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强-心律失常诊治进展_第1页
方玉强-心律失常诊治进展_第2页
方玉强-心律失常诊治进展_第3页
方玉强-心律失常诊治进展_第4页
方玉强-心律失常诊治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心血管病医院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心血管病医院重庆市心血管病研究所重庆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内科 方玉强方玉强心律失常的诊治进展主 要 内 容心律失常的分类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心律失常的诊断方法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频发室早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心律失常的分类按解剖部位分 :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按发病原理分类 :激动起源异常、激动传导异常、激动形成合并传导异常 (并行心律、隐匿性传导、差异性传导 )、人工心脏起搏器引起的心律失常按室率快慢分类 (临床较实用 ):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快速性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轻者 无任何症状,体检发现常见 症状有心悸、胸闷、气短、乏力等重者 有头晕、黑蒙、晕厥、血压下降、猝 死等心律失常 的诊断方法 ( )病史 :通常可以提供诊断的有用的线索:心律失常的存在及其类型;诱发因素;起止方式及频繁程度;对患者的影响体格检查 :心率 /心律 /心音 /杂音等有助于心律失常的诊断,颈动脉窦按摩对某些心律失常的诊断可提供帮助心律失常的诊断方法 (二 )心电图检查 :是诊断心律失常最重要、最简单的无创性检查技术心律失常的诊断方法 (三 )动态心电图 : 24/72小时记录患者心电图,易于检出心律失常;便于了解心悸与晕厥等是否与心律失常有关;明确心律失常发作与日常活动的关系以及昼夜分布特征;协助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起搏器功能等;埋藏式循环监测器 (事件记录器 )心律失常的诊断方法 (四 )无线远程心电记录器心律失常的诊断方法 (五 )心电监护 (包括中心监护系统 )对于心律失常的高危病人 (ACS、AMI、 CHF等 ),可以随时捕捉严重心律失常并预警,利于紧急处理 (药物、除颤、起搏等 ),挽救患者生命心律失常的诊断方法 (六 )临床心电生理检查 (有创与无创 ) 诊断性应用:心律失常部位和机制 治疗性应用:选择起搏器、射频能量 判断预后心律失常的急诊治疗 (一 )室上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 : 重点是找出窦速的 原因 进行治疗 (如心衰,感染发热,缺氧等 ),而不是强行减慢心率房性心动过速 : 持续、无休止发作和某些频繁的短阵发作,折返性者终止发作,自律性增高者 (如慢性持续性房速 )减慢心室率心律失常的急诊治疗 (二 )室上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伴快速心室率 : 阵发房颤终止发作,多数病例减慢心室率,但若伴有预激、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和其他可造成血流动力学障碍者,即使阵发也应紧急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 :终止发作 (射频消融、 c 类和 类抗心律失常药, 预激并发房颤者 禁用洋地黄和异搏定,合并心绞痛、心衰、晕厥或休克等严重症状者立即电复律 )心律失常的急诊治疗 (三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动过速 : 不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偶发短阵室速可以观察;持续室速,不论是否合并其他情况,都应该进行急诊处理 心室扑动与颤动 :必须按照心肺复苏的原则进行抢救,及早电除颤 室性早搏 :并非所有室早都需急诊处理,合并心肌缺血、急性或严重心功能不全、或某些可诱发严重心律失常的情况 (如低血钾、洋地黄中毒、 QT延长综合征等 )急诊治疗,主要措施是原发病和诱发因素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急诊治疗 (四 )急诊处理原则 原发疾病和诱因的治疗 终止心律失常 :造成非常严重的血流动力学 障碍者终止心律失常是首要和立即的任务;可寻找的病因者,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唯一的治疗目标就是使其终止 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 :有些心律失常不容易立刻终止,但快速的心室率会使血流动力学状态恶化,减慢心室率可使病人情况好转,如快速房颤、房扑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一 )胺碘酮 适应症:l 除颤后的室颤 /室速l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室速、多形性室速、未明诊断的 QRS心动过速l 控制快速房颤、房扑、房速的室率l 特别适用于有心功能受损的病人 负荷量 150mg, 10分钟内注入;需要可重复。室颤抢救可给 300mg静注,维持量 1mg/分,6小时后减至 0.5mg/分,每日总量可达 2g 主要副作用是低血压和心动过缓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二 )利多卡因 适应症l 可用于治疗室早、室速和室颤,特别适用于心肌梗塞病人 l 室颤 /无脉搏室速除颤后 (未确定类 )l 控制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室早 (未确定类 )l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室速 ( b)l 不推荐用于无室早的 AMI的预防l 静滴用于心律失常转复后的维持 (未确定类 ) 心脏停搏时,只可静推。剂量 1.0 1.5mg/kg,无效 3 5分钟可重复,总量 3mg/kg 负荷量后可用 1 4mg/分静滴 24小时后应减量,以减少毒副作用 心功能不好及 70岁以上老年、肝功能异常者应减量 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三 )腺苷 适应症:用于终止交界区参与的室上速 对其他室上性心律失常无效,但可减慢交界区的传导,有助于诊断 不应用于诊断未明确的宽 QRS心动过速 起始剂量 10mg, 1 3秒内注入。无效 1 2分钟后可给 20mg 副作用多见但短暂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四 )钙拮抗剂 只用于终止室上速和控制快速房颤的室率 维拉帕米可用于某些特殊类型的室速普罗帕酮 口服用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终止阵发房颤,静脉用于终止室上性心律失常 有明显的负性肌力作用和负性传导作用,应避免用于心功能不全和有传导障碍的病人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五 )-稳心颗粒中国医学虽无 “ 心律失常 ” 病名,但对其病因、病机、症状、诊断、证侯治疗的描述却很多 ,散见于 “ 心悸 ” 、 “ 怔忡 ” 、 “ 眩晕 ” 等论述。中医认为心血不足、营阴内竭,心失其养而发为本证。心气不足,运血无力,脉络不畅,瘀血内阻 是心律失常的主要病因!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五 )-稳心颗粒稳心颗粒君药:党参使药:甘松臣药:黄精佐药:三七、琥珀补中益气,安精神、止惊悸开郁散滞,疏理肝脾之气,使君臣药补而不滞补脾气、滋心阴,辅助党参益气生血 三七:行淤、止血、定痛,兼有补益之力琥珀:活血化瘀,平肝安神君臣佐使,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活血化瘀之功稳稳心心颗颗粒粒组组方方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五 )稳心颗粒的适应症 室性期前收缩:从病因、病理机制方面进行,总有效率92% 心房颤动:从心房电重构、离子通道、神经功能等方面发挥作用 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可替代胺碘酮,或同时应用发挥协同作用,对临床症候群有显著改善作用 高血压性左室肥厚的逆转:抑制钙通道 心肌缺血 -再灌注心律失常:抗自由基、脂质过氧化 老年心律失常:适应征广,依从性好 药物联合: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少,不能急救罗艳 :稳心颗粒抗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 19:246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适应证 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频发房性早搏 阵发性及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及持续性房颤、房扑 频发室性早搏 特发性及病理性室速、室扑心律失常的起搏器治疗频发室早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定义及特点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tachycardiomyopathy,TCM)为长 期慢性心动过速 或 不规则心室率引起心脏扩大并最终引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综合征 ,但在心率或节律得到控制后 ,其功能可以部分或全部恢 复 2008年欧洲心脏病协会首次在心肌病分类中使用TCM, 并将其归入扩张型心肌病的一种类型致 TCM的室性心律失常类型 频发室性早搏 (PVC, 5%总心搏时应重视 ) 右心室流出道室速 自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早致 TCM的临床表现PVC致 TCM的临床表现多样 , 但无特异性表现为心悸、胸闷、晕厥、气短等严重者可出现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或死亡心衰时有心悸、气短 ,心率多大于 100次 /分 , 且心悸多早于气短出现频发室早致频发室早致 TCM的诊断与鉴别的诊断与鉴别缺乏特异指标,需结合病史 、心律失常、临床特征和治疗反应过程诊断 TCM心动过速和心衰发生的时间顺序是 TCM诊断的重要线索 ,确诊 TCM的依据为心律失常控制和消除后 ,心脏功能和结构形态明显或完全恢复TCM诊断需进行排他性诊断 ,如 扩张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等频发室早致频发室早致 TCM的治疗的治疗 TCM治 疗 的关 键 在于消除或抑制引起 TCM的心律失常 抗心律失常 药 物 (AAD)治 疗 是主要治 疗 措施 ,但 长 期AAD维 持治 疗 有效性差 ,副作用大 ,依从性和耐受性不佳 ,甚至有增加死亡率 风险 射频消融 (RFCA)是 致 TCM室早的最佳根治手段, 为当前首选治疗策略 RFCA治疗后 ,心脏结构和功能逆转 , 包括正常范围的患者 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