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断层解剖学课件1断层--头部_第1页
[医学]断层解剖学课件1断层--头部_第2页
[医学]断层解剖学课件1断层--头部_第3页
[医学]断层解剖学课件1断层--头部_第4页
[医学]断层解剖学课件1断层--头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断层解剖学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断层解剖学 ( sectional anatomy)是用断层方法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及其基本功能的科学,其基本任务是探索各种结构在连续断层内的形态 位置和毗邻等的变化规律,为临床学科提供形态学依据。与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相比,断层解剖学有以下 特点:1. 能保持结构于原位;准确地显示其断面形态变化及位置关系;2. 可由断层重塑整体; 三维重建和定量分析3. 与临床结合密切。属于边缘学科。 系解、局解 断面解剖学 影像解剖学 影像诊断学。Department of Anatomy, Wuhan University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断层解剖学的研究范围1 解剖断层 -冰冻切片技术( cryotomy)选材、固定、 X线标记、画线、冰冻、切锯。2生物塑化技术( plastination)固定、脱水、真空浸渍、硬化处理。3 激光共聚焦技术4 影像断层: 电子计算机图像三维重建、 超声成像、 磁共振成像( MRI)、单电子反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正电子反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PET)图像1影像断层解剖学研究2显微断层解剖学研究3实验断层解剖学研究4发育断层解剖学研究发展前景常用术语根据研究目的,沿某一方向所作的具有一定厚度的切片或扫描,即 断层标本 或 断层图像 ;断面 是指断层标本的表面。1断层或断面( section):4冠状面:额状面一般观测 其前表面。2横断面:水平面一般观测 其下表面 。3矢状面:一般观测 其左表面 ,超声观测 其右表面 。5回声:黑影血液、胆汁、尿、羊水、腹水、巨块型癌、肾实质和脾;低回声 灰影;强回声:无回声:6 CT值:用组织对 X线的吸收系数来说明其密度高低的程度。吸收系数转换成 CT值, Hu,是相对值,水为 0 Hu,骨密质为 1000 Hu,空气为 1000 Hu。较强回声:灰白影,癌、肌瘤及血管瘤;强回声:白影:骨质、结石、钙化;极强回声:强光带含气的肺、胃肠。当超声传经两种声阻抗不同相邻介质的界面时,如界面的线度大于波长,则产生反射和折射,这种反射和折射回来的超声称为 回声。7空间分辨力和密度分辨力判断 CT 装置性能和说明图像质量的指标8窗位和窗宽空间分辨力 -是指鉴别结构大小的能力,常用像素大小来说明。密度分辨力 (又称对比度分辨力),是指能够区分出密度微小差别的能力。以百分率表示。窗宽 是指 CT图像上显示的 CT值范围, CT值高于或低于此范围的结构均分别以白影或黑影显示。 窗位 是窗宽的中心值,通常欲观察某一组织结构及发生的病变,应以该组织的 CT值为窗位。第一章 头部断层解剖第一节 概述一、境界与分区二、标志性结构1.眉弓:恰对大脑额叶下缘。2.额结节:眉弓上方 5cm处的最突出部位,正对额中回。3.顶结节:耳廓尖上方 5cm处,其下 2cm处对应大脑外侧沟后支末端。4.枕外窿凸:头后方正中处,内面正对窦汇。5.上项线:枕外窿凸两侧,平对横窦。1. 上眶耳线 (supraobitomeatal line,SML):眶上缘至外耳道中点的连线。经该线平面约与颅底平面一致,有利于显示颅后窝结构及减少颅骨伪影。2. Reid基线 ( Reids base line,RBL): 下眶耳线 ,为眶下缘至外耳道中点的连线。头部横断层标本的制作多以此线为准。冠状断层标本制作常以该线的垂线为基线。 RBL 与 SML 成角为 16.742.52三、头部断层解剖常用的基线COR 外眦与外耳道中点的连线。 颅脑横断层扫描( MRI、 CT ) 多以此为基线。 实际工作中,依检查目的的不同使扫描平面与 CML向上或向下成 0-20角。3. 眦耳线 (Canthomeatal line, CML)或 称眶耳线 ( Orbitomeatal line,OML)又称 AC-PC线 为前连合后缘中点至后连合前缘中点的连线。 脑立体定位断层解剖 研究多以此为基线。如脑立体定位手术、 X刀、 刀治疗多以此线为准。4. 连合间线( intercommissural line):5. 冠状断层常用基线经外耳门中点向眦耳线所作的垂线即为 冠状断层常用基线。但脑的立体定位术和脑的冠状断层解剖学研究多采用经AC PC连线中点所作的垂线为冠状断层基线。6. 矢状断层常用基线颅的正中矢状面即为 矢状断层基线。端脑的主体结构大脑皮质 髓质 基底核 侧脑室第二节 大脑沟、回 的应用解剖大脑纵裂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恒定的沟大脑纵裂顶枕沟中央沟外侧沟分叶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一、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的沟和回额叶 中央前沟 ,额上沟 ,额下沟 ;中央前回 ,额上、中、下回顶叶中央后沟 、中央后回;顶内沟 、顶上小叶 ,顶下小叶 (缘上回、 角回、 )颞叶 颞上、下沟;颞上、中、下回, 颞横回角回缘上回顶枕弓1中央沟: 端脑上部横断面上最深的一条脑沟,依以下五点可准确辨认。( 1)大部分( 87%)中央沟为一不被中断的沟;( 2)中央沟较深,均自脑断面外缘约中份处向后延伸,并可有一条(中央后沟)或两条(中央前、后沟)与之伴行;脑的沟回在断面上的识别( 3)一般中央前回厚于中央后回;( 4)先通过位于大脑半球内侧面的扣带沟缘支辨认出中央旁小叶,再进一步辨认中央沟;( 5)大脑白质的髓型有助于辨认中央沟。二、大脑半球内侧面的沟和回大脑半球内侧面胼胝体 (嘴、膝、干、压)、扣带沟、胼胝体沟、中央旁小叶 ,扣带回、 距状沟 、顶枕沟、楔回 (叶 ),舌回。 1 额骨 2 额上回 3 胼胝体膝 4 侧脑室前角 5尾状核头 6 背侧丘脑 7 侧脑室后角 8 胼胝体压部 9 枕额肌枕腹10 上矢状窦 11 下矢状窦 12 侧脑室中央部 13 颞肌 14 穹隆连合1 顶枕沟 :端脑中部横断面上,胼胝体后钳后方最深的脑沟,从大脑半球内侧面斜向外。沟内有沟,沟内有回。 分隔顶叶 (楔前叶 )和枕叶 (楔叶 )。2 外侧沟 :分垂直部和水平部,端脑中部横断面上 岛叶与颞叶之间,颞叶与额叶或顶叶之间 。顶枕沟外侧沟三、大脑半球底面的沟和回嗅球、嗅束、嗅三角、前穿质、直回、眶回。枕颞沟 ,侧副沟 ,海马沟、枕颞内、外侧回,海马旁回 ,钩 ,齿状回 ,海马 (海马结构 )海马n 基底节 :是位于大脑半球基底部的厚的灰质黑团。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壳核和苍白球)、屏状核及杏仁核簇;尾状核与壳核合称新纹状体,苍白球为旧纹状体胼胝体连接两侧大脑半球的巨大白质联合,构成侧脑室体部和额角的顶u 由前向后分为四部分:前下细薄的嘴部、前面弯曲的膝部、较长且平直的体部和后端膨大的压部。嘴部向下延伸与终板相连u 胼胝体辐射:经过胼胝体的纤维束呈扇形向两侧半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