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专营制度并未取消_第1页
食盐专营制度并未取消_第2页
食盐专营制度并未取消_第3页
食盐专营制度并未取消_第4页
食盐专营制度并未取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盐专营制度并未取消篇一:工信部,取消食盐专营制度工信部,取消食盐专营制度 3 据此前媒体报道,10 月 29 日,在中国盐业协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上,中国盐业协会披露,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已在国家发改委主任办公会议通过,并在各部委完成意见征求。 漫画 资料图:一辆运盐货车上写着“食盐专营,利国利民” 原标题:工信部确认将取消食盐专营加速推进盐业改革 中新网 11 月 2(来自: 小龙文 档网:食盐专营制度并未取消)0 日电据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加紧研究制定推动盐业体制改革方案,盐业体制改革总的方向是政企分开,取消食盐专营。这也是第一次政府部门对取消食盐专营的传闻加以确认。 央视报道称,近期河南、江苏等地饭馆老板跨地区用盐被罚 款受到关注,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和个人触动了食盐专营体制。针对这些具体的案例,工信部用进一步通过书面函件向 CCTV-13 表示,盐业将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营业,涉盐企业将实现真正的自主经营,公平经营。据此前媒体报道,10 月 29 日,在中国盐业协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上,中国盐业协会披露,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已在国家发改委主任办公会议通过,并在各部委完成意见征求。 此前曝光的盐业改革方案分六个部分共 20 项内容,方案核心为废止盐业专营,具体内容为从 XX 年起,废止盐业专营有关规定,允许现有食盐生产定点经营企业退出市场,允许食盐流通企业跨区经营,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放开食盐批发、流通经营。XX 年起盐业全面按照新的方案实行。 中国盐业协会称,按照已过会的草案规定,盐业在 XX年继续专营,XX 年取消特许经营,XX 年企业同时申请新许可证,XX 年开始获得新许可证的企业开始新的经营活动。 (中新网财经频道) 新闻资料: 发展历史: 食盐专营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盐的专营(或专卖)在中国始于 2600 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 食盐专卖更是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当时管仲向齐桓公提出“官山海” ,即专营山海资源,主要对盐实行国营,利出一孔。据管仲粗算,齐国据此一年可获 6000 万钱。 汉朝 汉武帝时在“理财家”桑弘羊的建议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从富商豪强手中夺回盐铁等重要经济事业,扭转国家的财政困难局面,也曾推行了盐铁官营和酒类专卖。汉武之后举行了著名的盐铁会议,废除铁酒专营,部分放松盐业专营。这种松弛状态一直维持到唐朝安史之乱,此后食盐专卖再度强化。 唐朝 有“官盐”就有私盐,凡有管制的地方必然存在走私和黑市。而一些著名私盐贩子也写入了章回演义,最著名的私盐贩子就是“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的黄巢,唐朝末期一度攻破长安,打破了唐末军阀割据混战的黑暗社会的僵死局面。 清初 清代最富的盐商,拥有资金千万两,少的也有一二百万两。以乾隆三十七年为例,扬州盐引销售量 153 万引,一引等于 200 到 400 斤,一引盐在海滨是两白银,运到扬州来以后加上运费、盐税,达到两左右,从扬州运到东南六省零售价 10 两左右,价钱翻了十倍不止。扬州盐商每年赚银 1500 万两以上,上交盐税 600 万两以上,占全国盐课60%左右。这一年,中国的经济总量是全世界的 32%,扬州盐商提供的盐税占了全世界 8%的经济总量。 相关分析: 专家:盐改后各级盐务管理局或被摘牌垄断成历史 据澎湃新闻网:多年来,中国的食盐管理仍处在计划经济时 代。盐业局既当“运动员” ,又当“裁判员” ,垄断食盐销售,几经转手后价钱最高翻 10 倍。近期接连发生的几起“跨区域用盐”事件更是引发广泛争议,令盐业局这个过去鲜为人知的机构置于舆论漩涡。XX 年至今,盐业体制 6 个改革方案“夭折”后,终有明确的改革时间表。XX 年 10 月 29 日,中国盐业协会传出消息,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已在国家发改委主任办公会议通过,并完成了各部委意见征求。 此前媒体曾披露,盐改之所以迟迟未能推进,其阻力多来自于盐业既得利益群体的反对,矛头直指中国盐业总公司(下简称中盐) 。而一位接近国家工信部的盐业人士透露,今年 8 月,国家工信部召集全国 30 余家盐企进京商讨盐改事宜,中盐就对盐改投了“反对票” 。 一位中盐内部人士向澎湃新闻透露,中盐反对盐改,只因食盐市场放开后,损害了其控股的几家盐业公司利益,而盐业专营制度下的利益既得者,其实不止中盐总公司,还有各省(直辖市、自治区) 、市、县三级盐务、盐业系统。多位盐业业内人士就此分析,盐改之后,各级盐务管理局可 篇二:食盐专营取消食盐专营取消 食盐专营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盐的专营(或专卖)在中国始于 2600 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上,齐国的丞相管仲主张,海滨产盐之国,可以计口授盐。当时盐的生产,政府和百姓都可以煮海为盐,而运销,分配、进出口归国家管理,零售归商。 XX 年 4 月 21 日国家发改委决定废止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因为此前生产审批权限已经下放至各省,该管理办法早已名存实亡。此次废止该办法,正是基于简政放权的考虑,避免重复和过度审批。盐业专营的体制并没有改变。 延伸阅读: 11 月 19 日消息,中盐协会内部人士透露,第七版盐业体制改革方案目前已获得中编办、财政部、商务部、质检总局、食药总局、法制办等相关部委通过。新方案分六部分内容,包含废止食盐专营、健全食盐储备体系等内容。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内容包括六部分:一是盐业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二是取消食盐专营、许可经营制度后实行最严格的食品监管制度;三是健全食盐储备体系,确保食盐安全供应;四是加快盐业体制调整提升产业竞争力;五是健全法律法规,实施依法治盐;六是强化领导落实各项任务。 新的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内容中,废止食盐专营和建全食盐储备体系两项内容最受资本市场关注。 按照方案规定,从 XX 年起废止食盐专营,允许现有的食盐定点企业进入市场,允许食盐流通生产企业跨区经营,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放开小工业盐等其他用盐的经营。对于健全食盐储备体系,中盐协会人士表示,协会提交给发改委的意见为建立中央、地方两级储备,国家储备由中盐总公司负责,地方储备由地方盐业公司负责。 此外中盐协会建议中央给予政策,在老少边穷地区,中央和地方给予财政补贴,减轻盐业承担的责任,同时强调地方政府的作用,提高地方政府对盐业的重视,提高盐业地位。 篇三:“食盐专营”已到取消的时候_评论_腾讯网“食盐专营”已到取消的时候 新京报 周俊生 XX-04-23 对食盐实行专营,只是方便了其市场管理,将专营权交给国企,也是出于一种对社会资本不信任的惯性思维。专营制度阻其他社会资本主体进入市场,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原则。 国家发改委日前作出决定,鉴于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已经下放至地方政府,原来用于规范中央部门审批食盐专营许可证的管理办法已经无存在必要,因此废止了发改委在 XX 年 4 月颁发的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权已下放至地方政府。 废止食盐专营文件,不少人理解这是为食盐打破专营。但中国盐业协会却表示,这并不意味着食盐专营向社会资本放开,而只是许可证管理主体的变更。从食盐专营许可证制度只是由中央部门下放而不是废止这个事实来看,中盐协的这个解释应该是靠谱的。 对食盐实行专营制度的理由,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国民健康。中国是碘缺乏病高发的一个国家,全世界 40%的碘缺乏人群在中国,因此出于保证国民健康的考虑,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人群加入不同含量的碘,以解决我国国民身体元素中碘缺乏的问题。按照传统的理解,如果放开经营,让食盐生产销售实现市场化,就很可能会造成食盐品质的下降,一些不负责任的生产商为了减轻成本,极容易偷工减料,从而影响到国民健康。 但是,食盐的专营制度却造成了盐业市场的高度垄断。目前,我国具备食盐专营权的主要是中国盐业总公司和它在各地的分公司,它们垄 断了盐业生产和批发市场,也垄断了价格,从而获取了暴利。有报道称,通过专营的食用盐,从生产环节到市场终端,价格提高了近十倍。垄断对消费者利益的侵害,在食盐这个并不算大宗商品的市场上也清晰地显示了出来。政府对食盐实行专营,只是方便了其市场管理,将专营权交给国企,也是出于一种对社会资本不信任的惯性思维。在欠缺制度约束的体制中,食盐专营经销商凭借垄断地位尽可能地抬高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实现其垄断利润,从而损害了市场竞争机制,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专营制度给了国有资本专营权,阻碍了其他社会资本主体进入市场,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原则,它反而成为国企攫取暴利的一种手段。 国家要求食盐加碘,并希望通过专营制度来实现这个目标。但是,实践已经证明,国企在这方面并不具备天然的社会责任,反而由于盐业体制政企不分,专营权和监管权混在一起,食盐品质不合格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在我国时有发生。因此,与其将食盐专营的审批权下放给地方政府,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