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mlsc22水冷活塞冷水机组制冷系统设计_第1页
毕业设计mlsc22水冷活塞冷水机组制冷系统设计_第2页
毕业设计mlsc22水冷活塞冷水机组制冷系统设计_第3页
毕业设计mlsc22水冷活塞冷水机组制冷系统设计_第4页
毕业设计mlsc22水冷活塞冷水机组制冷系统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MLSC22水冷活塞冷水机组制冷系统设计2012年5月22日目 录摘要1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II 关键词1Abstract2Key words2前言31. 方案论证41.1 流程选择41.2 换热器的选择41.2.1 冷凝器的选择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III 41.2.2 蒸发器的选择41.3 制冷剂的选择51.4 节流装置的选择61.5 压缩机的选择72.过程论述82.1 已知参数82.1.1 制冷循环的lg p-h图8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IV 2.1.2 单供冷工况82.2 制冷循环热力计82.2.1 单位质量制冷量82.2.2 单位容积制冷量82.2.3 单位绝热功82.2.4 制冷系数82.2.5 制冷剂质量流量92.2.6 实际输气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V 量92.2.7 压缩机理论功率92.2.8 单位冷凝热92.3 冷凝器的热力计算92.3.1冷凝器传热管的设计计算与校核92.3.2 冷凝器负荷及流量计算102.3.3 冷凝结构的初步规划112.3.4 管内水侧表面传热系数112.3.5 计算管外 R22蒸气冷凝表面传热系数12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VI 2.3.6 计算传热系数 K和面积热流量 130fq2.3.7 计算所需的传热面积142.3.8 计算冷却水侧流动阻力142.3.9 冷凝器的结构设计142.4 蒸发器的设计计算162.4.1 制冷剂流量 的确rG定162.4.2 初步结构设计162.4.3 管内 R22的表面传热系数172.4.4 水侧表面传热系数的计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VII 算192.4.5 传热系数的计算202.4.6 管内流动阻力和平均传热温差的计算212.4.7 面积热流量 及传热面积 的计0fq0A算212.4.8 冷水侧流动阻力计算222.5 节流装置的选型232.5.1 确定膨胀阀两端压力差232.5.2 选择膨胀阀型式,型号及冷量规则242.6 压缩机的选型242.6.1 理论输气量的计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VIII 算242.6.2 压缩机电功率的计算252.6.3 压缩机的选型252.7 结果分析252.8 结论26结束语28参考文献29致谢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IX 30附录311 制冷机总装图附录312 计算编程与运行322.1 设计程序322.2 运行结果32MLSC22水冷活塞冷水机组制冷系统设计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已经成为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作为传统中央空调系统形式中的重要部分,冷水机组也一直在行业中占据着主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2 流的地位,尤其是在市场规模方面,占据了不小的份额。作为市场中较早出现的技术类型产品,冷水机组在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后,不仅已经成为市场中的主流,对于欧美系外资品牌来说,也已经是最为不可或缺的市场。本文基于当前空调领域中冷水机组的广泛应用和技术不断发展,对冷水机组的制冷性能作一个比较详细的分析,从而对冷水机组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对冷水机组的选型有更多的帮助。文中主要是对MLSC22冷水机组机型设计与选型。首先介绍了冷水机制冷流程、冷凝器、蒸发器,节流装置,制冷剂以及压缩机的分类、结构型式及其特点,分析了各种型式的性能特征并按照具体参数要求做出合理节能的选择,接着计算部分主要包括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冷凝器的热力计算以及蒸发器的热力计算;最后还对节流装置和压缩机的选型做了详细说明。关键词:活塞压缩机冷水机组;冷凝器的设计计算;蒸发器的设计计算。Refrigeration system design of the MLSC66 water-cooled piston chillerAbstractAs people living standard rise, air conditioning has become every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3 indispensable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 Based on current air conditioning chillers widely used and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cooling performance of the chiller for a more detailed analysis, in order to have more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hiller.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refrigeration process chiller, condenser, evaporator, throttling device,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types in accordance with specific parameters to make a reasonable energy-saving choice, followed by calculation of the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part of the refrigeration cycle,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of the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of the condenser and the evaporator; Finally,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selection of the throttling device and compressor.This paper is mainly to the MLSC22 Cold water chiller model design and selection Key words: Piston compressor chillers;condenser design calculations;evaporator design calculations.前 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已经成为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作为传统中央空调系统形式中的重要部分,冷水机组也一直在行业中占据着主流的地位,尤其是在市场规模方面,占据了不小的份额。作为市场中较早出现的技术类型产品,冷水机组在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后,不仅已经成为市场中的主流,对于欧美系外资品牌来说,也已经是最为不可或缺的市场。以四大外资品牌为例,冷水机组占比在其市场整体产品结构中一直都保持了相对较高水平,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4 在近几年的时间中,无论是美的、格力、海尔、奥克斯、志高、格兰仕等“家电系”企业,还是盾安、天加、同方、扬子、富田、堃霖、台佳等国产的传统型企业,都在冷水机组市场加大了投入力度,并将此作为市场规模的新的增长点。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生产条件日益改善的今天,人们对生产生活环境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为了满足工作的需要以及生活的享受,近年来,冷水机组发展迅速,产品越来越多,型号越来越复杂,能效比越来越高,机组的技术含量也不断提高。但伴随的却是巨大的能源消耗。因此,节能降耗理应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更是摆在每一家空调制造企业面前重大的课题。1.方案论证1.1 流程选择制冷有压缩式制冷,热电制冷和吸收式制冷三种主要的方式。压缩式蒸气制冷循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制冷方式。这类制冷机设备比较紧凑,可以制成大、中、小型,以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能达到的制冷温度范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5 围比较宽广,而在普通制冷温度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循环效率。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制冷机的工质通常是采用两种不同沸点的物质组成的二元溶液,通常的工质对有溴化锂水溶液和氨水溶液;而气体涡流制冷是要借助涡流管得作用使高速气流产生旋涡分离出冷、热两股气流,从而利用冷气流获得制冷量的方法;热电制冷器是一种不用制冷剂、没有运动件的电器。所以,空调冷水机组的流程应选用压缩式蒸气制冷循环。1.2 换热器的选择1.2.1 冷凝器的选择在小型制冷装置中所采用的水冷冷凝器有套管式和卧式壳管式冷凝器。冷凝器一般分为水冷式冷凝器,空气冷却式冷凝器,蒸发式冷凝器。水冷式冷凝器是用水作为冷却介质,它的主要特点是技术成熟,应用广泛,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性能基本稳定;空气冷却式冷凝器是以空气作为冷却介质,空气冷却式冷凝器大多用于制冷量小于 60KW 的空调机中,而且空气冷却式冷凝器体积大、设备成本高、传热系数很低、效果差、运行压力高;蒸发式冷凝器是以水和空气作为冷却介质,这种冷凝器的热流量与进口空气的湿球温度关系很大,若要保持一定的蒸发量,就必须提高冷凝温度,这会对装置的正常运行造成不利影响。冷水机组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大多都是管壳式换热器,制冷剂在壳内流动,而冷水或冷却水在管内流动。所以冷凝器应该选择壳管式水冷冷凝器。1.2.2 蒸发器的选择蒸发器一般分为满液式蒸发器,干式蒸发器,循环式蒸发器。循环式蒸发器多应用于大型的液泵供液和重力供液冷库系统。满液式蒸发器和干式蒸发器二者的比较:1、换热性方面:满液式蒸发器的蒸发管表面为液体润湿,表面传热系数大;干式蒸发器的蒸发管表面为部分液体润湿,表面传热系数略低;2、制冷剂侧阻力方面:满液式蒸发器的制冷剂侧阻力较大;3、回油性能方面:对于润滑油与制冷剂互溶情况下,满液式蒸发器的回油较难且不稳定,而回油状况直接影响机组的工作工况和工况油移。干式蒸发器的回油稳定、方便;4、充液量方面:满液式蒸发器的壳体内充满制冷剂,充液量大。多用于制冷剂易泄露的开启式压缩机。干式蒸发器的制冷剂充液量只有满液式蒸发器的 1/2到1/3。而且从价格、维护和稳定性等方面考虑,建议选择干式蒸发器。冷水机组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大多都是管壳式换热器,所以蒸发器应该选择壳管式干式蒸发器。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6 1.3 制冷剂的选择通常使用的制冷剂有水(R718) ,氨(R717) ,R12,R22,R502,R134a及 R123。现在普遍使用的制冷剂也就 R22、R123 和 R134a 等几种。目前空调制冷行业普遍 R22,其主要原因是 R22 在空调温区内具有优越的物理特性和制冷性能,而且性能稳定,技术成熟,价格低 HCF 类物质由于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被认为是将来替代 HCFC 的首选物质。用来替代 R22 的主要物质有 R134a、R407c 及R410a,但是这些 HCF 类物质由于物理特性的限制,很多技术问题尚悬而未决,均不是 R22 最理想的替代物。R22 与 R123 的比较: (1)R22 与 R123 同属氢氯氟烃,但 R22 的臭氧层破坏力是 R123 的 2.5 倍,温室效应指数是 R123 的 17 倍。 (2)R123 是低压制冷剂,工作时蒸发器为负压,冷凝器为 0.04mpa,停机时机内为0.004mpa,因此,即便机组泄漏也只存在外界空气进入机组的可能。 (3)R22 临界压力比 R123 高 1300kpa,机组内部提高,泄漏几率提高。 R22 与 R134a 的比较: (1)R134a 的比容是 R22 的 1.47 倍,且蒸发潜热小,因此就同排气体积的压缩机而言,R134a 机组的冷冻能力仅为 R22 机组的 60%。 (2)R134a 的热传导率比 R22 下降 10%,因此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增大。 (3)R134a 的吸水性很强,是 R22 的 20 倍,因此对 R134a 机组系统中干燥器的要求较高,以避免系统的冰堵现象。 (4)R134a 对铜的腐蚀性较强,使用过程中会发生 “镀铜现象”因此系统中必须增加添加剂。 (5)R134a 对橡胶类物质的膨润作用较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冷媒泄漏率高。(6)R134a 系统需要专用的压缩机及专用的脂类润滑油,脂类润滑油由于具有高吸水性、高起泡性及高扩散性,在系统性能的稳定性上劣于 R22 系统所使用的矿物油。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7 (7)目前 HCF 类冷媒及其专用脂类油的价格高于 R22,设备的运行成本将上升。 R22 与 R407c 的比较: R407c 在热工特性上与 R22 最为接近,除了在制冷性能、效率上略差以及上述 HCF 类物质所具有的技术问题之外,还由于这类物质属于非共沸混合物,其成分浓度随温度、压力的变化而变化,这对空调系统的生产、调试及维修都带来一定的困难,对系统热传导性能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当 R407c 泄漏时,系统制冷剂在一般情况下均需要全部置换,以保证各混合组分的比例,达到最佳制冷效果。综合以上比较,所以制冷剂应该选择 R22。1.4 节流装置的选择常用的节流机构有以下几种:手动式膨胀阀、浮球式膨胀阀、热力式膨胀阀以及毛细管等四种,而空调机中常用的节流装置热力式膨胀阀和毛细管。浮球式膨胀阀多用于满液式蒸发器,这种蒸发器结构简单,但是浮球室的液面波动较大,对阀芯的冲击力也较大,阀芯容易损坏;处次之外,还需要较大口径的平衡管。与浮球式膨胀阀不同,热力式膨胀阀不是通过控制液位,而是控制蒸发器出口气态制冷剂的过热度来控制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因为有一部分蒸发器的面积必须用来使气态 制冷剂过热,所以它广泛的用于空调或低温设备内(尤其是氟利昂制冷设备)的所有非满液式蒸发器。热力式膨胀阀因平衡方式不同,或是说蒸发压力引向模片下内腔内的方式不同,可有内平衡式和外平衡式两种。手动式膨胀阀要手动调整膨胀阀的开度,因此,管理麻烦,且需要较高的经验,在最近多采用自动膨胀阀,而手动膨胀阀只用在旁通管上,作为辅助作用。毛细管是根据“液体比气体非常容易通过”这原理工作的。它的供液能力主要取决于毛细管入口处制冷剂的状态以及毛细管的几何尺寸。随着入口压力的提高毛细管的供液能力增加,毛细管的长度增加,内径缩小,相应地使供液能力减小,而它存在的缺点是它的调节性能很差,它的供液能力不能随工况的波动而调节。所以节流装置应该选择热力式膨胀阀。1.5 压缩机的选择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8 制冷压缩机主要有往复式(又称活塞式) 、螺杆式、离心式等几种型式。往复式压缩机广泛应用于中、小型制冷装置,活塞式压缩机适应较宽的能量范围、能量可调、热效率高、压力高适用于多种制冷剂、加工容易、造价低,而且适用范围当冷量600KW 时,宜选用活塞式压缩机组;螺杆式压缩机气量大、压缩比小、能量调节广、运行周期长,但是它噪音高、油耗量大、油路系统和辅助设备复杂,适用于大、中型制冷装置,而且适用范围当冷量1000KW 时,宜选用螺杆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体积小、运行平稳制冷量大、维护简单,但是设备制造精度高、效率低、有高频噪音、操作不当会有喘振、密封油易泄漏,适用于大型制冷装置,而且适用范围当冷量1100KW 时,宜选用离心式压缩机。根据所给设计参数的制冷量是 255.9KW的要求,所以应该选择的压缩机是往复式(又称活塞式)压缩机。2.过程论述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9 2.1 已知参数2.1.1 制冷循环的 lg p-h 图,见下图 2-1图 2-1 制冷循环的 lg p-h图2.1.2 单供冷工况表 2-1 各点的参数状态点 温度() 压力(kPa) 比焓(KJ/kg) 比体积(m 3/kg)0 2 621.435 407.8321 12 621.435 415.706 0.041052 1609.7 443.6623 42 1609.7 252.3534 1609.7 244.4792.2 制冷循环热力计算2.2.1 单位质量制冷量 014(5.70624.9)kJ/17.2/qhgkJg2.2.2 单位容积制冷量 3301./.8/45vkJmkJ2.2.3 单位绝热功 021(3.621.70)/27.956/whkJgkJg2.2.4 制冷系数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10 017.26.95oqw2.2.5 制冷剂质量流量 02./1.63/17moQqkgsks2.2.6 实际输气量 331.630.45/0.7/vmmss2.2.7 压缩机理论功率 0.27.96.PqwkW 2.2.8 单位冷凝热 24(3.64.)/19.83/khJgkJg可得冷凝器热负荷为 23()1.(.25.)2.0kmQq2.3 冷凝器的热力计算2.3.1 冷凝器传热管的设计计算与校核表 2-2 几种低翅片管的结构参数序号坯管规格mmmmsf/mm t h/mm di/mm db dt/mm aof/(m2.m-1) 1 161.5 1.25 0.223 1.5 11 12.86 15.86 - 0.15 1.352 161.5 1.5 0.35 1.5 11 13 16 - 0.134 1.3473 161.5 1.2 0.4 1.35 10.4 12.4 15.1 - 0.139 1.3844 191.5 1.1 0.25 1.5 14 15.9 18.9 20 0.179 1.485 191.5 1.34 0.25 1.45 14 15.85 18.75 20 0.152 1.457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11 根据生产工艺条件,拟采用每英寸 19片的滚轧低肋管作为传热管,其基本参数为; =18.75mm, =15.85mm, =0.25mm, =1.34mm, =14mm, =tdbdtfsid,则每 1m肋管长肋片数为2010746.3fns每 1m管长肋顶面积为 3220.1875.20/0.1/rftfdm每 1m管长肋片面积为2 222(46.-158)=/.9/cos/cos(0/fbtnf m) ( )每 1m管长肋间基管面积为0() tan10bfbftfbfdndnd32.158746.30.258.7.5.7610/2./m每 1m 肋片管外表面积为 22(0.19.0.1)/0.15/tfbrf m每 1m管长内表面积为 22.4/.4/iifd肋片当量高度为 222()(18.75.m.44fbHd)2.3.2 冷凝器负荷及流量计算冷却水的定性温度为 w21ft+372=4.5C查水的物性比定压热容 ,密度 ,运4.9/()pcKJkg 394.kg/wpm动粘度 ,所以冷却水流量为:620.751/fvms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12 k360293./5063kg/4.17mwpQqkghhct2.3.3 冷凝结构的初步规划根据一般经验,由于低肋螺纹管传热效率高,故初取管外表面面积负荷。则初步规划的所需冷凝器外表面积为:260/fqWm 32029.105.67kfQAmq所需上述规格低肋管管长为: 01.39.25tLf设管内水速为 ,则每流程管束为:2./wms244645.9360.19.3iWqnd(取 46 根)若设流程数为 ,冷凝管有效长度为 ,必有eL0etAiLfn或 051.67.342etAifn不同流程数 和有效管长 的组合情况见表 2-3。考虑到换热器有较好的换e热性能和经济性,因此这里选择如下参数:流程 ,则4i7.341.8eLm表 2-3 不同流程数 i和有效管长 的组合情况eLi/men壳内径 /iDm长径比 /eiLD2 3.687 92 0.281 13.124 1.844 184 0.397 4.646 1.229 276 0.487 2.522.3.4 管内水侧表面传热系数管内冷却水平均流速为: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13 2 2445063w/1.92/36036.19.48mvmiq mssdn所以 60.7iffwRev即水在管内作湍流运动。流体在管内受迫运动放热的湍流区换热计算式为: 0.82fwiiBd在定性温度下 13962.1396.34.5198.7f fBt所以有 0.80.8222.47/()./(1fwii WmKmKd)2.3.5 计算管外 R22 蒸气冷凝表面传热系数根据管排布置,管排修正系数为: 0.830.830.830.830.83412416421n 低肋螺纹管的增强系数(取 )为:f3/41/(1.()brtbft dfH) 1/40.2(090.58515221.43查表可知:在冷凝温度 时,ktC4.76B因此,管外 R22 蒸汽冷凝表面传热系数为: 0.250.250.7()bkwfndt.0.2514.68()143.82kwt0.253./()tWmK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14 式中 冷凝温度与管外壁面温度之差,即 ,单位为。0t0kwtt2.3.6 计算传热系数 K 和面积热流量 0fq根据管内外热平衡关系,管外面积热流量 为:0f.7500346.1ftt取水侧垢层热阻 ,查金属材料性质得纯铜管热导率2.86/irmKW。低螺纹管壁厚为 ,则管外表面面积热流量为:384/(rWK) .925rm000 7.1691mf ttri tqff式中, 为蒸汽与冷却水之间的传热温差。mt2137257.214lnlnlwktCC为管内外平均直径单位面积,有mf 220.158.4/0.47/2mfdm所以有 0 00 47. .11.95.690.8667.438047f t tq 将计算 和 的两式联立得0ff 0.7504213.69tt选取不同的 (单位为)进行试凑计算,计算结果列于表 2-4 中0t表 2-4 试凑计算结果/0t /0fq2Wm /0fq2Wm2.5 6897 68262.6 7235 72302.70 7296 7181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15 可知,当 =2.5时,两式 误差已很小,取 =6886 。0t0fq0fq2/Wm以管外表面积为基准的传热系数 为:K206895/()7.21fomKt2.3.7 计算所需的传热面积 20 09304.6851.668kQAAq表明结构设计面积能满足传热要求,设计合理。总管数 N=184 根,则有效冷凝管长为 :51.6.848402eLm,取 =1.9meL2.3.8 计算冷却水侧流动阻力管内摩擦阻力系数为: 1/41/40.36.0.23Re58f取冷凝器两侧管板厚 ,其实际冷凝管长度为 :5pm2(1.90.)2.tepLm故冷却水在冷凝器内总的压力损失为: 21.5tWmipwd21.994.30.645410=39639.86Pa2.3.9 冷凝器的结构设计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16 图 2-2 氟利昂卧式壳管式冷凝器1-安全阀接口 2-进气管接口 3-出液管接口卧式壳管式冷凝器的外壳为圆筒形,在壳体两端各焊接一块管板。小型制冷装置用卧式壳管式冷凝器的管板直径一般与筒体外径相同,因此,在管板的周边上均匀分布 6个或 8个螺纹孔(不通孔) ,用螺钉将端盖固定在管板上。密封橡胶的作用是防止冷却水从端盖与管板之间的结合处外漏,并与端盖的分隔筋贴合,避免不同流程之间冷却水“串流” 。在卧式壳管式冷凝器中,制冷剂蒸汽从上部进入壳体内,冷凝液体从壳体下部出液管流出。图 2-2 传热管布置排列示意图传热管按正三角形排列,冷凝器采用管板外径与壳体外径相同的主体结构形式,管排布置及管板尺寸能够保证在管板周边的均匀布置 6 个螺钉孔以装配端盖,且能避免端盖内侧装配孔周边的密封面不致遮盖管孔。同时,壳体内部留有一定空间起贮液作用。从整体上看,冷凝器的整体结构尺寸能满足压缩冷凝器机组的装备要求和限制。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17 2.4 蒸发器的设计计算2.4.1 制冷剂流量 的确定rG025.9/1.4/17rmQqkgsks2.4.2 初步结构设计采用内微肋管,外径 =16mm,内径 ,翅高 ,翅0d14.6idm0.17fm数 。设内微肋管的面积热流量 ,则其所需的外表面传68nN 20/fqw热面积300/(25.91/5.9fAQq2)。拟采用四流程的直管结构,每根蒸发管直管段全长为 ,减去 N 块折流板厚,内微肋管的实76L际传热长度 。故所需的管数为167tLm025.930.93.14067tAndlt取 304 根设管子中心距 ,则干式蒸发器的具体结构0.8sm尺寸如下:壳体外径及壁厚 0426Dm管侧流程数 i管子总数 3tn管板厚度 0B折流板厚度 4.bm折流板数目 15N折流板间距 20,ss折流板上下缺口高 9H缺口内管子数 4bn冷媒水横向流过管排数 15cN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18 靠近壳体中心一排的管数 24cn初步规划结构所得到的有效传热面积为 2200.163.75.60tAdnLm2.4.3 管内 R22 的表面传热系数计算内肋片管的流道面积为 214iidAdf214.6(.60.7)m21.73m054fd2()24i iinfNf220.160.1468.0178m .54m0.2.5.294imf m管内 R22 的质量流速为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19 226441./()14.5/()3070mtqgkgmskgmsnA由蒸发温度 ,查得 R22 的热物性参数如下: ,0=7 03.8pPa31268.5/Lkg,32.5/Vkg,621Ls,6VPas, 97810(LWmK),3V=9.7/(WmK),7/()pcJkK, 3/()vcJk, 1.20N, 201.9/kJg,由已知条件可以在 R22 压焓图中查出节流后的低压蒸汽干度 。若设定蒸1.x发器出口处蒸气的干度 ,则蒸发器内 R22 的蒸气的平均干度为:21.0x2.10.6x根据 R22 在内微肋管中沸腾的表面传热系数计算公式,有管内表面传热系数 为i56 93 78201411Reccccci itlpdgfBrXf 其中 12345.96,.6,0.8,.0,.7 9034572132cccc-83=.501.0.i io iqqBqgr0.9.1.5VLtxX0.9 0.10.561.2+/2730168=0.118 6L1 3207Pr 2.59.81pc1 6L4.0Re 3182ixgd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20 0.8.411.23RePrLid30.80.49781.5621./()WmK对于液膜厚度与翅高的比值 ,研究表明对于翅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