,充分表现了作者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表明了自已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六、拓展延伸。1、借花喻人: (1)、为什么人们对花的爱好不同呢?喜爱哪一种花,表明人们的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气节。(2)、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那么他把菊花比作什么?把牡丹比作什么?把莲又比作什么呢?以菊、牡丹、莲喻三种人,以三种爱象征三种生活态度。菊是隐逸者,逃避现实。菊花不在春天与百花争艳,而在群葩凋落的秋季独吐幽芳,就像那些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离群索居、隐遁山林的逸民高士。牡丹是富贵者,贪图享乐。它雍容华贵,绚丽多姿,就像达官显贵和攀附富贵的庸碌之辈。莲是君子,高洁典雅。它不染尘俗,就像胸怀磊落,行为正直,德声远播的君子。(3)、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他也愿意隐逸吗?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惋惜”的情感? 对于牡丹,作者更多的是“鄙视” 。2、归纳主题:通过对莲花的爱慕和赞颂,表现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同时,通过对牡丹的厌恶和鄙弃,表现出对趋附权贵,苟随时俗及其风尚的不满,文章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进步理想和美学情趣。七、总结收获。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课文后有哪些收获呢?学生可能这样说:从中我们懂得了莲花高洁脱俗、正直纯真的品格。写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莲花抒情言志的写法。此外,这篇文章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陈述、疑问、感叹句式的变化,记叙、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文字的洗练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们借鉴。 教师可以这样说:同学们,周墩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小结作者句句写莲,句句喻人,莲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高洁的品质、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者做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体现了作者对莲的赞美之情。作者充分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衬托等修辞手法,充分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备课讲课高效示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课堂练习(统编版必修3)
- 甘肃省临洮县七年级地理上册 4.2 气温和降水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
- 医疗器械客户反馈质量管理制度、程序、职责
- 2025年塑料模具行业前景分析及投资机遇研究报告
- 人工智能医疗项目合作协议
- (2025年标准)户口薄 分家协议书
- 2025年互联网保险行业投资趋势与盈利模式研究报告
- 2025年计算机仿真行业需求分析及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民用航空装备行业需求分析及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标准)合作减免协议书
- 煤炭工业矿井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
- 2025-2030中国余热回收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无人机物流配送服务手册
- 见证取样送检计划方案
-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理解每日一练(含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功率器件市场发展趋势规划研究报告
- 基层管理培训课程
- 宇宙飞船的发射与回收技术分析
- 2024考研 政治 思维导图(马原)
- 物业小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国多学科诊治指南202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