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学之专业1_第1页
检验学之专业1_第2页
检验学之专业1_第3页
检验学之专业1_第4页
检验学之专业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11单选题 (290题,共 200.1分) 1.枸橼酸钠抗凝血浆中不含有的凝血因子是(0.69分)A.因子B.因子C.因子D.因子E.因子正确答案:E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因子即钙离子,枸橼酸钠抗凝机制为其可与血中钙离子形成可溶性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故枸橼酸钠抗凝血浆中含有除钙离子外的所有凝血因子。知识点1:血液样本采集知识点2:抗凝剂的选择难度:12.阻止凝血酶生成的抗凝剂为(0.69分)A.枸橼酸钠B.草酸钾C.肝素D.双草酸盐E.EDTA 盐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肝素的作用机制是可加强抗凝血酶(AT)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从而具有阻止凝血酶形成、对抗凝血酶和阻止血小板聚集等多种作用。其他的抗凝剂作用机制均是与钙离子结合从而达到抗凝的目的。知识点1:血液样本采集知识点2:抗凝剂的选择难度:13.目前 ICSH 推荐测定 Hb 的参考方法是(0.69分)A.十二烷基硫酸钠比色法B.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C.碱羟血红蛋白比色法D.酸化血红蛋白比色法E.叠氮高铁血红蛋白法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是1966年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血红蛋白测定参考方法。知识点1:血红蛋白测定知识点2:方法学评价难度:14.下列不属于血红蛋白测定的影响因素是(0.69分)A.异常血浆蛋白质B.高脂血症C.白细胞总数过高D.脂滴E.血红蛋白转化液是否含有 KCN正确答案:E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本题答案前四项是引起血红蛋白测定的影响因素,可导致结果偏高。目前为避免免 KCN 的毒性,不含 KCN 的血红蛋白转化液已经得到了应用,其精密度和准确性均符合要求。知识点1:血红蛋白测定知识点2:影响因素难度:15.手工方法白细胞计数的计算公式是(下式中 N 代表四个大方格中白细胞总数)(0.69分)A.N10106/L20B.N1O106/L200C.(N/4)10106/L20D.(N/4)10106/L200E.(N/4)106/L20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本题答案是(N/4)1010 6/L20,式中 N/4是换算出每个大方格的白细胞数,10 是换算为1l,106/L 是换算为1L,20是乘以稀释倍数。知识点1:白细胞计数知识点2:操作方法难度:16.在手工法进行白细胞计数时,血液稀释比例为20倍,计数四周四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数为112个,则白细胞的浓度为(0.69分)A.22.4109/LB.11.2109/LC.5.6109/LD.4.8109/LE.2.8109/L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手工法进行白细胞计数时白细胞的浓度为四周四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数除以4(得到每个大方格内的平均白细胞数) ,乘以10(换算为1l,乘以10 6(换算为1L),乘以20(稀释倍数) 。知识点1:白细胞计数知识点2:操作方法难度:17.某患者进行血液分析时红细胞计数结果是4.2 1012/L,血红蛋白浓度是123g/L,则MCH 结果是(0.69分)A.19.3pgB.29.3pgC.33.3pgD.41.3pgE.52pg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指平均每个红细胞所含的血红蛋白量,通过红细胞计数结果与血红蛋白浓度计算得出。计算公式为:MCH=(Hb/RBC)(pg)知识点1:红细胞平均指数测定知识点2:MCH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难度:18.不属于人工法血细胞计数的技术性误差的是(0.69分)A.计数域误差B.标本混匀不够C.稀释倍数不准D.采血量不足E.充池液体不准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计数域误差又称固有误差,是由于血细胞在计数池内分布不均所致,无法避免。本题中其他答案是在血细胞计数过程中由于技术原因或使用器材的原因所致,属于技术性误差。知识点1:红细胞计数知识点2:质量控制难度:19.使用激光与细胞化学法进行白细胞分类,过氧化物酶活性最强的细胞是(0.69分)A.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单核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过氧化物酶染色技术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原理为:嗜酸性粒细胞有很强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中性粒细胞有较强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单核细胞次之,而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均无此酶。知识点1:白细胞分类计数知识点2:检测原理难度:110.正常成年人血红蛋白 A 的主要肽链结构是(0.69分)A.22B.22C.22D.22E.22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正常成年人血红蛋白 A(22)约占血红蛋白总量的 95以上;血红蛋白 A2(22)约占血红蛋白总量的23;血红蛋白 F(22)约占血红蛋白总量的2。知识点1:红细胞检查知识点2: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及成分难度:111.人体组织内巨噬细胞来源于(0.69分)A.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单核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循环血液内的单核细胞并非终末细胞,它在血液中的停留只是暂时的,36 天后进入组织或体腔内,转变为巨噬细胞。知识点1:白细胞分类知识点2:单核细胞难度:112.按照贫血的病因来区分发病机制,下列组合中错误的是 (0.69分)A.造血功能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B.红细胞寿命缩短 溶血性贫血C.铁利用障碍铁粒幼细胞贫血D.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巨幼细胞性贫血E.造血原料缺乏缺铁性贫血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维生素 B12或叶酸缺乏导致 DNA 合成障碍所致的贫血。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可导致血红蛋白病。知识点1:贫血知识点2:按病因分类难度:113.外周血涂片见到大量有核红细胞,可能的疾病是 (0.69分)A.缺铁性贫血B.巨幼细胞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铁粒幼细胞贫血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在成人外周血涂片中无有核红细胞,出现大量有核红细胞最常见于各种溶血性贫血。知识点1:红细胞形态检差知识点2:临床意义难度:114.RDW 增大说明红细胞(0.69分)A.体积大小不均一B.体积变小C.体积增大D.结构异常E.染色异常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是反映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是反映红细胞大小不等的客观指标,当 RDW 增大时反映红细胞体积大小不均一。知识点1: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知识点2:临床意义难度:115.ABO 血型遗传中,父母双方各遗传给子代一个基因,可以组成基因型的数目为(0.69分)A.3B.4C.5D.6E.7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血型基因是从父母那里各遗传一个,由 A、B 、O 组成的基因可以为AA、AO、BB、BO 、AB、OO,一共6个。知识点1:红细胞 ABO 血型系统知识点2:遗传基础难度:116.目前对于 ABO 基因学说较能被接受的是(0.69分)A.单基因B.等位基因学说C.复等位基因学说D.三等位基因学说E.四等位基因学说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一般认为在决定 ABO 血型遗传的基因座上,有 A、B、O 三个等位基因。知识点1:红细胞 ABO 血型系统知识点2:遗传基础难度:117.患者红细胞与抗 A 及抗 B 均不产生凝集,其血清与 A、B 红细胞均产生凝集,则此患者的血型为(0.69分)A.A 型B.B 型C.O 型D.AB 型E.孟买型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红细胞与抗 A 及抗 B 均不产生凝集,则红细胞上没有 A 或 B 抗原;血清与 A、B 红细胞均产生凝集,则血清中有抗 A 和抗 B。符合 O 型血的血清学反应模式。知识点1:红细胞 ABO 血型系统知识点2:ABO 血型鉴定难度:118.下列关于血型物质叙述错误的是(0.69分)A.血型物质能中和天然抗体B.测定唾液中的血型物质有助于鉴定血型C.血型物质可存在于尿液、汗液、乳汁中D.测定脑脊液中的血型物质有助于血型鉴定E.检测羊水中的血型物质有助于胎儿的血型鉴定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分泌型个体的血型物质存在于唾液、尿液、汗液、乳汁、泪液、胃液、羊水、精液、胆汁等体液中,但不存在于脑脊液中。血型物质可以中和相应抗体,有助于血型鉴定。知识点1:红细胞 ABO 血型系统知识点2:血型物质难度:119.父母血型分别为 AB 型和 A 型,其子女的血型不可能为(0.69分)A.A 型B.B 型C.AB 型D.O 型E.A 型或 B 型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AB 型和 A 型所生子女血型可能为 A 型、B 型、AB 型。如果父亲血型为罕见的 CisAB 型,即A 基因和 B 基因位于同侧染色体上,另一侧染色体只有 O 基因。CisAB 型与 A 型人生的子女血型还可能为 O 型,但非常罕见,所以选第四个选项。知识点1:红细胞 ABO 血型系统知识点2:遗传基础难度:120.临床上称 Rh 阴性是指红细胞上缺乏 (0.69分)A.C 抗原B.D 抗原C.E 抗原D.c 抗原E.e 抗原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习惯上将红细胞上有 D 抗原的称为 Rh 阳性,缺乏 D 抗原的称为 Rh 阴性。知识点1:红细胞 Rh 血型系统知识点2:Rh 血型系统的命名难度:121.ABO 系统抗体中天然抗体类别主要是(0.69分)A.IgGB.IgMC.IgED.IgAE.IgD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ABO 系统抗体分为天然抗体和免疫性抗体。天然抗体是在没有明显的抗原刺激下产生的,以IgM 为主。免疫性抗体是在有抗原刺激下产生的,如输血、妊娠,包括 IgG、IgM、IgA ,以IgG 为主。知识点1:红细胞 ABO 血型系统知识点2:ABO 血型系统的抗原及抗体检测难度:122.血小板表面具有复杂的血型抗原,但是没有(0.69 分)A.ABO 抗原B.Rh 抗原C.HLAD.血小板特异抗原E.血小板相关抗原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血小板血型抗原分为血小板特异抗原(HPA-1,HPA-2等)和血小板相关抗原(ABO、HLA、Lewis、I 、i、P),缺少 Rh、Duffy 、Kell,Kidd 和 Lutheran 系统的抗原。目前只发现 Rh 抗原存在于红细胞上。知识点1:血小板血型系统知识点2:血小板抗原难度:123.人类白细胞上表达的抗原性最强的抗原类别为( 0.69分)A.红细胞血型抗原B.白细胞特有抗原C.人类白细胞抗原D.血小板特异性抗原E.细胞特异性抗原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人类白细胞上有3类抗原:红细胞血型抗原、白细胞特有抗原、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其中HLA 的抗原性最强。知识点1:人类白细胞抗原知识点2:HLA 抗原和抗体难度:124.在正常情况下,下列物质中能被肾小管完全重吸收的是 (0.69分)A.葡萄糖B.肌酐C.尿素D.尿酸E.磷酸盐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在肾脏近曲小管,滤过液中的葡萄糖、小分子蛋白、氨基酸、乳酸、肌酸等几乎能全部被重吸收;而肌酐则不能被重吸收;其他物质则被部分重吸收。知识点1:尿液生成知识点2:机制难度:125.管型形成的主要基质蛋白是(0.69分)A.黏蛋白B.本周蛋白C.1微球蛋白D.2微球蛋白E.T-H 蛋白正确答案:E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尿液清蛋白和 T-H 蛋白是形成管型的基础物质。知识点1:尿管型检查知识点2:管型形成机制和条件难度:126.饱和盐水漂浮法最适用于下列哪种寄生虫卵的检查 (0.69分)A.钩虫卵B.蛲虫卵C.蛔虫卵D.血吸虫卵E.阿米巴滋养体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检查钩虫卵用饱和盐水漂浮法;烧虫卵用透明薄膜拭子法;蛔虫卵用离心沉淀集卵法;血吸虫卵用毛蚴孵化法;阿米巴滋养体直接镜检,要注意保温。知识点1:寄生虫病原学检查知识点2:粪便检查难度:127.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集的三管脑脊液呈现下列何种变化 (0.69分)A.第一管血性,后两管逐渐变淡,经离心后,上清液无色透明B.第一管血性,后两管逐渐变淡,经离心后,上清液呈淡红色或黄色C.三管均为红色,经离心后,上清液均为无色透明D.三管均为红色,经离心后,上清液均呈淡红色或黄色E.只第三管血性,经离心后,上清液呈黄色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时,三管均为红色,各管间红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别;蛛网膜下腔陈旧性出血,上清液呈黄色或淡红色。如果是穿刺损伤所致出血,第一管血性,后两管逐渐变淡,离心后,上清液应是透明的。知识点1:脑脊液理学检查知识点2:颜色及透明度难度:128.下列关于脑脊液蛋白质检查的叙述正确的是(0.69 分)A.脑脊液蛋白质定量分为比浊法和比色法,比浊法优于比色法B.潘氏试验灵敏度高,部分正常脑脊液可出现极弱的阳性结果C.新生儿脑脊液蛋白质含量比成人低D.正常脑脊液蛋白质含量约为血浆蛋白的2E.Froin 综合征是一种出血性脑病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脑脊液蛋白质定量分为比浊法和比色法,比色法优于比浊法;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尚不完善,因此,新生儿脑脊液蛋白质含量比成人高,6个月后逐步降至成人水平;正常脑脊液蛋白质含量不到血浆蛋白的1;Froin 综合征是一种梗阻性脑病;潘氏试验灵敏度高,部分正常脑脊液可出现极弱的阳性结果。知识点1:脑脊液蛋白质检查知识点2:方法学评价难度:129.钩虫感染时出现(0.69分)A.嗜酸性粒细胞增高B.中性粒细胞毒性改变C.异型淋巴细胞增高D.嗜碱性粒细胞增多E.Auer 小体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当发生寄生虫尤其是肠道寄生虫感染时,肠寄生虫抗原与肠壁内结合 IgE 的肥大细胞接触,使后者脱颗粒而释放组胺,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知识点1: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知识点2:临床意义难度:130.急性化脓性球菌感染时出现(0.69分)A.嗜酸性粒细胞增高B.中性粒细胞毒性改变C.异型淋巴细胞增高D.嗜碱性粒细胞增多E.Auer 小体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当出现各种病原体所致的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可发生核象左移并常伴有明显的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变性等毒性改变。知识点1:白细胞形态检查知识点2:临床意义难度:13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出现(0.69分)A.嗜酸性粒细胞增高B.中性粒细胞毒性改变C.异型淋巴细胞增高D.嗜碱性粒细胞增多E.Auer 小体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病毒感染或过敏原则刺激下,淋巴细胞增生并出现某些形态学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增高最为显著。知识点1:白细胞形态检查知识点2:临床意义难度:132.急性白血病时出现(0.69分)A.嗜酸性粒细胞增高B.中性粒细胞毒性改变C.异型淋巴细胞增高D.嗜碱性粒细胞增多E.Auer 小体正确答案:E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棒状小体是白细胞胞质中出现的呈紫红色的细杆状物质,它只出现在白血病细胞中,对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见到 Auer 小体就可确诊为髓系急性白血病。知识点1:白细胞形态检查知识点2:临床意义难度:133.肾小管性蛋白尿的特点是(0.69分)A.本周蛋白尿B.活动后出现尿蛋白,平卧后仍持续存在C.过度活动后出现尿蛋白,平卧后消失D.尿中以相对小分子量蛋白为主E.尿中有 T-H 糖蛋白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肾小管性蛋白尿表现为小分子量蛋白重吸收障碍,如 1微球蛋白、 2微球蛋白、溶菌酶等。知识点1:病理性蛋白尿分型知识点2:肾小管性蛋白尿难度:134.体位性蛋白尿的特点是(0.69分)A.本周蛋白尿B.活动后出现尿蛋白,平卧后仍持续存在C.过度活动后出现尿蛋白,平卧后消失D.尿中以相对小分子量蛋白为主E.尿中有 T-H 糖蛋白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体位性蛋白尿表现为长时间站立压迫肾静脉而出现一过性蛋白尿,属生理性蛋白尿。知识点1:生理性蛋白尿知识点2:体位性蛋白尿难度:135.属于溢出性蛋白尿的是(0.69分)A.本周蛋白尿B.活动后出现尿蛋白,平卧后仍持续存在C.过度活动后出现尿蛋白,平卧后消失D.尿中以相对小分子量蛋白为主E.尿中有 T-H 糖蛋白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溢出性蛋白尿是指血中出现了大量的中小分子蛋白,超出了肾脏的重吸收能力,如本周蛋白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等。知识点1:病理性蛋白尿分型知识点2:溢出性蛋白尿难度:136.可作为判断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和预后的是(0.69 分)A.脑脊液谷氨酸胺B.脑脊液腺苷脱氨酶C.脑脊液乳酸脱氢酶D.脑脊液肌酸激酶E.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乳酸脱氢酶(LD)明显增高,经治疗,效果不佳的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LD 无明显减低甚至进一步增高,因此,可作为判断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和预后的指标。知识点1:脑脊液酶学检查的临床意义知识点2:乳酸脱氢酶难度:137.用于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是(0.69分)A.脑脊液谷氨酸胺B.脑脊液腺苷脱氨酶C.脑脊液乳酸脱氢酶D.脑脊液肌酸激酶E.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腺苷脱氨酶来自 T 淋巴细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 ADA 增高程度明显高于其他性质的脑膜炎,ADA 可作为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指标。知识点1:脑脊液酶学检查的临床意义知识点2:腺苷脱氨酶难度:138.作为多发性硬化症辅助诊断指标的是(0.69分)A.脑脊液谷氨酸胺B.脑脊液腺苷脱氨酶C.脑脊液乳酸脱氢酶D.脑脊液肌酸激酶E.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正确答案:E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含量增高是髓索遭到破坏的近期指标,约90的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急性期 MBP 增高,病情好转后2周可恢复至正常,因此,髓鞘碱性蛋白可作为多发性硬化症的辅助诊断指标。知识点1:脑脊液蛋白质检查知识点2:临床意义难度:139.痛风患者,可在其关节腔积液中发现的结晶是( 0.69分)A.磷灰石结晶B.尿酸盐结晶C.草酸钙结晶D.胆固醇结晶E.类固醇结晶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急性痛风患者关节腔积液中可发现尿酸盐结晶。知识点1:关节腔积液知识点2:临床意义难度:140.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在其关节腔积液中发现的结晶是 (0.69分)A.磷灰石结晶B.尿酸盐结晶C.草酸钙结晶D.胆固醇结晶E.类固醇结晶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其关节腔积液中偶见胆固醇结晶。知识点1:关节腔积液知识点2:临床意义难度:141.心包积液呈草黄色,常见于(0.69分)A.尿毒症B.阿米巴脓肿破溃C.曲霉菌感染D.铜绿假单胞菌感染E.溶血性黄疸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草黄色多见于尿毒症引起的心包积液。知识点1:胸腔、腹腔和心包腔积液检查知识点2:理学检查及临床意义难度:142.积液呈黑色,常见于(0.69分)A.尿毒症B.阿米巴脓肿破溃C.曲霉菌感染D.铜绿假单胞菌感染E.溶血性黄疸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积液呈黑色由曲霉菌感染引起。知识点1:胸腔、腹腔和心包腔积液检查知识点2:理学检查及临床意义难度:143.积液呈黄色,常见于(0.69分)A.尿毒症B.阿米巴脓肿破溃C.曲霉菌感染D.铜绿假单胞菌感染E.溶血性黄疸正确答案:E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积液呈黄色或淡黄色,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黄疸。知识点1:胸腔、腹腔和心包腔积液检查知识点2:理学检查及临床意义难度:144.下列抗凝剂使用方法正确的是(0.69分)A.血液分析使用枸橼酸钠溶液抗凝,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4B.血沉使用枸橼酸钠溶液抗凝,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4C.血沉使用拘椽酸钠溶液抗凝,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9D.血细胞比容使用枸橼酸钠溶液抗凝,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9E.血细胞比容使用枸橼酸钠溶液抗凝,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 1:4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测定血沉时应使用构橡酸钠溶液抗凝,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4,血液分析与血细胞比容测定使用 EDTA 盐为抗凝剂。知识点1:血液样本采集知识点2:抗凝剂的选择难度:145.进行凝血项目检查使用的真空采血管的试管盖是 (0.69分)A.红色B.紫色C.蓝色D.黄色E.绿色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目前采血一般使用真空采血管,其试管盖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用途。蓝色试管盖的真空采血管中添加剂为109mmol/L 的枸橼酸钠,常用于凝血项目的检查。红色:无添加剂;紫色:EDTA-K:抗凝剂;绿色:肝素抗凝剂;黄色:内含惰性分离胶。知识点1:血液样本采集知识点2:抗凝剂的选择难度:146.进行血涂片显微镜形态学观察,最合适的观察区域是 (0.69分)A.头部B.体部C.尾部D.两侧E.体尾交界处正确答案:E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血涂片体尾交界处细胞分布均匀,是最合适的观察区域。知识点1:红细胞形态检查知识点2:质量控制难度:147.下列物质属于碱性蛋白质的是(0.69分)A.血红蛋白B.细胞核蛋白C.嗜碱性颗粒D.杜勒小体E.DNA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瑞氏染色原理为:血细胞对染料既有物理的吸附作用,又有化学的亲和作用,各种细胞成分化学性质不同,对各种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样。因此,用瑞氏染液染色后,在同一血片上,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色彩。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后染粉红色,称为嗜酸性物质;细胞核蛋白和淋巴细胞胞质为酸性,与碱性染料亚甲蓝或天青结合后染紫蓝色,称为嗜碱性物质;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亚甲蓝均可结合染淡紫色,故称为中性物质。知识点1:血液细胞染色知识点2:瑞氏染色难度:148.SDS-Hb 测定法血红蛋白最大的优点是 (0.69分)A.呈色稳定B.操作简便C.准确性高D.精确性符合要求E.没有公害正确答案:E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解析 SDS-Hb 测定血红蛋白法是血红蛋白测定的次选方法,其优点是操作简单,呈色稳定,准确性和精确性符合要求,最大的优点是无公害。知识点1:血红蛋白测定知识点2:方法学评价难度:149.使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血红蛋白时,不能被转化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的是(0.69分)A.HbO2B.HbCC.HbCOD.SHbE.HbS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具有操作简单、显色快且稳定,读取吸光度后可直接定值等优点,故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作为国际血红蛋白测定标准法。缺点是SHb 不能被转化及试剂具有毒性。知识点1:血红蛋白测定知识点2:检测原理难度:150.常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时所得到的计数值为何处的白细胞数 (0.69分)A.分裂池B.成熟池C.贮备池D.循环池E.边缘池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目前常根据其发育阶段将粒细胞人为地划分为分裂池、成熟池、贮备池、循环池等。常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时所得到的计数值为循环血液即循环池中的白细胞数。知识点1:白细胞计数知识点2:根据细胞发育阶段分类难度:151.导致白细胞生理性降低的因素中包括(0.69分)A.运动B.妊娠C.吸烟D.情绪激动E.休息正确答案:E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白细胞计数在安静和休息时数量较低,在运动、疼痛、情绪激动时可增高,妊娠时白细胞可增高达1510 9/L 以上,吸烟者平均白细胞计数可高于非吸烟者30%。知识点1:白细胞计数知识点2:临床意义难度:152.少儿生理性的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基本相等的时间分别为 (0.69分)A.1-2天和1-2岁B.4-5天和2-3 岁C.6-9天和 4-5岁D.7-14天和 5-6岁E.10-15天和6-7岁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生理性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其比例有两次基本相等的时间,分别为6-9天和4-5岁。出生6-9天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可达50%,4-5岁后逐渐恢复成人比例。知识点1:白细胞分类计数知识点2:临床意义难度:153.中性粒细胞减低可见于(0.69分)A.急性化脓性胆囊炎B.伤寒C.心肌梗死D.消化道大出血E.败血症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某些革兰阴性杆菌如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时,如无并发症,中性粒细胞计数均减少,在其他病理性情况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接触放射线等中性粒细胞也可减低。知识点1:白细胞分类计数知识点2:临床意义难度:154.下列变化中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是(0.69 分)A.大小不均B.中毒颗粒C.空泡变性D.Dohle 小体E.巨多分叶核正确答案:E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包括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变性、Dohle 小体等,巨多分叶核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维生素 B12或叶酸所致。知识点1:白细胞分类计数知识点2:临床意义难度:155.退行性核左移可见于(0.69分)A.急性化脓性感染B.急性失血C.伤寒D.急性溶血E.急性中毒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外周血中杆状核细胞增多并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均称为核左移。核象左移时伴有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称再生性左移,最常见于各种病原体所致的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时。核象左移时伴有中性粒细胞数量正常或减低称退行性左移,常见于伤寒感染等。知识点1:白细胞分类计数知识点2:临床意义难度:156.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患者进行血液分析时 MCV 和 RDW 的变化是(0.69分)A.MCV 和 RDW 均增高B.MCV 和 RDW 均减低C.MCV 增高 ,RDW 减低D.MCV 减低, RDW 增高E.MCV 和 RDW 均正常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MCV 和 RDW 是反映红细胞平均体积大小和体积不均一性的参数,当出现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时,红细胞体积变小,体积之问差异性增加,造成 MCV 减低和 RDW 增高。知识点1:红细胞平均指数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知识点2:临床意义难度:157.巨幼细胞性贫血时,MCV 与 RDW 的变化为(0.69分)A.MCV 减低,RDW 增高B.MCV 与 RDW 均减低C.MCV 增高, RDW 减低D.MCV 与 RDW 均正常E.MCV 与 RDW 均增高正确答案:E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巨幼细胞性贫血属于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故 MCV 与 RDW 的变化为 MCV 与 RDW 均增高。知识点1:红细胞平均指数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知识点2:临床意义难度:158.引起 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增高的原因,不包括(0.69分)A.红细胞碎片B.红细胞凝集C.双相性红细胞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E.巨幼细胞性贫血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RDW 可反映红细胞体积不均一性的程度,当出现红细胞碎片、红细胞凝集、双相性红细胞时可导致 RDW 增高,巨幼细胞性贫血属于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RDW 增高。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 RDW 正常。知识点1: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知识点2:临床意义难度:159.典型的 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增高仅见于(0.69分)A.缺铁性贫血B.巨幼细胞性贫血C.球形红细胞增多症D.口形红细胞增多症E.再生障碍性贫血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MCHC 反映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其典型的增高仅见于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但罕见超过380g/L,故可利用其来判定检验结果的可信程度及仪器的可靠性。知识点1:红细胞平均指数测定知识点2:临床意义难度:160.下列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是(0.69分)A.缺铁性贫血B.球形红细胞增多症C.再生障碍性贫血D.白血病E.急性溶血性贫血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缺铁性贫血由于血红蛋白合成障碍,生成红细胞体积小,血红蛋白含量低,形态学分类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知识点1:贫血知识点2:红细胞形态学分类难度:161.可使红细胞沉降率减慢的疾病有(0.69分)A.心肌梗死B.恶性肿瘤C.多发性骨髓瘤D.风湿热活动E.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正确答案:E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在许多病理情况下血沉明显增快,如:各种炎症,临床上最常用血沉来观察结核病及风湿热有无活动性及其动态变化;组织损伤及坏死如心肌梗死;恶性肿瘤;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沉减慢可见于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及纤维蛋白原含量严重减低,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脱水血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知识点1:红细胞沉降率知识点2:临床意义难度:162.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治疗时,如果存在 Rh(D)溶血的同时还存在 ABO 溶血,则下列最好的搭配为(0.69分)A.Rh 阴性 AB 型红细胞AB 型血浆B.Rh 阴性0型红细胞AB 型血浆C.Rh 阴性0型红细胞0型血浆D.Rh 阴性 AB 型红细胞十0型血浆E.Rh 阳性 AB 型红细胞十0型血浆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换血疗法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最快速有效的疗法。单纯 ABO 溶血采用0型红细胞AB 型血浆;单纯 Rh 溶血采用 Rh 血型同母亲,而 ABO 血型同患儿;同时存在 ABO 和 Rh 溶血时采用Rh 阴性0型红细胞AB 型血浆。知识点1:新生儿溶血病知识点2:换血治疗难度:163.目前为预防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最理想的红细胞制剂是 (0.69分)A.年轻红细胞B.洗涤红细胞C.浓缩红细胞D.少白细胞的红细胞E.辐照红细胞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最常见的原因是抗白细胞抗原的杭体,因此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可以预防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知识点1:输血知识点2:输血种类与选择难度:164.为预防 TA-GVHD 的发生,临床上使用的红细胞制剂宜首选(0.69分)A.悬浮红细胞B.洗涤红细胞C.辐照红细胞D.少白细胞红细胞E.解冻冰冻去甘油红细胞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受血者存在免疫缺陷,当输入的血液制品存在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时,这些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在宿主体内大量增殖并攻击靶细胞,发生 TA-GVHD。对血液制剂进行辐照处理,破坏免疫活性淋巴细胞的有丝分裂能力,可以预防 TA-GVHD 的发生。知识点1:输血知识点2:输血种类与选择难度:165.某患者输血后出现尊麻疹、恶心、腹痛等临床症状,但该患者有严重贫血,要输注红细胞纠正贫血,应选用(0.69分)A.悬浮红细胞B.洗涤红细胞C.辐照红细胞D.少白细胞红细胞E.解冻冰冻去甘油红细胞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洗涤红细胞是经生理盐水洗涤后去除血浆的血液制剂,常用于因输血而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知识点1:输血知识点2:输血种类与选择难度:166.用于甲型血友病治疗的主要血液成分是(0.69分)A.冷沉淀B.冰冻血浆C.血浆蛋白D.红细胞E.血小板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甲型血友病主要是缺乏凝血因子因子,冷沉淀主要含有因子。知识点1:输血知识点2:输血种类与选择难度:167.对于严重肝病的患者出现肝衰竭并伴有出血倾向时,应输注 (0.69分)A.悬浮红细胞B.全血C.新鲜冰冻血浆D.血小板E.普通冰冻血浆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许多凝血因子是在肝脏合成,严重肝病的患者肝脏合成能力下降,、因子明显减少,伴有凝血障碍,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可以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知识点1:输血知识点2:输血种类与选择难度:168.以下有关血小板输注的适应证,错误的是(0.69 分)A.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血小板无力症C.巨大血小板综合征D.药物性血小板功能异常E.血小板计数20 109/L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若输注血小板将会加重血栓形成,适得其反。而其他几项都是血小板输注的适应证。知识点1:输血适应症知识点2:血小板输注难度:169.第一胎即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血型不合最常见的是 (0.69分)A.ABO 血型B.Rh 血型C.Kidd 血型D.Lewis 血型E.MN 血型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ABO 血型系统存在天然的血型抗体,第一胎即可发病。而其他几个血型需要经过免疫刺激(输血或妊娠)才能产生相应的血型抗体。知识点1:新生儿溶血病知识点2: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机制难度:170.粒细胞输注的适应证为(0.69分)A.粒细胞数量减少B.粒细胞病变C.造血功能异常D.纠正贫血E.中性粒细胞0.5 109/L,伴有严重感染经联合抗感染治疗48小时无效。正确答案:E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粒细胞输注主要用于粒细胞数量减少并伴有严重感染的患者,用于纠正感染而非增加粒细胞数量。知识点1:输血适应症知识点2:粒细胞输注难度:171.以下为可经输血传播的疾病,错误的是(0.69分)A.HAVB.HBVC.HCVD.HIVE.TP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HAV 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其余几项都是可经输血传播的疾病。知识点1:输血反应知识点2:输血传播性疾病难度:172.尿液中 IgM 增多表示(0.69分)A.血中 IgM 含量增多B.肾小球滤过膜轻度受损C.肾小球滤过膜严重受损D.弩小管重吸收功能轻度受损E.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严重受损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分子直径小于2nm 物质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随着分子直径的增大,通过滤过膜的能力减小。IgM 为五聚体,分子量大,当肾小球滤过膜严重受损时,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尿液中IgM 增多。知识点1:尿液中 Ig 检测知识点2:临床意义难度:173.粪便为果酱样,镜检红细胞满视野,少量白细胞,应注意查找 (0.69分)A.巨噬细胞B.真菌C.癌细胞D.阿米巴滋养体E.呈鱼群穿梭样运动活泼的弧菌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阿米巴痢疾的大便性状为暗红色果酱样,红细胞多;大便镜检到巨噬细胞最常见于急性菌痢;霍乱弧菌感染大便性状为米泔样。知识点1:粪便检验知识点2:临床意义难度:174.常规血清蛋白电泳和脑脊液蛋白电泳相比较,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0.69分)A.脑脊液中有前清蛋白电泳带,血清中无B.血清中 球蛋白较多C.脑脊液中 球蛋白较多D.血清中有前清蛋白电泳带,脑脊液中无E.脑脊液与血清蛋白电泳条带相同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常规血清蛋白电泳和脑脊液蛋白电泳相比较,脑脊液中有前清蛋白电泳带,血清中有清蛋白、1、 2、 、 球蛋白五条带,无前清蛋白电泳带,但敏感的蛋白电泳可出现。血清蛋白电泳中清蛋白最多, 球蛋白较多。知识点1:脑脊液生化检查知识点2:脑脊液蛋白质电泳检查难度:175.下列关于脑脊液氯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0.69分)A.正常脑脊液中氯化物含量比血中高B.正常脑脊液氯化物含量为95-106mmol/LC.氯化物的测定方法多用己糖激酶法D.呼吸性碱中毒时脑脊液氯化物含量会减低E.尿毒症时脑脊液氯化物含量会减低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为维持脑脊液和血浆渗透压的平衡,正常脑脊液中氯化物含量比血中高。正常脑脊液氯化物含量为120-130mmol/L;氯化物的测定方法多用离子选择电极法;呼吸性碱中毒时脑脊液氯化物含量会增高;尿毒症时脑脊液氯化物含量会增高。知识点1:脑脊液生化检查知识点2:氯化物难度:176.进行血液常规细胞计数时使用的抗凝剂为(0.69 分)A.EDTA 盐B.草酸钠C.枸橼酸钠D.肝素E.双草酸盐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0.69 分答案解析: EDTA 盐对血细胞形态和血小板计数影响很小,故特别适用于全血细胞计数分析及血细胞比容测定。知识点1:血液样本采集知识点2:抗凝剂的选择难度:177.进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时使用的抗凝剂为(0.69 分)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