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冶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锰冶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锰冶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锰冶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锰冶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总则 务由来 电解二氧化锰 (生产无汞碱性锌锰电池 (环保电池 )的重要原料。康密劳(东发展有限公司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利用崇左市的优惠条件,拟在崇左市太平镇冲塘屯建设崇左康密劳年产四万吨电解二氧化锰项目一期工程(年产一万吨 )。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司委托广西区环保科研所承担崇左康密劳年产四万吨电解二氧化锰项目一期工程 (年产一万吨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价目的 本评价通过对拟建项目周围的自然环 境、社会环境以及空气、地表水、噪声、生态及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评价,预测和分析拟建项目在施工期和营运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分析和论证工程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及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拟建项目选址的合理性。同时,本着“一控双达标”、“清洁生产”等原则,提出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和防治污染对策,为有关部门进行项目决策、工程设计施工、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使工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保证区域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制依据 律法规 中华人 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96);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995);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9); 国家环境保护 总局第 14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国务院国函 1998 5 号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 国务院三部委国环发 200226 号关于发布 的通知( 200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令第 13 号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 2004 年修订); 国家经贸委第 6 号、第 16 号、第 32 号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 国家经贸委第 14 号工商投资领域制止重复建设目录; 广西环保局桂环字 200113 号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 1999); 术导则与规范 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19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 91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92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 目依据 康密劳 (东发展有限公司项目委托书 项目立项批文及相关可研、设计资料 天津市化工设计院编制的崇左康密劳年产四万吨电解二氧化锰项目一期工程(年产一万吨 )可行性研究报告。 环境功能区划 崇左县人民政府崇改发 200110 号文,关于崇左县环境空气、地表水、城区环 3 境噪声功能区划及管理办法。 规划文件 崇左市成立于 2002 年 8 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 2003 年 3 月开始制定崇左市 2002 2020 年城市总体规划,已初步完成,本评价依据此方案及崇左市工业园筹备工作委员会关于园区规划的说明开展工作。 价范围和评价时段 价时段 评价时段分为施工期和营运期两个阶段: 施工期:项目施工阶段 (一年 )。 营运期:预测评价时段为项目建成运行期。 价范围 环境空气 以拟建厂址为中心,年主导风东风为主轴的长方形区域,沿上风向即东向延伸1下风向即西向延伸 3横向即南、北向各延伸 2积约 16 地表水 环境 项目废水纳污水体左江:排污口上游 500m 至下游 18段,长约 声环境 厂界及厂界外 200m 范围敏感点。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与空气环境评价范围相同。 境功能区划及评价执行标准 环境功能区划 依据崇政发 200110 号文: 空气环境:拟建厂址所在地属环境空气二类功能区; 声环境:厂址区域划分为 2 类标准适用区; 水环境:评价河段执行类水体标准。 价执行标准 4 境质量标准 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 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 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2 类; G 田灌溉水质标准; 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染物排放标准 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段二类区标准; 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类标准; 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水综合排放 标准一级标准; 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类; 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价重点 预测和评价高炉烟气对厂区周围空气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对废气处理措施进行技术和经济论证,提出合理建议。 预测和评价生产废水排放对左江评价河段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对污水处理措施进行技术和经济论证,提出合理建议。 贯彻清洁生产原则。在充分类比调查的基础上用单位产品或万元产值的 物耗、能耗、污染物排放量及全厂范围内的水重复利用率等各项指标定量评价、论述、分析工程所采用的生产工艺的先进性和环保措施的完善性。 污染物达标排放及总量控制可行性论证。在详细了解区域总量控制分配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拟建工程环保方案设计等,论证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可行性及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 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 制污染 5 控制施工期机械噪声、运输和施工扬尘对居民居住环境的影响,控制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污水的随意排放;控制任意取土及废弃土石渣的随意堆放,减轻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 控 制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烟尘及硫化氢的排放,保护厂址周围区域的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保护农作物正常生长。 拟建项目的生产废水排入左江,要保证评价河段水质达到类标准。 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有效控制噪声,合理处置固体废物。 境保护目标 拟建厂区周围 3围内无需特殊保护的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未发现文物古迹等敏感区域和目标。 经过对项目评价范围内环境敏感目标的调查分析,确定拟建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为: 空气环境:评价范围内的各环境敏感点,空气质量符合二级评价标准。 水环境 :项目排污口下游纳污河段符合类水质要求。 生态环境:拟建厂区周围植被资源、农田植被、土地资源。 声环境:厂界及周围 200m 范围敏感点声环境。 社会环境:包括城区在内的厂区周围居民居住区。 厂址周围社会环境敏感目标见表 6 表 项目所在地主要敏感目标 序号 敏感点 名称 与厂址相对方位 人口 (人 ) (户数 ) 基本情况 饮用水源 1 冲塘 西北,侧下风向, 距距厂界 06(56) 自然村,微起伏,开阔,周围农田,树 木 自来水 2 院庄 西南,侧风向,距厂界 87(77) 自然村,微起伏,开阔,周围农田,树木 自来水 3 叫何 东南,侧风向,距厂界 25(74) 自然村,微起伏,开阔,周围农田,树木 自来水 4 沉浮 东北,上风向,距厂界 1.6 39(48) 自然村,微起伏,开阔,周围农田,江对岸 河水 5 渠珠 东北,上风向,厂界东面 71(37) 自然村,微起伏,开阔,周围农田,树木 河水 6 新皇 东,上风向,厂界东面 1.5 13(30) 自然村,微起 伏,开阔,周围农田,江对岸 河水 7 大岭 东北,上风向,距厂界 1.3 71(38) 自然村,微起伏,开阔,周围农田,江对岸 河水 8 新还 东北,侧上风向, 距厂界 269(55) 自然村,微起伏,开阔,周围农田,树木 自来水 9 陇皇 东,上风向,距厂界 1.8 96(83) 自然村,微起伏,开阔,周围农田,江对岸 河水 10 大村 东南,侧上风向, 距厂界 270(55) 自然村,微起伏,开阔,周围农田,树木 河水 11 明冲 东南,侧上风向, 距厂界 77(34) 自然村,微起伏,开阔,周围农田,树木 河水 12 马安 西,下风向,距厂界 259(105) 自然村,微起伏,开阔,周围农田,树木 自来水 13 更松 西北,下风向,距厂界 232(79) 自然村,微起伏,开阔,周围农田,树木 地下水 14 大 氵彖 西,下风向,距厂界 347(48) 自然村,微起伏,开阔,周围农田,树木 地下水 15 上陇逻 西南,下风向,距厂界 404(25) 自然村,微起伏,开阔,周围农田,树木 地下水 16 下陇逻 西南,下风向,距厂界 495(120) 自然村,微起伏,开阔,周围农田,树木 地下水 17 门头 西北,下风向,距厂界 403(65) 自然村,靠山脚山谷地 地下水 18 布角 西,下风向,距厂界 400(46) 自然村,靠山脚山谷地 地下水 19 市区 南,侧风向,距厂界 4地势开阔。是崇左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自来水 价工作等级 根据拟建工程的建设规模、工程特点、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工程施工期和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关于评价级别的划分方法,项目环境 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见表 7 表 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 评价内容 工作等级 判 据 建设项目情况 水环境 三级 依据 废水排放量1000m3/d; 200 m3/d;纳污河段多年平均流量为大河( 150m3/s);地表水水质要求为类。 废水主要污染物为 S,有持久性污染物,也有非持久性污染物,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为 3 个, 7;污水排放量 784m3/d;受纳水体左江多年平均流量 544m3/s,为大河;纳污河 段水质要求为类。 空气环境 三级 依据 杂地形,主要污染物等标排放量 m 占 68%,施工场地有大量的颗粒物粒径在可产生扬尘的粒径范围内,极易造成粉尘污染。据类似工程监测,离 施工现场 50m 处,总悬浮微粒日均浓度为 出二级标准 ,离现场 200m 处为 mg/超标 。 业机械排放废气污染分析 作业机械有载重汽车、柴油动力机械等燃油机械,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总烃。由于施工机械多为大型机械,单车排放系数较大,但施工机械数量少且较分散,其污染程度相对较轻。据类似工程监测,在距离现场 50m 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1 小时平均浓度分别为 0.2 mg/mg/平均浓度分别为 mg/mg/可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 施工期环境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是扬尘和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对于汽车尾气的污染,要求所有车辆的尾气达标排放,一般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对于施工作业产生的扬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减轻污染: 在易产生扬尘的作业时段、作业环节采用洒水的办法减轻总悬浮微粒的污染,只要增加洒水次数,即可大大减少空气中总悬浮微粒的浓度。 运送材料的车辆在运输沙、石等建筑材料时,不得装载过满,防止沿途洒落, 40 造成二次扬 尘。 如遇大风,应在运输过程中将易起尘的建筑材料 盖好。 施工车辆必须定期检查,破损的车厢应及时修补,严禁车辆在行驶途中泄漏建筑材料。 车辆出工地时,进入城市道路前,采用高压水喷洗的办法,将车身及轮胎上的剩余泥土冲洗干净,这样可有效地防止工地的泥土带到城市道路上,避免造成局部地方严重的二次扬尘污染。 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测距离及模式 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由建筑、安装施工引起。各工场的施工机械噪声可近似作为点声源处理。根据点声源噪声传播衰减模式,可估算施工期间离噪声声源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从而可就施工噪声对敏感点作出 分析评价,预测模式如下: 201g(r/式中: 施工噪声预测值; 施工噪声监测参考声级; r 预测点距离; 二监测点距离。 根据类比调查得到的参考声级,通过计算得出不同类型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处的噪声预测值,见表 表 在不同距离的噪声预测值 单位: ) 施工机械 距离 (m) 15 25 50 80 100 150 200 装载机 车 凝搅拌机 捣机 土机 价标准 施工期声环境评价标准采用 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见表 41 表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噪声限值 ) 昼间 夜间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75 55 打桩 各种打桩机等 85 禁止施工 结构 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 70 55 装修 吊车、升降机等 65 55 工期噪声影响分析 施工期间,需要使用部分机械设备,尽管施工的噪声只发生在施工期间,由于它声级高,有的具冲击性,有的持续时间长并伴 有强烈的振动,因此,对环境的危害较大。根据表 预测结果分析,在昼间施工中,多数机械在 50m 范围内超过昼间标准,而所列的 6 种机械中有 4 种在 200m 范围内超过了夜间标准。 拟建项目周围有 2 个环境敏感点 (冲塘屯和叫何屯 ),距离施工区最近的冲塘与南面围墙一路之隔,距施工区约 100m。为了保护居民的夜间休息,在晚上 22 时至凌晨6 时应停止施工。同时,对在大型高噪设备旁工作的人员,要采取防护措施,以免造成身体伤害,如噪声性耳聋及各种听力障碍等疾病。 本项目施工 所需大量的各类材料经公路以卡车运输,运输路线经过的环境敏感点有冲塘屯和叫何屯等,繁忙的公路运输引起的噪声会对沿途居民的生活、工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为减少噪声影响,过往车辆在途经环境敏感点时应限速行驶和禁止鸣喇叭,同时施工管理部门应合理安排,尽量减少运送材料的车辆在休息时间经过环境敏感点。 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工产生的废水 施工配料和对机械设备进行冲洗及维护保养,将产生少量的作业废水,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是悬浮物和石油类。这部分废水如果排入附近的水体,对会对水体产生短时的有影响, 但施工期的影响是短期的,随着施工的结束,影响也会逐步减小或消失。因此,对排入附近水体的废水要建立沉沙池和隔油池,经处理后才能外排,可减少对周围水体的影响。 工人员生活废水 在建设期施工区或施工营地,施工人员在一定时间内相对集中生活,必然产生一 42 定量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是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悬浮物及氨氮,若不加处理直接外排,必然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施工区或施工营地必须 设有临时化粪池,经处理后才能外排。 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生态影响主要表现为: 是占用土地,使原有的地表植被遭受破坏。拟建工程在施工阶段由于对原地面进行开挖或填筑,使征地范围内的树林、草被、农作物等遭受砍伐、铲除、掩埋及践踏等 系列人为工程行为的破坏,而这种变化是永久无法恢复的。使植被生物量减少或丧失是工程产生的主要负面影响之一,也是拟建项目所不可避免的。但是,建设工程结束后可绿化范围内的绿地再生,使受到影响的植被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二是水土流失。虽然施工区域地势较为平坦开阔,由于施工引发生严重水土流失的可能性较小,但因厂址距左江最近处(直线距离)仅 300m 左右,而且厂址附近有部分 农业用地。如果施工不当或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仍会产生局部水土流失。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是:由于施工开挖、取土、弃土等活动,使土壤松动、破坏地表植被,从而使地表裸露,遇大雨或瀑雨时,引发水土流失。一方面,随雨水流失的泥、砂可能进入左江,最终影响左江的水质;另一方面,施工所产生的水土流失对农田的影响主要是泥沙中细小的部分会随水下游,以“黄泥水”的形式进入附近农田,对附近的农田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雨季施工时,一定要注意做好水土流失防护工作,及时对开挖地及临时取土、弃土场地进行覆盖,避免发生水土流失。 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染气象条件分析 拟建项目选址于崇左市区北方,距市区约 建厂址处地势为河谷丘陵地貌,与县城相似,因此采用崇左气象站的多年气象观测资料进行统计,以了解评价区域的污染气象特征。 候概况 崇左地处低纬度,在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点是日照过多,太阳辐射强,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温高气爽,无霜期长。四季的特点是:春暖多旱,夏炎偶涝,秋高而干,冬短微寒。 43 近年的气象资料统计表明,崇左多年平均气温 最热月 7 最冷 月 1 月平均气温 多年平均降雨量 雨量主要集中在 49 月,这 6 个月的雨量约占全年降 雨量的 76%,最大降雨量月份 8 大月蒸发量 主导风向为东风,年平均风速 s。 崇左气候特征见表 表 崇左气候特征 月份 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多年平均值 平均气温 () 均降水量 (照时数 (小时) 均气压 ( 发量 (场特征 根据崇左气象站近年的地面风资料统计,崇左年主导风向为 E,该风向风频占年总风频的 风频位居有风频率的第二、三位,各占总风频的 各月均以静风频率最高, 10 月份 49%,全年为 39%。有风风向中大部 分月份以 E 风频最多,其中冬季高达 夏季最小,为 各季节 N位的风频最多,春、夏两季受季风环流影响,偏南风风频高于秋冬两季。风频最小的为东风,仅占年总风频的 春、冬两季东风风频为 0,西风风频也较少。 该区域地面风速 10 月和 11 月最小,为 s,最大为 4 月份, s;从季节来看,春季大于其它季节,而冬季最小。各月及年平均风速详见表 表 各月平均风速( m/s)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 平均风速 (m/s) 年各月最多风向及频率分布见表 44 表 崇左气象站各月最多风向及频率( m/s) 统计项目 月份 最多风向 频率 1 E C 18 36 2 E C 20 31 3 E C 18 32 4 E C 12 35 5 E C 11 33 6 E C 9 39 7 E C 8 39 8 E C 9 42 9 C 8 47 10 C 9 49 11 E C 11 47 12 E C 15 43 年 E C 12 39 表 崇左气象站全年各风向频率( %) 统计时间 风向 年 N E E W W 39 45 定度频率统计 各季节各类稳定度的出现频率由表 出。可见,各季节均以中性稳定度 季高达 全年平均为 各季节均以极不稳定 A 类稳定度的出现频率最低,冬季仅占 秋季最高也只为 全年稳定的 E、 F 类出现频率为 不稳定的 A、 B、 C 类出现频率为 稳定类天气出现频率略低于不稳定类天气。 表 稳定度频率季节变化 季节 稳定度 春 夏 秋 冬 年 A 合层厚度 用导则( 荐的公式法来计算并统计 19982002 年的混合层厚度,结果见表 以看到,年平均混合层厚度为 386m,一年之中秋季最大,为 444m,冬季次之,为 442m,春季最小, 308m;按稳定度类别来统计,则 C 类最大,年均937m, A 类次之, 767m, F 类最小,年均 37m;按观测时次来统计,则 14 时最大,20 时最小。 表 崇左气象站混合层厚度统计 单位:( m) 统计类别 栏目 春 夏 秋 冬 年 稳定度A 858 1298 401 327 767 B 589 354 926 1003 660 C 930 852 1089 1277 937 D 276 265 453 455 362 E 71 136 150 153 137 F 27 46 37 35 37 观 测 时 次 02 08 215 173 349 367 276 14 496 709 738 611 638 20 211 174 245 352 245 平 均 308 351 444 442 386 46 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气质量预测模式及参数选取 由于评价区域地形起伏不大,因此,有风情况下( Us)点源排放 的气体污染物浓度,采用高斯模式进行预测。 2)2(e x p 2)2( e x p )2e x p (),(222222式中: Q 排放源强, mg/s; U 烟囱出口处平均风速, m/s; h 混合层厚度, m; z、 y 横风向、垂直向的大气扩散参数, m; x、 y 计算点相对排放源的距离坐标; n 污染物在地面和混合层顶两个界面之间来自反射的次数,取值 4。 烟囱有效高度, m; 在夜间,若 Heh,或 Heh 时,取 Q=0 计算,其它情况同白天。 其中 可取 2/3 或与污染实测值比较后确定。 对于面源,采用后退点源法计算。 对粒径大于 10 m 的粉尘,采用倾斜烟羽模式: 2 )/ex p ()2ex p ()1(),( 2222g 式中: 地面反射系数; 微粒沉降速度, m/s,由斯托克斯公式计算; 其它符号意义同上。 47 小风和静风的点源扩散模式( ss 和 s) 2022/3)2( 2),( 式中和 G 按下式计算: 01222/220220122222201221)()(21)( 日均浓度模式 241241 式中: C 日平均浓度, mg/ 各小时平均浓度, mg/ 其余符号意义同上。 长期平均浓度预测模式 i j kL r i j i j )()2()(),(2/3 计算方法同 CL(x, y) 式中: n 风向方位数; r 排气筒数目; 48 i、 j、 k 风向、稳定度、风速级别标志; i、 j、 k 条件下的联合频率; 静小风频率; 其它符号意义同上。 烟气有效抬升高度 气有效抬升高度 计算采用国家标准 13201推荐方法计算。 稳定度分类 采用国标 13201推荐的 气稳定度等级分类法,共分为强不稳定、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和稳定六级,分别由 A、 B、 C、 D、 E 和 混合层高度的计算 见前述污染气象基本特征部分。 扩散参数的选取 按国家标准 推荐的城市远郊区扩散参数选取方法选取, 将不同稳定度条件下 时采样时间的扩散参数按标准中时间稀释指数计算 1 小时采样时间的扩散参数。 ( 风速订正 烟囱出口高度处风速订正用如下公式: U = H/10) m 式中: 离地 10m 处平均风速, m/s; H 烟囱几何高度, m; m 风廓线指数,按导则推荐值选取。 气质量预测和评价内容 空气质量预测范围为以拟建工程地址为原点的长方形区域,根据拟建工程污染物排放性质及环境现状,确定评价因子为 氧化硫。评价内容:根据工程分析 结果,预测、评价设计气象条件下,拟建项目不同排放状况下排放的废气对评价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 1 小时平均浓度 49 根据崇左气象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同时参考本次评价现场监测期间拟建厂址测点的气象要素值,设计其出现机率较高、对敏感点不利的气象条件,对设计气象条件下 1 小时平均浓度进行预测与评价。 对除尘效率下降及不利气象条件下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测分析。 日平均浓度 日均浓度计算是在典型日气象条件下,依据当地气象站每天的观测次数,计算每次的 1 小时平均浓度,再求其平均值。设计气象条件时主要考虑使用现场现状监测气象条 件,以便利用现状监测数据同时兼顾选择对主要敏感点不利且出现机率高的风向、风速、稳定度等气象条件。 年日均浓度 本评价采用崇左气象站多年的风向、风速、云量等观测资料,并结合拟建厂址处的实地观测资料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相关分析,经计算订正得到厂址处长年的风向、风速、稳定度联合频率,用以计算拟建项目对评价区年平均浓度贡献值。 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分析 预测评价拟建项目排放的空气污染物对周围保护目标的影响程度。 计算点 在评价区内采用格距为 250m 的正方形网格点作为计算点共计 960 个( 40 24),另选择厂 址附近的崇左市区、马安、沉浮、门头、下陇逻等 5 个敏感点作为预测的代表性敏感点,各敏感点情况见表 表 预测的代表性敏感点情况一览表 敏感点 与厂址 相对方位 距厂址 距离( 性质 功能 1#崇左市区 南 市 综合 2#马安 西 庄 居住 3#沉浮 东北 庄 居住 4#门头 西北 庄 居住 5#下陇逻 西南 庄 居住 测结果与评价 1 小时平均浓度 根据评价区域各季节的污染 气象特点,并考虑对主要敏感目标不利的风向,设计1 小时平均浓度预测气象条件如表 50 表 1 小时平均浓度设计气象条件 次数 风向 风速( m/s) 稳定度 一次(夏) E 一次(冬) 正常生产条件下拟建工程排放的废气中 二氧化硫 及 各的敏感点浓度贡献值和区域网格点最大贡献值见表 表 以看到,正常生产情况下,拟建项目空气污染物 二氧化硫 对大部分敏感点的浓度贡献值较小,只对位于排放源正下风方的敏感点产生一定的 影响。在所选的 2 种设计计算条件下, 二氧化硫 对所选的各敏感点的 1 小时平均浓度贡献值均未超出标准限值,敏感点所受到的 二氧化硫 最大 1小时平均浓度贡献值为 mg/在敏感点为下陇逻,该 二氧化硫 浓度贡献值占标准浓度限值的 由于 二氧化硫 现状监测值均未检出,叠加也未超出标准限值。 二氧化硫 对区域网格点的最大贡献值为 最大网格点浓度值也未超标,但已占标准限值的 该网格点位置在锅炉烟囱西侧 1000m 处。 正常排放污染物对各敏感点 1 小时平均 表 标准限值: 二氧化硫 mg/染物 设计气象条件 崇左市区 马安 沉浮 门头 下陇逻 区域网格点最大值 区域最大值网格点位置 二氧化硫 (mg/一次(夏) 炉烟囱西侧1000m 一次(冬) 炉烟囱西南偏西侧 900m 非正常排放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发生非正常排放的工况较多 ,以下分别就污染较大的几种事故情况进行预测,计算气象条件设计为:风向 E,风速 s,稳定度 D 类,事故工况见表 测结果列于表 51 表 事故工况 排放方式 废气名称 正常排放 锅炉烟气(除尘率 95%,脱硫率 58%) 焙烧炉烟气(除尘率 95%) 矿石和煤粉破碎碾磨工序废气(除尘率 98%) 后处理工序废气(除尘率 98%) 喷沙工序废气(除尘率 98%) 净化槽废气 非正常排放 锅炉烟气(除尘率 85%, 脱硫率 30%) 焙烧炉烟气(除尘率 85%) 矿石和煤粉破碎碾磨工序废气(除尘率 90%) 后处理工序废气(除尘率 90%) 喷沙工序废气(除尘率 90%) 净化槽废气 事故排放 锅炉烟气(除尘率 0,脱硫率 0) 焙烧炉烟气(除尘率 0) 矿石和煤粉破碎碾磨工序废气(除尘率 0) 后处理工序废气(除尘率 0) 喷沙工序废气(除尘率 0) 净化槽废气 污染物排放对各敏感点 1 小时平均浓度贡献值 表 标准限值: 二氧 化硫 mg/故 工况 污染物 崇左 市区 马安 沉浮 门头 下陇逻 区域网格点最大值 区域最大值网格点位置 非正常排放 二氧化硫 (mg/炉烟囱西侧1000m mg/炉烟囱西侧 750m 事故排放 二氧化硫 (mg/炉烟囱西侧1000m mg/炉烟囱西侧 750m 52 由上表可看到,在上述 2 种工况下,以第 2 种事故情况污染最大,位于下风向的马安受影响最大,该处二氧化硫 1 小时平均浓度贡献值为 占浓度标准限值的 烟尘 1 小时平均浓度贡献值为 氧化硫区域 1 小时平均浓度最大贡献值为 出浓度标准限值 ,而烟尘区域 1 小时平 均浓度最大贡献值达 mg/事故工况 1 情况下,各敏感点处的二氧化硫1 小时平均浓度贡献值未超标,但区域 1 小时平均浓度最大贡献值超标 。 日平均浓度 根据崇左气象站历年各季节的观测资料,结合对评价区域的敏感点影响较大的风向,计算日均浓度贡献值的冬、夏两季典型日气象条件设计如表 各季节典型日气象条件下 氧化硫浓度贡献分布见图 染物对各敏感点的浓度贡献值由表 出。 表 日均浓度计算的设计气象条件 气象条件 观测(计算)时次 风向 风速 (m/s) 稳定度 日均(夏) 1 2 E 3 C 4 C 日均(冬) 1 E 2 3 C 0 E 4 C 正常排放污染物对各敏感点日平均浓度贡献值 表 标准限值: 二氧化硫 mg/尘 染物 设计气 象条件 崇左市区 马安 沉浮 门头 下陇逻 区域网格点最大 值 最大值区域网格点位置 二氧化硫 (mg/日均(冬) 炉烟囱西 侧 750m 日均(夏) 炉烟囱西侧 500m mg/日均(冬) 炉烟囱西南 侧 1000m 日均(夏) 炉烟囱西北 偏西侧 900m 53 各典型日气象条件下,拟建项目空气污染物 二氧化硫 对各敏感点的日平均浓度贡献值在 间,总悬浮颗粒物对各敏感点的日平均浓度贡献值在 间,均远低于标准限值,与本底值相比,增幅不大;冬、夏季 二氧化硫 对区域网格点的最大贡献值分别为 别占浓度标准限值的 与现状监测最大值(未检出)叠加后未超出标准浓度限值;冬、夏季烟尘对 区域网格点的最大贡献值分别为 未超标,分别占浓度标准限值的 如与现状监测最大日均值 mg/大叠加值为 mg/超出标准限值。 年平均浓度 拟建工程烟气中二氧化硫、烟尘年平均浓度贡献分布见图 ,表 拟建项目排放的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对各敏感点的年日均浓度贡献值。 由图 图 知,由于厂址区域年风向频率以静风和东风为主,因此污染物在排放源附近及西侧区域的 年平均浓度值较其他区域高,mg/高值区位于生产区排放源西南偏西方。各敏感点所受的年平均浓度贡献值不大,距厂址较近的马安受影响相对大一些,其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浓度最大值分别为 mg/mg/别占标准浓度限值的 38%。区域网格点二氧化硫浓度最大值 标准浓度限值 ,总悬浮颗粒物区域网格点烟尘浓度最大值 mg/标准浓度限值的 拟建项目排放污染物对各敏感点年平均浓度 贡献值 表 标准限值:二氧化硫 尘 染物 崇左市区 马安 沉浮 门头 下陇逻 区域网格点最大值 最大值区域网格点位置 mg/炉烟囱西南偏南侧 350m 二氧化硫 (mg/炉烟囱西南偏南侧 350m 从计算结果看,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超标 的主要原因是锅炉和焙烧炉烟囱高度不高,而厂址区域静风频率较高,可造成排放源附近污染物长期平均浓度超标。 如将两个烟囱均抬高到 60m,则其二氧化硫长期平均浓度贡献值不超标。 54 硫化氢影响分析 厂区产生异味主要由硫化氢引起,在 s,中性稳定度条件下,硫化氢下风轴线浓度分布见表 下表可见,下风向 750m 以外的区域硫化氢浓度值均小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 mg/见该项目排放的硫化氢对环境影响不大。 表 排放源下风轴线硫化氢浓度分布 标准限值: 风距离(m) 排放 工况 250 500 750 1000 1250 1500 1750 2000 2250 2500 2750 3000 浓度值 mg/:计算气象条件为:中性稳定度,风速 s。 结 拟建工程排 放的废气正常排放情况下对评价区域及各敏感点空气质量的影响不大,区域空气达到 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 当发生事故排放时,拟建项目排放的空气污染物中烟尘对排放源下风向的地面浓度贡献值明显高于本底值,对空气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将锅炉烟囱和焙烧炉烟囱提高至 60m,烟尘地面浓度贡献值明显降低,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达标。 拟建工程排放的异味对附近的敏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