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森林公园科普游览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国家森林公园科普游览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国家森林公园科普游览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国家森林公园科普游览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国家森林公园科普游览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一、总论 (一)项目概况及目标 1、 项目名称:广东 普游览区开发项目 2、 建设地址:广东省 3、 建设单位:广东省 场 4、 法人代表: 5、 投资总额:人民币 3000万元 6、 建设期限: 8年 7、 项目简介: 广东 家森林公园“ 普游览区 开发 项目拟建于广东省 场内,规划占地 广东 的子项目。 项目位于公园西片区的生态长廊景区内,分南岭珍稀树木园游览区、生态沟科普游览区、铜锣溪谷漂流区和“ 质科普游览区等四个景区、小区进 行建设,以“亲水、互动、科普”为特色,以天三河为纽带,开展生态旅游活动。 8、 建设目标与功能定位 : 将“ 普游览区打造成为广东森林生态旅游精品景区、粤港澳青少年感知大自然天然课堂、有名的森林生态与地学科普以及休闲度假避暑胜地。 9、 资金筹措方式:自筹和 争取地方财政资金以及 招商引资 10、 预期经济效益: 项目投资回收期为 (税后),年均收益为 元,项目年均利润率为 (二)项目建设单位简介 广东省 广东省林业局直属的自收自支型事业单位,创建于 1958年。 林场经营的门类有小水电业、木材销售和森林旅游业等,现有在岗职工 593 人,领导成员、中高层管理人员以及基层管理人员大专以上学历达 90%以上,人员结构合理。林场固定资产总额 元,负债率合理,符合稳健经营的会计原则。企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在剔除流动负债中的预收款,皆大于 2,属合理水准。从营业收入 2 和利润总额看,其营业利润在 10%以上,经营管理情况良好,财务状况比较理想。 (三)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998年 4月(修正),国务院; 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1988年,国务院; 3、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1997年,国务院;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2003年,国务院;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年,国务院; 6、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报告的试行办法 7、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8、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9、关于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倡议书 10、广东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 2010年; 11、广东省森林生态旅游线路规划, 2010年; 12、广东 2008年; 13、广 东省 2009年; 14、 (四)编制内容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行业规范、规程、国家林业局等有关政策法规,本可研性报告对项目的必要性、建设规模和 内容、 环境保护以及项目实施等进行分析和评价,对项目的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全面论证和研究。 二、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一)建设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成为人们的主要旅游需求;集游览观光、避暑度假、保健养生、会议培训科学考察和科普教育等与一体 的森林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人们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 森林旅游业是一个独具特色的而又不消耗资源的绿色产业,是利用和保护资源的最佳的结合点和载体,是生态经济型林业。建设森林公园,是 3 发展森林旅游业,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经济活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践证明,森林生态旅游业已 成为 我国发展旅游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个大的趋势。 广东 有丰富的林地、林木资源、种质资源、水力资源、气候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生态功能好,完好的保存了生物的多样性,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 前景十分广阔。 广东 普游览区开发项目 位于公园最具 中亚热带森林景观 特色 、景观价值与丰度最高的景区内 , 充分满足人们休闲游憩、养生保健、度假避暑 和科普教育等需求,开发前景美好。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实施 广东 普游览区 开发项目 是 广东省 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经济活力的必然举措 , 在 加快粤北生态文明建设步伐、解决当地群众就业、带动和扶持周边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广东 等方面起积极作用 。 三、市场分析 (一)客源目标市场定位 根据 区和广东 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发展现状,结合旅游客源组成情况,公园的客源市场应定位于“以 足本省、辐射周边,争取湖南、湖北市场,积极拓展国内市场”。 1、一级客源市场 主要客源地: 及 一级客源市场也称核心目标市场,是公园旅游市场开发和宣传的重点对象。其主要特点是与旅游地距离较近,多为近程旅游,旅游形式主要为自驾车游、周末游、节假日旅游及中小学及大专院校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及野外实习,逗留时间一般为 1 2、二级客源市场 主要客源地:省内其它地区,主要有广州市等京珠高速沿线的较发达地区。 二级 客源市场也称基本目标市场,是公园的主要客源市场。这部分客源地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出游潜力大,游客具备较高的消费能力,是自驾 4 车游的主体。游客的旅游形式主要为近、中程旅游,逗留时间一般为 3由于受到地域条件的影响,公园在这类市场中的知名度较小,需要对该市场加大旅游宣传力度。 3、三级客源市场 主要客源地:湖南、湖北和国内其它地区。 三级客源市场,也称机会目标市场。受到武广客运专线开通的有利影响,沿线的湖南、湖北游客在交通时间大大缩短、收入及闲暇时间增加,成为三级客源市场。目前的游客以参加商务洽谈、会议等公 务时顺道旅游为主。随着 外交流不断增强,这类市场的发展潜力将逐渐增大。 (二)游客规模预测 广东 家森林公园于 2003 年批准为省级, 2008 年升级为国家级。截至 2010年 7月底公园共接待游客 游综合收入 根据客源市场的现状和客源地的经济、地理位置、人口等情况,我们采用出游率模型对规划期内( 2010年 2020年)的游客规模进行预测。 采用以下游客规模预测模型为: I/中: 客源地到目的地 的出游人数; 客源地总人数; P 全国平均出游率; I 客源地人均年收入; 全国人均年收入; a 出行距离系数; b 目的地竞争系数。 根据广东省 2007 年统计年鉴, 公园主要客源地的总人口为 人; 2007 年全国城镇居民出游率为 农村居民出游率为 根据旅游距离衰减规律,旅游者的出游率中有 60为近郊旅游, 30为周末游, 10为远距离旅游,出行距离系数定位为 公园的一级客源市场主要属于周末游型旅游市场,故取 级客 源市场属于中远距离型旅游市场, 时,综合考虑目的地竞争系数是指在客源区域,与目的地条件类似能产生竞争作用的旅游景区。 在广东 之功能相似、条件相当的景区有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广东大峡谷风景名胜区、“粤北第一湖”南水水库、 5 宫温泉国际度假区等 4 个景区,故对一级客源市场竞争系数取 级客源市场主要客源地范围内有 13个条件相当的旅游景区,故竞争系数取 将上述各项数据带代入公式计算如下: 第一客源市场: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第二客源市场: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以上各项之和为 照客源地人口数据和出游情况得出的理想游客规模。考虑到森林公园与其它类型的旅游地之间的竞争等因素, 家森林公园的实际游客规模应低于这个水 平,按照其它旅游地竞争系数为 50% 60%计算,则 根据上面得到的理想游客规模,对规划期内的游客规模采用高方案和低方案两种情况进行预测。规划期内各年度游客规模见表 1 表 1 单位:万人 年 度 规 模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高方案 方案 均值 过预测,在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及时配套,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旅游宣传到位的情况下,预测规划后期,即 2020年游客规模可达到 四、项目建设选择和有利条件 (一)项目选址 “ 普 游览区 位于广东 家森林公园西片区的西南部,生态长廊景区内。该区域森林茂密,溪流瀑布较多,环境清幽,空气清新,氧负离子浓度高,是一处生态环境好、自然资源丰富的科普游览区 。 6 (二)建设条件 1、地形、地貌情况 广东 要有中山、低山和丘陵三种地貌类型,地势西高东低,一般海拔 500米至 800米。 “ 普游览区的海拔为 300 米至 600 米,主要有低山和丘陵两种地貌类型。 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公园属晚三叠纪的粤北南岭山脉支脉 “大东山花岗岩体”。在地质构造上属南 岭构造带的大东山 贵东 九连山东西走向花岗岩带的中西部。在古生代时,公园为一凹陷带,在中生代时,该地强烈上升并产生断裂,酸性岩浆沿着断裂带多次入侵而形成大东山花岗岩基。故公园内出露的岩石多为燕山期花岗岩。成土母岩大多属花岗岩、砂页岩,亦有少部分石灰岩。 公园地处中亚热带温湿气候区,山势陡峭,降雨充沛,水资源极为丰富。园内溪谷河流较多,有小型水库 3 座,有 4 条主要径流,山泉溪流 20余条,河溪的径流全属于降雨补给型。“ 普游览区 的主要径流为天三水。 五、项目 规划 与建设 (一)景区与景点规划 项目规划面积 顷,分南岭珍稀树木园游览区、生态沟科普游览区、铜锣溪谷漂流区和“ 质科普游览区等四个景区、小区进行建设,以“亲水、互动、科普”为特色。 1、南岭珍稀植物园 ( 1)景区条件 该区规划位于公园西片的西南部,分布着原始林和天然次生林,森林茂密,以峰峦岚雾、溪涧山谷、林木奇花为主要景观特色。 ( 2)景区规划 该区规划位于铜锣瀑布的南面,科普教育径的东面,规划面积 5要种植适合本地生长的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树种,如木莲、樟树、山橘、土沉香、白桂木、大苞白山茶、野茶树、喜树、毛茶、伯乐树、观光木 、 7 格木、花榈木、唇兰等。设置植物接到货拍,供游客参观学习。同时,铺设布置游道,形成环形游览线路;修建供游人休息的亭、凳、椅等基础设施。 2、 生态沟科普教育区 ( 1)景区条件 现有景点主要有桫椤谷、铜锣瀑布、一线天瀑布及其瀑布群、科普教育径等。其中, 2009年在天三水河周边森林,发现约 9只猴群来此觅食。 ( 2)景区规划 望瀑亭。规划在铜锣瀑布旁,生态沟入口处,选择最佳的观景角度和观景位置,建观景亭。规划占地面积 20木结构,古朴自然。 科普教育径。在现有的科普教育径上进行改造(路线也适当修改),长约 2途设立注有号码的标牌,简介该地点的自然特色;对林木进行挂牌,标明树种名称、科属种、用途等,为游客普及植物学知识。沿路可分段补种一些果类植物、油脂植物、药用植物、纤维植物、芳香植物等进行展示 ; 隔一定距离可设休息点,并可设置一些参与类的活动,如采摘、研磨等;在芳香植物段,还可设立 一些健身设施 。 微型 气象站: 在科普教育径南端尽头, 建微型气象站 ,规划面积约100青少年了解气象科普知识 。 “放我回家”动物放生基地:在科普教育径南端东侧,设立动物放生基地,规划占地面积 1000缴捕和受伤的野 生动物 精心救护后,组织游客开展 动物 放生活、 喂养动物等参与性强的活动,培养游客关爱动物、保护野生动物的良好品德。 奇花异草园:引进国内外形状或颜色较少见、较奇特的花、草 等植物供游人欣赏,并设置科普解说牌。 规划面积 1 溯溪探险项目 。铜锣瀑布下方的溪谷 溪流潺潺,瀑潭、景石不断。在保护 溪谷内植物 及其生长环境的前提下,沿沟谷修建游道,设置一些设施,形成溯溪探险项目,主要布置项目有:过浮桥、爬软梯、攀铁索和 走网桥等 ,让游人体验其中 的乐趣和刺激。 3、 铜锣溪谷漂流区 (一)景区条件 铜锣水溪坑,河床狭 窄,山势 险峻,森林茂密,水量充沛,河床平均坡度大,适宜开展 漂流探险活动。 (二)景区规划 规划在铜锣电站下游 600 天三电站之间设漂流河段,起点设在已规划将建的铜锣水库坝下,终点选在天三电站前方,河道全长约 8 落差 100m,河床平均坡度 漂流方式为无动力双人充气漂流艇,前段“勇士漂”河段,后段为“逍遥漂”河段。 清理河道及两岸的危险物,加强河岸的牢固性和安全性。 在天三公路桥下游 600高 15漂流专用水库。 漂流起点工程建设,包括平整场地,修建漂流台,漂流艇堆放 地,仓库 100共厕所一座。 漂流终点工程,包括场地平整,亲水平台,公共厕所一座,及漂流用品小卖部、休息室 300 购置双人无动力充气漂流艇 60个,以及安全设备。 对沿岸的带刺、有毒的植物进行清理,适宜处补植一些开花植物。 沿溪建步道,长约 5锣湾 天三电站),作为游客游览休闲、漂流的安全检查及方便漂流中一些事故的处理的通道。 在天三电站设接待设施,可利用现有的建筑进行改建或扩建。 4天三地质科普教育基地 ( 1)景区条件 该区位于公园的西片,溪流密布,环境幽静,生态环境好,是园内 主要溪流汇集成天三河的重要地段,也是水景、石景、生物景观相对集中的区域。 观是森林公园具有代表性的景观资源之一,无论是周边的森林生态状况,还是地质地貌景观的独特性,都具有很高的旅游及科普教育价值。 ( 2)景区规划 石景园:在现有的地质科普教育基地上兴建,以石景为主题的园区,规划面积 5据其成土母岩既有花岗岩又有石灰岩的特点,分片布置,适当增加一些植物化石、动物化石,并标识出其名称、形成年代、产地等 。 修建游览道路,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成为森林公园的一个科普教育中心小区;对天三河的河 道进行整理和艺术加工,就地取材,一些沟谷内的石景,进行人工摆放,追求“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效果。 在通往天三电站的简易公路与 点规划地质科普教育基地的入口景观,在入口悬崖处题刻“地质科普教育基地”八字。 地质科普教育馆:利用天三电站废弃的职工宿舍楼改建成地质科普教育馆, 3、 4层住宿, 1、 2层为地质科普教育展览馆,规划面积约 1000育馆重点介绍我省特别是南岭地区丰富的地质资源 。 其中,地球厅模拟太阳系八大行星和“南岭起源”、火山喷发等震撼壮观场面;地震厅,让大家能亲身体验地震冲击波, 看到剧烈的横波使房屋倒塌、地面裂缝、玻璃 9 破碎的场景,并教授自救方法 ; 化石厅复原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时期海洋繁荣景象;岩石厅则展示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等岩石标本,向大家呈现神奇瑰丽的地下世界;还有矿物厅、宝石厅 等。 设 专职的解说员以及相关的解说牌示为游客提供地学科普 服务。 青少年野营基地:将天三电站南岸一带平坦地修建为青少年休闲、健身、休憩、野餐之地,规划面积约 600修建休息和避雨设施,开辟露营场地。营地以“丛林露营”为主题,布置帐篷区、吊床区、户外活动区及露天舞台,便于开展多项集体活动。整个营地 尽量保持原始风貌,建筑风格追求朴实、自然、简单,设施简单实用,尽量采用石材或当地的材料。营地周围种植防火树种保证活动的安全。 烧烤场:在青少年野营地东侧,毗邻天三水河南侧,修建烧烤场,配置座椅、石台饮水器等,规划面积约 300 综合服务中心:规划在天三电站南侧,依山新建一座半开放式的综合服务中心,为两层建筑,规划占地面积约 200管理、服务、科普、教育为一体,其建筑形式、色彩等尽量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综合服务中心按照要求分为救护区、教育区、咨询区、办公区和服务区,主要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救助 服务以及办公管理人员的工作场所。 (二)解说系统规划 1、标识系统建设 根据解说系统各类标识的解说功能和解说对象的差异,将各类标识设施划分为指示性标识、管理性标识和解说性标识三种类型,并对不同类型的标识进行不同的形象设计,见表 5 1。 2、解说系统建设 解说系统建设的重点是解说地点的选择和解说词的设计。 解说地点应选择游客休息区、聚集区、主要游览线路和具有解说需求的景点等,根据游客的游览需求合理配置解说牌的数量。 解说词的设计风格注重生动性和趣味性,解说内容充分体现科普功能和教育功能,解说方式注重多元化,文 字解说、人员解说和多媒体解说相结合,丰富解说内容。 表 5标识系统建设表 10 主导功能 标识类型 标识作用 标志要求 外 观 指示性标识 入口标识 提醒人们已进入森林公园 选用大字 可选用当地的特色材料,用醒目颜色书写字体 区位地图标识 让旅游者全面了解公园各景点分布情况 地图位置标识准确,各景点附简介,标明服务区、厕所、医疗点等位置 可选用喷绘或木刻,修建标志牌要体现古朴、原始的风格 道路引领标识 让游客了解旅游交通组织,引导游客进行游览活动 公路标识要求大而醒目,游览观景栈道、游览 小道标识应与自然形成一体,但要醒目,标志上注明距离、方向 公路标识可选用木质,蓝底白字有反光;观景栈道、游览小道标识醒目 管理性标识 管理标识 向游客说明森林公园管理制度、相关法规、处罚细则 显眼地区 醒目,重点内容突出显 示 警告标识 警示功能 设立在危险地段 红底、白字 限制标识 限制警示功能 设立在严禁进入的保护区范围,并注明进入后果 黄底、红字 解说性标识 解说标识 解说、展示功能 设置在各景区、景点内,根据游览需要对景点、动植物资源、森林文化、森林保健等内容进行解说 标识牌体现古朴、原始的风格,可根据景区特色选用木质或石质解说牌 (三) 游憩设施规划 1、景区入口 ( 1)主入口 主入口位于公园西片区的铜锣坡,修建入口标志性牌坊 1 座和生态广场,体现原始森林的意境,并配备绿荫停车场、公共厕所等相关配套设施。 ( 2)次入口 修建生态沟科普教育径、茶洞三角架和铜桥入口,修建入口大门和简易入口标志,营造休闲、舒适的入口景观。 2、管理设施 结合服务管理设施建设,采用管理中心 管理点二级管理机制,规划修建 1个管理处和 2个管理点。 ( 1) 管理中心:位于公园西片区的中心管理服务区内,由林场现有办 11 公大楼 改建而成。 ( 2) 管理点设置:规划设立 2处管理点(兼消防站),分别位于生态沟科普教育径和天三 地质科普基地 。结合景区的建设,配备管理人员、清洁人员、护林员和保安人员。 3、 旅游接待设施 ( 1)度假酒店 云锦山庄,中高档,设床位 120个。 ( 2) 野营地 主要考虑为专业团队或集体提供野外住宿的场所,设帐篷点 4处。 4、 旅游服务网点建设 ( 1) 服务网络 服务网络采用 游客中心 服务点进行布点,为游客提供购物、信息咨询、餐饮等服务。 游客中心 位于中心管理服务区,建筑面积 200 服务点 规划服务点 3个。其中, 生态沟科普教育径 2个,天三地质科普基地 1个。 ( 2)旅游餐饮网点 餐饮设施的主要配置和布局在 广东 态长廊景区铜桥入口和天三地质科普基地。其中,中心管理服务区设置餐位 320个,生态长廊景区铜桥入口和天三地质科普基地餐位各 50个 。 (四)基础设施规划 1、道路 交通规划 ( 1)道路规划 公路规划 森林公园距 8 3外界的联系通道主要为 道和 道。公园内部道路系统基本完善,且通往“ 普游览区已铺设水泥混凝土路面。 步行道规 划 项目步行道规划情况详见下表 5行道总长 投资 245万元。 表 5步行道规划一览表 12 名称 里程( 路面宽 路面材料 投资 (万元) 备注 1、科普教育径 岗岩石板铺装 70 前期 2、铜锣坡口 天三电站 路,就地取材 75 后 期 3、溯溪探险游道 路,就地取材 40 前 期 4、登山步道 砖、水泥混凝土 60 后期 合计 245 ( 2) 停车场规划 根据 景点分布情况、地形条件以及游客规模预测结果,规划 景区 建设停车场 4处。采用建设部颁布的停车场规划设计规范(试行)规划各场所停车场当量车位数,并以当量小型汽车 30计算停车场面积。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 5停车场建设一览表 地 点 面积( 投资(万元) 备注 2500 70 前期 1000 25 前期 1500 45 前期 1500 45 前期 合 计 6500 185 3、游 览用车规划 景区面积较大,出行主要以自驾车和旅行中巴为主。在工业中心管理服务区和“ 普游览区之间可开通内部交通车,便于游客出行。根据道路情况和游客需要,可一次性购置 5 台电动小型游览车,并设管理小汽车和生活用车各 1辆 。 总投资 70万元。 2、 给、排水工程规划 ( 1) 给水工程 公园内主要居民点均有供水设施,且公园内植被茂密,自然水体丰富,小溪流众多,水质优良,无污染,也可利用以满足随着游客增长而增加的供水需求。 根据用水点与水源分布,拟定采用分片集中管网供水形式。生活用水和室内消防用水同管供水,绿化用水及室 外消防用水从附近溪流引水。 13 在生态沟入口溪流 559东侧山顶 5800溪流抽水到山坡高位储水池,经 主要用水点为生态沟公厕,生态沟管理点用水。 在漂流起点坝右侧的山谷高于旅游厕所 20 在地质科普教育基地下方溪流截水,在用水点高程加 205过滤储水池抽水到山坡储水池,经 生态沟森林科普区生活、绿化用水量 75m3/d,生活绿化用水同管供水。 供水工程投资约为 20万元。 ( 2) 排水工程 公园内污水均为自然排放,均未经处理。公园区域属水域二类控制区,排入二类控制区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按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景区内污水排放执行二类污染物一级排放标准,即 9;色度 80;悬浮物 150; 30; 150。排水主要有雨水和生活污水,分开排放。 雨水 雨水顺山沟或建筑物排水系统排入下游沟渠或水库作为景观用水。水库多余水通过泄洪槽排到下水渠。 生活污水 布设污水管网集中收集,并设小型污 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其余如单独的旅游公厕等均可设微型污水处理设施。根据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污水处理后应达到二类排放标准 。 污水量按用水量的 85%计,景区 总计污水量为 d。 景区须投资 40万元 用于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如购置 型污水处理设施 3套以及建设护坡、泄洪沟、排水沟等 。 3、 供电工程 规划 ( 1) 供电电源及方式、配电变压器设置及线路布设 公园内小水电丰富,建有多座小型水电站,目前主要居住点均已接通10为规划的设施就近提供电源。 拟接天三水电站 10 安装 0变压器 一台为地质科普教育基地、野营地、旅游公厕、抽水泵等供电。 拟就近接天三水电站 10 安装 0变压器 一台,为生态沟抽水水泵、公厕、停车场、大门等提供电力。 所有 10电线路均采用电缆沟敷设方式; 路均采用穿管直 14 埋地敷设方式。 ( 2) 低压配电、继电保护与计量 低压配电均采用放射式配电, 电保护按规范要求对各变压器高低压侧均设置继电保护。 10在高压进线柜安装分时计量器,分别计量有功电 度和无功电度, ( 3) 防雷接地 公园内所有建筑物均应安装避雷针或避雷带作接闪器防雷接地装置。按规范要求装设接地体。接地电阻必须小于 4欧姆。 ( 4) 照明 照明分建筑照明、道路照明。道路照明单边布置,采用 200W 钠灯,布设间距为 40m。广场照明和出入口照明采用氙灯,功率要求在 1500 10000据环境对照明的要求选择相应功率的型号。 综上,供电工程投资约为 75万元。 4、通讯、广播与互联网工程规划 场场部 设有邮政点,移动通信信号良好,有线电话、互联网线路及有 线电视线路均可从住址附近的接线箱接入。 规划景区 共新设有线电话线路 50 对(住宿客房采用分机),互联网端口 200 对,有线电视端口 200对。 设置广播设备两套,含 电源分配端子箱 、 双卡放音机 、 麦克风 、前后级功率放大器 、 喇叭选择器等 。 以上投资预算为 80万元 5、旅游厕所建设规划 ( 1) 规划原则 在景区 内游客聚集和流量大的地方设置既隐蔽又方便使用的公厕,包括无障碍设施。 厕所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 500m。 按日游客容量的 2%设置厕所蹲位(包括小便斗位数) , 男女蹲位比例为 1:1。 ( 2) 旅游厕所规划 根据景点 布 局 及游客规模,规划建 环保旅游 公厕 13座 , 投资 71万元。 表 5厕投资表 序号 蹲位 投资(万元) 位置 15 1 30 25 景区主入口 2 16 15 生态沟入口 3 16 15 铜锣溪谷 漂流终点 4 10 8 生态沟野营地 5 10 8 铜桥入口 合计 82 71 6、医疗救护规 1、 利用森林公园内林场现有职工医院,并在规划的大坪游客接待服务中心 设 置 医疗救护点 。 救护点内应备有急救箱、急救担架、日常药品, 并设内部救援电话,对救护人员进行 急救培训并达到持证上岗,能解决旅客的一般性疾病 的紧急救护和预处理 。 2、实行两级救护制度。森林公园距 城较近,且交通方便,故将县一级医院纳入森林公园两级救护体系。 卫生医疗站及紧急救护中心,配备相应的医疗设备、救护设 备 ,具有处理一般及紧急医疗救护的能力。同时医疗站负责疫情预防和疫情报告,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积极进行流行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以保证游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 日常 对导游、客房服务员等与客人长时间密切接触的员工进行医疗卫生常识培训和紧急伤病处理操作 技能培训,务必使其了解和掌握旅游者患病的预防和紧急处理程序 。 4、 医疗救护点 建设规划投资 15万元。 六 、 施工进度及项目管理 (一) 施工进度 项目分期为二期。 1、前期( 2011年 设主要内容: 主要完成 基础设 施建设以及 南岭珍稀树木园游览区、生态沟科普游览区、铜锣溪谷漂流区和“ 质科普游览区等四个景区、小区 的建设。 2、后期( 2015设主要内容: ( 1)进一步加强森林景观营造及完善景区、景点的绿化建设,形成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的森林景观和园林景观。 ( 2)全面建 设公园的观赏性景点,对经营性的景点积极招商引资,完成公园景点体系。 ( 3)继续完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保护工程设施及景区建设。 ( 4)全面实施总体规划,满足旅游的“六要素”,全面开放。 16 (二) 项目建设管理 1、加强监管、严格计划财务管理 2、加强项目组织管理 3、加强项目质量管理 4、加强合作、确保高效。 七、环境影响评价 (一)项目场址环境现状 项目场址位于广东 区域内人口构成主要为洛阳镇茶洞村农民和电站职工。区域内森林覆盖率高、原生常绿阔叶林保存完好,树种繁多、林层 丰富,生态功能等级高。 (二)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不可否认, “ 普游览区的开发建设以及游客数量的增加对当地环境 带来 一定 压力 。因此,林场须采取相关环保措施,将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带来的负影响降到自然环境可承受的限度之下。 (三)环境保护措施 1、环境保护原则 (一)坚持依法保护的原则 在景区、景点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和执行森林法、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法规条款,确保森林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有效保护。 (二)坚持“保护为 主,合理利用”的原则 景区 内工程建设应将保护放在首位, 合理利用、保育结合 ,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确保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 (三)坚持分类分区分级合理保护的原则 根据保护对象的特性和科学管理的技术要求,合理划分保护等级,建立明显标志,确定适宜、有效的保护措施,方便保护和管理。对于危及物种生长,生存的病虫害,地方性疾病和污染现象,提出积极的防治措施。 (四)坚持因地制宜,与环境相协调的原则 保护工程设施布置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各景区特点,因地制宜、就地 17 取材,坚固、适用,便于施工,同时宜进行艺术处理 ,起到点景、美景的作用,并与周围景观相协调。 2、界定方法 旅游的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不致退化的前提下,旅游场所容纳的旅游活动量。系统大小和构成要素的不同,其环境容量也不同。 环境对旅游的活动是可以承受的,但承受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对这个限度就是容量。其容量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旅游业的接待能力;其二是环境的承受能力。 旅游环境容量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它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它取决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和人工处理与恢复能力,而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却很难测定。 旅游环境容量可用 以下公式简单表示: 旅游环境容量(自然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人工处理与恢复能力)人均产生污染量 3、接待规划 景区 环境容量估算是以旅游项目和森林生态环境的承受力为依据,采取忍耐度、舒适性、安全性原则,避免因游客量饱和与超载而破坏公园森林生态系统,引发安全问题。针对不同的旅游项目,环境有不同的容量值,以不致使其森林生态环境受影响后不能恢复位出发点,来保护旅游生态环境免遭退化或破坏;以及在客观上保证游客在游览时的旅游质量。 经计算,景区 的日环境容量为 15027人次 。 4、环境 保护具体 措施 景区环境保护工程的 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及生态环境保护和卫生工程等。 ( 1)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 物多样性 保护 包括 植物资源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物种 遗传多样性保护 、其他相关要求等。 景区 内 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主要有 以下几方面 : ( 1) 在猴群密集区及原始森林分布区,尽量减少旅游开发强度,只进行一些线上游览,供游人特别是科研人员科考研究, 保护野生动植物 的 自然生态。 ( 2) 建立 野生 动物养殖场 或观赏区 ,进行保护和繁殖,或划定区域实行天然放养。 ( 3)对森林公园内珍稀植物集中分布的地段,实行就地保护,再引种一 些适合公园生长的珍稀植物 建立 珍稀树木园 。 ( 2)景观资源保护 18 对林场现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除必要的装饰修缮外,应严格保护,尽可能维持原貌,禁止任何破坏;对区域内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加以挖掘和整理开发;因科研、保护、经营而修建的建筑、道路等设施,应充分考虑景观资源保护的需要,建筑风格、色调与自然景观协调一致;对旅游道两旁和游客服务中心区周围的人工杉木纯林和灌丛林进行景观改造,通过补植套种优良乡土观赏树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技术方法,丰富森林景观。 园区内的游览区及游人有效视野范围内的林木,不得进行生产性的 经营和采伐活动, 水库、河流周边 的 生态敏感区域,要实施水土保持林的恢复重建和优化改造, 采取的经营措施必须符合景观要求。 古树名木严禁砍伐或移植,而且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为其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维护其正常生长。 园区内古建筑物保护,必须贯彻“修旧如旧”的方针,保持其原历史风貌。 禁止在园区内毁林开垦和毁林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毁林、破坏景观的行为, 对已开发的采矿、取土、采石场一律关闭 , 通过人工措施实施复绿。 公园必须根据环境容量确定合理的游览接待规模,有计划地组织游览活动,不得无限制地超量接纳游览者。 ( 3) 森林生态系统 及生态环境保护 做好森林火灾、病虫害的预防、监控和救治等工作,对野生动物做好防疫工作。在防治病虫害工作中,以生物防治为主,辅以化学防治,避免环境污染。 景区 内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是 保持空气的洁净清新 、 场部的生活污水要达标排放 、 通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减少垃圾填埋场中含化学污染的废弃物 、 逐步建立环境监测系统,提高环境质量。 ( 4) 卫生工程 场部中心区的生活垃圾实行分时段上门收集,逐步减少直至取消垃圾筒 。并 争取在 管理服务区 建立小型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对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 ; 景区增设环卫人员,保证游道 的卫生;规范 天三水 电站等 电站 的生活垃圾管理。 垃圾站 宜 尽量靠近管理服务区或垃圾产量多的地方, 其设施均设在隐蔽地带, 其规模应根据垃圾 收集与 转运量确定 ; 垃圾桶应按主游 览 步道每 80 100游 览 步道每 100 200 在客流相对集中的场所设置密度应适当增加 , 垃圾桶 设计应符 19 合垃圾分类收集的要求。 生态环保公厕设置隐蔽并方便使用, 主要游览区和游客集散区公厕应设置无障碍通道及无障碍厕位 ,考虑残疾人需求,公厕建筑应体现节能与环保技术要求。厕所设置符合下列要求:一是按厕所蹲位(包括小便斗位数)按相关的 规范设置,一般男女蹲位比例按 1: 1: 2 设置;二是厕所的服务半径不超过 1是各厕所内的蹲位数与公园内的游人分布密度相适应。 景区 内的生活污水必须经排污系统处理后达标排放,不得直接排入河湖水体、溪沟或渗入地下。 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干部职工和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 5、 保护工程 投资预算 保护工程总投资 301万元,其中前期投资 期投资 表 5林公园 保护工程 投资估算一览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建设 规模 投资额 备 注 一 生物多样性保护 、景观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及 生态环境保护 192 主要建设项目或设施设备 投资在各章节中已计算 1 生物多样性 保护 55 2 景观 资源 保护 55 3 森林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保护 45 4 场部河道治理 1 项 15 5 宣传教育 11 次 11 6 其它 11 二 安全卫生工程 109 1 安全设施材料 批 1 15 2 垃圾运输车 辆 1 25 3 垃圾桶 个 200 3 4 手推车 辆 20 1 5 垃圾站 及其垃圾处理设备 座 1 60 包括 另 6 处电站的垃圾处理设备 6 生态环保公厕 座 13 计入基础设施 7 其它工具 批 1 5 合计 301 20 (四)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 的开发建设,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更对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的保护起了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面。 一、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通过保护森林、营造风景林、重点绿化美化和对现有风景林的培育,不仅使森林旅游区风景林面积增加,提高了森林覆盖率,而且还大大改善了森林景观,丰富了森林景观,使森林环境更加优美宜人,提供良好的旅游场所,实现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需要。 二、水源涵养与净化效益 森林通过乔木层、灌木层、枯枝落叶层和根系来实现对大气降水的再分配和调节作用,使大量的地表径流渗入土壤转变为地下径流,通过一系列土壤离子的交换作用,使水质得到净化;据有关资料报道,无林区渗入地下的雨水仅占降雨量的 5 10%,而山地森林区一般可使 30%的降雨量转为地下水,是名符其实的“绿色水库”。 三、保持水土效益 森林枝叶的阻留和根系的固土作用,可避免土壤受雨水的侵蚀,从而起到防止土壤流失,保持土壤肥力,防止泥沙滞留和淤积,减少土壤崩塌泻溜等效能。据有关资料记载,同等条件下,有林地每 泥沙流失量比无林地少 55吨。通过林分改造和人工造林,扩大了森林面积,提高了林分质量,增强了水土保持能力。 四、生态净化效益 森林具有“绿色制氧机”的功效,能保持空气的清新纯净。根据研究资料表明,每 00碳,释放 600附尘埃 35t。按此推算,森林公园建成后,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 放 附尘埃 时还可吸收二氧化硫、减少噪音、促进空气负离子化等。 五、调节气候和保健疗养效益 森林对当地气候的调节、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根据有关资料,林木除能阻挡阳光直射外,还能通过它本身的蒸腾和光合作用消耗许多热量。林木在夏季一般能汲收 60 80%日光能、 90%辐射能,使气温降低 3左右,调节空气相对湿度,使森林上空的含水量比无林地多 20%。森林对空 气的温度、湿度、负氧离子含量、降雨量和风力、风速等所产生的影响,能使森森内的局部区域形成良好的小气候,为周边居民提供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减少人们的发病率,产生可观的保健疗养效益。 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1 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多层次小型生态系统组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森林拥有众多的生物特种,森林所具有的独特而优越的生活环境,各类动物才得以繁衍、生息。森林公园的建设与发展是建立在森林风景资源的科学开发与合理利用上,采取的是保护性开发的措施,最大限度的保护了森林资源,并且通过林分改造、风景林的建设以及生物种群和群落的 顺替发展,形成复杂而稳定的生态系统,丰富了生物多样性。 八 、投资估算 (一) 估算 依据 和说明 1、 广东省及广州市森林公园规范及建设指标 2、 本估算未考虑物价上涨因素 (二) 投资估算 项目名称 单位 建设规模 投资额 其中 前期 后期 一、景区、景点建设 南岭珍稀树木园 望瀑亭 0 10 10 0 科普教育径 50 50 0 微型气象站 00 5 5 0 “放我回家”动物放生基地 000 2 2 奇花异草园 15 15 0 溯溪探险径 100 50 50 峡谷漂流 800 400 400 漂流设施 批 1 30 30 石景园 100 50 50 地质科普教育馆 000 200 200 0 青少年野营基地 00 30 30 0 烧烤场 00 10 10 0 综合服务中心 00 80 80 0 二、基础设施建设 ( 1)公路与步道建设 45 245 0 ( 2)游览用车及管理用车 辆 7 80 80 0 ( 3)停车场建设 6500 185 185 0 ( 4)给排水工程 60 60 0 ( 5)供电工程 75 75 0 ( 6)电信工程 80 80 0 (7)旅游厕所 71 71 0 三、生态文化解说系统 50 100 0 四、游憩设施 270 170 100 22 五、保护工程 109 69 40 六、防灾及预警工程 50 60 40 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 1)建设单位管理费 30 30 0 ( 2)建设单位临时设施费 20 10 10 ( 3)工程前期咨询费 30 30 0 ( 4)工程设计费 66 46 20 ( 5)工程勘察费 15 15 0 (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