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CT在弥漫性肺病诊断中的应用PPT课件_第1页
HRCT在弥漫性肺病诊断中的应用PPT课件_第2页
HRCT在弥漫性肺病诊断中的应用PPT课件_第3页
HRCT在弥漫性肺病诊断中的应用PPT课件_第4页
HRCT在弥漫性肺病诊断中的应用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RCT在弥漫性肺病诊断中的应用1HRCT的定义 HRCT主要为薄层扫描与高分辨率算法重建图象。其本质是通过数学算法对所采集的像素数据进行修正,从而使不完整的像素得到补充,使边缘像素得以强化,图像显示数据比实际采集数据多,从而可以提高空间分辨率。技术要点层厚 12mm高分辨率算法(骨算法)大矩阵小视野适当增加管电流和峰电压(提高信 /噪比) 23 一、弥漫性肺病的 HRCT 基本影像表现(一)肺小叶结构异常1.小叶间隔增厚小叶间隔正常厚约 0.1mm, 在 HRCT上不能显示,只要在 HRCT上见到小叶间隔即表明增厚。小叶间隔增厚的 HRCT表现 在肺外围区显示为 1 2cm长的线状结构,与胸膜垂直并直达胸膜面,或勾画出四边形的环状阴影。 在中央区呈现为多边形的环状阴影。小叶中央可见圆点状或分支状阴影(小叶动脉)。 45 小叶间隔增厚的形态特点及其诊断意义: 均匀性增厚,边缘光滑常由间质水肿所致常见于肺水肿,肺泡蛋白病,支气管播散性肺结核,部分结节病和淋巴道转移瘤等。 67 结节状或串珠状增厚:常由肿瘤或肉芽肿引起,如淋巴道转移瘤、淋巴瘤、结节病等。 89 不规则性增厚粗细不均:常由纤维化所致,如 UIP、 石棉肺、结缔组织病、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等。 10 2、小叶核心结构异常正常的小叶动脉呈圆点或分支状结构,位于小叶中心,当核心周围间质增厚,该结构增大。当小叶核 3mm即为增大 1112小叶核增大的鉴别诊断意义 边缘光滑: 间质性肺水肿、结节病、 DIP。 13 边缘不规则 UIP、 矽肺、煤肺、 石棉肺、结缔组织病。14 边缘结节状:结节病、淋巴道转移淋巴瘤、组织细胞 增生症、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 15 3. 小叶内结构异常( 1)细支气管扩张细支气管内径 1mm, 正常时在 HRCT上不能显示。只要在 HRCT上见到小叶内的细支气管阴影即为异常。常见于小气道疾病,如泛细支气管炎。 16172)小叶内线:在 HRCT上表现为以小叶动脉为中心向周围走行的多条细线状或网状阴影,小叶动脉呈蜘蛛或蜈蚣样改变。病理上为肺泡间隔增厚。常见于 UIP、 石棉肺、类风湿性肺病、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 181920 2. 支气管血管束串珠状改变为多发性小结节状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外观呈现串珠状。常见于沿淋巴管播散的转移瘤和肉芽肿。3. 支气管血管束扭曲变形表现为支气管血管束粗细不均、走行异常,边缘不规则或呈刀切状。多由间质纤维化所引起。4. 支气管血管束变细常见于肺气肿、肺动脉高压及肺动脉发育异常。 2122 (三)支气管异常1. 春芽征为多个管径相似的分支状结构起自同一主干,形似春枝抽芽而得名。其病理基础为扩张的细支气管及肺泡管内充盈粘液或脓液,主干为终末细支气管,分支为呼吸性细支气管或肺泡管。常见于支气管播散性肺结核等小气道感染性疾病春芽征的诊断意义此征为小气道感染性病变的特异性征像,但不能确定感染的具体性质,也不能确定病变是否有活动性。要确定其具体病理性质及活动性需动态观察并结合临床、化验检查综合判断。 23242. 支气管扩张:表现为与肺动脉分支伴行的管状或环状阴影,壁厚约 2mm。 环状阴影与伴行的肺动脉断面形成宝石戒指样外观,称印戒征。 25 (四)磨玻璃阴影指肺内病灶的密度增高,但其内的血管分支仍隐约可见。病理基础 : 肺泡腔部分充盈或肺泡壁增厚。这两种情况都可导致肺泡含气量减少而在 CT上显示密度增高。HRCT对磨玻璃阴影的诊断价值普通胸片和常规 CT亦能显示磨玻璃阴影,但由于胸片结构重迭,常规 CT的容积效应有时可将其他表现误为磨玻璃阴影。故 HRCT对磨玻璃阴影的显示更为确切,并且可显示普通胸片和常规 CT所不能显示的密度较低的磨玻璃阴影。 2627 磨玻璃阴影的 诊 断意 义此征 为 非特异性,可 见 于肺水 肿 、肺出血、DIP、 UIP、 卡氏肺囊虫病、肺泡蛋白病、 结缔组织 病、 过 敏性肺炎等。故磨玻璃阴影本身 鉴别 意 义 不大。它的价 值 在于 证 明病 变 的活 动 性, 对 指 导 治 疗 或 选择 活 检 部位有意 义。磨玻璃影分布特点的 诊 断分析小叶中心性分布常 见 于支气管播散性感染、DIP、 过 敏性肺炎。小叶周 围 性分布: UIP早期。全小叶分布:肺泡蛋白病、 药 物性 损 害、 类 脂质 肺炎、肺囊虫病、吸收期肺炎等。 2829 磨玻璃影( GGD) 与其他征像共存的诊断分析 GGD+斑片状实变,位于外围区,见于BOOP。 GGD+牵拉性支气管扩张: UIP、 BOOP、Swyer-J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