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XXXX20072011 年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总结自 2007 年芒市委宣传部挂钩中东村委会新农村建设以来,芒市镇中东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市镇两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及各村组干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围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 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科学把握,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开创了全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一、中东村基本情况及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中东村位于芒市镇东部,村驻地属城郊结合部,离芒市12 公里,东邻龙陵县象达镇。平均海拔 1500 米,年均气温18.2至 19.7、日照时数 2270 小时、降雨量 12421490 毫米,属南亚热带雨林季风气候。共有 22 个村民小组,1004户 4567 人,其中农业人口 977 户 4408 人。实有耕地 4989 亩,其中:水田 1753 亩,旱地 3236 亩。2010 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1242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340 元。中东村人穷山瘦,生产生活环境恶劣,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因泥石流滑坡和生存环境的影响,从 1998 年开始,中东村的油菜地、厂河、红湾子、灰窑、大湾子、蚌东洼等村民小组的村民开始自发搬迁到芒市郊区,目前已有 300 多户村民从山区迁移到芒市城郊。中东村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按照生产发展、乡风2文明、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切实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惠及广大农民群众。二、具体做法及成效(一)、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我们按照“产业抓重 头、产品抓拳头” 的 发展思路,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初步形成了在以粮食主产为主的基础上,山区发展林木、竹产业,坝区发展香烟、蔬菜结合劳务输出的产业发展格局。近两年,我们在注重发展新兴优势产业的同时,也积极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特别是甘蔗和生姜种植,有效解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如小花桥等村已有 200 多户农民种植了“广西大肉姜 ”,预计收获上市后,亩产收入按目前市场价在 10000 元左右,这些项目形成了加快中东村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和亮点。2010 年,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中东村积极支持配合芒市镇发展香烟生产的规划目标,在全村 10 个村民小组中发展种植 4400 多亩香烟,有效带动了中东村经济发展。(二)、建设新村镇,改善新环境水,电,路,医疗,教育,通讯等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自 2007 年以来,芒市委宣传部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支持,为中东村解决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问题。1、帮助群众办实事,解决人畜饮水工程等。自驻村以来,3工作队了解到中东村的大湾子、东福村、干水田、灰窑等村民小组群众吃水困难,经多方协调,落实了这一部分村民的饮水问题,投入资金 47.8 万元。支持灰窑建设村内道路缺口资金 3 万元,同时联系协调奥环水泥厂,为灰窑上下寨 58 户群众按上自来水。2009 年,完成 9 个村民小组 350 户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使很大一部分村民得以安全用电。2、积极支持文化教育卫生工作。驻村工作队通过多方协商,加强中东村文化活动室建设,2010 年支持建设资金 3 万元。其余在捐资助学等方面,每年都争取到很大一部分资金,解决部分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几年来共投入 5 万多元,帮助 200 多学生完成学业。3、发展卫生事业。大力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有条不紊的推进参合工作,截止 2010 年底,全村参合率已达92%,同时 与市爱卫会联系,落实卫生厕所建设相关政策,共补助资金 3 万元,受益 60 户村民。4、参与芒象公路建设协调。为促使芒象公路项目顺利实施,我部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积极参与工程实施中的各项工作协调,自工程实施以来共协调处理各项纠纷 150 多次,解决 30 多个实际问题,有效保证了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三)、培塑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提高农民群众的文明素质作为根本目标,把教育农民群众贯穿到各项活动中去。积极联系各方面工作,搭建农民素质提升的平台,加强培训和引导,4切实提升农民素质。1、启动实施中东村“十星级文明户” 创 建工作。工作队利用下乡入寨时机,走遍中东村的村村寨寨,与村“两委” 和社干部进行了多次研究,提出了彻底提高中东村村民素质的建议。结合中东村开展的诸如感恩思进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创“十星 级文明户” 创建工作,提高广大村民对“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工作的认识,突出试点示范作用,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村民文明素质。2、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劳动技能素质。如何让中东村全村村民群众快速发展致富,摆脱因自然条件艰苦和思想观念滞后而导致的贫困,一直是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苦苦探索的问题。在长期的调查研究中,工作队员认为要加快中东村的脱贫致富步伐,必须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寻找适合中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自挂钩以来,我部积极组织工作队和村“ 两委” 先后到勐戛 镇 考察了石斛、 杨梅、奶水牛种养技术,专门与市科技局联系,邀请德宏师专的老师为中东村发展把脉,给中东村提出了发展种植生姜产业的建议,并对中东村上发电厂、大湾子、干水田、小花桥等村组进行科技培训,培训人数 205 人。还联系州、市劳动局和云南国贸培训班,对上下发电厂、小花桥、油菜地新村、大湾子、干水田、东福村等 7 个村民小组 516 人进行饲养技术和滚墙漆技能培训。3、奖励先进,树立典型。宣传部于每年年初组织召开“新5农村建设工作会”, 对上一年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共表彰了 100 多个先进个人和集体。通过树立典型、奖励先进,在全村产生了积极影响。(四)、选好带头人,服务为人民。一个好的班子将决定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我部在挂钩点中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实行了“三强 ”,即强支书、强制度、强素质,特别是在带头人的选拔上,通过民主推荐,大胆使用那些能吃亏,能受气,能吃苦,有思路,会办事,口碑好的人,使新农村建设充满活力。自开展工作以来,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也经常进村入户,走访了解村民情况。仅 2010 年一年,调解家庭纠纷、村民之间的纠纷、村寨之间的纠纷共 150 余起,有效的解决了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防止了事态的发展恶化,使社会矛盾在萌芽初期基本得到了有效遏制。(五)、宣传突优势,改善新生态。1、积极宣传环境保护法规和自然灾害的防范知识。由于中东村大多数村寨地处泥石流滑坡地段,现多数村寨已搬迁到坝区和城乡结合区,为此,大力加强村民的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尤为重要。工作队在开展工作时,反复到各家各户宣传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引领群众植树造林。改善环境,有力地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同时,还认真参与了自然灾害的排查工作,宣传了自然灾害的防范知识,尽量避免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自挂钩以来,共宣传动员植6树 1600 多亩、种竹 527 亩。2、认真宣传新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努力完成征收任务。新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的一项惠农政策,我部按照上级部门的指示,积极宣传中央、国家的各项精神,争取让中东村的群众都了解支持,并自愿交纳保费。经过动员,2010 年,中东村全村共参保 1693 人,参保率达到 100%。三、四点体会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部在挂钩点做出了一定成绩,也取得了一些经验,概括地讲,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学习,谋划思路。自挂钩以来,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密切配合,继续巩固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成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及各级党委会议精神和相关的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开展“感恩思 进” 主题教育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把心怀感恩、勤劳致富和提高村干部整体素质、解放思想、科学谋划全村发展思路,作为学习的突破口,作为强组织、促发展的首要工作思路加以贯彻落实。通过全方位的开展学习、认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科学谋划全村发展的各项工作。二是规划先行,争取项目。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统筹考虑各方面情况,尤其要切实搞好规划工作。我部和中东村“ 两委” 提出,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注重超前性,规划力争一步到位;注重全面性,把农7民利益、农业发展、农村建设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注重科学性,做到水、电、路“三配套” 。同时强调 ,规划的实施要坚持量力而行,村“两委 ”不搞大包大揽,更不搞一刀切。在搞好 规划的同时,利用中东村的各种优势,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投入,发展产业,落实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经争取到上、下发电厂两个村民小组项目。三是培育产业,夯实基础。建设新农村,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而发展生产离不开产业支撑。从中东村自身的资源条件出发,明确把新村镇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着力发展甘蔗、生姜种植,采取引进优质品种、引进外部资金等措施,扩张甘蔗、生姜种植基地规模和产业规模,争取市场竞争主动权,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四是抓点示范,以点带面。为了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有序推进,中东村以搬迁新村为重点认真进行了试点工作。以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为依托,兼顾交通条件,文化特点,经济发展,社会事业条件差异等不同类型,研究制定试点村民小组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四、存在问题中东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中央提出的“二十字” 方针政策要求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从全局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亟需解决。第一、毒品和艾滋病依然是制约着中东村的社会治安秩8序、社会稳定,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因素。第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居住环境、生产生活条件迫切需要改善,泥石流滑坡自然灾害给山区 11 个村寨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第三、山区贫困面大,经济支撑发展总量不足,产业发展单一,规模化支柱产业没有形成,农业科技利用程度不高。第四、村民素质有待提高,信访矛盾问题突出。第五、一些农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全面。一提到新农村建设,许多人就认为是一排排崭新农舍,一道道整洁的农村街巷,一条条宽畅笔直的柏油公路;一提到生产发展就是想到干一座工厂等。当然这肯定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但在认识上偏离了新形势下建设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新标准新要求。五、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当今农村村与村之间发展水平差距很大,所以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握总体,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稳步推进。一是要真正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就中东村目前而言,真正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并不多,全村不达 20%。这是影响农业调产,促进农业增9收的制约因素,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需要上级职能部门深入农村开展具体指导,亲手传帮带,让群众看到实际内容;政府既要靠启发引导,又需要行政推动,确实使农民自己掌握一定技能后,独立自主开展农业调产,否则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就是一句空话。如中东村种植业就是比较典型的,全村 70%的耕地就是玉米,种植结构如一潭死水。大棚蔬菜更是空白,仅少数村民有几亩旱地蔬菜。养殖业上鸡没有上万只的,猪没有上千头的,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个体养殖,最大规模的养羊户也不过 100 多只。二是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要以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在土地的利用上职能部门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横加干涉,只要是农民合法的发展种、养、加的项目都要给予鼓励和支持,甚至是优惠。三是要切实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就地创业。对此,政府部门还要进一步和德宏师专、职中等学校沟通,架起农民学习新知识的桥梁;还要挤出扶助资金,帮助农民学到自己所想学的知识,让学有所长的农民回到村里发挥长处实现自主创业,带动更多的群众致富;要组织农民到发达地区开展有针对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