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环境 2008, 17(2): 734-739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E-mail: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3CB415102)作者简介:鲍雅静(1970),女,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植物生态学与生态系统演替研究。E-mail: 收稿日期:2007-10-18 橡胶种植对纳板河流域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影响鲍雅静 1,李政海 1,马云花 1,董玉瑛 1,宋国宝 2,王海梅 31. 大连民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辽宁 大连 116600;2.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 100875;3.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摘要:通过实地调查数据对云南纵向岭谷区纳板河自然保护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包括不同海拔高度的 3 个样地),不同种植年限的人工橡胶林(分别为种植 8 a、种植 20 a 和种植 30 a 的 3 个样地)及 1 个次生林样地,植被和土壤的比较研究,定量分析了橡胶种植对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热带雨林随海拔高度的下降,生物量和土壤养分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中海拔热带雨林物种丰富度最高,群落 层次丰富。 热带雨林开采为橡胶林之后,群落层次结构简单化,物种多样性明显下降,地上生物量下降,土壤养分状况变劣,次生林介于二者之间。研究 结果可以为该地区土地的持续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关键词:纳板河;橡胶种植;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图分类号:Q948;X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8)02-0734-06东南亚直至中国西南地区的湄公河流域为热带雨林分布区,但随着土地利用、人为活动的扩展,热带雨林日趋减少。位于云南省南部的西双版纳(21092233N,995810150E),拥有我国最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根据水热 条件、海拔、植物组成等差异,云南的热带雨林分 为湿润雨林、季 节雨林和山地雨林3个亚型。西双版 纳海拔低于900 m的地区,分布有大量的热带季节 雨林,海拔 7001 500 m的地区分布有热带山地雨林 1。橡胶(Hevea brasiliensis)林是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大面积种植人工林的一种代表类型。也是西双版纳地区的又一大景观,从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开始,由于对天然橡胶的迫切需要,我国在西双版纳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橡胶种植工作。本区的气候、土壤、水分条件十分适合橡胶树生长,因此在西双版纳种植面积较大,占有林地面 积的25.19%,近年来随着山地承包到户,橡胶的种植面积又进一步增加 2。纳板河流域的社区,纳板河上寨 1984 年开始种橡胶,由于橡胶市场价格的增 长,刺激了橡胶种植面积的扩张,橡胶种植迅速 发展,在 纳板河自然保护区内,橡胶种植总数从 1991 年的 169 hm2(72 717 株) 增加到 2002 年的 712 hm 2 (319 275 株) ,11 a 间增长了 4.2 倍。快速的橡胶 产量增长率表明橡胶种植已经成为西双版纳的重要经济来源。到 1998年,橡胶产值已经占西双版纳总产值 27%。橡胶种植无疑明显地改变了西双版纳的经济状况,但也带来了生物多样性 丧失和区域环境退化。原始热带季节雨林在西双版纳地区分布广泛,它具有物种丰富、结构复杂、生物量高等特点,是符合当地生境条件和相对稳定的顶极群落。原始林 经过采伐演变成次生林,或者直接 营造为人工橡胶林后,立地条件发生改变,植物群落和土壤 环境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大面积的橡胶种植已 对热带雨林植物多样性、气候、水源等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从群落 结构、群落学特征以及树种多样性方面对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进行了研究,发表了大量 论文 3-6,但对于橡胶种植对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 7-9。本项研究以西双版纳纳板河流域为例,通 过该区域橡胶林、热带雨林和次生林在植被和土壤方面的对比分析,探讨橡胶林种植 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从而为该地区土地的持 续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1.1 研究区概况西双版纳处于中国云南省南部,是一个傣族自治州,地理位置为北纬 2110至 2240,东经 9955至 10150,总面 积 19 125 km2。全州 辖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东、南、西三面与老 挝和缅甸接壤,国境线总长 966.3 km。因为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地貌形态和气候条件,使之成为 地球上热带林最北端分布区,同时也是我国生物多 样性荟萃地。试验区位于纳板河自然保护区,地 处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与勐海县接壤处,地理坐 标为 100鲍雅静等:橡胶种植对纳板河流域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7353210044E,22042216N, 纳板河自北向南穿过保护区中部,流入澜沧江。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西双版纳 所分布的各种植被类型,即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暖性针叶林等. 纳板河保护区总面积266.66 km2,相当于西双版纳国土总面积的 13.9%。西双版纳属于东南亚热带北缘,具有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由于北有高原阻挡寒流, 东西有横断山脉为屏障,南有印度洋季风 气候控制,加之复 杂的地形及垂直高度的变化,这 里具有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优点而无两者之缺点,形成了降雨充沛、热量充足、寒、旱、风等灾害少,光、热、水分配合理和静风环境的气候。纳板河保护区总体气候类型属北热带湿润气侯。年均温 1822 ,最冷月均温 1216 ,最 热月均温 2226 ,极端最低温多年平均大于-1 ,年降雨量 1 1001 600 mm,雨量充沛而集中,干湿季分明。年日照时数 1 8002 300 h。由于保护区内垂直高差较大,山地气候垂直带 明显。海拔高度800900 m 以下属北 热带,800 (900)1 400 (1 500) m 属于南亚热带。1 400 (1 500) m 以上的山地属中亚热带。西双版纳地形变化复杂,植被 类型多样,土壤类型丰富。在海拔 800 m 以下为砖红壤,海拔8001 500 m 为 赤红壤,海拔 1 500 m 以上为山地红壤,另有粗骨性紫色土、石灰岩土等在砖红壤和赤红壤地带交织分布。1.2 研究方法1.2.1 野外调查在纳板河流域观测7个样地,包括 3个热带雨林样地(13号样地),1个次生林 样地(4号样地)和3个橡胶林样地(57号样地)。在各 样地设置30 m50 m的样方( 样地1样方面积为30 m30 m),对样方内出现的乔木树种高度、周 长、冠幅和枝下高进行逐一测量。在各样地设置5 m5 m小样方调查草本层和灌木层的植被覆盖情况,并进行植物 标本的采集,同时分层(A 层 和B 层)采集土壤 样品,每个 样地采集5个样点,混合均匀,在实验 室内测定土壤理化性状。1.2.2 样品分析土壤养分的测定采用常规的化学方法。有机 质含量测定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全磷 测定采用氢氟酸- 高氯 酸消解 - 钼锑抗比色法,全钾采用氢氟酸- 高氯酸消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 计法测定,有效氮采用扩散吸收法测定,速效磷采用 盐酸- 氟化铵浸提- 钼锑 抗比色法,速效钾采用1N 醋酸氨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1.2.3 统计分析方法群落生物量计算方法: 生物量常用W = aDb 或 W = a (D2H )b 进行估算 10-13,幂函数 W = aDb 和 W = a (D2H )b 可较真实地反映出树木W 随D 和随 D2H的变化趋势, 幂函数普遍用于生物量研究,其中,W为生物量, D为样木胸径,H为树高,a,b为由标准木计算得到的参数。本项研究中橡胶林和热带雨林分别采用不同的生物量模型进行计算。橡胶林:根据样地57每木调查数据,按 样地海拔高度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回归模型计算3个样地的地上生物量 14 (表 1):热带雨林:对样地14内的全部乔木植株进行每木检测,根据热带季节雨林树木各个器官与胸径间的生物量回归模型,分小径级组(5 cm D 20 cm)和大径级组(20 cm D 150 cm),分 别计算干、枝、叶的生物量,汇总得出样地乔木 层的总生物量 3(表2)。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样地的植被特征所调查样地包括 3 个热带雨林样地, 1 个次生林样地和 3 个橡胶林样地,其中 3 个热带雨林样地分别位于同一个山地西坡的不同坡位上(坡上,坡中和坡下),该山地位于过门山保 护站北 500 m,坡向 270,总体坡度 1920。表 1 橡胶林生物量回归模型Table 1 Regression model for biomass of tree in rubber forest海拔高度 回归模型 样 地号550600 m W=0.0528(D2H)1.1289 样地7750800 m W=0.359 (D2H) 0.9966 样地5, 样地6表 2 热带雨林生物量回归模型Table 2 Regression model for biomass of tree in tropical rainforest径级(D) 器官 回归模型5 cm D 20 cm 干枝叶 Ws=0.06006D2.59187Wb=0.015D2.57887Wl=0.05943D1.4577520 cm D 150 cm 干枝叶 Ws=0.17259D2.32016Wb=0.86250D1.40861Wl=0.025134D1.10819736 生态环境 第 17 卷第 2 期(2008 年 3 月)样地 1:样地 1 在 3 个样地中海拔最高,有 2 个明显的乔木层,乔木层:一般高 1520 m,最高 38 m,盖度 60%。乔木层:一般高 510 m,最高 10 m,盖度 30%,下层幼树较多。第 层:灌木高 23 m,盖度 20%30%;林下草本 层不发 达,盖度 5%10%,以蕨类植物为主,高度 15 cm,林下枯叶 为主,有一定量的枯枝,盖度为 95%100%。主要树种有:红皮水锦 Wendlandia. tinctoria,长叶榆 Ulmus lanceaefolia,木瓜榕 Ficus .auriculata.lour,云南石梓树 Gmelina aborea,普文楠 Phoebe puwenensis,小果栲 Castanopsis. fleury,思茅蒲桃 Syzygium. szemaoense,白花羊蹄甲 Bauhinia. acuminate,长柄油丹 Alseodaphne pectiolaris,山桂花 Paramichelia baillonii。 样地 2:位于样地 1 下部,坡度较陡,40左右,群落中粗大树木明显增多,有 3 个明 显的乔木层, 乔木层:一般高 3040 m,最高 50 m,盖度 20%。乔木层:一般高 1525 m,最高 30 m,盖度 80%。乔木层:一般高 10 m,盖度 40%。第 层:灌木高 25 m,盖度 40%;草本高 0.51 m,盖度 20%。主要 树种包括千果榄仁 Terminalia myriocarpa,绒毛蕃龙眼 Pometia.tomentosa,长柄油丹,思茅豆蒲柴Premna szemaoensis,长 叶榆,普文楠,灯台 树Cornus Controversa Hems,黄棉木 Metadina trichotoma,大叶木兰 Magnolia.henryi,火绳树Eriolaena.spectabilis,思茅蒲桃,思茅黄檀Dalbergia balansae,歪叶榕 Ficus cyrtophylla,白花羊蹄甲,黑黄檀 Dalbergia fusca Pierre var,红羊木,木奶果 Baccaurea.ramiflora。样地 3: 在 3 个样地中海拔最低,位于沟谷 边的斜坡上,坡度 60,有 3 个明显的乔木层, 乔木层:一般高4050 m,最高 65 m,盖度 20%。乔木层:一般高20-30 m,最高 30 m,盖度 40%。乔木 III 层:一般高 1020 m,盖度 40%50%。第 层:灌木高 24 m,盖度 50%;林下缺少灌木,以幼树为主,枯枝落叶较少,盖度在 40%50%,草本 层不发达, 草本高12 m,盖度 20%。主要是冬叶,老虎须,蕨类植物。主要树种包括黄棉木,千果榄 仁,多花白 头树Garuga.flonbunda,八宝树 Duabanga.grandiflora,绒毛蕃龙眼,小叶藤黄 Garcinia cowa,木奶果,水东哥 Saurauia tristyla,红羊木,思茅木姜子 Litsea pierrci Lecte,滇南风吹楠 Horsfieldia.tetratepala,长柄油丹,思茅黄檀,大板根丁果木。样地 4:位于北坡坡角,坡向阳坡偏东 ,坡度 11,树木相对较少,有两个明显的乔木 层, 乔木层:一般高 3540 m,最高 38 m,盖度 50%。乔木层:一般高 1216 m,最高 18 m,盖度 30%40%。下 层主要由泡竹和毛竹构成,盖度 70%,枯枝落叶较多,厚23 cm,粗大藤本较少,但 细小藤本较多,草本 层不发达, 主要树种有: 小叶藤黄,普文楠。样地 5:89 a 生橡胶林,总盖度 40%50% ,株距22.3 m,行距 67 m,高度 79 m。样地 6:位于景洪农场分场,西南坡,1520 ,20 a 生橡胶林,橡胶树盖度 70%, 林下草本植物稀少,枯草较多,株距 2.32.5 m,行距 1016 m,高度 2430 m。样地 7:3033 a 生橡胶林,由于即将更新,林下草本植表 3 不同样地的位置及群落基本情况Table 3 Plot lo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communities in Xishuangbanna样地号 群落类型 调查面积 /m2 海拔 /m 经纬度 种数(乔木种数) 乔木株 丛数 生物量/(thm-2) 优势种1 热带雨林 3030 1070 N2214.710E10036.378 59(12) 115 311.16 红皮水锦, 长叶榆,木瓜榕2 热带雨林 3050 979 N2214.845E10036.17 84(20) 128 317.01 普文楠、思茅蒲桃、绒毛藩龙眼、千果榄仁3 热带雨林 3050 953 N2214.881E11036.183 43(16) 114 381.46 黄棉木、红羊木、小叶藤黄、八宝树4 次生林 3050 734 N2209.474E10039.951 15(4) 67 小叶藤黄、勐仑翅子树、普文楠5 89 a 生橡胶林 3050 730 N2209.480E10039.943 11(1) 105 19.69 橡胶6 20 a 生橡胶林 3050 703 N2208.080E10040.617 48 251.58 橡胶7 30 a 生橡胶林 3050 595 N2201.309E10045.428 6(1) 61 270.79 橡胶鲍雅静等:橡胶种植对纳板河流域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737物较多,草本盖度 90%100%,橡胶树盖度 70% 左右,株距:3.24.2 m,行距,6.77.3 m, 高度 25 m。2.2 橡胶种植对群落组成的影响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指群落的分 层现象。 陆地群落的分层与光的利用有关。森林群落从上往下,依次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 、草本 层和地被层等层次。在层次划分时,将不同高度的乔木幼苗划入实际所逗留的层中。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与赤道低地雨林一样,具有 34 个可分的乔木层,其中, 乔木 A 层主要是高达 30 m 以上 耸出于森林的巨树, 最高者可达60 m,树冠彼此不连接。乔木 B 层高 1830 m,树冠连接,个体密集,是森林的主要林冠层。通常除乔木 A 层有部分落叶成分外,其它层次的植物皆为常绿。林内板根和茎花现象普遍,大型木质藤本和维管植物丰富。西双版纳的热带 雨林尽管发生在热带北缘山地,但它具有低地热带 雨林的基本的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仍属于低地雨林范畴。群落中,有一些植物,如藤本植物和附、寄生植物,它们并不形成独立的层 次,而是分 别依附于各层次直立的植物体上,称为层间 植物。在作具体研究时,往往把它们归入实际 依附的层次中。群落的垂直结构越复杂,动物的种 类也就越多。如 热带雨林的垂直成层结构,比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温 带落叶阔叶林和寒温带针叶林要复杂的多,其群落中动物的物种多样性也远比上述 3 种群落要丰富的多。样地 13 是热带雨林,群落分层现象明显,通常具有 23 个可分的乔木层,共有 185 种植物, 样地 4 是次生林,分 2 层,只有 16 种植物。人为开采后的橡胶林样地 57 一共才出现 17 种植物, 乔木层只有橡胶树 1 种,垂直结构 简单,没有明 显分层现象,物种的多样性远没有热带 雨林丰富。2.3 橡胶种植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橡胶种植带来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在我 们调查的样地中,3 个热带雨林样 地的植物物种数变动在 4384 种,其中乔木 1220 种,而 3 个橡胶园的植物种数变动在 611 种,乔 木只有橡胶一种。 热带雨林开采成橡胶林之后,物种丰富度大大下降(图1)。2.4 橡胶种植对植被生物量的影响生物量是描述生态系统特征的重要参数,生 态系统的生物量状况反映出气候、土壤、养分供应等环境条件以及干扰状况 15。因此 热带雨林生物量的研究一直是生态学的研究热点。 我们的研究表明,热带雨林开采成橡胶林之后,地上生物量下降,幼龄林尤其下降明 显。由 图2可以看出,热带雨林生物量随海拔高度的降低逐 渐增加,变动在311.16381.46 thm-2之间,而不同 龄级的橡胶林生物量变动较大,其中89 a生橡胶林由于处于幼龄林水平,生物量仅有19.69 thm-2之间,而 20年生和30年生橡胶林的生物量分别为251.58 thm-2和270.79 thm-2,低于 热带雨林生物量,略高于次生林生物量。贾开心等 14的研究显 示,低中海拔橡胶林的生物量分别为108.35 thm-2和79.71 thm-2,该研究中橡胶林的种植年限为14年, 还没有达到完全成熟林阶段,生物量仅为本项研究中 20和30年的成熟橡胶林生物量的30%40% 。本文的 热带雨林样地由于海拔高度在1 000 m左右,基本属于热带山地雨林范围,郑征等 15对西双版 纳热带山地雨林的研究表明,山地雨林生物量变化在 258.4368.6 thm-2,与我们的研究结果接近,而我们的研究中橡胶林取样地的海拔仅在600750 m左右,有研究 3表明西双版纳海拔650 m左右的原始热带湿性季节雨林的生物量为692.59 thm-2,与同海拔的热带雨林相比,橡胶林生物量下降更为明 显, 仅为其40%左右。 2.5 橡胶种植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原始林经过采伐演变成次生林,或者直接 营造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1 2 3 4 5 6 7样 地 号生物量/(thm-2)图2 不同样地的地上生物量Fig. 2 Aboveground biomass of different sites (样地标注同图1)0204060801001 2 3 4 5 6 7样 地 号种数物 种 数 乔 木 种 数图 1 不同样地的物种丰富度Fig. 2 Species abundance of different sites(样 地 13: 热带雨林,;样地 4:次生林; 样地 57: 不同种植年限的橡胶林 , 分别为 8, 20, 30 a)738 生态环境 第 17 卷第 2 期(2008 年 3 月)为人工橡胶林后,立地条件发 生改变,土壤肥力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如表4所示,热带雨林A 层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含量均呈现随海拔高度的下降而升高的趋势,且高于橡胶林,但B层变化不大,土壤全磷和速效磷的含量与氮含量变化的趋势基本相同,只是30 a生橡胶林B层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样地,土壤全钾含量A层最高的是20 a生橡胶林样地,B 层最高的是30 a生橡胶林样地,而海拔最高的热带雨林样地土壤全钾含量最低,速效 钾含量以30年生橡胶林样地最高,其次 为不同海拔的热带雨林样地,而次生林、89 a生橡胶林和20 a生橡胶林均较低,总体来看,热带雨林养分状况要好于橡胶林,且随海拔的下降而增高。3 结论(1)热带雨林随海拔高度的下降,生物量和土壤养分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中海拔 热带雨林物种丰富度最高,群落层次丰富。(2)橡胶林与热带雨林比较,群落 层次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明显下降,地上生物量下降,土壤养分状况变劣,次生林介于二者之 间。4 讨论在20世纪50年代,西双版纳的天然森林覆盖率在70%80%,正因 为有覆盖面积较高的热带森林,才形成了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资源,然而从20世纪50年代末,以发展天然橡胶 树为主的经济作物的垦植,砍伐了大量的原始森林。至1984年止,西双版纳的天然森林覆盖率已下降到34%,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利益的驱动,橡胶种植面 积不断扩大,天然森林不断减少。目前西双版纳境内国家保护的天然森林面积为24.23万hm 2,约占全州土地面积的12.68% 8。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是衡量一定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客观指标。橡胶种植 带来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生产力下降,区域环境退化。本项研究表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多种植物共存,形成了生物多样性和种质基因库,而当开采成橡胶林之后,因植物单一,破坏了物种的多样 性和稳定性。从 样地的物种丰富度对比可以明显看出这种变化, 样地14热带雨林区采集到201种植物,而 样地57橡胶林只采集到17种植物。可以看出 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砍伐种植橡胶林后生物多样性遭到了严重破坏,且热带雨林开采成橡胶林之后,生物量明显下降,同时,土壤养分状况变劣,原生环境遭到破坏,会导致进一步的水土流失等不良生态效应。有研究表明,橡胶种植引发了强烈的水土流失 . 单一橡胶园的水土流失及地表径流与草地的基本相同,是热带雨林的40倍 7。尽管橡胶年平均亩产和株产保持相对稳定或略有上升的趋势,橡胶的总产 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是否应该继续扩大种植面 积,目前仍然在争 议之中。直到今天,出于地方和个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冲动,西双版纳还在新开垦 种植橡胶树,甚至有向高海拔发展的趋势,使西双版 纳的热带森林资源的保护受到极大的挑战。据云南省 热带作物研究所的研究表明:云南橡胶种植区域上限 为海拔1 100 m,种植宜林地为海拔900 m以下的热带区域。如果不考虑海拔因素盲目种植,势 必影响橡胶的成活率和产量,进而影响经济效益,而且使原生环境不断遭到破坏,目前橡胶种植区已渐显不良生态效应。参考文献:1 郑征, 刘伦辉, 冯志立, 等.西双版纳原始热带季节雨林净初级生产力J.山地学报, 1999, 17(3): 212-217. Zheng Zheng, Liu Lunhui, Feng Zhili, et al. The net primary production of the Tropical seasonal rain forest in XishuangbannaJ.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1999, 17(3): 212-217.2 张一平, 王馨, 王玉杰, 等. 西双版纳地区热带季节雨林与橡胶林林冠水文效应比较研究J. 生态学报, 2003, 23, (12): 2653-2664. Zhang Yiping, Wang Xin, Wang Yujie, et al. Comparison research on hydrological effect of the canopy of the tropical seasonal rainforest and rubber forest in Xishuangbanna, Yunnan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3, 23, (12): 2653-2664.3 郑征, 冯志立, 曹敏. 西双版纳原始湿性季节雨林生物量及净初级生产J.植物生态学报, 2000, 24(2): 197-203.Zheng Zheng, Feng Zhili, Cao Min. Biomass and net primary production of primary tropical wet seasonal rainforest in XishuangbannaJ. Acta Photoecologica sinica., 2000, 24(2): 197-203.4 朱华, 许再富, 王洪, 等. 西双版纳片断热带雨林 30 多年来植物种类组成及种群结构的变化J. 云南植物研究, 2001, 23 (4): 415-427.Zhu hua, Xu Zaifu Wang hong, et al. Over 30-Year Changes of Floristic Composition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from an Isolated 表 4 土壤养分状况Table 4 Soil nutrient contents of different sites样地号土壤层次w(全 N)/(gkg-1)w(碱解氮)/(mgkg-1)w(全磷)/(gkg-1)w(速效磷)/(mgkg-1)w(全钾)/(gkg-1)w(速效钾)/(mgkg-1)1 A 0.58 196.45 0.61 4.80 20.70 347.90B 0.37 103.94 0.45 1.08 19.92 328.052 A 0.81 193.51 1.14 16.61 43.18 496.39B 0.44 116.86 0.83 2.53 41.92 154.303 A 1.08 337.14 1.11 23.25 38.08 572.434 A 0.82 212.82 0.33 6.88 41.23 117.25B 0.40 91.18 0.22 0.88 41.04 66.655 A 0.60 149.43 0.39 2.37 34.14 107.15B 0.45 100.56 0.38 1.55 34.10 56.566 A 0.49 137.46 0.34 1.67 60.09 122.90B 0.35 91.62 0.39 1.36 62.95 90.417 A 0.52 133.76 0.98 247.40 19.47 673.34B 0.35 81.20 2.00 856.67 75.24 2160.76鲍雅静等:橡胶种植对纳板河流域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739Fragment of Tropical Rain Forest in Xishuangbanna J. Acta Botanica Yunnanica, 2001, 23 (4):415-427.5 李宗善, 唐建维, 郑征, 等.西双版纳热带山地雨林的植物多样性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 2004, 28(6): 833-843.Li Zongshan, Tang Jianwei , Zheng Zheng, et al. A study on plant diversity of tropical montane rain Forests in xishuangbanna, yunnanJ. Acta Phytoecologica Sinica, 2004, 28(6): 833-843.6 吕晓涛, 唐建维, 何有才, 等.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的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J.植物生态学报, 2007, 31(1): 11-22.Lv Xiaotao, Tang Jianwei, He Youcai, et al. Biomass and its allocation in tropical seasonal rain forest in Xishuangbanna, southwest ChinaJ. Acta Photoecologica Sinica, 2007, 31(1): 11-22.7 吴兆录, 杨正彬.西双版纳橡胶种植的正负影响和改进途径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1, 20(6): 3-5.Wu Zhaolu, Yang Zhengbin. Rubber cultivation in Xishuangbana: Influences and improving approaches J. Journal of Qujing Normal College. 2001, 20(6):3-5.8 周宗, 胡绍云, 谭应中. 西双版纳大面积橡胶种植与生态环境影响J. 云南环境科学, 2006, 25 (增刊) : 67-69. Zhou Zong, Hu Shaoyun, Tan Yingzho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act from Large-scale Rubber Planting in Xishuangbanna J. Journal of Yunnan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6, 25(suppl.): 67-69.9 唐炎林, 邓晓保, 李玉武, 等. 西双版纳不同森林类型土壤肥力差异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3) : 779-781. Tang Yanlin, Deng Xiaobao, Li Yuwu, et al. Research on the Difference of Soil Fertility in the Different Forest Types in Xishuangbanna J.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cure Science, 2007, 35(3) : 779-781.10 党承林, 吴兆录 .季风常绿阔叶林短刺栲群落的生物量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2, 14(2):95-107.Dang Chenglin, Wu Zhaolu. Studies on the biomass for Castanopsis Echidnocarpa community of monsoon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J. Journal of Yunnan University, 1992, 14(2): 95-107. 11 唐建维, 张建侯, 宋启示, 等.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林生物量的初步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 1998, 22(6): 489-498.Tang Jianwei, Zhang Jianhou, Song Qishi, et al.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biomass of secondary tropical forest in Xishuangbanna J. Acta Photoecologica Sinica, 1998, 22(6): 489-498.12 冯宗炜, 王效科 , 吴刚.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产力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Feng Zongwei, Wang Xiaoke, Wu Gang.Biomass and Productivity of Forest Ecosystem in China M.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9.13 冯志立 , 郑征, 唐建维, 等.西双版纳白背桐群落生物量研究J.生态学杂志, 2005, 24(3): 238-242.Feng Zhili, Zheng Zheng, Tang Jianwei, et al. Biomass of tropical secondary Mallotus paniculatus forest in Xishuangbanna J.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05, 24(3):238-242.14 贾开心 , 郑征, 张一平. 西双版纳橡胶林生物量随海拔梯度的变化J. 生态学杂志, 2006, 25(9) :1028-1032.Jia Kaixin, Zheng Zheng, Zhang Yiping. Changes of rubber plantation aboveground biomass along elevation gradient in XishuangbannaJ.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06, 25(9): 1028-1032.15 郑征, 刘宏茂, 冯志立. 西双版纳热带山地雨林生物量研究J. 生态学杂志, 2006, 25 (4): 347-353.Zheng Zheng, Liu Hongmao, Feng Zhili. Biomass of tropical montane rain forest in Xishuangbanna of Southwest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06, 25 (4): 347-353.Effects of rubber plantation on tropic rainforest 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告文案设计师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承包商安全知识培训题集及答案
- 2025年通信专业招聘笔试高频题库
- 2025年安徽安全员实操题库
- 2025年县级档案馆招聘面试题库大全
- 学前班bpmf教学课件
- 2025年宠物店店长面试模拟题集锦
- 2025年消防干部招录笔试模拟试卷解析
- 课件《两小儿辩日》
- 2025年江苏选调生笔试模拟试卷
- 边境守护者2025边境口岸通关便利化措施研究
- 卷扬工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JJF1033-2023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 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新课标学习心得分享
- 小学生元宵中秋猜谜语竞赛题目
- 环保与物业公司合作协议
- FZ/T 01057.2-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2部分:燃烧法
- 面条制品-课件
- 四上科学第一单元《多样的动物》知识梳理
- 微观经济学-范里安varian中级
- 《印章移交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