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崇高速第七合同段桥梁施工安全评估报告_第1页
延崇高速第七合同段桥梁施工安全评估报告_第2页
延崇高速第七合同段桥梁施工安全评估报告_第3页
延崇高速第七合同段桥梁施工安全评估报告_第4页
延崇高速第七合同段桥梁施工安全评估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延庆至崇礼高速公路河北段主线主体工程施工 ZT7 标段总体风险评估报告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延崇高速河北段 ZT7 合同项目部二零一七年八月十二号1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 工程概况 22.1 主要桥梁 32.2 桥梁位置水文、地质情况 4三、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 .63.1 风险评估过程 63.2 风险评估方法 7四、评估内容 164.1 三岔口特大桥总体施工风险评估 .164.2 桥梁施工总体风险评估等级 .254.3 桥梁施工专项风险评估 .25五、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 395.1 钻孔桩作业风险估测 .395.2 深基坑施工风险估测 .425.3 墩身施工风险估测 .445.4 现浇箱梁施工风险估测 .51六.对策措施及建议 .536.1 一般风险源控制措施及建议 .536.2 安全防护 .58七、评估结论 677.1 重大风险源风险等级汇总 .677.2 重大风险源存在部位及方式 .687.3 评估结果分析 .682一、编制依据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2、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F50-2011)3、 公路工程地质勘测规范 (JTG C20-2011)4、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TJ 79-2002)5、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6、 公路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TG F902015)7、 关于开展公路桥梁与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交质监发2011217 号)8、项目风险管理方针及策略9、项目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方面的文件10、项目各阶段(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等)审查意见。11、设计阶段风险评估成果12、我项目部现有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从事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公路路基、高墩、技术复杂型特大桥梁施工的丰富经验。二、 工程概况延庆至崇礼高速公路河北段主线主体工程,起点位于怀来县金家口村东约 6km 京冀界处,与延崇高速北京段顺接,终点位于崇礼区棋盘梁村北约2km 处、路线全长 81.552km。延庆至崇礼高速公路河北段是北京张家口联合举办冬奥会中连接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的主要公路。该项目的建设,对完善河北省高速公路网,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处进沿线地区旅游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延庆至崇礼高速公路河北段主线主体工程施工 ZT7 标段实施范围K59+500,实施终点为 K66+100,路线全长 6.6km。设置三岔口特大桥、韩庄1 号大桥、韩庄 2 号大桥、黄艾沟大桥、A 匝道桥合计 5 座, 桥长合计约2.762km,路基合计约 4.3km。韩庄互通 1 处。主要技术标准:(1)本工程采用 201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1-2014)规定的高速公路技术标准建设。(2)设计行车速度:100Km/h(主线)和 40Km/h(韩庄互通匝道) ;(3)路基宽度:26m(主线)16.5m(韩庄互通 A 匝道)9m(韩庄互通其3余匝道) 。(4)路拱横坡:采用双向横坡,由中央分隔带向外倾斜,行车道及硬路肩横坡 2%,土路肩横坡 3%;(5)路基边坡:当填土路基小于 8m 时,采用坡率 1:1.5 的直线式边坡,填土高度大于 8m 小于 20m 时,采用折线式边坡,上部 8m 采用 1:1.5 的坡率,8m 以下采用 1:1.75 的坡率。当填土高度大于 20m 时,采用折线式边坡,上部 8m 采用 1:1.5 的坡率,8m 至 12m 采用 1:1.75 的坡率。20m 以下采用1:2 放坡。(6)计算荷载:桥涵构造物计算荷载为公路-级;(7)设计洪水频率:路基和桥涵洞设计洪水频率 1/100;特大桥1/300。(8)龙关镇、炮梁乡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45s,对应地震烈度度;(9)桥面净宽:主线桥梁全宽 26m,匝道桥面全宽 16.5 m。 2.1 主要桥梁2.1.1 三岔口特大桥三岔口特大桥中心桩号为右幅 K60+321、左幅 K60+327,桥梁左幅长1547m、右幅长 1563m。桥面宽 13m。右幅全桥共 13 联,左幅全桥 12 联,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 T 梁、波形钢腹板连续梁、钢-混组合箱梁;下部结构 0号桥台采用柱式台,42 号桥台采用肋板台,桥墩采用柱式墩,墩台采用桩基础。本桥在 K59+991/K60+001 处与张唐铁路发生交叉,张唐铁路为国铁级电气化铁路,交叉位置于张唐铁路特大桥路段,桥墩墩高 40m,本桥采用 30m跨径预应力混凝土小 T 梁下穿张唐铁路。立交桥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和肋板台。基础采用桩基础。台后设置搭板。2.1.2 韩庄 1 号大桥本桥中心桩号为 K62+563,起点桩号为 K62+469.5 终点桩号为K62+656.5,桥梁全长 187m。全桥共 2 联:3*30+3*30;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 T 梁,先简支后连续;下部结构桥台采用肋板台,桥墩采用柱式墩,墩台采用桩基础。本桥平面位于 A=784.857 的左偏缓和曲线上,纵断面纵坡2.8%;墩台径向布置。2.1.3 韩庄 2 号大桥本桥位于延崇高速公路河北段,右幅中心桩号为 K63+623,起点桩号为K63+503.75,终点桩号为 K63+741.5,左幅中心桩号为 ZK63+617,起点桩号为 ZK63+497.75,终点桩号为 K63+735.5,设计角度 90 度,桥梁全长237.75m。桥梁共 3 联:(40+60+40)+3*30m;上部结构第一联采用钢-混组合梁,其余均采用预应力砼 T 梁,先简支后连续;下部结构桥台采用肋板台,桥墩采用柱式墩,墩台采用桩基础。本桥平面位于 R=2200m 左偏圆曲线上,4纵断面纵坡为 2.1%;墩台采用径向布置。2.1.4 黄艾沟大桥黄艾沟大桥中心桩号为 K65+717,起点桩号为 K65+383.5,终点桩号为K66+050.5;桥梁跨径为:22*30 米,全桥共 6 联;上部结构左幅第一联采用钢-混工字组合梁,其余采用预应力砼 T 梁,下部结构桥台采用肋板台,桥墩采用柱式墩,墩台采用桩基础。设计角度 90 度;本桥分别位于缓和曲线(起始桩号:K65+383.5 终止桩号:K65+502.425,参数 A:600,右偏)和圆曲线(起始桩号:K65+502.425,终止桩号 K66+050.5,半径:1500m,右偏)上,纵断面位于 R=120000m 的竖曲线上;墩台径向布置。2.1.5 匝道桥A 匝道桥起点桩号为 AK1+222.5,终点桩号为 AK1+329.5,上部结构跨径为 4*25m 预应力现浇箱梁,共一联,下部结构桥台采用肋板台,桥墩采用柱式墩,墩台采用桩基础。本桥位于缓和曲线上,纵断面纵坡为-1.208%、-3.2%;墩台径向布置。 2.2 桥梁位置水文、地质情况2.2.1 地形、地貌赤城县位于北京北部,河北省西北部,东与承德丰宁、北京怀柔县接壤,南与怀来、北京延庆县毗邻,西与崇礼、宣化交界,北靠坝上沽源县,地处冀北山区,境域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群山环绕,沟壑纵横,路线经过县域西部山区。2.2.2 工程地质层组划分依据工程地质层组的划分原则,工程区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地质共分为 4个工程地质层组,细分为 12 个工程地质层组,现将各工程地质层组按岩土成因、时代由新到老顺序分述如下:(1)第层全新统(Q4al+pl):冲洪积砂、砾石、卵石,含砾粉土、粉土。分布于河谷中,厚度达数十米。(2)第2 层上更新统(Q3a1+p1):冲、洪积黄土状粉土、粉质粘土、砾石层;(Q3al+dl):洪坡积黄土状粉质粘土,含砾岩屑。(3)第1 层白旗组第二段(J2b2)紫灰、黄绿色安山岩夹安山质熔岩角砾岩、角砾状安山岩,强蚀变,局部为粗安岩。(4)第2 层白旗组第一段(J2b1)上部紫灰、灰绿色流纹质晶屑凝灰熔岩、流纹质凝灰角砾岩;下部砖红色凝灰质粉砂岩、灰绿色凝灰角砾岩。(5)第3 层后城组(J2h)北部上部紫红色凝灰质砂砾岩、凝灰角砾岩、流纹质晶屑岩屑凝灰岩;中部紫灰色流纹岩,斑流岩;下部紫红色凝灰质粉砂岩、凝灰岩。南部上部砖红色薄层粉砂岩、夹砾岩、安山岩和玄武岩,含透镜状薄煤层;下部粉灰色厚层凝灰质砾岩;底有砾岩,其上为凝灰5岩、凝灰质砂砾岩。(6)第4 层髫髻山组上段(J2t2)上部紫色安山岩、辉石安山岩,夹紫红色砂质页岩、砂砾岩;下部紫色安山岩、安山碎屑岩,少量流纹岩,夹凝灰岩。髫髻山组下段(J2t1)上部灰色凝灰质砂岩、砾岩夹紫色页岩;下部紫、绿色页岩和砂质页岩互层,夹凝灰质砂岩,底部有砾岩。(7)第1 层大洪峪组(Z1d)灰、灰黄色中厚厚层石英砂岩、镁质砂岩夹砂、硅质白云岩,局部有含砂质燧石岩。(8)第2 层常州村组二段(Zlc2)灰白色夹紫色厚中厚层石英岩、石英砂岩,具交错纹。(9)第3 层常州村组一组(Zlc1)灰黄、灰白色薄中厚层石英砂岩,偶夹粉砂岩、砂质页岩,底部砂砾岩。(10)第1 层红旗营子组(Arh)上部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夹矽线黑云变粒岩、不纯大理岩(Mb) ;下部黑云变粒岩、含石墨石榴黑云变粒岩、夹黑云斜长片麻岩、不纯大理岩,顶部为不连续含钛磁铁角闪岩和矽线磁铁石英岩。混合岩化作用普遍。(11)第2 层谷咀子组(Arg)角闪斜长片麻岩、二辉斜长麻粒岩、含石榴二辉斜长麻粒岩夹浅色麻粒岩、不纯大理岩和磁铁石英岩。混合岩化作用较深、形成条带状混合岩和花岗质混合岩。(12)第3 层桑干群(Arsn)角闪斜长片麻岩或辉石角闪斜长片麻岩,夹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及石榴子石片麻岩。2.2.3 不良地质概况(1)铁矿巷道及采空区K62+400K62+700 段路线穿越龙锋矿业,距路线 200m 有 2 个主矿竖井分部,根据调查深度 70-100m,最大采矿脉层厚达 20m,根据初勘结论,K62+470K62+490 位置埋深约 100m 深度呈明显高阻异常,为铁矿采空区。后经施工图设计阶段对该段桥梁进行优化调整,5#墩仍处于该段内,经钻探验证,本段落桥梁为摩擦桩,经计算,桩底硬质岩层厚度大于采矿巷道顶板稳定厚度,场区基本稳定。为确保安全设计对桩底采用注浆加固。跨衢江大桥应急工程的工程地质条件良好。(2)黄土状土K24+800K27+300 部分地段,连续分部有第四系湿陷性黄土状土,总长18.965km。该土层湿陷程度轻微中等,局部强烈。厚度 21m,建议采用换填或冲击碾压、强夯进行地基处理,同时做好防排水设计。2.2.4 气象、水文项目所经地区属于赤城县,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中温带亚干旱区,一年四季,气候分明。春季多风少雨雪,阳关明媚;夏季雨量大,次数多,空气清新湿润;秋季天空晴朗,温凉舒爽;冬季寒冷漫长,降雪量较少。赤城属于潮白河水系白河流域,黑河、白河、红河纵贯县城。桩号为右6幅 K60+321、左幅 K60+327(桥梁工程明细表)序号 名 称 中心里程 孔跨布置全长(m) 备注1三岔口特大 桥 K60+321 40m、30 米、29.27、27m 预制 T 梁 1563m 预制、 混合2韩庄 1#大桥 K62+5633*30+3*30 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 T 梁,先简支后连续;下部结构桥台采用肋板台,桥墩采用柱式墩,墩台采用桩基础。187m 预制3韩庄 2#大桥 K63+503.75 (40+60+40)+3*30m预制 T 梁 237.75m 预制、 混合4黄艾沟大桥 K65+717 22*30 米预制 T 梁 333m 预制、 混合5 A 匝道桥 AK1+222.5 4*25m 预应力现浇箱梁 107m 现浇箱梁三、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3.1 风险评估过程3.1.1 具体实施步骤根据国家交通运输部颁布的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交质监发2011217 号,以下简称指南 )所作的明确规定,风险评估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成立专项评估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其中小组负责人应当具有 5年以上工程管理经验;专项评估小组人员组成:组 长:周德文副组长:蔡伟忠、欧伟宾、王连勇组 员:张雪亮、左己伟、宋民乾、王召康、潘劲、郑明考、郭真河、谢浩浩 、文珂 、蔡梁 、赵帅。(2)明确评估对象和范围,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和标准,了解同类工程的事故情况;7(3)现场查勘评估对象的地理、水文、气象条件,收集工程建设有关资料。3.1.2 开展总体风险评估结合设计阶段风险评估结果,以及类似结构工程安全事故情况,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初步分析本项目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估测施工中发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确定项目总体风险等级。3.1.3 确定专项风险评估范围总体风险评估等级达到级(高度风险)及以上的桥梁工程,应进行专项风险评估。其他风险等级的桥梁工程可视情况开展专项风险评估。3.1.4 开展专项风险评估(1)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施工工法,分解施工作业程序;(2)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结合工序(单位)作业特点、环境条件、施工组织等致险因子,辨识施工作业活动中典型事故类型,建立风险源普查清单;(3)对风险源进行风险分析和估测,确定重大风险源及其风险等级。3.1.5 确定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接受准则的相关规定,明确重大风险源的监测、监控、预警措施及应急预案。延崇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程序如下:选择评估方法开展专项风险评估提出评估对策措施建议得出评估结论开展总体风险评估确定专项风险评估范围编制评估报告前期准备83.2 风险评估方法3.2.1 桥梁施工总体风险评估方法按照指南推荐的桥梁施工总体风险评估方法,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总体评估主要考虑桥梁建设规模、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桥位特征及施工工艺成熟度等评估指标,评估指标的分类、赋值标准可参见下表。本项目共有大桥、4 座特大桥 1 座,对照下表分值标准进行逐一评估。桥梁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 分类标准 标准分值 说明单孔跨径 LK (总长 L)超过或达到国内外同类桥型最大单孔跨径LK(总长 L)6-8LK150 米或 L1000 米 3-5100 米L1000 米或 40 米LK150 米 1-2建设规模(A1)L100 米或 LK40 米 0-1应结合各地工程建设经验及水平,综合判定,其中拱桥应按高限取值。不良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包括岩溶、滑坡、泥石流、釆空区、强震区、雪崩区、水库坍岸区等)4-6存在不良地质灾害,但不频发或存在特殊性岩土,影响施工安全及进度1-3地质条件(A2)地质条件较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因素 0-1特殊性岩土主要包括:冻土、膨胀性岩土、软土等。极端气候事件多发区域洪水、强风、强暴雨雪、台风等) 4-6气候环境条件一般,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显著 2-3气候环境条件(A3)气候条件良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 0-1应结合施工工艺特征综合判定。山岭区:峡谷、山间盆地、山口等险要区域 4-6山岭区:一般区域 0-3地形地貌条件(A4)平原区 0-1应结合勘察资料,综合判定。桥位特征 跨江、河、海湾:通航等级 1 级 4-6 跨线桥应综合考虑交9-3 级跨江、河、海湾:通航等级 4 级-6 级 2-3跨江、河、海湾:通航等级 7 级及等外 0-1(A5)陆地:跨线桥公路、铁路等)及其他特殊桥 3-6叉线路的交通量状况。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国内首次应用 2-3施工工艺成熟度(A6) 施工工艺较成熟,国内有相关应用 0-1应考虑施工企业工程经验。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大小计算公式为:R=A1+A2+A3+A4+A5+A6,其中,A1 指桥梁建设规模所赋分值; A2 指工程所处地质条件所赋分值;A3 指工程所处气候环境条件所赋分值; A4 指工程所处地形地貌所赋分值;A5 指桥位特征所赋分值; A6 指施工工艺成熟度所赋分值。评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所赋分值应结合工程实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而定,数值应取整数。评估指标也可以根据工程实际进行相应的增加或删减,同时风险分级标准也须进行相应调整。计算得到总体风险值 R 后,对照下表确定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等级。表 3-2-2 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风险等级 计算分值 R等级 (极高风险 14 分及以上等级(高度风险) 8-13 分等级 II (中度风险) 5-8 分等级 I(低度风险) 0-4 分对总体风险等级在 III 级(高度风险)及以上的桥梁工程,纳入专项风险评估范围。评估小组根据总体风险评估情况,提出专项风险评估中需要重点评估的风险源。其他风险等级的桥梁工程,视情况确定是否开展专项风险评估。3.2.2 桥梁施工专项风险评估方法专项风险评估是将总体风险评估等级为级(高度风险)及以上桥梁工程中的施工作业活动(或施工区段)作为评估对象,根据其作业风险特点以及10类似工程事故情况,进行风险源普查,并针对其中的重大风险源进行量化估测,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属于动态评估。专项风险评估前,首先,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施工方法, 分解施工作业程序,结合工序(单位)作业特点、环境条件、施工组织等致险因子,辨识施工作业活动中典型事故类型,从而建立风险源普查清单,并通过风险分析和估测,确定重大风险源。其次,按照指南推荐的指标体系法评估重大风险源的风险等级,并对照风险可接受准则确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专项风险评估的基本程序包括:风险源普査、辨识、分析,并针对重大风险源进行估测、控制。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作业活动一般分解到分项工程,如下表。公路桥梁工程主要分项工程序号 施工作业活动1 基坑施工2 灌注桩施工3 钢筋工程施工作业4 混凝土工程施工作业5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6 砌体工程施工7 墩柱施工8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上部结构施工施工作业程序分解后,通过相关人员调查、评估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方式,分析评估单元中可能发生的典型事故类型,并形成风险源普査清单。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作业活动与典型事故类型对照表见下表:事故类型施工作业坍塌 起重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触电 淹溺 车辆伤害中毒窒息容器爆炸基坑施工 0 0 0 0 0 0人工挖孔或钻孔灌注桩 0 0 0 0钻孔灌注桩 0 0 0 0模板、支架和拱架安装与拆除 0 0 0钢筋工程作业 0 0 0 0砌体工程施工 0 0 0 0满堂脚手架现浇法作业 0 0 0 0 0架桥机安装作业 0 0 0 011模板、支架和拱架安装与拆除 0 0 0临时设施龙门架等)拆除 0 0 0防护栏、隔离墩施工 0 0 0桥面铺装层施工 0 03.2.3 其它专项风险评估方法(1)鱼刺图法鱼刺图法即为因果图分析法,是用因果分析图分析各种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由此原因可能导致后果的一种管理方法。由于因果分析图形状象鱼刺,所以又称为鱼刺图。它由结果、原因和枝干三部分组成。结果:表示期望进行改善、追查和控制的对象。原因:表示对结果可能施加影响的因素。枝干:表示原因与结果、原因与原因之间的关系。中央的枝干为主干,用双箭头表示。从主干两边依次展开的枝干为大枝(大原因即直接原因),大枝两侧展开的枝干为中枝(间接原因),中枝两侧展开的枝干为小枝(造成间接原因的上一层原因),用单箭头表示。在一个系统中,下一阶段的结果,往往是上一阶段的原因造成的。用鱼刺图(因果图分析)法,通过一张图,可把引起事故的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直观地表述出来,用以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和研究预防事故的措施。12(2)LEC 评价法LEC 评价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该方法采用与系统风险率相关的 3 种方面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中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 3 种方面分别是:L 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 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 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对这 2 种方面分别进行客观的科学计算,得到准确的数据,是相当繁琐的过程。为了简化评价过程,采取半定量计值法,给二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二个分值的乘积 D 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 D=LEC。常用的赋分标准见下表。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D(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分值 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分值 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10 完全会被预料到 0.5 可以设想,但高度不可能6 相当可能 0.2 极不可能3 不经常,但可能 0.1 实际上不可能1 完全意外,极少可能 分值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分值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10 连续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 2 每月暴露一次6 逐日在工作时间内暴露 1 每年几次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3 每周一次或偶然的暴露 0.5 非常罕见地暴露分值 可能结果 分值 可能结果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7 严重,严重伤害40 灾难,数人死亡 3 重大,致残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1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分值 危险程度 分值 危险程度13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20-70 可能危险,需要注意160-320 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 20 稍有危险,或许可以接受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其中,分值大于 160 的属于重大风险源,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重点控制;分值小于 160 的为一般风险源,用企业现有规章制度进行预防和控制即可。3.2.4 重大风险源的风险估测采用风险矩阵法和指标体系法,事故可能性、事故严重程度及专项风险等要素的等级划分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事故可能性等级划分标准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等级划分标准见下表,其中 P=R,按四舍五入计算取整。桥梁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等级划分计算分值 P 等级描述 等级P14 分以上 等级 IV(很可能) 46P14 等级(可能) 33P6 分 等级(偶然) 2P3 等级(不太可能) 1R 为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赋予分值; 为折扣系数,与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 M 相关联,具体情况如下表。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与折减系数对照表计算分值 M 折减系数 M12 1.29M12 1.16M8 13M5 0.90M2 0.8其中 M=A+B+C+D+E+F+G+H,各评估指标具体取值如下表:安全管理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 分类 分值 说明三级 3总包企业资质A 二级 214一级 1特级 0无资质 1专业及劳务分资企业资质 B有资质 0针对当前作业的主要分包企业。15发生过重大事故 3发生过较大事故 2发生过一般事故 1历史事故情况C未发生过事故 0指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从事过的工程项目上曾经发生的事故情况。无经验 2经验不足 1作业人员经验D经验丰富 0从特种作业人员、一线施工人员的工程经验考虑。不足 2基本符合规定 1安全管理人员配备E 符合规定 0从“三类人“的持证、在岗情况考虑。不足 2基本符合规定 1安全投入F符合规定 0不符合合同要求 2基本符合合同要求 1机械设备配置及管理G 符合合同要求 0可操作性较差 2可操作性一般 1专项施工方案H可操作性强 0(2)事故严重程度等级划分标准事故严重程度的等级分成四级,主要考虑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当多种后果同时产生时,应采用就高原则确定事故严重程度等级。A、人员伤亡是指在施工活动过程中人员所发生的伤亡,依据人员伤亡的类别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等级标准如下表:16人员伤亡等级标准等级 1 2 3 4定性描述 一般 较大 重大 特大人员伤亡人员死亡(含失踪)人数3 或重伤人数103员死亡(含失踪)人数10 或10伤人数5010人员死亡(含失踪)人数30 或50伤人数100人员死亡(含失踪)人数30 或重伤人数100B、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事故发生后造成工程项目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包括直接费用和事故处理所需(不含恢复重建)的各种费用, 等级标准如下表。直接经济损失等级标准等级 1 2 3 4定性描述 般 较大 重大 特大经济损失(万元)Z10 10Z5050Z500Z500C、专项风险等级划分标准专项风险等级分为四级:低度I 级) 、中度II 级) 、高度(级) 、极高(级) ,如下表。 专项风险等级标准一般 较大 重大 特大严重程度等级可能性等级 1 2 3 4很可能 4 高度 高度 极高 极高可能 3 中度 高度 高度 极高偶然 2 中度 中度 高度 高度不太可能 1 低度 I 中度 中度 高度17四、评估内容4.1 三岔口特大桥总体施工风险评估评估指标 分类标准标准分值在建工程实际情况评估分值备注单孔跨径 LK (总长 L)超过或达到国内外同类桥型最大单孔跨径 LK(总长 L) 6-8LK150 米或 L1000 米 3-5100 米L1000 米或 40 米LK150 米 1-2建设规模(A1)L100 米或 LK40 米 0-1桥总长,桥梁左幅长 1547m、右幅长1563m 桥采用40m、30m、29.27m、27m 跨径预应力混凝土小 T 梁下穿张唐铁路。立交桥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和肋板台。3不良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包括岩溶、滑坡、泥石流、釆空区、强震区、雪崩区、水库坍岸区等)4-6存在不良地质灾害,但不频发或存在特殊性岩土,影响施工安全及进度 1-3地质条件(A2)地质条件较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因素 0-1地质条件较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因素 1极端气候事件多发区域洪水、强风、强暴雨雪、台风等) 4-6气候环境条件(A3 气候环境条件一般,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 2-3气候条件良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 018不显著气候条件良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 0-1山岭区:峡谷、山间盆地、山口等险要区域 4-6山岭区:一般区域 0-3地形地貌条件(A4 平原区 0-1地处冀北山区, 2跨江、河、海湾:通航等级 1 级-3 级 4-6跨江、河、海湾:通航等级 4 级-6 级 2-3跨江、河、海湾:通航等级 7 级及等外 0-1桥位特征(A5 陆地:跨线桥公路、铁路等)及其他特殊桥 3-6跨线桥公路、铁路等)及其他特殊桥 3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国内首次应用 2-3施工工艺成熟度(A6施工工艺较成熟,国内有相关应用 0-1本公司已建成的同类型桥梁非常多,施工工艺十分成熟。本项目的技术人员大部分都参与过类似桥梁的施工。1由总体风险评估表计算得出三岔口特大桥工程总体风险值 R=10 分,根据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等级标准得出结论:三岔口特大桥风险等级为级,属高度风险,需要组织开展专项风险评估。A、 K62+563 韩庄 1 号大桥总体施工风险评评估指标 分类标准 标准分值 在建工程实际情况评估分值 备注单孔跨径 LK (总长 L)超过或达到国内外同类桥型最大单孔跨径 LK(总长 L) 6-8LK150 米或 L1000 米 3-5建设规模(A1)100 米L1000 米或 40 米LK150 米 1-2桥梁全长 187m。全桥共 2 联:3*30+3*30;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 T 梁,先简支后连续;下部结构桥台采用肋板319L100 米或 LK40 米 0-1 台,桥墩采用柱式墩,墩台采用桩基础。不良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包括岩溶、滑坡、泥石流、釆空区、强震区、雪崩区、水库坍岸区等)4-6存在不良地质灾害,但不频发或存在特殊性岩土,影响施工安全及进度 1-3地质条件(A2)地质条件较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因素 0-1地质条件较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因素 1极端气候事件多发区域洪水、强风、强暴雨雪、台风等) 4-6气候环境条件一般,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显著 2-3气候环境条件(A3气候条件良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 0-1气候条件良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 0山岭区:峡谷、山间盆地、山口等险要区域 4-6山岭区:一般区域 0-3地形地貌条件(A4 平原区 0-1地处冀北山区, 2跨江、河、海湾:通航等级 1 级-3 级 4-6跨江、河、海湾:通航等级 4 级-6 级 2-3跨江、河、海湾:通航等级 7 级及等外 0-1桥位特征(A5 陆地:跨线桥(公路、铁路等)及其他特殊桥 3-6跨江、河、海湾:通航等级7 级及等外 1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国内首次应用 2-3施工工艺成熟 施工工艺较成熟,国内有相关应用 0-1本公司已建成的同类型桥梁非常多,施工工艺十分成熟。 120度(A6本项目的技术人员大部分都参与过类似桥梁的施工。由总体风险评估表计算得 K62+563 韩庄 1 号大桥工程总体风险值 R= 8 分,根据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级标准得出结论:韩庄 1 号大桥风险等级为 II 级,属中度风险,不需要组织开展专项风险评估。B、 K62+563 韩庄 2 号大桥总体施工风险评估评估指标 分类标准 标准分值 在建工程实际情况评估分值备注单孔跨径 LK (总长 L)超过或达到国内外同类桥型最大单孔跨径 LK(总长 L)6-8LK150 米或 L1000 米 3-5100 米L1000 米或 40米LK150 米 1-2建设规模(A1)L100 米或 LK40 米 0-1桥梁全长 237.75m。桥梁共 3 联:(40+60+40)+3*30m;上部结构第一联采用钢-混组合梁,其余均采用预应力砼T 梁,先简支后连续;下部结构桥台采用肋板台,桥墩采用柱式墩,墩台采用桩基础。3不良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包括岩溶、滑坡、泥石流、釆空区、强震区、雪崩区、水库坍岸区等)4-6存在不良地质灾害,但不频发或存在特殊性岩土,影响施工安全及进度1-3地质条件(A2)地质条件较好,基本不影 0-1地质条件较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因素 121响施工安全因素极端气候事件多发区域洪水、强风、强暴雨雪、台风等)4-6气候环境条件一般,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显著 2-3气候环境条件(A3气候条件良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 0-1气候条件良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 0山岭区:峡谷、山间盆地、山口等险要区域 4-6山岭区:一般区域 0-3地形地貌条件(A4 平原区 0-1地处冀北山区 2跨江、河、海湾:通航等级 1 级-3 级 4-6跨江、河、海湾:通航等级 4 级-6 级 2-3跨江、河、海湾:通航等级 7 级及等外 0-1桥位特征(A5陆地:跨线桥公路、铁路等)及其他特殊桥 3-6不涉及跨航道、公路、铁路等 1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国内首次应用 2-3施工工艺成熟度(A6 施工工艺较成熟,国内有相关应用 0-1本公司已建成的同类型桥梁非常多,施工工艺十分成熟。本项目的技术人员大部分都参与过类似桥梁的施工。 122由总体风险评估表计算得 K62+563 韩庄 2 号大桥工程总体风险值 R= 8 分,根据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级标准得出结论:韩庄 1 号大桥风险等级为 II 级,属中度风险,不需要组织开展专项风险评估。C、 K65+717 黄艾沟大桥总体施工风险评估评估指标 分类标准标准分值在建工程实际情况评估分值备注单孔跨径 LK (总长 L)超过或达到国内外同类桥型最大单孔跨径 LK(总长 L) 6-8LK150 米或 L1000 米 3-5100 米L1000 米或 40 米LK150 米 1-2建设规模(A1)L100 米或 LK40 米 0-1桥梁跨径为:22*30 米,全桥共 6 联;上部结构左幅第一联采用钢-混工字组合梁,其余采用预应力砼 T 梁,下部结构桥台采用肋板台,桥墩采用柱式墩,墩台采用桩基础3不良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包括岩溶、滑坡、泥石流、釆空区、强震区、雪崩区、水库坍岸区等)4-6存在不良地质灾害,但不频发或存在特殊性岩土,影响施工安全及进度 1-3地质条件(A2)地质条件较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因素 0-1地质条件较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因素 1极端气候事件多发区域洪水、强风、强暴雨雪、台风等) 4-6气候环境条件(A3 气候环境条件一般,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 2-3气候条件良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 023不显著气候条件良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 0-1山岭区:峡谷、山间盆地、山口等险要区域 4-6山岭区:一般区域 0-3地形地貌条件(A4 平原区 0-1地处冀北山区 2跨江、河、海湾:通航等级 1 级-3 级 4-6跨江、河、海湾:通航等级 4 级-6 级 2-3跨江、河、海湾:通航等级 7 级及等外 0-1桥位特征(A5 陆地:跨线桥公路、铁路等)及其他特殊桥 3-6不涉及跨航道、公路、铁路等 1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国内首次应用 2-3施工工艺成熟度(A6施工工艺较成熟,国内有相关应用 0-1本公司已建成的同类型桥梁非常多,施工工艺十分成熟。本项目的技术人员大部分都参与过类似桥梁的施工。1由总体风险评估表计算得 K65+717 黄艾沟大桥工程总体风险值 R= 8 分,根据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级标准得出结论:黄艾沟大桥风险等级为 II 级,属中度风险,不需要组织开展专项风险评估。E、 AK1+222.5A 匝道桥总体施工风险评估评估指标 分类标准标准分值在建工程实际情况评估分值备注单孔跨径 LK (总长 L)超过或达到国内外同类桥型最大单孔跨径 LK(总长 L) 6-8建设规模(A1)LK150 米或 L1000 米 3-5上部结构跨径为 4*25m 预应力现浇箱梁,共一联,下部结构桥台采用肋板台,桥墩采用柱式墩,墩台采用桩基224100 米L1000 米或 40 米LK150 米 1-2L100 米或 LK40 米 0-1础。25不良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包括岩溶、滑坡、泥石流、釆空区、强震区、雪崩区、水库坍岸区等)4-6存在不良地质灾害,但不频发或存在特殊性岩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