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买文具》导学案教学案设计_第1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买文具》导学案教学案设计_第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买文具》导学案教学案设计_第3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买文具》导学案教学案设计_第4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买文具》导学案教学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买文具导学案教学案设计第一单元混合运算 2 买文具导学案设计 课题买文具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为了在教学中能行之有效地提升学生分析、思考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了如下环节:1.在学生收集了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和了解了数量关系之后,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或自己能理解的方式解决问题,可以画示意图,也可以用图示和算式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直接列出综合算式。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2.在探究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有学生列出除加和除减综合算式之后,引导学生交流,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说出每个算式的意义,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的合理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和成就感。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 课件 学情检测卡教学过程第 1 课时 买文具(一)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5 分钟)1.课件出示填空题。(1)文具超市有一种日记本,15 元 5 个,买一个需要( )元。(2)商店里有两种不同包装的同款袜子,第一种每包 5 双,售价 15 元;第二种每包 3 双,售价 12 元,买第( )种包装的便宜。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用混合运算的知识来解决问题。1.阅读题目,独立思考,理解题意,完成填空,汇报答案,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2.准备学习新课。1.算一算。45638249753647567 488279 819二、探究新知。(20 分钟)1.课件出示教材 5 页情境图,请学生观察并思考:图中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2.(1)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2)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3.(1)课件出示教材 5 页问题: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请学生思考:笑笑买了哪些文具?这些文具的价钱都是已知的吗?应该先求什么?哪些数学信息是有用的?(2)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将解决问题的过程表达出来。(3)组织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4)展示学生列出的综合算式,提问:你是怎样想的?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是什么?怎样计算?4.(1)课件出示教材 5 页问题: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提问:题目中每本算术本的现价和原价都是已知的吗?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求什么?(2)引导学生独立试做。(3)组织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考:为什么先算 105?“3”为什么写在105 的前面?5.强化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课件出示教材 5 页问题:哪种做法对?请学生独立判断,并说说这样选择的理由。(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总结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1.观察情境图,收集图中的数学信息,理解每条数学信息的意思,然后全班交流。2.(1)独立思考或与同桌讨论,结合收集到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2)将所提问题汇报给老师。3.(1)根据教师的提问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学信息,把这些数学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读一读,理解题意。(2)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3)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一:直接画示意图解决问题,在图示中直接呈现问题的结果。方法二:图示与分步列式相结合。方法三:直接列出综合算式。(4)汇报自己的思考过程,明确算式的意思及计算方法。4.(1)收集信息,理解题意,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2)独立思考,尝试自主解决问题。(3)交流算法,说明算式的意思,要求列出除减综合算式的同学重点说明运算顺序及这样计算的道理。5.(1)观察每个算式的计算过程,判断对错,汇报自己的想法。(2)结合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和计算实践总结出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在小组内交流,并由组长向全班汇报。2.脱式计算。5364639571027878881945663.填一填。(1)在一个算式里,既有除法,又有加法,应该先算( )法,再算( )法。(2)在 6328 这个算式里,应该先算( ),再算( ),结果是( )。(3)把 4977,1275 合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4)在进行除加、除减脱式计算时,不参加运算的部分要( ),( )前后应该相等。4.找出下列算式的错因,将序号填在( )里。(1) 153054559( )(2) 16729218( )(3) 426572( )A.先算了加法,后算了除法。B.不参加运算的部分没有抄下来。C.先算了减法,后算了乘法。三、巩固提高。(10 分钟)1.课件出示下列问题。3 条毛巾 18 元,一块香皂 4 元,5 瓶花露水 45 元。(1)买一条毛巾和一块香皂需要多少元?(2)一块香皂比一瓶花露水便宜多少元?2.组织学生汇报,集体订正答案。1.自主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2.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正误。5.解决问题。玫瑰花 4 枝 20 元,康乃馨每枝 2 元,百合花每枝3 元。(1)每枝玫瑰花比每枝康乃馨贵多少元?(2)买 4 枝玫瑰花和 4 枝百合花,一共需要多少元?(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四、全课总结。(5 分钟)1.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批注板书设计买文具(一)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列式计算: 18346410(元)答:笑笑一共需要 10 元。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列式计算: 3105321(元)答: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 1 元。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第 2 课时 买文具(二)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5 分钟)1.课件出示复习题。一种日记本,原价每本 4 元,现价 5 本 15 元。这种日记本每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2.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来解决买笔问题。(板书课题)1.阅读题目,独立思考,解决问题。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填一填。小军花 15 元买了 5 个羽毛球,小刚花 5 元买了一个羽毛球,( )买的羽毛球便宜,每个便宜( )元。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20 分钟)1.解决第一个问题。(1)课件出示教材 6 页“试一试”情境图,引导学生收集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2)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数学信息?(3)提问:要求出“淘气买的钢笔比现在文具店里的钢笔每支贵多少元?”应该先算什么?(4)组织学生交流解题方法。2.解决第二个问题。(1)课件出示算式。3712 5124提问:这两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引导学生结合买笔的情境,说说这两个算式的意思。(3)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购物经历,任选一个算式说出其意思。1.(1)观察情境图,收集图中提供的数学信息。(2)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依据要解决的问题筛选出相应的数学信息。淘气上次买了 2 支钢笔,花了 16 元;现在文具店里的钢笔每支 7 元。(3)独立思考,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4)展示自己的解题方法,并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以及算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2.(1)观察算式,说出每个算式的运算顺序。(2)将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与算式中的数据相对照,理解算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并在全班交流。(3)结合生活中的购物经历,任选一个算式说出其意思。2.选一选,填一填。(1)1 个汉堡包比 1 个三明治贵多少元?用到的信息是( )和( ),列式为( )。(2)买 2 个三明治和 1 个冰激凌要花多少元?列式为( )。(3)每个蛋糕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列式为( )。(4)算式 643 的意思是( )。3.脱式计算。652464595三、巩固提高。(10 分钟)1.课件出示问题。一箱净重 3 千克的葡萄售价为 18 元,如果单卖,每千克 8 元。妈妈买了 4 千克苹果花了 16 元,这种苹果每袋 20 元。(1)整箱的葡萄每千克比单卖的便宜多少元?(2)结合上面的情境说说下面算式的意思,并算一算。816482202.组织学生交流,订正答案。1.(1)独立阅读题目,选择合适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2)结合题目中的情境,在小组内说说每个算式的意思。2.组长汇报,交流解题方法,集体订正。4.解决问题。一箱 4 桶装的酱油售价为 36 元,如果单卖,每桶售价为 10 元。李叔叔买了 3 瓶陈醋,花了 12 元。(1)整箱的酱油每桶比单卖的便宜多少元?(2)结合题目中的情境说说下面算式的意思,并算一算。1231036412四、全课总结。(5 分钟)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批注板书设计买文具(二)淘气买的钢笔比现在文具店里的钢笔每支贵多少元?列式计算: 1627871(元)答:淘气买的钢笔比现在文具店里的钢笔每支贵 1元。第一单元混合运算 2 买文具导学案设计 课题买文具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为了在教学中能行之有效地提升学生分析、思考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了如下环节:1.在学生收集了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和了解了数量关系之后,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或自己能理解的方式解决问题,可以画示意图,也可以用图示和算式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直接列出综合算式。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2.在探究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有学生列出除加和除减综合算式之后,引导学生交流,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说出每个算式的意义,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的合理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和成就感。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 课件 学情检测卡教学过程第 1 课时 买文具(一)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5 分钟)1.课件出示填空题。(1)文具超市有一种日记本,15 元 5 个,买一个需要( )元。(2)商店里有两种不同包装的同款袜子,第一种每包 5 双,售价 15 元;第二种每包 3 双,售价 12 元,买第( )种包装的便宜。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用混合运算的知识来解决问题。1.阅读题目,独立思考,理解题意,完成填空,汇报答案,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2.准备学习新课。1.算一算。45638249753647567 488279 819二、探究新知。(20 分钟)1.课件出示教材 5 页情境图,请学生观察并思考:图中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2.(1)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2)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3.(1)课件出示教材 5 页问题: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请学生思考:笑笑买了哪些文具?这些文具的价钱都是已知的吗?应该先求什么?哪些数学信息是有用的?(2)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将解决问题的过程表达出来。(3)组织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4)展示学生列出的综合算式,提问:你是怎样想的?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是什么?怎样计算?4.(1)课件出示教材 5 页问题: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提问:题目中每本算术本的现价和原价都是已知的吗?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求什么?(2)引导学生独立试做。(3)组织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考:为什么先算 105?“3”为什么写在105 的前面?5.强化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课件出示教材 5 页问题:哪种做法对?请学生独立判断,并说说这样选择的理由。(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总结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1.观察情境图,收集图中的数学信息,理解每条数学信息的意思,然后全班交流。2.(1)独立思考或与同桌讨论,结合收集到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2)将所提问题汇报给老师。3.(1)根据教师的提问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学信息,把这些数学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读一读,理解题意。(2)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3)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一:直接画示意图解决问题,在图示中直接呈现问题的结果。方法二:图示与分步列式相结合。方法三:直接列出综合算式。(4)汇报自己的思考过程,明确算式的意思及计算方法。4.(1)收集信息,理解题意,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2)独立思考,尝试自主解决问题。(3)交流算法,说明算式的意思,要求列出除减综合算式的同学重点说明运算顺序及这样计算的道理。5.(1)观察每个算式的计算过程,判断对错,汇报自己的想法。(2)结合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和计算实践总结出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在小组内交流,并由组长向全班汇报。2.脱式计算。5364639571027878881945663.填一填。(1)在一个算式里,既有除法,又有加法,应该先算( )法,再算( )法。(2)在 6328 这个算式里,应该先算( ),再算( ),结果是( )。(3)把 4977,1275 合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4)在进行除加、除减脱式计算时,不参加运算的部分要( ),( )前后应该相等。4.找出下列算式的错因,将序号填在( )里。(1) 153054559( )(2) 16729218( )(3) 426572( )A.先算了加法,后算了除法。B.不参加运算的部分没有抄下来。C.先算了减法,后算了乘法。三、巩固提高。(10 分钟)1.课件出示下列问题。3 条毛巾 18 元,一块香皂 4 元,5 瓶花露水 45 元。(1)买一条毛巾和一块香皂需要多少元?(2)一块香皂比一瓶花露水便宜多少元?2.组织学生汇报,集体订正答案。1.自主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2.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正误。5.解决问题。玫瑰花 4 枝 20 元,康乃馨每枝 2 元,百合花每枝3 元。(1)每枝玫瑰花比每枝康乃馨贵多少元?(2)买 4 枝玫瑰花和 4 枝百合花,一共需要多少元?(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四、全课总结。(5 分钟)1.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批注板书设计买文具(一)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列式计算: 18346410(元)答:笑笑一共需要 10 元。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列式计算: 3105321(元)答: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 1 元。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第 2 课时 买文具(二)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5 分钟)1.课件出示复习题。一种日记本,原价每本 4 元,现价 5 本 15 元。这种日记本每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2.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来解决买笔问题。(板书课题)1.阅读题目,独立思考,解决问题。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填一填。小军花 15 元买了 5 个羽毛球,小刚花 5 元买了一个羽毛球,( )买的羽毛球便宜,每个便宜( )元。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20 分钟)1.解决第一个问题。(1)课件出示教材 6 页“试一试”情境图,引导学生收集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2)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数学信息?(3)提问:要求出“淘气买的钢笔比现在文具店里的钢笔每支贵多少元?”应该先算什么?(4)组织学生交流解题方法。2.解决第二个问题。(1)课件出示算式。3712 5124提问:这两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引导学生结合买笔的情境,说说这两个算式的意思。(3)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购物经历,任选一个算式说出其意思。1.(1)观察情境图,收集图中提供的数学信息。(2)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依据要解决的问题筛选出相应的数学信息。淘气上次买了 2 支钢笔,花了 16 元;现在文具店里的钢笔每支 7 元。(3)独立思考,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4)展示自己的解题方法,并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以及算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2.(1)观察算式,说出每个算式的运算顺序。(2)将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与算式中的数据相对照,理解算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并在全班交流。(3)结合生活中的购物经历,任选一个算式说出其意思。2.选一选,填一填。(1)1 个汉堡包比 1 个三明治贵多少元?用到的信息是( )和( ),列式为( )。(2)买 2 个三明治和 1 个冰激凌要花多少元?列式为( )。(3)每个蛋糕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列式为( )。(4)算式 643 的意思是( )。3.脱式计算。652464595三、巩固提高。(10 分钟)1.课件出示问题。一箱净重 3 千克的葡萄售价为 18 元,如果单卖,每千克 8 元。妈妈买了 4 千克苹果花了 16 元,这种苹果每袋 20 元。(1)整箱的葡萄每千克比单卖的便宜多少元?(2)结合上面的情境说说下面算式的意思,并算一算。816482202.组织学生交流,订正答案。1.(1)独立阅读题目,选择合适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2)结合题目中的情境,在小组内说说每个算式的意思。2.组长汇报,交流解题方法,集体订正。4.解决问题。一箱 4 桶装的酱油售价为 36 元,如果单卖,每桶售价为 10 元。李叔叔买了 3 瓶陈醋,花了 12 元。(1)整箱的酱油每桶比单卖的便宜多少元?(2)结合题目中的情境说说下面算式的意思,并算一算。1231036412四、全课总结。(5 分钟)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批注板书设计买文具(二)淘气买的钢笔比现在文具店里的钢笔每支贵多少元?列式计算: 1627871(元)答:淘气买的钢笔比现在文具店里的钢笔每支贵 1元。第一单元混合运算 2 买文具导学案设计 课题买文具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为了在教学中能行之有效地提升学生分析、思考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了如下环节:1.在学生收集了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和了解了数量关系之后,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或自己能理解的方式解决问题,可以画示意图,也可以用图示和算式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直接列出综合算式。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2.在探究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有学生列出除加和除减综合算式之后,引导学生交流,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说出每个算式的意义,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的合理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和成就感。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 课件 学情检测卡教学过程第 1 课时 买文具(一)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