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县产业化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宁南县产业化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宁南县产业化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宁南县产业化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宁南县产业化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宁南县产业化建设工程项目 第一章 项目概述 目名称: 宁南县产业化建设工程项目。 目实施单位 及责任人 : 目实施单位 宁南县松新镇人民政府、俱乐乡人民政府、披砂镇人民政府、倮格乡人民政府、华弹镇人民政府、葫芦口镇人民政府、白鹤滩镇人民政府、幸福乡人民政府、新建乡人民政府、六铁乡人民政府、海子乡人民政府、稻谷乡人民政府、杉树乡人民政府、跑马乡人民政府、骑骡沟乡人民政府。 目实施责任人 松新镇党委书记张应发、俱乐乡党委书记罗世龙、披砂镇党委书记高峰、倮格乡党委书记 余河、华弹镇党委书记邓兴伟、葫芦口镇党委书记毛正全、白鹤滩镇党委书记焦道卫、幸福乡党委书记钱明忠、 新建乡党委书记胡煜、六铁乡党委书记杨文武、海子乡党委书记卢高友、稻谷乡党委书记杨光照、骑骡沟 2 乡党委书记罗传海、 杉树乡党委书记李剑、跑马 乡党委书记 吉地你聪 。 目主管部门: 宁南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负责人:安正明 目实施地点: 松新镇塘河村、俱乐乡中心村、披砂镇小田坝村、倮格乡友谊 村、华弹镇金沙村、葫芦口镇银厂村、白鹤滩镇和平村、幸福乡玉峰村、新建乡光明村和红光村、六铁乡树基村和增建村、海子乡中坪 村、稻谷乡花椒村、杉树乡湾地村、跑马乡湾子村、骑骡沟乡五四村和果木村 及江边村 。 目建设内容: 在松新镇塘河村、俱乐乡中心村、披砂镇小田坝村、倮格乡拉堡村 建成 脐橙基地 2000 亩(每个村 500 亩) ,项目覆盖600 户,其中贫困户 260 户 。 华弹镇金沙村、葫芦口镇银厂村、白鹤滩镇和平村建成反季节蔬菜基地 1000 亩( 其中: 华弹镇金沙村 300 亩、葫芦口镇银厂村 300 亩、白鹤滩镇和平村 400 亩) ,项目覆盖 720户,其中贫困户 310 户。 3 新建乡光明村和红光村、六铁乡树基村和 增建村、海子乡中坪村建成蚕桑基地 2000 亩(其中:新建乡光明村和红光村 500 亩、六铁乡树基村和增建村 1000 亩、海子乡中坪村 500亩) , 项目覆盖 400 户,其中贫困户 215 户。 幸福乡玉峰村、新建乡光明村和红光村、稻谷乡花椒村、杉树乡湾地村、骑骡沟乡五四村和果木村建成核桃基地5000 亩( 其中: 幸福乡玉峰村 1000 亩、新建乡光明村 500 亩和红光村 500 亩 、稻谷乡花椒村 1000 亩 、杉树乡湾地村 1000亩 、骑骡沟乡五四村 500 亩 和果木村 500 亩) , 项目覆盖 800户,其中贫困户 350 户。 倮格乡拉堡村、跑马乡湾子村、骑骡沟乡江边村。 建成 100 户 交猪示范户(其中:倮格乡拉堡村 30 户、跑马乡湾子村 30 户、骑骡沟乡江边村 40 户) ,项目覆盖 100 户,其中贫困户 38 户。 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 1000 万元,其中村民自筹 400 万元,乡、村集体自筹 100 万元,申请国家相关项目资金补助 500 万元。 目编制依据: 1. 四川省扶贫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定出版的投资项目可行 4 性研究指南 计办投资 (2002)15 号 电力出版社出版; 3.中 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5.四川省农村 产业化建设项目 总体规划纲要(四川省人民政府); 8.扶贫资金农村 产业化 建设 项目 控制性详细规划; 9、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08 年 10 月 11 日) 10、村镇规划编制办法(建村 2000 36 号文) 11、村镇规划编制标准 12、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116 号) 13、 中共凉山州委、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农村百村示范”工作的实施意见(凉委发 2009 34 号)文件的精神; 14、凉山州新农村百村示范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意见 规,标准、规范; 计规范; 5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设背景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生产的一个永恒话题。宁南县 20年来的扶贫攻坚实践证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出路之 一。新一轮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是新时期、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我县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使农业产业向纵深和新的阶段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农民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加快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的迫切要求和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经营方式和产业组成形式,它已经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经,同时也是改造传统农业的必然选择。农业产业化建设是我县农业结构战略调整和生态州建设的重大举措,坚持走生态州建设之路是推进我县 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推进和发展农业产业化不但能有效破解当前农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增收难题,而且还是农民摆脱贫困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从长远来看,一个地区的农业产 6 业化水平高低,将直接关系到该地区农业经济总量的扩张。农业产业化是建设宁南小康社会的主攻点,也是宁南未来 10 年扶贫攻坚的核心和关键。必须通过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及时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技术等各种技术服务来引导、帮助农民进行农业生产,通过各方协作,共同做好农业结构大调整的文章,才能促进地方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南县概况 宁南县位于 凉山州 南部东侧,东临 金沙江 与云南省巧家县隔江相望。全县幅员面积 耕地面积 总人口 多人,其中, 农业人口 人 。全县有 6 个镇、 19 个乡、 124 个行政村、 819 个村民小组。 宁南地处金沙江干热河 谷, 县内各地气候随山地海拔高度不同而变化,具有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 光热、水土资源非常丰富,年均气温 年均日照时数 2257 小时、无霜期在 320天以上,年均降雨量 970 毫米,是典型的南亚热带气候区,光热资源得天独厚。宁南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业是县域经济支柱产业,农业主产业有蚕桑、烤烟和甘蔗。 2009 年 宁南县国内生产总值突破 元,比 2008 年增长 16%,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财政收入 元,比 2008 年增长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 元,同比增长 7 农 民人均收入 4800 元,同比增长 目区基本情况 披砂镇 小田坝村:地处县城城郊,距县城 里,幅员面积 方公里,海拔在 850之间,下辖 12 个村民小组,其中少数民族组 1 个 (116 人 ),总户数 903 户,总人口3426 人,劳动力 1793 人。全村现有耕地 2642 亩。 2009 年,全村养蚕 3700 余张,售茧收入近 350 余万元;生猪出栏 3613 头,产值 250 万元。 2009 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 3000 万元,其中,村办企业 2 个,产值 246 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 元,人均纯收入 4860 元。 松新镇塘河村: 位于松新镇南面,沿黑水河东岸,东与海子乡接壤,南与披砂镇大花地村,西临黑水河,北与本镇立新村接壤。全村幅员面积 方公里 ,现有耕地 耕还林 763 亩。全村辖 6 个村民小组,共有 377 户,总人口 1464 人,劳动力 1131 人, 长期外出打工人员约 95 人。塘河村目前的主要支柱产业以农业为主,养殖业 主要以蚕桑产业为主, 2009 年全村共计养蚕 2660 张,实现产茧 2634 担,产值达到 260 万元,人平产茧两担,人均养蚕收入 1800 元;畜牧养殖收入 70 万元,农作物种植收入 300 万元;退耕还林 763 亩,收入 19 万元;外出务工收入 100 万元。 2009 年全 8 村收入共计 746 万元,农民人均 纯 收入 5100 元。 新建乡光明村: 位于宁南县城西北方的高二半山区,距离县城 46 公里,海拔在 1140 至 1900 米之间。全村 4 个组 216户 1019 人,劳动力 698 人,居住相对集中,适宜进行项目改造。全村幅员面积 22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2793 亩、退耕还林地 、天然林地 13500 亩。经济以烤烟生产为主,辅以蚕桑生产;粮食生产主要以马铃薯、玉米为主。 2009 年全村产烟 3000 担,产茧 95 担,全村粮食产量为 公斤,人均粮食产量 500 公斤 ,四大牲畜出栏数为 2376 头,肉产品总产量达 斤 ,实现牧业产值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50 元。 新建乡红光村: 位于宁南县城北方的高二半山区,距离县城 里,海拔在 1340 至 2100 米之间。全村 6 个组 224户 989 人,劳动力 589 人,居住相对集中,适宜进行项目改造。全村幅员面积 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2691 亩、退耕还林地 、天然林地 971 亩。经济以烤烟生产为主,辅以蚕桑生产;粮食生产主要以马铃薯、玉米为主。 2009 年全村产烟 3000 担,产茧 69 担,全村粮食产量为 公斤,人均粮食产量 531 公斤 ,四大牲畜出栏数为 2416 头,肉产品总产量达 斤 ,实现牧业产值 42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871 9 元。 六铁乡树基村: 位于宁南县城北方的高二半山区,距离县城 43 公里,海拔在 1140 至 2100 米之间。全村 11 个组 606 户3190 人,劳动力 1612 人,居住相对集中,适宜进行项目改造。全村幅员面积 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退耕还林地 1172 亩、天然林地 3200 亩。经济以烤烟生产为主,辅以蚕 桑和甘蔗生产;粮食生产主要以马铃薯、玉米为主。 2009年全村产烟 5295 担,产茧 340 担,产蔗 5200 吨,全村粮食产量为 公斤,人均粮食产量 450 公斤 ,四大牲畜出栏数为 4203头,肉产品总产量达 实现牧业产值 2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200 元。 六铁乡增建村: 位于宁南县城北方的高二半山区,距离县城 59 公里,海拔在 1420 至 2100 米之间。全村 6 个组 252 户1127 人,劳动力 785 人,居住相对集中,适宜进行项目改造。全村幅员面积 27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1813 亩、退耕还林地 270 亩、天然林地 300 亩。经济以烤烟生产为主,辅以蚕桑和甘蔗生产;粮食生产主要以马铃薯、玉米为主。 2009 年全村产烟 32000 担,产茧 280 担,产蔗 261 吨,公斤,人均粮食产量 499 公斤 ,四大牲畜出栏数为 4237头,肉产品总产量达 205 万斤 ,实现牧业产值 560 万元,农民人 10 均纯收入 3800 元。 海子乡中坪村:位于宁南县城北方的高二半山区,距离县城 56 公里,海拔在 1360 至 1900 米之间。全村 8 个组 436 户2008 人,劳动力 1406 人,居住相对集中,适宜进行项目改造。全村幅员面积 40 平方公里 ,其中:耕地面积 3000 亩、退耕还林地 200 亩、天然林地 4500 亩。经济以烤烟生产为主,辅以蚕桑和甘蔗生产;粮食生产主要以马铃薯、玉米为主。 2009 年全村产烟 7000 担,产茧 400 担,全村粮食产量为 40 万公斤,人均粮食产量 250 公斤 ,四大牲畜出栏数为 4100 头,肉产品总产量达 斤 ,实现牧业产值 民人均纯收入 2600元。 骑骡沟乡五四村:位于宁南县城东方的二半山区,距离县城 39 公里,海拔在 1060 至 1700 米之间。全村 7 个组 260 户1193 人,劳动力 835 人,居住相对集中,适宜进行项目改 造。全村幅员面积 30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1574 亩、退耕还林地 24 亩、天然林地 28000 亩。经济以烤烟生产为主,粮食生产主要以马铃薯、玉米为主。 2009 年全村产烟 2000 担,全村粮食产量为 59 万公斤,人均粮食产量 500 公斤 ,四大牲畜出栏数为 6000 头,肉产品总产量达 斤 ,实现牧业产值 20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780 元。 11 骑骡沟乡江边村:位于宁南县城东方的金沙江河谷区,距离县城 43 公里,海拔在 720 至 1300 米之间。全村 6 个组 683户 3265 人,劳动力 2544 人,居住相对集中,适宜进行项目改造。全 村幅员面积 20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5461 亩、退耕还林地 36 亩、天然林地 1589 亩。经济以蚕桑生产为主,粮食生产主要以水稻、玉米为主。 2009 年全村产茧 4100 担,全村粮食产量为 公斤,人均粮食产量 580 公斤 ,四大牲畜出栏数为 5860 头,肉产品总产量达 斤 ,实现牧业产值40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800 元。 骑骡沟乡果木村: 位于宁南县城 东 方的高二半山区,距离县城 18 公里,海拔在 1420 至 2160 米之间。全村 4 个组 210户 818 人,劳动力 510 人,居住相对集中,适宜进行项目改造。全村幅 员面积 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2425 亩、退耕还林地 320 亩、天然林地 12000 亩。经济以烤烟生产为主,粮食生产主要以马铃薯、玉米为主。 2009 年全村产烟 3700 担,全村粮食产量为 45 万公斤,人均粮食产量 550 公斤 ,四大牲畜出栏数为 5860 头,肉产品总产量达 31 万斤 ,实现牧业产值 3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300 元。 稻谷乡花椒村: 位于宁南县城 西 方的高二半山区,距离县城 54 公里,海拔在 1420 至 2010 米之间。全村 6 个组 186 户 12 963 人,劳动力 674 人,居住相对集中,适宜进行项目改造。全村幅员面积 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3400 亩、退耕还林地 1960 亩、天然林地 4000 亩。经济以烤烟生产为主,粮食生产主要以马铃薯、玉米为主。 2009 年全村产烟 1500 担,全村粮食产量为 公斤,人均粮食产量 360 公斤 ,四大牲畜出栏数为 1500 头,肉产品总产量达 斤 ,实现牧业产值32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100 元。 俱乐乡中心村:位于宁南县城西南方的河谷区,距离县城15 公里,海拔在 750 至 1400 米之间。全村 6 个组 465 户 1687人,劳动力 1132 人,居住相对集中,适宜进行项目改造。全村幅员面积 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4368 亩、退耕还林地1562 亩、天然林地 3521 亩。经济以蚕桑生产为主;粮食生产主要以水稻、玉米为主。 2009 年全村产茧 3268 担,全村粮食产量为 公斤,人均粮食产量 620 公斤 ,四大牲畜出栏数为 3642头,肉产品总产量达 实现牧业产值 3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500 元。 葫芦口镇银厂村:位于宁南县城南方的河谷区,距离县城25 公里,海拔在 730 至 960 米之间。全村 4 个组 287 户 1127人,劳动力 842 人,居住相对集中,适宜进行项目改造。全村幅员面积 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3654 亩、天然林地 13 521 亩。经济以蚕桑生产为主;粮食生产主要以水稻、玉米为主。 2009 年全村产茧 4210 担,全村粮食产量为 71 万公斤,人均粮食产量 630 公斤 ,四大牲畜出栏数为 2482 头,肉产品总产量达 斤 ,实现牧业产值 185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800元。 杉树乡湾地村: 位于宁南县城 西南 方的高二半山区,距离县城 40 公里,海拔在 1360 至 1900 米之间。全村 4 个组 181户 808 人,劳动力 560 人,居住相对集中,适宜进行项目改造。全村幅员面积 27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2900 亩 、退耕还林地 1200 亩、天然林地 1000 亩。经济以烤烟生产为主,辅以蚕桑生产;粮食生产主要以马铃薯、玉米为主。 2009 年全村产烟 4000 担,产茧 70 担,全村粮食产量为 公斤,人均粮食产量 370 公斤 ,四大牲畜出栏数为 900 头,斤 ,实现牧业产值 18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500 元。 跑马乡湾子村: 位于宁南县城 东 方的高二半山区,距离县城 80 公里,海拔在 1380 至 1790 米之间。全村 5 个组 217 户1060 人,劳动力 725 人,居住相对集中,适宜进行项目改造。全村幅员面积 49 平方公里,其中:耕 地面积 1500 亩、退耕还林地 239 亩、天然林地 3400 亩。经济以烤烟生产为主,辅以蚕桑生产;粮食生产主要以 水稻 、玉米为主。 2009 年全村产烟 2200 14 担,产茧 400 担,全村粮食产量为 公斤,人均粮食产量 255 公斤 ,四大牲畜出栏数为 580 头,肉产品总产量达 17 万斤 ,实现牧业产值 7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050 元。 倮格乡友谊村: 位于宁南县城 东 方的高二半山区,距离县城 72 公里,海拔在 1560 至 1800 米之间。全村 7 个组 325 户1329 人,劳动力 813 人,居住相对集中,适宜进行项目改造。全村幅员面积 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2860 亩、退耕还林地 535 亩、天然林地 1950 亩。经济以烤烟生产为主,辅以蚕桑 和甘蔗 生产;粮食生产主要以 水稻 、玉米为主。 2009 年全村产烟 2500 担,产茧 395 担,全村粮食产量为 公斤,人均粮食产量 340 公斤 ,四大牲畜出栏数为 450 头,肉产品总产量达 518 万斤 ,实现牧业产值 175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620 元。 幸福乡玉峰村: 位于宁南县城 西 方的高二半山区,距离县城 30 公里,海拔在 1450 至 1800 米之间。全村 4 个组 108 户415 人,劳动力 278 人,居住相对集中,适宜进行项目 改造。全村幅员面积 11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400 亩、退耕还林地 500 亩、天然林地 6000 亩。经济以烤烟生产为主,辅以蚕桑生产;粮食生产主要以 水稻 、玉米为主。 2009 年全村产烟 2700担,产茧 210 担,全村粮食产量为 公斤,人均粮食产量690 公斤 ,四大牲畜出栏数为 1000 头,肉产品总产量达 10000 15 万斤 ,实现牧业产值 6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500 元。 白鹤滩镇和平村: 位于宁南县城 东 方的 金沙江河谷 区,距离县城 65 公里,海拔在 640 至 1006 米之间。全村 6 个组 521户 2895 人,劳动力 2328 人,居住 相对集中,适宜进行项目改造。全村幅员面积 16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4987 亩、退耕还林地 69 亩、天然林地 2560 亩。经济以 蚕桑 生产为主,辅以 甘蔗 生产;粮食生产主要以 水稻 、玉米为主。 2009 年全村产茧 8620 担, 产蔗 2500 吨, 全村粮食产量为 公斤,人均粮食产量 650 公斤 ,四大牲畜出栏数为 2165 头,肉产品总产量达 36 万斤 ,实现牧业产值 235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900元。 华弹镇金沙村: 位于宁南县城 南 方的 金沙江河谷 区,距离县城 39 公里,海拔在 560 至 800 米之间。全村 6 个组 1655 户5984 人, 劳动力 4532 人,居住相对集中,适宜进行项目改造。全村幅员面积 11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7981 亩、退耕还林地 321 亩、天然林地 2100 亩。经济以 蚕桑 生产为主,辅以 甘蔗 生产;粮食生产主要以 水稻 、玉米为主。 2009 年全村产茧12300 担, 产蔗 18000 吨, 全村粮食产量为 公斤,人均粮食产量 580 公斤 ,四大牲畜出栏数为 12301 头,肉产品总产量达 458 万斤 ,实现牧业产值 284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5100 16 元。 目建设的必要性 目建设是产业扶贫的必需: 由于宁南县部分 农村 地区 底子 薄,条件差,培植主导型产业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而 今后 国家 扶贫开发工作坚持把产业化扶贫开发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把培育支柱性特色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以龙头、基地、科技、市场四位一体的产业化经营为开发模式,加快推进产业化扶贫开发的整体步伐。努力 实现由扶人、扶村到扶产业的转变;由定点扶到动态扶、整体扶的转变, 强化造血功能,发挥扶贫的综合效应,推进 条件差 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进行 产业 化项目 是产业化扶贫的可靠保证 产业化扶贫的关键是选准产业化发展项目。一是要继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深挖农业增收的内部潜力。充分发挥各地农村的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二是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拓展新的增收空间。 通过抓大户带规模,抓基地促生产,抓“龙头”促销售,抓信息促沟通,抓中介促搭桥,强化实行规划落实、资金倾斜、科技指导、流通联结、领导帮扶等措施,抓点示范,培植一批种养加工专业大户和专业村社,建设一批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扶贫的健康发展。 通过 龙头企业 17 或中介组织根据农民的需要,从改善生产条件、优良品种的引进、生产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生产资料供应、产品加工、贮运和销售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提供全面、 优质、高效的服务,促进项目区经济的良性发展和社会进步。 产业化项目工程 建设是实施项目乡总体规划的内在要求 根据项目实施乡总体规划和全县扶贫工作总体目标的要求,今后 5 年项目实施乡将朝着经济总量显著提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社会发展更加协调,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乡村面貌显著改善,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的方向发展。项目具体实施村作为推进项目乡镇新农村扶贫重点工程示范村,加强 产业化项目工程 建设是实施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 产业化项目工程 建设是提高农民生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产业 化项目工程 可以逐步打破山区农产品自给自足、各自为政的封闭状态,通过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来推进农业产业化,把分散的千家万户小生产纳入到一体化经营的大体系、大产业中来,使农户尤其是贫困户成为大体系、大产业中的一员,让他们共同分享产业化经营所带来的实惠。 正因为如此, 18 加快 产业化项目工程 建设是提高农民生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产业化项目工程 建设 是加强民族团结 ,促进区域发展的需要 该项目建成后,必将有力地支持当地经济建设,促进项目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进步,从而有效地消 除贫困,缩小两极分化,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 第三章 项目建设规模、内容及建设计划 目建设规模: 本项目建设规模为新建 脐橙基地 2000 亩、 反季节蔬菜基地1000 亩、蚕桑基地建设 2000 亩、核桃基地 5000 亩、 100 户 建设内容: 在松新镇塘河村、俱乐乡中心村、披砂镇小田坝村、倮格乡拉堡村 建成 脐橙基地 2000 亩(每个村 500 亩),项目覆盖600 户,其中贫困户 260 户。 华弹镇金沙村、葫芦口镇银厂村、白鹤滩镇和平村建成反季节蔬菜基地 1000 亩(其中:华弹镇金沙村 300 亩、葫芦 19 口镇银厂村 300 亩、白鹤滩镇和平村 400 亩),项目覆盖 720户,其中贫困户 310 户。 新建乡光明村和红光村、六铁乡树基村和增建村、海子乡中坪村建成蚕桑基地 2000 亩(其中:新建乡光明村和红光村 500 亩、六铁乡树基村和增建村 1000 亩、海子乡中坪村 500亩) , 项目覆盖 400 户,其中贫困户 215 户。 幸福乡玉峰村、新建乡光明村和红光村、稻谷乡花椒村、杉树乡湾地村、骑骡沟乡五四村和果木村建成核桃基地5000 亩(其中:幸福乡玉峰村 1000 亩、新 建乡光明村 500 亩和红光村 500 亩、稻谷乡花椒村 1000 亩、杉树乡湾地村 1000亩、骑骡沟乡五四村 500 亩和果木村 500 亩) , 项目覆盖 800户,其中贫困户 350 户。 倮格乡拉堡村、跑马乡湾子村、骑骡沟乡江边村。 建成 100 户 交猪示范户(其中:倮格乡拉堡村 30 户、跑马乡湾子村 30 户、骑骡沟乡江边村 40 户) ,项目覆盖 100 户,其中贫困户 38 户。 设标准: 橙基地建设 技术标准 宜林荒山、荒芜茶果园改造新植 脐橙基地。 林地清理:全面劈草,清理林地内 杂灌、石块、树根等 。 20 整 地方法:宜林荒山分为两种类型,即水平梯层、水保鱼鳞坑整地,大力提倡采取水保鱼鳞坑整地方法,尽量采用人工方法,少用机械方法整地。水平梯层整地:林地坡度在 25 度以下可以采取水平梯层整地, 按行距开环山水平带, 修建成前有埂、后有竹节沟 以上的水平带状梯层,梯层 内全垦, 梯层与梯层之间保留 1 米以上地表植被生态保护带,并在梯层后沿挖竹节沟,规格:长 100 20 25挖 30。水保鱼鳞坑整地:坡度在 25 以上 按株行距采取 鱼鳞坑整地, 即建成 穴面宽 ,穴外沿 用土块垒成 ,外高内低,呈 半月型,品字形排列,在鱼鳞坑间保持地表植被。 挖穴规格:挖明穴回表土,穴规格面宽 70 厘米,深 50 厘米,底宽 40 厘米。 造林密度:每亩造林 93(株行距 3 、 )。 季节蔬菜基地建设标准 1、产地环境 : 蔬菜基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蔬菜基地空气中各种污染物含量不应超过附表 1 所列的浓度值;蔬菜基地灌溉水中各项污染含量不应超过附表 2 所列浓度值;蔬菜基地各种不同土壤中的各项污染物含量不应超过附表 3 所列的限值。 21 附表 1 环境空 气质量指标 项 目 浓度限值 日平均 1h 平均 总悬浮颗粒物(标准状态), mg/ 二氧化硫(标准状态), mg/ 氧化氮(标准状态), mg/ 化物(标准状态), 7 g/0 g/ g/( 注 1: p 平均指任一日的平均浓度。 注 2: 1h 平均指任 1 附表 2 灌溉水质量指标 项 目 浓度限值 项 目 浓度限值 铬, , 学需氧量, , 150 氟化物, , 汞, , 化物, , 22 总镉, , 油类, , 砷, , 大肠菌群,个 /L, 10000 总铅, , 附表 3 土壤环境质量指标 项 目 含量限值 6.5 7.5 , , , , , , 40 30 25 铅, , 250 300 250 铬, , 150 200 250 铜, , 50 100 100 23 2、地形地貌 : 新建蔬菜基地应选择在相对平缓地建设,坡度控制在 25以内。早春蔬菜基地应建在海拔 300 米以下,高山反季菜基地应建在海拔 800 米以上地区。 3、交通 : 新建蔬菜基地应紧邻公路或已经规划农村公路建设的通达区域。合理配备田间机耕道、板车道、田间便道,满足蔬菜生产要求。 4、土壤 : 蔬菜基地的建设区域,应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纳 入基本农田管理、有明确的区域范围,按小流域或灌区统一规划实施。 耕地经开发整治后,做到地平土碎,土层深厚(活土层大于 20 厘米),土壤肥沃,保水保肥性能好。 5、排灌 : 基地水源有保证,伏旱季节 40 天无雨能保灌溉,其它季节 70 天无雨能保灌溉;雨季能排渍,防洪有保障,排水有出路,日降雨量 150 毫米不受淹,特大洪水有对策。 6、综合利用 : 蔬菜基地经整治后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复种指数,开发秋冬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有示范带动作用。 桑基地建设标准 桑园建设应遵循“相对集中、适度规模、连片栽植”的原则,集中分布在本 项目区内的适宜区域 。计入基地面积的每一片桑园不低于 10 亩;年养蚕 10 张以上的农户占基地蚕农户的 24 20%以上。 每个基地要选择建设至少 1 个集中连片,面积不低于 500亩的产业化工程项目核心示范园, 核心示范园应远离污染源 5公里以上,配置完善的灌溉设施,交通设施至少应有 4 米左右的沙石道路,桑园内设置有人员出入的桑园小路等。 产业化 工程蚕桑基地种植的桑苗应是商务部规定的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优良杂交桑、嫁接桑品种, 并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选择具体的桑树品 种,确保基地良种覆盖率达到 100%。 结合 不同的桑树品种配置相应栽桑密度,但每亩栽桑必须在 750 株以上。 桃基地建设标准 林地清理:全面劈草,清理林地内 杂灌、石块、树根等 。 整地方法:宜林荒山分为两种类型,即水平梯层、水保鱼鳞坑整地,大力提倡采取水保鱼鳞坑整地方法,尽量采用人工方法,少用机械方法整地。水平梯层整地:林地坡度在 25 度以下可以采取水平梯层整地, 按行距开环山水平带, 修建成前有埂、后有竹节沟 以上的水平带状梯层,梯层 内全垦, 梯层与梯层之间保留 1 米以上地表植被生态保护带,并在梯层后沿 挖竹节沟,规格:长 100 20 25挖 30。水保鱼鳞坑整地:坡度在 25 以上 按株行距采取 鱼鳞 25 坑整地, 即建成 穴面宽 ,穴外沿 用土块垒成 ,外高内低,呈半月型,品字形排列,在鱼鳞坑间保持地表植被。 挖穴规格:挖明穴回表土,穴规格面宽 70 厘米,深 50 厘米,底宽 40 厘米。 严格落实“四个一”的丰产管理技术,即每年统一组织一次锄草、一次追肥、一次病虫害统防统治、一次整形修剪。 交猪示范户建设标准 交猪 是指两个不同优良品种猪交配所得的二元杂交母猪 ,再利用第三个品种的公猪与之交配所得的三元杂交种后代,育肥后食用。每户年出栏三元杂交商品猪不低于 200 头,猪舍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统一设计建造。猪舍的建设宜采用双列封闭有窗式建筑,跨度不低于 8m。结构为砖瓦结构,上。两栋猪舍 前后间距不低于 7m,端墙间距不低于 9m。养殖小区应采取集中自动给水方式供水。小区以围墙或防疫沟等隔离设施与外界隔离,小区周围要设绿化隔离带。小区入口处应有消毒池、消毒室,消毒池要求宽与大门相同,长等于进场大型机动车轮周长的 ,消毒室安装喷雾消毒设施或紫外线消毒灯。每户入口应有消毒设施。小区主要道路、排水沟要进行硬化。 目建设计划: 26 2010 年 9 月,完成项目可研报告的编制工作; 2010 年 11 月,完成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 2011 年 3 月,完成项目资金筹措工作 , 交猪示范户选定 ; 2011 年 6 月,完成 基地土地 平整、 田间道路修建等 工作 ,完成交猪示范户圈舍建设和种猪引进 ; 2011 年 10 月 11 月,完成 种苗栽植 ; 2011 年 12 月,项目建设竣工,迎接上级验收,交付使用。 第四章 项目实施地点与建设条件 目实施地点: 松新镇塘河村、俱乐乡中心村、披砂镇小田坝村、倮格乡拉堡村、华弹镇金沙村、葫芦口镇银厂村、白鹤滩镇和平村、幸福乡玉峰村、新建乡光明村和红光村、六铁乡树基村和增建村、海子乡中坪村、稻谷乡花椒村、杉树乡湾地村、跑马乡湾子村、骑骡沟乡五四村和果木村及江边村。 目实施条件: 形、地貌 本项目的拟建地点在项目乡经济条件较好、人口居住较为集中的自然村,建设场地地势平坦、开阔,相对高差小,场地 27 内可直接通车,交通运输方便。整个项目建设 区域在长期雨水侵蚀和物理化学风化作用下,形成了较厚的风化壳,由变质粘土岩、绢云母板岩、千层岩、泥质板岩和花岗岩构成。项目建址岩层出露较完整,露头较好,构造不太复杂。根据原有建筑物基础开挖情况的实际资料,地承载力一般为 30t/ 目建设地址地质条件较好。 根据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 1990),项目建设地 区地震裂烈度为 8 度,本项目按此规范进行设防。 气候特征条件 项目所在地域属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四季分明。其特点为: 夏 秋湿多雨,冬季多旱,暑热期长,严寒期短,无霜期长,光照充足,热能充裕。 年平均温度 极端最高温度 1998 年 5 月 21 日) 极端最低温度 ( 1999 年 1 月 12 日) 无霜期 310 天 年平均气压 帕 年主 导风向 W(夏季为 S) 年平均风速 22m/s( 28 年平均值) 28 瞬间风速在 17m/s 以上大风日数 年均降雨量 最大降雨量 1991 年) 年最少降雨量 1989 年) 日最大降雨量 1972 年 6 月 25 日) 冬季积雪日 5 天 年积雪最大深度 141999 年 2 月 7 日) 年平均相对湿度 65% 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 80%( 1980 年 8 月) 日最小相对湿度 2%( 1974 年 1 月 22 日) 年平均日照时数 时 年最多日照时数 时( 1986 年) 年最少日照时数 时( 1993 年) 通条件 2009 年,全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客运周转量 人公里,货运周转量 吨公里。 公路是宁南县最主要唯一的交通运输方式,其客货运量占到总量的 100%。目前,宁南县对外交通道路主要有西巧路、沿 29 江公路、宁会路、宁竹路等,截止 2009 年末,全县乡及以上通车里程 里,(具体公路网构成情况见下表)。 宁南县公路网构成情况表( 2006 年) 公路网 里程数 (单位 :公里 ) 等级公路网 按行政等级分 国道 省道 80 县道 道 、社道 计 技术 等级分 高速公路 0 一级公路 0 二级公路 0 三级公路 109 四 级公路 0 等外公路 计 南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州的南侧,横断山黑水河谷地。距省会成都市约 700 公里,距云南省省会城市昆明 258 公里,距 30 西昌市区约 129 公里。宁南县虽地处山区,但公路交通比较发达,对外交通非常方便。且整个建设项目地位于县乡的主干大道附近,通过通乡公路与村组公路、机耕道连成网络,项目区域内交通较为方便,利于建材运输。 基础设施 ( 1)供电 项目建址内均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外供电源充足。且有高压供电台区和线路架到建设场址,项目建设期用电和建成 后路灯、休闲场所照明等服务设施用电有保证。 ( 2)供水 整个项目建设地均建有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 及必要的灌溉沟渠 ,项目建设期用水和建成后用水有保证。 地拆迁条件 拟建项目用地由县政府统一征用,项目实施单位没有直接的征地和拆迁任务,用地手续简便。 会环境和政策支持条件 项目选址符合宁南县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扶贫规划,县委、县政府对本项目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各有关部门都按县委、县政府的决定倾尽全力给予支持,在县里权限之内手续从 31 简,费用减免。且项目建设的宗旨是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的民生 工程,还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多方面的政策支持,能够保证项目的正常实施。 第五章 节能与环保 能 本项目建筑工程建造中,应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建筑节能标准,建筑节能管理规定,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材料、产品和设备,提高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采暖、制冷、照明能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 筑电气节能 1、照明 (1)建设用高效照明产品,选择高效照明灯具与节能光源合理配合使用。 (2)合理布置照明开关及选择开关联数,充分利用天然采光,节约照明用电。 2、变压器及线路 32 (1)选用低损耗电力变压器; (2)合理选择变压器台数,使变压器经济运行; (3)变配电房位置尽量深入负荷中心,减少线路长度及损耗。 3、设置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 目对环境影响的分析及缓解措施 工期的影响分析 施工期的环境空气污染源主要有各类燃油动力机械在进行场地挖掘、清理平整、运输等施工活动时排放的 气。由于施工的燃油机械为间断作业 ,且使用数量不多,因此所排放的燃油废气污染物仅对施工地点的空气质量产生间断的较小不利影响。土方开挖、出渣装卸、钻孔、散装水泥和建筑材料运输等施工活动将产生二次扬尘。根据类似工程实地监测资料,在正常情况下,施工活动产生的粉尘在施工区域近地面环境空气中 度可达 / ,对施工区域周围 50大风 ( 5 级 )情况下,施工粉尘对施工区域周围 100围以外的贡献值符合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在一般情况下,施工活动产生的粉尘对施工区域周围 100m 以外 的空气质量影响很小。此外,施工人员生活由于使用清洁能源液化气或天然气,所排废气对环境的影响也很小。 33 施工期间的开挖、混凝土养护等不可避免会排放大量的含泥沙量大、浊度高的施工废水,同时在对施工燃油动力机械等主要施工作业工具进行维护和冲洗时,将产生少量的含有 类废水直接排放,会对环境质量和局部地区的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但这种污染影响是有限的,而且是暂时性的,将随着工程施工的完成而消除。 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土石方工程、混凝土浇筑中产生的弃土石和施工废料等。若处理不当或未做好防护措 施,不仅会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同时弃方受雨水或水流冲刷,还易对周围环境产生水土流失影响和景观影响。所以,设计应充分结合地形,尽量保证合理的土石方平衡,对弃方应作好安排,以减少因弃方流失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施工中应硬化堆料场地,严禁乱堆、乱放建筑材料。施工后应清除所有施工垃圾,尽量减少施工留下的痕迹。 施工期间,各类大型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和部分高噪声设备的使用,其产生的噪声对沿线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施工阶段声源有:土石方工程施工用的推土机、空压机、挖掘机、装载机、载重汽车等;混凝土搅拌机、钻井机、振捣机、电 锯等;工程安装使用的吊车、升降机等;其中有部分会产生强烈的噪声、震动,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但大多数设备单独运行 34 时产生的噪声在 60m 处昼间能达到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中 70 )的标准限值,而夜间要满足 55)的标准限值,土石方和基础施工阶段声源须距场界 150m,发电机须距场地 250m。同时使用机械施工时,昼间应使所有机械距施工场界保持 60m 的距离,夜间则应保持 350m 的距离。 合理安排施工组织计划,在分布有敏感点的区域施工时,对于产生噪声、振动较大的作业,尽量避免在 夜间和居民休息时间进行施工;严格遵守对施工现场管理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规定,加强管理和调度,提高效率,尽量缩短施工期,减少施工噪声影响的范围和事端,高噪声规定源采用隔声罩或隔声屏进行处理,将影响降至最小。 境影响的缓解措施 少扬尘 工程施工中建、构筑物挖出泥土堆在场地,风吹送扬尘和机械扬尘导致尘土飞扬,影响临近居民生活。为了减少工作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施工中遇到连续的晴好天气又起风的情况下,对弃土表面洒上一些水,防止扬尘。工 程承包者应按照弃土处理计划,及时运走弃土。并装运的过程中不要超载,装土车沿途不洒落,车辆驶出工地前应将轮子的泥土去除干净, 35 防止沿程弃土满地,影响环境整洁,同时施工者应对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