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庙港中学2014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阶段测试试题_第1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庙港中学2014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阶段测试试题_第2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庙港中学2014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阶段测试试题_第3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庙港中学2014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阶段测试试题_第4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庙港中学2014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阶段测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庙港中学 2014 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阶段测试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请把班级、姓名、学号写在试卷的左上角)一、选择题:(请把答案填在表格内,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1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产生的原因B决定音调的因素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2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研究声音如何传播时,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物理研究问题采用的这种方法称为A.推理 B.类比 C.代替 D.转化3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4. 电 影院或音乐厅的墙壁上常贴有一层有孔的纸板或海绵,其主要作用是 A反射声音 B使声音的频率减小,降低音调C使音乐厅更漂亮 D吸收声音的能量,防止回声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 调未变B宇航员能够进行交流,所以真空能够传声 C蝙蝠是靠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D声音在 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6雅安地震时,解放军及时赶到灾区进行救援被埋者也要积极采取措施配合,方法之一是不断敲击周围坚硬物体,其目的是A 将周围物体砸开 B 利用声传递能量 C 利用声传递信息 D 消除寂寞 7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A蝙蝠利用声波导航 B用声呐探测海深 C用 B 超做体检 D用听诊器检查 身体8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使杯内的水不断地沸腾,则插在烧杯中试管里的水将 A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B能达到沸点,可以沸腾C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D将酒精灯火焰加大,多加热一些时间,可以沸腾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29如图所示,8 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1”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A瓶和水的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B瓶和水的振动、水的高度C瓶内空气的振动、水的高度 D瓶内空气的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10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是38,若没有甩过,又用它去依次测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他们的实际体温是37.5和38.5,那么两次测完后记下的数据是 A37.5和 38.5 B38和 38.5 C37.5和 38.5 D38和 3811. 利用降温的方法可以分离空气中的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已知它们的沸点分别是 183、196和78,当温度下降时,首先被分离出来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无法确定12. 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 10;用它测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 90。若用它来测得温水的温度为 70。则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A.55 B.75 C.50 D.80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2 分)13考试钟声敲响后,同学们开始答题。钟声是由钟_产生的,钟声通过_传到同学们的耳朵。14当声音从空气中发出经过水面传人水中时,声音的 是保持不变(选填“响度” 、“传播速 度”或“音调” ) 。15. 深秋时节,在教室的玻璃上有时会看到一些水珠,这是水蒸气_而成的,水珠出现在窗户玻璃的_(内外)表面16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的(选填“相 同” 或“不同” ) 。 图中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 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 、 “音调” 、 “音色” ) 。17请你设想一下,假如声 速变为 0.1ms,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请写出两个合理的场景: 、 18将发声的手机用细线悬挂在广口瓶里,密封后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根据_实验现象推理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这个结论的。19. 妈妈买回几条鲜嫩的黄瓜,第二天常浩发现黄瓜变蔫了,这是由于_造成的为防止这一现象发生,你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 _(填一项即可)20在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上,张华同学担任 100m 赛跑的计时员。为了使比赛结果计时较精确,张华应 (选填“看到发令枪冒出的白烟”或“听到发令枪的声音” )开始计时。原因是通常光的传播速度为 3108m/s 比声的传播速度_ m/s 大很多倍,那么,从发令枪冒出的白烟开始,枪发出的声音被张华同学听到需要的时间是 s。321浴室里分别装有热水管道和冷水管道,现发现一根管道有“出汗”现象,这是物态变化中的_现象并由此判断该管道是_(热水冷水)管道22. 如图是张岩和刘芳在科技活动中设计的提纯酒精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I)提纯的原理是根据酒精和水的 不同。(2)要用水浴法加热的优点是可以使酒精 。(3)此实验中涉及物态变化先后有 、 。三、解答题: 23 (8 分)下表是某些介质的声速 v 介质 v/(ms -1) 介质 v/(ms -1)水(5) 1450 冰 3230 水(15) 1470 软橡胶(常温) 40 至 50 水(20) 1480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铁(棒) 5200 (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只须写出两种)依据是什么?_, _;_, _。(2)设海水温度为 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 2s 后收 到回波,计算出海水深度为_(2 分)(3)真空中声速是_(2 分)24 (3 分)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25 (6 分)在使用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的实验中:(1)小明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A选用合适的温度计;B用手摸热水,估计热水的温度;C将温度计插入热水中,并与水充分接触;D 立即读取温度计的 示数上述步骤_是错误的,应改为_;将上述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_(填序号)(2)下图是小明同学的操作图甲图操作中的错误是_;乙图读数中的错误是_;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丙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_26 (8 分)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现象,如图甲中的(a)、(b)所示,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4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5 98 98 98(1)在图甲中,_图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_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第_min 观察记录的数据明显是错误的(3)在图乙中作出水沸腾时的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分析,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至少写出两条)_;_(4)为了适当缩短本实验的时间,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出两条)_;_27 (13 分)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载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 9 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 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三,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 _ _ _(4)如图示,小明与小刚选用以上琴弦和盛 可乐饮料的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 电话” 。编号 材料 长度(cm)横截面积(mm 2)编号 材料 长度(cm)横截面积(mm 2)A 铜 60 0.76 F 铜 100 0.76B 铜 60 0.89 G 钢 80 1.02C 铜 60 1.02 H 尼龙 80 1.02D 铜 80 0.76 I 尼龙 100 1.02E 铜 100 1.02 J 铜5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 10m 间的通话,这表明:.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说话,如果用细铜金属丝连接,则比尼龙琴弦连接时听到的声音要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外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琴弦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另一方就不能听到了,这是由于.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琴弦没有拉直而处于很松弛状态,则另一方(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音.28 (5 分)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他们将发声的闹铃置于纸筒 A 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 O 处,通过纸筒 B 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1)保持纸筒 A 和纸筒 B 的位置 ,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为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实验结果如下表反射面材料 大理石 玻璃板 木板 棉布 毛巾 海绵反射声音的强弱 最强 强 强 较强 弱 几乎听不到(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 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写出一条即可) (3)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音的强弱无法分辨,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不够造成的对此,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或方法 (4)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 在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