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九课公开课《守候良心》课堂实录_第1页
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九课公开课《守候良心》课堂实录_第2页
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九课公开课《守候良心》课堂实录_第3页
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九课公开课《守候良心》课堂实录_第4页
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九课公开课《守候良心》课堂实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九课公开课守候良心课堂实录八上第九课守候良心课堂实录浙江衢州白云学校 叶海涛课前活动:播放:你用平凡感动中国全国道德模范群像视频。引课:全国道德模范是我们生活中的一批普通人,他们在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方面展现着道德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然而,在我们身边,却有这样的场景。情境导入:播放:7 分钟,18:1 (小悦悦事件辽宁卫视报道)教师:老师一直很犹豫,要不要把这段视频给大家看,因为我看了这段视频以后心情很复杂,不知道你们看了以后心情怎样?学生 1:我感到很愤慨。 (为什么呢)因为她被两辆车碾过后,那么多人看到她竟然还没有把她抱到路边,没有救她。 (有多少个?) 18 个。学生 2:我很难过。 (你怎么难过?)因为那18 个路人实在太那个了。 (或许有人真的可能没有看到,但这个数字实在太多了,时间太长了,你很难过。 )学生 3:我的心情很沉重, (你为什么感到沉重呢) ,经过 18 个路人一个个那么陌生,对这种事情麻木。教师:我们同学的心情和我一样地复杂,小悦悦已经离开了人世,我有的时候也在想,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假使所有可以重新来过,这样的悲剧是不是还会出现呢?我们如何(做)才不会重演?学生 1:我见到这种情况,会立马跑过去,把小孩子(悦悦)抱起来。 (非常好,你肯定不是那18 个人中的一个) ,然后我会立马打 120,或者是我立马把她抱起来跑到最近的医院。点评:其实这个时候最好不要抱起来,因为在医疗上的问题可能还有研究的地方。学生 2:如果我是那路人中的一个,我会马上打 120 然后告诉他的家属。(除了路人谁可以避免这个悲剧的出现?)学生 3:我觉得那个时候小悦悦的妈妈应该陪在她的身边, (你觉得小悦悦的妈妈是有责任的) ,那个时候她没有在孩子的身边, (作为母亲应该看管好自己的孩子,这是她应该做的吗?)是的,那个时候她没有陪在她身边(她在做生意) 。点评:这是小悦悦妈妈应该做的,这是她的责任。学生 4:(如果)我是那个五金城的管理员,我觉得那个地方的灯光设施有点不好。也许那里有几个人真的看不见。点评:作为市场的管理者,应该有责任让市场的环境更好一些,可能司机就能够看得见。学生 5:我觉得第一位压过小悦悦的司机应该及时把小悦悦送到医院,而不是立即逃跑。 (他有没有发现)发现了, (你怎么知道他发现了?)因为他车已经停下来了(停下来然后第二次重新启动)是的, (你觉得他犯了错误以后应该怎样?)应该立即把小悦悦送到医院。点评:最起码要勇敢承认错误,担当起这个责任,要有担当。学生 6:我认为那里应该设置一些人员在那里,而不是让小孩在那里。点评:要加强市场的管理措施。教师:刚才很多同学提到了市场的管理者、小悦悦的母亲、包括路人、司机都有很多应该要做到的,起码要做到的,是我们所说的底线。呈现:底线,是人们心里可以承受或能够认可的下限、或期望目标的最低目标和基本要求。有道德底线、伦理底线、人格底线、学术底线、职业底线、为官底线总结:法律告示我们哪些是可以做,哪些是不可以做的,在现实生活中的确还有很多的行为法律不能涵盖,这个时候就要求我们用道德的力量去支撑。而道德的底线就是良心。良心,是被现实社会普遍认可并被自己所认同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良心是道德情感的基本形式,是个人自律的突出体现。情境探究:寻找底线,认识良心。教师问:我们再想,7 分钟的时间,18 个路人,最后是捡垃圾的阿婆把她扶起来,如果时光真的可以倒流,我们在想,为什么会出现小悦悦这样的悲剧?学生 1:因为现在很多人都害怕,怕扶了别人,被人诬赖。学生 2:怕承担法律责任。学生 3:法律制度不健全导致小悦悦事件的发生。点评:路人不敢见义勇为,也说明我国法律的体制还有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学生 4:有些人想着少管闲事。教师:世界在变化,很多人更多地想着自己。学生 5:中国人的素质问题,素质不够高,丢失道德底线。教师问:你认为(路人)最应该提高什么素质?学生答:责任、爱心等思想道德素质。总结:我们的社会有这些情况:法制不健全,(部分人)道德素质也不高,社会整体的环境不够好,这些都导致了小悦悦悲剧的发生。教师问:我们是幸运的一代人,活在一个不平凡的时代,每天都在见证种种非凡,却心绪不宁。这种不安,源自各类事端不时在挑战我们良知的底线。在生活中你还知道有突破道德底线、丧失良心的例子吗?学生 1:不赡养父母(你觉得赡养父母是他应该做得吗?)学生 2:近些年的双鹿奶粉事件, (你觉得他什么没有做到?)道德。点评:作为一个经商者,他们起码要有诚信。学生 3:不让座。点评:这是社会公德的起码要求。学生 4:一个小商贩,一周之内收到了顾客的4 张假钞, (那她还不郁闷死)被气死了(真的死了?) ,结果水果被围观者拿走了, (真是雪上加霜)。学生 5:一个人准备跳楼,记者在边上吃吃喝喝,准备拍照。 (教师追问记者该怎么做?学生答拨打 110 报警、制止其跳楼等。 )学生 6:老人摔倒了,没有一个人扶。学生 7:随手丢垃圾。总结:我们刚才提到了很多在家庭、社会生活中没有坚守道德底线、丧失良心的事例。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社会,所有的道德底线都丢了,所有的良心都丢了,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如果道德的底线都被突破,人人丧失了良心,社会将会怎样?)学生 1:社会将充满尔虞我诈,而我们将会在当中死去。学生 2:人人都会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人生都充满尔虞我诈,互不信任,冲突不断,这样的人生的确非常悲惨) 。学生 3:人人都只会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因为我们所有的底线都丢掉了,是吗?)学生 4:人人都会很冷漠、无情,看到每件事情都很麻木,没有感动。学生 5:世界将变成一片混乱。学生 7:就如人没有灵魂,如行尸走肉。总结:我看到还有一些同学没有举手,你们是无法想象,还是不敢想象?教师转承:的确,人人突破底线,人人丧失良心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我们也不愿意这样的社会出现。为了避免这种社会的出现(底线被突破,良心被丢掉) ,你认为应该怎么做?(你觉得应该如何去改变道德底线被突破和良心丧失的情况?)学生 1:应该唤醒自己的爱心与良知。 (从自己的道德层面去做吗?)学生 2:从自我做起,用自己改变他人、感染他人。 (这只是我们自己的层面,那其他部门,相关的部门呢?)学生 3:相关的法律措施应该多鼓励做好人好事的人,不让他们蒙受不白之冤。 (你很善良,你很有良知,我们相信,历史终将会做出公正的审判,好人好事依旧会被传诵。 )学生 4:在生活中多多关心他人,关爱他人,用这样的行为去感染他人。学生 5:对别人要宽容。总结:道德的标准在修正,良心在不同的领域也有不同的要求。如宽容、担当、孝道、诚信、母爱、帮扶过渡:改变这种状态,可以进一步健全法制、加强制度建设,加强道德建设等,我们现在自己能做的,就是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坚守底线,守住自己的良心。教师:我们面对很多的道德要求,有着不同的道德底线,宽容、担当、孝道、诚信、母爱、帮扶、独立、勇敢、坚持、公正、专注、平等都是我们熟悉的词语。【课件呈现:宽容是一种胸怀,担当是一副肩膀,孝道是一束天光,诚信是一块美玉,母爱是停泊的港湾,帮扶是一双温暖的手,独立是一种气魄,勇敢是一种态度,坚持是一颗种子,公正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寄托,平等是一种理想。 】我看到这么一首小诗,深有感触:你见,或者不见我/良心就在那里你念,或者不念我/良心就在那里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心里/默然,相爱你能用这些词语,仿写这首小诗么 ?活动:我看良心,要求学生仿写见与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心里/默然,相爱不悲,不喜/寂静,欢喜。(学生奋笔急书后发言交流)(备注:先后 10 多位同学发言,嵇永忠老师评价说:“学生仿写得很有水平啊,都成诗人了!”王云中老师则感慨:“学生水平很高,记不下来”。 )学生 1:你握或者不握我,公平就在你手里,不离不弃。学生 2:你有或者没有,我就在那里;等待着你的唤醒,让我把世界变得美好。 (我是指什么?良心。 )学生 3:你热心或不热心,人命就在你手里,救人第一。救起大妈,把温暖送进人心里,不顾压力,坚守爱心。学生 4:你坚持,或者不坚持,人们就在那里等待,等待着坚强的你学生 5:你爱或者不爱,诚信这块美玉就在这里,不增不减。学生 6:你见或者不见我,帮扶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仍然要帮扶别人。 )学生 7:你救或者不救人,良心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不因为救了人而悲伤。 )学生 8:你扶,或者不扶,生命就在那里,不离,不来。 (生命很可贵。 )你知道,或者不知道我,我都存在,不消,不灭。你想或者不想我,都坚持着,不退缩。学生 6:你想或者不想我,平等就在这里,不进,不入。你握或者不握我,公正就在你手里,不离,不弃。学生 7:你管或不管,人群就挤在那里。你担心或不担心,大妈就躺在那里无声无息。你救或不救,现实就摆在那里。学生 8:你救或者不救我,我的命运在你手里,不来不去。你帮或者不帮我,你的良心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坚持或者不坚持,成功就在那里,不来不去。学生 9:你哭,或者不哭,困难就在那里,真真实实。你退,或者不退,大山就在那里,不高不矮。你帮,或者不帮,正义都在大家心底,无可非议,让诚信住进大家的心中,让母爱充满心菲。(全场教师、学生给予雷鸣般掌声。 )坚守底线,赢得荣光。教师转承:我们真切体会到良心的重要,我们也看到了很多负面新闻充斥着媒体,这只是良心的暂时潜水,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坚守底线、保卫良心的事例。学生 1:一个孩子把肝献给自己的父亲(教师:作为子女,他应该做吗?学生:应该。教师:作为子女他应该要有学生:孝道。教师:当父母需要你的时候,你同样可以付出。 )学生 2:最美妈妈吴菊萍(追问:她美在哪里?学生答:没有思考就去救人。 )教师补充介绍“XX 年浙江最美一家人之吴菊萍”:吴菊萍告诉世人,在这个时代,善在沉淀在蓄积,它总在不经意之间浮出来,打动人们,让人一下子感到明亮而温暖。她说,那一刻她根本什么都来不及想,只是一种“本能反应” 。她还告诉我们,她本身也是一位 7 个月大孩子的妈妈, “母亲救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 。学生 3:一位捡垃圾的人养育了捡来的孩子 20余年,孩子长大后报答他得养育之恩。学生 4:路人救起溺水老人。学生 5:最美老师,每天点名检查学生是否在校到班,当发现有 2 个孩子没有及时到班时,他们很着急,调课去找两个学生。 (追问:老师美在哪里?学生答:坚持、不放弃。 )学生 6:最美姑娘叶霄雯,邻居家的房屋着火了挨家挨户叫醒他们。 (追问:美在哪里?学生答:勇敢、有责任心。教师提示:“生命时珍贵的,也要保护自己,注意方式。 ”)学生 7:最美爷爷,救落水的孩子牺牲了自己。(教师追问:你觉得他美在哪里?学生: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救了那位孩子。教师:他平常也是这么做的,他已经不只一次救人了。 )学生 8:一位村主任带着村民没日没夜地抗旱,因为突发脑溢血,倒在抗旱岗位上,1000 多位村民含泪为他送别。学生 9:小女孩照顾瘫痪的朋友。教师:很多同学都在举手,说明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坚守底线、保卫良心的例子。【教师展示:一个 90 后的孩子身上背负的不仅仅是贫穷,还有一份责任。17 岁的孩子向善已是一种习惯当记者问她觉得这样苦吗?叶霄雯十分认真地说:这都是该做的啊,没什么苦不苦的。 】教师:我们有了最美爷爷、最美妈妈、最美老师、最美姑娘,我们常山有位乡村教师朱建成坚守乡村大半辈子,一个人撑起一座学校,被评为“浙江骄傲” ;开化好儿媳樊爱姣 10 年如一日,照料瘫痪在床的婆婆,入选“衢州十大杰出女性”我们在生活中感受到了那么多的普通人,用责任和良知树起道德标杆,他们朴素的言行,温暖了很多人的心。教师:衢州新闻网近日发起的一项网络调查结果。呈现调查结果:最近衢州连出“最美爷爷” 、 “最美老师” ,对此你有什么感受?道德回归,衢州好人越来越多:4.615%。衢州民风淳朴,是一座温暖的城市:26.15%。希望类似的好人越来越多:38.07%。其他:31.15%。教师:市民选择最多的是哪一项?学生:希望类似的好人越来越多。教师:我们都相信我们这座城市民风淳朴,还希望我们这个城市更加温暖。总结:对于最美好人的传颂和尊重,体现了衢州百姓对于真诚、责任、良知和爱心的普遍认同和核心诉求。南京彭宇案考验着人们施善的信心,佛山小悦悦事件让我们领会爱心缺失的寒冷,凡人善举不断上演,普通人身上的良知和责任并没有因此消减,友善助人的传统美德依然在绵续,而正义和良善仍是社会主流。八上第九课守候良心课堂实录浙江衢州白云学校 叶海涛课前活动:播放:你用平凡感动中国全国道德模范群像视频。引课:全国道德模范是我们生活中的一批普通人,他们在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方面展现着道德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然而,在我们身边,却有这样的场景。情境导入:播放:7 分钟,18:1 (小悦悦事件辽宁卫视报道)教师:老师一直很犹豫,要不要把这段视频给大家看,因为我看了这段视频以后心情很复杂,不知道你们看了以后心情怎样?学生 1:我感到很愤慨。 (为什么呢)因为她被两辆车碾过后,那么多人看到她竟然还没有把她抱到路边,没有救她。 (有多少个?) 18 个。学生 2:我很难过。 (你怎么难过?)因为那18 个路人实在太那个了。 (或许有人真的可能没有看到,但这个数字实在太多了,时间太长了,你很难过。 )学生 3:我的心情很沉重, (你为什么感到沉重呢) ,经过 18 个路人一个个那么陌生,对这种事情麻木。教师:我们同学的心情和我一样地复杂,小悦悦已经离开了人世,我有的时候也在想,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假使所有可以重新来过,这样的悲剧是不是还会出现呢?我们如何(做)才不会重演?学生 1:我见到这种情况,会立马跑过去,把小孩子(悦悦)抱起来。 (非常好,你肯定不是那18 个人中的一个) ,然后我会立马打 120,或者是我立马把她抱起来跑到最近的医院。点评:其实这个时候最好不要抱起来,因为在医疗上的问题可能还有研究的地方。学生 2:如果我是那路人中的一个,我会马上打 120 然后告诉他的家属。(除了路人谁可以避免这个悲剧的出现?)学生 3:我觉得那个时候小悦悦的妈妈应该陪在她的身边, (你觉得小悦悦的妈妈是有责任的) ,那个时候她没有在孩子的身边, (作为母亲应该看管好自己的孩子,这是她应该做的吗?)是的,那个时候她没有陪在她身边(她在做生意) 。点评:这是小悦悦妈妈应该做的,这是她的责任。学生 4:(如果)我是那个五金城的管理员,我觉得那个地方的灯光设施有点不好。也许那里有几个人真的看不见。点评:作为市场的管理者,应该有责任让市场的环境更好一些,可能司机就能够看得见。学生 5:我觉得第一位压过小悦悦的司机应该及时把小悦悦送到医院,而不是立即逃跑。 (他有没有发现)发现了, (你怎么知道他发现了?)因为他车已经停下来了(停下来然后第二次重新启动)是的, (你觉得他犯了错误以后应该怎样?)应该立即把小悦悦送到医院。点评:最起码要勇敢承认错误,担当起这个责任,要有担当。学生 6:我认为那里应该设置一些人员在那里,而不是让小孩在那里。点评:要加强市场的管理措施。教师:刚才很多同学提到了市场的管理者、小悦悦的母亲、包括路人、司机都有很多应该要做到的,起码要做到的,是我们所说的底线。呈现:底线,是人们心里可以承受或能够认可的下限、或期望目标的最低目标和基本要求。有道德底线、伦理底线、人格底线、学术底线、职业底线、为官底线总结:法律告示我们哪些是可以做,哪些是不可以做的,在现实生活中的确还有很多的行为法律不能涵盖,这个时候就要求我们用道德的力量去支撑。而道德的底线就是良心。良心,是被现实社会普遍认可并被自己所认同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良心是道德情感的基本形式,是个人自律的突出体现。情境探究:寻找底线,认识良心。教师问:我们再想,7 分钟的时间,18 个路人,最后是捡垃圾的阿婆把她扶起来,如果时光真的可以倒流,我们在想,为什么会出现小悦悦这样的悲剧?学生 1:因为现在很多人都害怕,怕扶了别人,被人诬赖。学生 2:怕承担法律责任。学生 3:法律制度不健全导致小悦悦事件的发生。点评:路人不敢见义勇为,也说明我国法律的体制还有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学生 4:有些人想着少管闲事。教师:世界在变化,很多人更多地想着自己。学生 5:中国人的素质问题,素质不够高,丢失道德底线。教师问:你认为(路人)最应该提高什么素质?学生答:责任、爱心等思想道德素质。总结:我们的社会有这些情况:法制不健全,(部分人)道德素质也不高,社会整体的环境不够好,这些都导致了小悦悦悲剧的发生。教师问:我们是幸运的一代人,活在一个不平凡的时代,每天都在见证种种非凡,却心绪不宁。这种不安,源自各类事端不时在挑战我们良知的底线。在生活中你还知道有突破道德底线、丧失良心的例子吗?学生 1:不赡养父母(你觉得赡养父母是他应该做得吗?)学生 2:近些年的双鹿奶粉事件, (你觉得他什么没有做到?)道德。点评:作为一个经商者,他们起码要有诚信。学生 3:不让座。点评:这是社会公德的起码要求。学生 4:一个小商贩,一周之内收到了顾客的4 张假钞, (那她还不郁闷死)被气死了(真的死了?) ,结果水果被围观者拿走了, (真是雪上加霜)。学生 5:一个人准备跳楼,记者在边上吃吃喝喝,准备拍照。 (教师追问记者该怎么做?学生答拨打 110 报警、制止其跳楼等。 )学生 6:老人摔倒了,没有一个人扶。学生 7:随手丢垃圾。总结:我们刚才提到了很多在家庭、社会生活中没有坚守道德底线、丧失良心的事例。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社会,所有的道德底线都丢了,所有的良心都丢了,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如果道德的底线都被突破,人人丧失了良心,社会将会怎样?)学生 1:社会将充满尔虞我诈,而我们将会在当中死去。学生 2:人人都会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人生都充满尔虞我诈,互不信任,冲突不断,这样的人生的确非常悲惨) 。学生 3:人人都只会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因为我们所有的底线都丢掉了,是吗?)学生 4:人人都会很冷漠、无情,看到每件事情都很麻木,没有感动。学生 5:世界将变成一片混乱。学生 7:就如人没有灵魂,如行尸走肉。总结:我看到还有一些同学没有举手,你们是无法想象,还是不敢想象?教师转承:的确,人人突破底线,人人丧失良心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我们也不愿意这样的社会出现。为了避免这种社会的出现(底线被突破,良心被丢掉) ,你认为应该怎么做?(你觉得应该如何去改变道德底线被突破和良心丧失的情况?)学生 1:应该唤醒自己的爱心与良知。 (从自己的道德层面去做吗?)学生 2:从自我做起,用自己改变他人、感染他人。 (这只是我们自己的层面,那其他部门,相关的部门呢?)学生 3:相关的法律措施应该多鼓励做好人好事的人,不让他们蒙受不白之冤。 (你很善良,你很有良知,我们相信,历史终将会做出公正的审判,好人好事依旧会被传诵。 )学生 4:在生活中多多关心他人,关爱他人,用这样的行为去感染他人。学生 5:对别人要宽容。总结:道德的标准在修正,良心在不同的领域也有不同的要求。如宽容、担当、孝道、诚信、母爱、帮扶过渡:改变这种状态,可以进一步健全法制、加强制度建设,加强道德建设等,我们现在自己能做的,就是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坚守底线,守住自己的良心。教师:我们面对很多的道德要求,有着不同的道德底线,宽容、担当、孝道、诚信、母爱、帮扶、独立、勇敢、坚持、公正、专注、平等都是我们熟悉的词语。【课件呈现:宽容是一种胸怀,担当是一副肩膀,孝道是一束天光,诚信是一块美玉,母爱是停泊的港湾,帮扶是一双温暖的手,独立是一种气魄,勇敢是一种态度,坚持是一颗种子,公正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寄托,平等是一种理想。 】我看到这么一首小诗,深有感触:你见,或者不见我/良心就在那里你念,或者不念我/良心就在那里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心里/默然,相爱你能用这些词语,仿写这首小诗么 ?活动:我看良心,要求学生仿写见与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心里/默然,相爱不悲,不喜/寂静,欢喜。(学生奋笔急书后发言交流)(备注:先后 10 多位同学发言,嵇永忠老师评价说:“学生仿写得很有水平啊,都成诗人了!”王云中老师则感慨:“学生水平很高,记不下来”。 )学生 1:你握或者不握我,公平就在你手里,不离不弃。学生 2:你有或者没有,我就在那里;等待着你的唤醒,让我把世界变得美好。 (我是指什么?良心。 )学生 3:你热心或不热心,人命就在你手里,救人第一。救起大妈,把温暖送进人心里,不顾压力,坚守爱心。学生 4:你坚持,或者不坚持,人们就在那里等待,等待着坚强的你学生 5:你爱或者不爱,诚信这块美玉就在这里,不增不减。学生 6:你见或者不见我,帮扶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仍然要帮扶别人。 )学生 7:你救或者不救人,良心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不因为救了人而悲伤。 )学生 8:你扶,或者不扶,生命就在那里,不离,不来。 (生命很可贵。 )你知道,或者不知道我,我都存在,不消,不灭。你想或者不想我,都坚持着,不退缩。学生 6:你想或者不想我,平等就在这里,不进,不入。你握或者不握我,公正就在你手里,不离,不弃。学生 7:你管或不管,人群就挤在那里。你担心或不担心,大妈就躺在那里无声无息。你救或不救,现实就摆在那里。学生 8:你救或者不救我,我的命运在你手里,不来不去。你帮或者不帮我,你的良心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坚持或者不坚持,成功就在那里,不来不去。学生 9:你哭,或者不哭,困难就在那里,真真实实。你退,或者不退,大山就在那里,不高不矮。你帮,或者不帮,正义都在大家心底,无可非议,让诚信住进大家的心中,让母爱充满心菲。(全场教师、学生给予雷鸣般掌声。 )坚守底线,赢得荣光。教师转承:我们真切体会到良心的重要,我们也看到了很多负面新闻充斥着媒体,这只是良心的暂时潜水,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坚守底线、保卫良心的事例。学生 1:一个孩子把肝献给自己的父亲(教师:作为子女,他应该做吗?学生:应该。教师:作为子女他应该要有学生:孝道。教师:当父母需要你的时候,你同样可以付出。 )学生 2:最美妈妈吴菊萍(追问:她美在哪里?学生答:没有思考就去救人。 )教师补充介绍“XX 年浙江最美一家人之吴菊萍”:吴菊萍告诉世人,在这个时代,善在沉淀在蓄积,它总在不经意之间浮出来,打动人们,让人一下子感到明亮而温暖。她说,那一刻她根本什么都来不及想,只是一种“本能反应” 。她还告诉我们,她本身也是一位 7 个月大孩子的妈妈, “母亲救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 。学生 3:一位捡垃圾的人养育了捡来的孩子 20余年,孩子长大后报答他得养育之恩。学生 4:路人救起溺水老人。学生 5:最美老师,每天点名检查学生是否在校到班,当发现有 2 个孩子没有及时到班时,他们很着急,调课去找两个学生。 (追问:老师美在哪里?学生答:坚持、不放弃。 )学生 6:最美姑娘叶霄雯,邻居家的房屋着火了挨家挨户叫醒他们。 (追问:美在哪里?学生答:勇敢、有责任心。教师提示:“生命时珍贵的,也要保护自己,注意方式。 ”)学生 7:最美爷爷,救落水的孩子牺牲了自己。(教师追问:你觉得他美在哪里?学生: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救了那位孩子。教师:他平常也是这么做的,他已经不只一次救人了。 )学生 8:一位村主任带着村民没日没夜地抗旱,因为突发脑溢血,倒在抗旱岗位上,1000 多位村民含泪为他送别。学生 9:小女孩照顾瘫痪的朋友。教师:很多同学都在举手,说明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坚守底线、保卫良心的例子。【教师展示:一个 90 后的孩子身上背负的不仅仅是贫穷,还有一份责任。17 岁的孩子向善已是一种习惯当记者问她觉得这样苦吗?叶霄雯十分认真地说:这都是该做的啊,没什么苦不苦的。 】教师:我们有了最美爷爷、最美妈妈、最美老师、最美姑娘,我们常山有位乡村教师朱建成坚守乡村大半辈子,一个人撑起一座学校,被评为“浙江骄傲” ;开化好儿媳樊爱姣 10 年如一日,照料瘫痪在床的婆婆,入选“衢州十大杰出女性”我们在生活中感受到了那么多的普通人,用责任和良知树起道德标杆,他们朴素的言行,温暖了很多人的心。教师:衢州新闻网近日发起的一项网络调查结果。呈现调查结果:最近衢州连出“最美爷爷” 、 “最美老师” ,对此你有什么感受?道德回归,衢州好人越来越多:4.615%。衢州民风淳朴,是一座温暖的城市:26.15%。希望类似的好人越来越多:38.07%。其他:31.15%。教师:市民选择最多的是哪一项?学生:希望类似的好人越来越多。教师:我们都相信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