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处理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区别_第1页
餐厨垃圾处理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区别_第2页
餐厨垃圾处理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区别_第3页
餐厨垃圾处理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区别_第4页
餐厨垃圾处理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区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餐厨垃圾处理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区别篇一:餐厨垃圾处理行业标准规范我国首部规范餐厨垃圾全过程处理(包括收集、运输、预处理、末端处理)的行业标准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自今年 5 月 1 日开始实施。 该规范为我国餐厨垃圾处理厂的设计、建设、运营提供了技术依据,它的实施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和从源头上减少饮食风险,具有重大意义。 XX 年在生活垃圾处理领域的投资研究取得成功。引进美国和日本的环保理念和技术研发,生产了生活垃圾分类机,餐厨垃圾生化制肥机,低温磁化分解垃圾 0 排放处理机,餐厨垃圾全自动制肥机,餐厨垃圾全自动制饲料设备,填补了餐厨垃圾再利用领域的空白。大型全自动生活垃圾处理生产线。解决了城市生活垃圾,小区,部队,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美丽农村,养殖厂等困扰了多年的垃圾处理问题,基本上从源头上达到了垃圾治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餐饮垃圾:产生单位不得随意处置 规范将“餐厨垃圾”术语定义为:“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的总称。 ”规范将“餐饮垃圾”术语定义为:餐馆、饭店、单位食堂等的饮食剩余物以及后厨的果蔬、肉食、油脂、面点等的加工过程废弃物。而餐饮单位作为此类垃圾的产生者,将承担责无旁贷的义务。 规范明确规定:“餐饮垃圾的产生者应对产生的餐饮垃圾进行单独存放和收集,餐饮垃圾不得随意倾倒、堆放,不得排入雨水管道、污水排水管道、河道、公共厕所和生活垃圾收集设施中。 ”此条作为强制性标准在规范中加以明确。 这是对餐饮垃圾处理的强制性要求。其目的是加强餐饮垃圾前端收集、防止偷排。没有前端的充分收集作保障,末端处理设施建设就成为摆设,特别是一些试点城市,不要急于盲目建厂,先建立起餐饮垃圾前端收集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居民家中或社区设置的粉碎设备(可将日常生活中弃之的果蔬粉碎,直排下水道)是不是就不可以再使用了呢? 规范中明确“餐饮垃圾不得排入雨水管道、污水排水管道” ,但并不包括厨余垃圾(居民家庭日常生活中丢弃的果蔬及食物下脚料、剩菜剩饭等易腐有机垃圾) ,因为餐饮垃圾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直接排入管道会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管道的堵塞;而城市居民产生的厨余垃圾因量少,经粉碎后即便是直排,也基本不会对排水管道构成太大影响,所以这一强制性规定只适用于餐饮垃圾,不要产生误解。 餐厨垃圾运输:尽量减少中转 为减少餐厨垃圾长距离运输的环境污染风险, 规范明确提出:“餐厨垃圾应采用密闭、防腐专用容器盛装,采用密闭式专用收集车进行收集,专用收集车的装载机构应与餐厨垃圾盛装容器相匹配,任何路面条件下不得泄漏和逸洒。餐厨垃圾宜直接从收集点运输至处理厂。 ” 由于餐厨垃圾含水率高、有异味,如进行中间倒运,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尽量一次性运输。对此,建议各地要制定好区域环境规划,特别是在南方一些城市密集区域,以解决跨行政区的环境设施共享。这就涉及到餐厨垃圾处理厂的选址问题。 规范要求,餐厨垃圾处理厂的选址应综合考虑餐厨垃圾处理厂的服务区域(垃圾来源地) 、服务单位(垃圾产生主体) 、垃圾收集运输能力、运输距离、预留发展(若干年后预期垃圾产生量)等因素。 当然,对于一些餐厨垃圾产生量很大且只有一个集中处理厂的城市,为了减少运输费用也可建设中间转运设施。规范要求此类转运站应采用非暴露式转运工艺。非暴露式转运工艺指垃圾容器直接换装(即直接将垃圾容器由小车换装至大车)和车与车直接对接换装(即小车的卸料口与大车卸料口直接对接将垃圾由小车卸入大车)两种。餐厨垃圾处理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污水和残渣,如与其他固体废物处理设施或污水处理设施同址建设,则其污水和残渣处理可以节省投资和运输费用。同址建设也有利于污染物的集中处理,减少环境影响。 主处理与预处理工艺应有机结合 对于餐厨垃圾总产生量较大的城市来说,建设集中处理设施在经济上是比较合理的,而对于产生量较小的城市,可以采用分散式就地处理。 规范要求:“餐厨垃圾处理工程规模应根据该工程服务区域和用户的餐厨垃圾现状产生量及预测产生量确定。 ”餐厨垃圾处理主体工艺的选择应符合要求,即:技术成熟、设备可靠;资源化程度高、二次污染及能耗小;符合无害化处理要求。 餐厨垃圾处理厂宜按下列规定分类:类餐厨垃圾处理厂:全厂总处理能力 300t/d 以上(含 300t/d) ;类餐厨垃圾处理厂:全厂总处理能力介于 150t/d300t/d(含150t/d) ;类餐厨垃圾处理厂:全厂总处理能力50t/d150t/d(含 50t/d) ;IV 类餐厨垃圾处理厂:全厂总处理能力 50t/d 以下。 规范要求:“餐厨垃圾处理厂应配置餐厨垃圾预处理工序,预处理工艺应根据餐厨垃圾成分和主体工艺要求确定。分选后的餐厨垃圾中不可降解杂物含量应小于 5%。 ” 分选的主要目的就是将餐厨垃圾中的杂质去除。由于餐厨垃圾杂质较多,需要预处理将杂质去除。另外,根据不同的处理工艺,也需要将其中的水、油、盐分等物质去除。规范要求分选后的餐厨垃圾中不可降解物的含量小于 5%,主要是要保证餐厨垃圾处理工艺的可靠性和资源化产品的质量。如果杂质过多,一方面影响物料的输送性能,另一方面也影响产品的质量。 在厌氧消化工艺消化物料含固率方面, 规范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湿式工艺的消化物料含固率宜为 8% 18%,物料消化停留时间不宜低于 15 天;干式工艺的消化物含固率宜为 18% 30%,物料消化停留时间不宜低于 20 天。郭祥信指出,控制含固率是厌氧发酵工艺的关键技术之一,物料含固率控制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厌氧发酵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饲料化处理为主处理工艺的餐厨垃圾,在进行饲料化处理前应严格控制存放时间,确保存放和处理过程中不发生霉变。 规范中明确:餐厨垃圾在 进入饲料化处理系统前,应对其进行检测,发生霉变的餐厨垃圾及过期变质食品不得进入饲料化处理系统。对于含有动物蛋白成分的餐厨垃圾,其饲料化处理工艺应设置生物转化环节,且不得生产反刍动物饲料。秦皇岛东阳科技生产的“东阳餐厨垃圾处理制肥机”具有垃圾破碎,脱盐,脱油,有机质垃圾制肥等功能,目前国内同类产品虽然也可以制肥,但是还不能有效解决制肥过程中“泔水油、盐分离”的问题,我公司科研人员经过不懈的努力,攻克了这两个难题,为 XX 年中央政府的采购招标增加了亮点。我们公司的*核心生物技术*达到了 24小时连续发酵成肥。 农村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设备(农村垃圾处理设备)通过对农村垃圾中塑料和厨余有机质垃圾的自动分选,把厨余有机质垃圾破碎、脱水、脱油、去杂、加温搅拌,利用开阳特种生物菌生化发酵,24 小时高效,快速将餐厨垃圾分解成有机肥。本产品对学校、医院、企业、政府机关、部队等集体进食场所,以及宾馆饭店、餐馆等接待场所,娱乐场所,旅游景区等饮食垃圾处理困难区等产生的厨余残渣,人类可食用的全部剩余食品,进行环保处理,使厨余发酵分解,变为无毒、无臭、无害之粉状有机肥,种菜树花草均可,不仅可以保持厨房环境卫生、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并且能够一次性完全处理,杜绝了厨余的危害。 东阳科技对餐厨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是目前国际上对餐厨垃圾处理方式的发展方向,这种方法以循环经济的模式走出了餐厨垃圾处理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方式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的填埋、焚烧、堆肥、饲料化等方法带来的种种弊端与健康安全隐患,最大程度地达到了对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环保效益、社会效益分析: 环保效益: 保证了厨房、食堂等餐饮场所无餐厨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大大降低了清扫人工和清扫用水的消耗,节约了巨大的水费开支;由于就地处理了餐厨垃圾,可以免交餐厨垃圾收运费、处理费;若使用锅炉烟气余热或多余蒸汽或多余开水进行加热处理,可节约能源;对于环卫部门不仅节约了运输车辆的购置费和车辆的运转费用,而且,大大节约了人工费和管理费用。 社会效益: 消除了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尤其在居住环境区域对生活环境的影响;消除了餐厨垃圾在收运过程中产生跑、冒、滴漏及异味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尤其在夏天臭味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杜绝了用餐厨垃圾喂猪、喂禽畜的源头,杜绝了用泔脚喂的“垃圾猪、垃圾禽畜”流落到人们的餐桌上,同时,杜绝了泔脚油的回用,保障了人们吃的卫生、绿色,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优化了环卫部门对餐厨垃圾的管理,提高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篇二:餐厨垃圾处理规范餐厨垃圾处理规范 1 总 则 为贯彻国家有关城市垃圾处理的技术政策和法规,保证城市餐厨垃圾得到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处理,使餐厨垃圾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规范化,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 餐厨垃圾收集、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除应遵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5 2 术语和定义 餐厨垃圾 food waste 饭店、宾馆、企事业单位食堂、家庭等加工、消费食物过程中形成的残羹剩饭、过期食品、下脚料、废料等废弃物。 干热处理 dry thermal treatment 将餐厨垃圾预脱水后,利用热能进行干燥处理,同时杀灭细菌的处理过程。 湿热处理 hydrothermal treatment 基于热水解反应,在适当的含水环境中,利用热能对餐厨垃圾进行处理,回收油脂、营养物等资源,并改变垃圾后续加工性能的餐厨垃圾处理过程。 同源性动物饲料homology feed 是指以同种动物源性物质,作为同种动物或相近动物饲料的原未进行生物处理而直接制成的饲料。 6 3 餐厨垃圾的收集和运输 餐厨垃圾收集 餐厨垃圾必须进行源头单独分类收集,严禁餐厨垃圾与其它垃圾混合收集。 餐厨垃圾不得随意倾倒、堆放,不得排入雨水管道、污水排水管道、河道、公共 厕所和生活垃圾收集设施中。 餐厨垃圾应采用密闭、防腐专用容器盛装,采用密闭式专用收集车进行收集,专用收集车的装载机构应与餐厨垃圾盛装容器相匹配。 餐厨垃圾应做到日产日清,在容器中存放时间不应超过 24 小时。 餐厨垃圾宜采取定时收集方式收集。 3. 2 餐厨垃圾的运输 餐厨垃圾应采用专用车辆运输,运输车辆应密闭,任何路面条件下不得泄漏和逸撒。 运输路线应避开交通拥挤路段,运输时间应避开交通高峰段。 在寒冷地区使用的餐厨垃圾运输车,应具有防止餐厨垃圾产生冰冻的功能。 餐厨垃圾运输车装、卸料宜为机械操作。 6 3 餐厨垃圾的收集和运输 餐厨垃圾收集 餐厨垃圾必须进行源头单独分类收集,严禁餐厨垃圾与其它垃圾混合收集。 餐厨垃圾不得随意倾倒、堆放,不得排入雨水管道、污水排水管道、河道、公共 厕所和生活垃圾收集设施中。 餐厨垃圾应采用密闭、防腐专用容器盛装,采用密闭式专用收集车进行收集,专用收集车的装载机构应与餐厨垃圾盛装容器相匹配。餐厨垃圾应做到日产日清,在容器中存放时间不应超过 24 小时。 餐厨垃圾宜采取定时收集方式收集。 3. 2 餐厨垃圾的运输 餐厨垃圾应采用专用车辆运输,运输车辆应密闭,任何路面条件下不得泄漏和逸撒。 运输路线应避开交通拥挤路段,运输时间应避开交通高峰段。 在寒冷地区使用的餐厨垃圾运输车,应具有防止餐厨垃圾产生冰冻的功能。 餐厨垃圾运输车装、卸料宜为机械操作。 8 5 总体设计 餐厨垃圾处理工程规模应根据该工程服务区域和用户的餐厨垃圾现状产生量及预测产生量确定。 餐厨垃圾处理生产线的数量及规模应根据所选工艺特点、设备成熟度,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餐厨垃圾处理主体工艺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 1 技术成熟、设备可靠; 2 资源化程度高、二次污染及能耗小; 3 符合无害化处理要求。 生产线工艺流程的设计应满足餐厨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需要,做到工艺完善、流程合理、环保达标。 餐厨垃圾处理厂总图布置应满足餐厨垃圾处理工艺流程的要求,各工序衔接顺畅,平面和竖向布置合理,建构筑物间距符合安全要求。 9 6 餐厨垃圾处理工艺 一般规定 餐厨垃圾总产生量大于 50t/d 的城市宜建设集中餐厨垃圾处理设施。 单位或居民区设置的小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应做到技术可靠、排放达标,有机物降解率应达到60%以上。 餐厨垃圾处理残渣做有机肥时,其有机肥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农业标准商品有机肥料标准NY525 的要求。 餐厨垃圾制肥中重金属、蛔虫卵死亡率和大肠杆菌值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 (GB 8172)的要求。 预处理 餐厨垃圾处理厂应配置餐厨垃圾预处理工序,预处理工艺的确定应根据餐厨垃圾成分和主体工艺要求确定。 餐厨垃圾预处理设施和设备应具有耐腐蚀、耐负荷冲击等性能和良好的预处理效果。 预处理设施应配置可靠的通风除臭系统,人工分拣工位应设置送风口。 餐厨垃圾的破碎应符合以下要求: 1 餐厨垃圾破碎工艺应根据餐厨垃圾输送工艺和处理工艺的要求确定。 2 破碎设备应避免液体泄漏,并应有臭味和噪声控制措施。 餐厨垃圾的分选 1 餐厨垃圾预处理系统应配备分选设备将餐厨垃圾中混杂的不可降解物有效去除。 2 分选出的不可降解物应进行回收利用或无害化处理。3 分选后的餐厨垃圾中不可降解杂 物含量应小于 3%。 油脂分离应符合以下要求1 根据餐厨垃圾处理主体工艺的要求确定油脂分离工艺。 2 对分离出的油脂进行综合利用。 3 严禁将餐厨垃圾分离出的油脂用于生产食用油或食品加工。 利用湿热处理方法对餐厨垃圾进行预处理时,湿热处理温度不应低于 120,处理时间不少于 80 分钟。 应根据处理后产品质量的要求确定除盐工艺。 10 厌氧消化 厌氧消化前餐厨垃圾破碎粒度应小于 5mm, 并应混合均匀。 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工艺应根据餐厨垃圾的特性、当地的条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湿式工艺的消化物料含固率宜为 8%15%,物料消化停留时间不宜低于 15 天。 干湿工艺的消化物含固率宜为 20%30%,物料消化停留时间不宜低于 20 天。 消化物料碳氮比(C/N)应控制在 2530:1 为宜,碱度(以 CaCO3 计)以 25005000 mg/L 为宜。 可采用中温厌氧消化或高温厌氧消化,中温温度以3038 为宜,高温温度以 5060 为宜。厌氧消化系统应能对物料温度进行控制。 餐厨垃圾中钠离子含量高时,应采取降低钠离子的措施。 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厌氧消化器应有良好的防渗、防腐、保温和密闭性;2 厌氧消化器容量应根据处理规模、发酵周期、容器强度等因素确定; 3 厌氧消化器的结构应有利于物料的流动,避免产生滞流死角; 4 厌氧反应器应具有良好的物料搅拌、匀化功能,防止物料在反应器中形成沉淀。 对厌氧产生的沼气应进行有效利用,不得直接排入大气。 工艺中产生的沼液和残渣应得到妥善处理,不得对环境造成污染。 沼液做液体肥料时,其液体肥产品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叶面肥标准GB/T 17420 的要求。 好氧堆肥工艺 餐厨垃圾采用好氧堆肥方式处理时,应对餐厨垃圾进行脱水、脱盐、脱油、碳氮比调节等处理,物料粒径应控制在 50 mm 以内,含水率宜为 40%60%,碳氮比宜为2530:1。 餐厨垃圾好氧堆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好氧静态堆肥处理技术规范 (CJJ/T 52)的有关规定。餐厨垃圾堆肥设施应配置完善的通风除臭系统。 垃圾堆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应进行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部分必须进行焚烧处理或卫生填埋处置。 11 肥料产品中重金属、蛔虫卵死亡率和大肠杆菌值指标应符合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 (GB 8172)的要求。 饲料化处理 进行饲料化处理的餐厨垃圾在处理前放置时间冬季不应超过 48 小时,在夏季温度高于 20的环境中不应超过24 小时,并不得发生变质。 进行饲料化处理的餐厨垃圾中不得混杂塑料、木头、金属、玻璃、陶瓷等非食物垃圾。 餐厨垃圾饲料化处理必须设置病原菌杀灭工艺,病原菌杀灭率应大于%。 对于含有动物蛋白成分的餐厨垃圾,其饲料化处理必须设置生物处理工艺,不得生产同源性动物饲料。 用于处理餐厨垃圾的微生物菌应是国家相关部门列表允许使用的菌种,确保菌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采用加热工艺去除餐厨垃圾水分时,加热温度应得到有效控制,避免产生燋化。 饲料成品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以及国家现行有关饲料产品标准的规定。 饲料化产品包装及标签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饲料标签 (GB 10648)的规定。 12 7 辅助工程 电气与自控 餐厨垃圾处理厂的生产用电应从附近电力网引接,其接入电压等级应根据餐厨垃圾处理厂的总用电负荷及附近电力网的具体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处理工程的高压配电装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3110kV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应符合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过电压保护、防雷和接地应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和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 中的有关规定。 对于餐厨垃圾厌氧发酵沼气发电工程,电气主接线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发电上网时,应至少有一条与电网连接的双向受、送电线路。 2 发电自用时,应至少有一条与电网连接的受电线路,当该线路发生故障时,应有能够保证安全停机和起动的内部电源或其他外部电源。 厂用电电压宜采用 380/220V。厂用变压器接线组别的选择,应使厂用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之间相位一致,低压厂用变压器宜采用干式变压器。 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137 及电力装置的电气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3 中的有关规定。 照明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 中的有关规定。正常照明和事故照明应采用分开的供电系统。 电缆选择与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 的有关规定。 餐厨垃圾处理厂应设置中央控制室对全厂各工艺环节进行集中控制。 餐厨垃圾处理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宜包括进料系统、预处理系统、处理工艺系统、副产品加工系统、通风除臭系统和其他必要的控制系统。 自动化控制系统应采用成熟的控制技术和可靠性高、性能好的设备和元件。 给排水工程 厂内给水工程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 和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 的规定。厂内排水工程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 和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 的规定。 消防 餐厨垃圾处理厂应设置室内、室外消防系统,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和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0140 的有关规定。 油脂储存间、燃料间和中央控制室等火灾易发设施应设消防报警设施。 设有可燃气体管道和储存设施的车间应设置可燃气体和消防报警设施。 餐厨垃圾处理厂的电气消防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 中的有关规定。 7. 4 环境保护餐厨垃圾的输送、处理各环节应做到密闭,并应设置臭味收集、处理设施,不能密闭的部位应设置局部排风除臭装置。 车间内恶臭气体浓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气体排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 的要求。 餐厨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应得到有效收集和妥善处理,不得污染环境。餐厨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应得到无害化处理。对噪声大的设备应采取隔声、吸声、降噪等措施。作业区的噪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噪声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 的规定。安全与劳动保护 餐厨垃圾处理厂的安全生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 餐厨垃圾处理厂的劳动卫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 餐厨垃圾处理厂建设与运行应采取职业病防治、卫生防疫和劳动保护的措施。 采暖、通风与空调 各建筑物的采暖、空调及通风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19)中的有关规定。 易产生挥发气体和臭味的部位应设置通风除臭设施,散发少量挥发性气体和臭味的部位或房间,可采用全面通风工艺。散发较多挥发性气体和臭味的部位或房间,应采用局部机械排风除臭的通风工艺。 15 本规范用词说明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 4)条文中指明应按照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篇三: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即将实施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即将实施 日前,由城市建设研究院负责主编的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 (以下简称技术规范 ) (CJJ184-XX)获建设部批准,并于 XX 年 5月 1 日起实施。该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是我国首部规范餐厨垃圾处理的技术规范。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餐厨垃圾产生量日渐上升,每年达到 50006000 万吨的餐厨垃圾占到城市生活垃圾的 37%以上。由餐厨垃圾处理不当引发的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隐患,已成为餐厨垃圾处理中的一大难题。因此,一方面国家及各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积极支持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强污染防治;另一方面积极制定技术规范 ,规范餐厨垃圾处理的技术流程。 该技术规范由城市建设研究院负责主编,XX 年 7月完成征求意见稿,向社会进行意见征询,并于 XX 年 9 月举行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 (送审稿)审查会。会议由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主持,与会专家和代表在认真听取了主编单位对标准编制过程和内容的介绍后,对标准内容进行逐条讨论。专家指出,该规范的编制,是在广泛调研、收集国内外相关资料、征求有关单位及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的,与相关的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协调;规范的实施将提高我国餐厨垃圾处理工程技术水平,规范餐厨垃圾的处理,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同时该规范填补了我国在餐厨垃圾处理方面的空白,对我国餐厨垃圾处理工程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据悉, 技术规范包括总则、术语和定义、餐厨垃圾收集与运输、厂址选择、总体设计、餐厨垃圾计量与接收系统、餐厨垃圾处理工艺、辅助工程、工程施工及验收等几个部分,其中,第、 、 、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王伟: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技术安全实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餐厨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餐厨垃圾的收运、处理与再利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全国已有 20 多个省市出台餐厨垃圾管理办法。但在技术方面,国家尚未明确餐厨垃圾处理技术的标准与产业发展导向,各类餐厨垃圾处理技术各有优势,竞争激烈。在 8 月 10 日由中国固废网、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共同主办的 XX 固废热点论坛上,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伟发表相关主题演讲,对餐厨垃圾处理的技术路线选择分享了他的观点与思考。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伟目前我国餐厨垃圾产量达到每年 50006000 万吨,但王伟指出,实质上我国总体固体废物总量约 60 亿吨,餐厨垃圾在其中只占最小比例。 “由于近年来 SARS、禽流感、疯牛病、口蹄疫、蓝耳病、 三聚氰胺、瘦肉精、工业明胶、地沟油等威胁公众健康的食品安全问题的猖獗,餐厨垃圾的处理与利用才越来越受到重视。 ”王伟说道。 对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路线的选择,王伟介绍了目前国内的几种主流技术:生物柴油技术、饲料化技术、堆肥化技术、厌氧消化技术以及多种技术相结合的组合技术。 王伟指出,从政策和市场方面看,餐厨垃圾制造生物柴油的关注度很高,但生物柴油技术面临着现实的经济困境。餐厨垃圾制造生物柴油的成本高,价格在柴油市场中没有竞争力,与此同时,餐厨垃圾地下黑色链条的利润更是远远高于制成生物柴油的利润。王伟指出,要推进餐厨垃圾的生物柴油技术发展,政府首先要实现对地沟油的统一收集。 “政府可高价收购地沟油,通过严格立法禁止地沟油地下渠道的交易,截断地沟油黑色链条。其次,要加大生物柴油政府补贴,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 ”王伟介绍道,目前我国已经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在 XX 年发布关于对利用废弃的动植物油生产纯生物柴油免征消费税的通知,在XX 年进一步明确了废弃动植物油的概念和免征消费税的适用范围。 据王伟介绍,餐厨垃圾的饲料化有高温物化法和生化法两种,高温物化法属于物理办法,大量动物蛋白被保留,存在动物原蛋白同源相识的争议。生化法则是通过微生物转化,将蛋白质结构转变成另一种蛋白质,就解决了动物原蛋白同源相食的问题。餐厨垃圾的饲料化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我国尚未建立严格的技术产品标准和安全评价,长期的环境安全和健康风险存在疑问,需要政府给行业技术发展提供更多的办法。 在众多技术路线中,王伟推荐餐厨垃圾处理与利用的厌氧消化技术,他强调,厌氧消化是解决餐厨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安全实用的技术。 “每吨餐厨垃圾进行厌氧处理会产 生 100-120 立方米的沼气,折合甲烷 50-60 立方米,产能效率比生物柴油高一倍。 ”王伟介绍道,餐厨垃圾中的油脂对厌氧消化几乎不产生抑制作用,油脂对产甲烷的贡献率接近 50%,与污泥等生物质废物联合消化效果更好。王伟最后强调,防止通过食物链来危害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应该成为我国餐厨垃圾处理的重要部分;餐厨垃圾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需要强有力的法规标准和经济政策做支撑,否则在市场条件下很难与地沟油黑色利益链条竞争。 餐厨垃圾饲料化处理的风险及改进措施 餐厨垃圾是指餐饮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学校等公共食堂的食物加工和饮食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餐厨垃圾主要成分包括米和面粉类、蔬菜、动植物油、肉、骨等食物废料和食物残留,从化学组成上,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类和无机盐等。 餐厨垃圾主要特征: 1.含水率高:约 65%95%; 2.易腐性:有机物含量高,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很快腐败发臭,导致新的污染; 3.盐分高:如不经处理而制成肥料直接使用会对土壤产生副作用,长期使用更会导致土地沙漠化; 4.游离态脂肪比重大; 5.餐厨垃圾中携带有病毒、致病菌和病原微生物。如不经处理而直接利用,会造成病菌的传播、感染等不良后果; 6.含有较高的潜在生物能:如能有效处理,可实现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有利于降低能源的消耗; 7.餐厨垃圾与城市垃圾相比,其化学构成简单,有毒有害物质少,善加利用可实现“变废为宝” 。 一、传统的餐厨垃圾养殖的潜在危害 目前,在我国相当多的省、市及欠发达地区的广大农村、城市郊区和相毗邻的农区广大饲养户普遍用餐厨垃圾(泔水、潲水)饲养畜禽,特别是喂猪已成为一种传统习惯,这是众所周知的现实。我们对泔水认真分析,发现城市中的各类泔水来自千家万户,各行各业,不同的群体和个体,组成复杂,形形色色。有些泔水在春夏季因收集、保管、存放时间过长,开始发酵、酸化、发霉甚至腐败,有些泔水内常掺有杂质和异物,如砂砾、铁丝、贝壳、骨头、 牙签、塑料品等,无疑会对畜禽消化道造成物理性伤害。特别是废弃在各类泔水中的餐厨废弃物,已受到铝、汞、镉等重金属以及有机化合物、苯类化合物的污染,被猪食用后,有害物质蓄积在猪的脂肪、肌肉等组织里,人食用了这样的猪肉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导致肝脏、肾脏等系统免疫功能下降。分析检测表明,各种餐饮泔水中除了含有强烈感染性致病菌外,还含有许多有严重危害的细菌;每克餐厨垃圾在自然状态下放置 24 小时左右,细菌含量即高达数亿个;酵母菌含量达到 1000 万个左右;霉菌含量较少,这与餐厨垃圾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长短有关,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霉菌含量显著增加;大肠杆菌的含量达到数万个活菌。大肠杆菌是人畜肠道内的条件致病菌,同时也是环境污染检测的重要指标,高含量的大肠杆菌说明餐厨垃圾存在较为严重的污染和潜在危害性,对环境、人畜健康都构成相当的威胁。尤其是来自各类医院和公共饮食餐饮业的泔水,其卫生安全质量更无法保证。其中含有各种病原微生物(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等)、寄生虫及虫卵等有毒有害成分的残留和富集,这些病原微生物具有强烈的感染性和致病性,一旦在环境中传播扩散将导致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 因此,使用各类餐厨垃圾(泔水)饲喂畜禽,潜埋下的不安全隐患和危害是毫无疑问的。全球多数国家均已禁止直接用餐厨垃圾作动物饲料,我们不能因为是畜禽食用的泔水就对其卫生安全质量忽视、放任、不问不闻,更不能因为现在没有引发疫病或发现造成明显的、实实在在的危害而熟视无睹,无动于衷。泔水是养殖业饲喂动物性饲料的严重隐患、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警惕。 二、用餐厨垃圾制成饲料同样是一棵潜埋在养殖业中的“定时炸弹” 近年来,在国内许多地方针对餐厨垃圾存在的危害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由于餐厨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营养成分,含有丰富的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类及无机盐,因此餐厨垃圾饲料化被作为目前国内常用的一种资源化处理方式。这种方法在一段时期内的确被认为是资源化处理垃圾的一种方式,但综观全球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用餐厨垃圾制作动物饲料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餐厨垃圾物理处理制饲料常用工艺有高温干化、高温压榨等,对减少餐厨垃圾废物的细菌、病毒污染具有明显的效果,但据相关病原性试验表明,这种工艺方法虽能显著减少餐厨垃圾中的大肠菌群等致病菌数量,但确不能完全消除餐厨垃圾中的病原性以及其他残存的微生物,在餐厨垃圾中有毒枝霉素,而动物性废物中的毒枝霉素是引发疯牛病等瘟疫的主要原因,而毒枝霉素很难通过高温等常规手段消除。此外,餐厨垃圾存在许多微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作物的残留农药、食品添加剂等,其中许多物质具有较强的环境稳定性和生物累积效应。 我国的餐厨垃圾成分非常复杂,存在很多动物肉类无法分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