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研活动记录_第1页
初中物理教研活动记录_第2页
初中物理教研活动记录_第3页
初中物理教研活动记录_第4页
初中物理教研活动记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教研活动记录07 年 11 月 21 日在汾阳中学举行了初中物理教研活动,由汾阳中学戴蔚勤老师执教,课题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长桥片、南片等校初中物理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以下是部分老师的发言记录:一、开课老师谈教学设计1、本节课以探究为主。重在学生探究学生活动约 25 分钟,包括开始时观察清晰的像 5 分钟,学生实验 8 分钟,学生在主光轴上帖物体和像 8 分钟,最后的反馈实验 5 分钟。2、本节课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较完整的探究过程,但是考虑到学生对探究过程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所以把探究过程的六要素隐性化,而非显性。希望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探究习惯的培养后,才明确探究过程的六要素。而非是直接给出,用传授的方法。3、课的前面部分在教学物距、像距时的处理主要考虑三个方面、解决三个学生的常见问题:(1)实验时凸透镜和光屏只能动一个,像和物体是一一对应的。 (2)等大的像在实验中是无法看到的(3)学生对什么是清晰的像不清楚。4、探究过程中的要求相对较低,设计坡度较低。设计实验时,不是学生独立设计或小组设计,而是全班在老师指导下师生共同设计。分析实验数据时也是通过作图的方法使难度降低,而不是对数据进行分析,这样更直观。包括导入时,从学生熟悉的投影议和照相机入手,展示它们的结构,也是为了降低难度。二、听课老师评课1、上课使用贴物、像的方法很好2、教学设计在细节上花工夫,给学生进行了大量的铺垫。3、用焦距为 5 厘米的凸透镜加以巩固的方法很好。4、学生在进行归纳时有困难,是否可以强调焦距和两倍焦距这两个特殊的点。5、实验数据要多些,可以用小点代替箭头,用明胶片进行叠加。6、贴物、像时,像都一样大,不好。可用FLASH 拉一下,显示像大小有变化。7、小黑板的数据要保留,以便进行分析。三、教研员评课1、教学导入时用照相机、幻灯机等实物展示凸透镜制造的光学器件的结构,再引导学生将其成像规律在光具座上呈现,将实物转换为模型,能够让学生在真正理解成像规律及其与实际应用的联系。2、实验中将光屏改为毛玻璃光屏,可以使老师在各个方位及时观察、了解学生实验的情况。3、学生归纳透镜成像规律时,最好划分 3 个区域再归纳。本节课的启示:1、教师备课时要了解科学课中相应学习内容的教学要求。2、教材中将烧瓶作为引入,目的是什么?生活中的透镜不如用矿泉水瓶来做。本节课教师没有按教材上来做,为什么?教师备课时要认真思考。07 年 11 月 21 日在汾阳中学举行了初中物理教研活动,由汾阳中学戴蔚勤老师执教,课题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长桥片、南片等校初中物理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以下是部分老师的发言记录:一、开课老师谈教学设计1、本节课以探究为主。重在学生探究学生活动约 25 分钟,包括开始时观察清晰的像 5 分钟,学生实验 8 分钟,学生在主光轴上帖物体和像 8 分钟,最后的反馈实验 5 分钟。2、本节课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较完整的探究过程,但是考虑到学生对探究过程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所以把探究过程的六要素隐性化,而非显性。希望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探究习惯的培养后,才明确探究过程的六要素。而非是直接给出,用传授的方法。3、课的前面部分在教学物距、像距时的处理主要考虑三个方面、解决三个学生的常见问题:(1)实验时凸透镜和光屏只能动一个,像和物体是一一对应的。 (2)等大的像在实验中是无法看到的(3)学生对什么是清晰的像不清楚。4、探究过程中的要求相对较低,设计坡度较低。设计实验时,不是学生独立设计或小组设计,而是全班在老师指导下师生共同设计。分析实验数据时也是通过作图的方法使难度降低,而不是对数据进行分析,这样更直观。包括导入时,从学生熟悉的投影议和照相机入手,展示它们的结构,也是为了降低难度。二、听课老师评课1、上课使用贴物、像的方法很好2、教学设计在细节上花工夫,给学生进行了大量的铺垫。3、用焦距为 5 厘米的凸透镜加以巩固的方法很好。4、学生在进行归纳时有困难,是否可以强调焦距和两倍焦距这两个特殊的点。5、实验数据要多些,可以用小点代替箭头,用明胶片进行叠加。6、贴物、像时,像都一样大,不好。可用FLASH 拉一下,显示像大小有变化。7、小黑板的数据要保留,以便进行分析。三、教研员评课1、教学导入时用照相机、幻灯机等实物展示凸透镜制造的光学器件的结构,再引导学生将其成像规律在光具座上呈现,将实物转换为模型,能够让学生在真正理解成像规律及其与实际应用的联系。2、实验中将光屏改为毛玻璃光屏,可以使老师在各个方位及时观察、了解学生实验的情况。3、学生归纳透镜成像规律时,最好划分 3 个区域再归纳。本节课的启示:1、教师备课时要了解科学课中相应学习内容的教学要求。2、教材中将烧瓶作为引入,目的是什么?生活中的透镜不如用矿泉水瓶来做。本节课教师没有按教材上来做,为什么?教师备课时要认真思考。07 年 11 月 21 日在汾阳中学举行了初中物理教研活动,由汾阳中学戴蔚勤老师执教,课题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长桥片、南片等校初中物理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以下是部分老师的发言记录:一、开课老师谈教学设计1、本节课以探究为主。重在学生探究学生活动约 25 分钟,包括开始时观察清晰的像 5 分钟,学生实验 8 分钟,学生在主光轴上帖物体和像 8 分钟,最后的反馈实验 5 分钟。2、本节课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较完整的探究过程,但是考虑到学生对探究过程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所以把探究过程的六要素隐性化,而非显性。希望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探究习惯的培养后,才明确探究过程的六要素。而非是直接给出,用传授的方法。3、课的前面部分在教学物距、像距时的处理主要考虑三个方面、解决三个学生的常见问题:(1)实验时凸透镜和光屏只能动一个,像和物体是一一对应的。 (2)等大的像在实验中是无法看到的(3)学生对什么是清晰的像不清楚。4、探究过程中的要求相对较低,设计坡度较低。设计实验时,不是学生独立设计或小组设计,而是全班在老师指导下师生共同设计。分析实验数据时也是通过作图的方法使难度降低,而不是对数据进行分析,这样更直观。包括导入时,从学生熟悉的投影议和照相机入手,展示它们的结构,也是为了降低难度。二、听课老师评课1、上课使用贴物、像的方法很好2、教学设计在细节上花工夫,给学生进行了大量的铺垫。3、用焦距为 5 厘米的凸透镜加以巩固的方法很好。4、学生在进行归纳时有困难,是否可以强调焦距和两倍焦距这两个特殊的点。5、实验数据要多些,可以用小点代替箭头,用明胶片进行叠加。6、贴物、像时,像都一样大,不好。可用FLASH 拉一下,显示像大小有变化。7、小黑板的数据要保留,以便进行分析。三、教研员评课1、教学导入时用照相机、幻灯机等实物展示凸透镜制造的光学器件的结构,再引导学生将其成像规律在光具座上呈现,将实物转换为模型,能够让学生在真正理解成像规律及其与实际应用的联系。2、实验中将光屏改为毛玻璃光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