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大赛,大学生及其梦想_第1页
机器人大赛,大学生及其梦想_第2页
机器人大赛,大学生及其梦想_第3页
机器人大赛,大学生及其梦想_第4页
机器人大赛,大学生及其梦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器人大赛,大学生及其梦想深圳大学很大,从靠近北门的比赛场馆走到南门的比赛准备区需要 20 分钟。准备区其实就是一个大的室内体育馆,到处都是凉席、枕头,地板上散落着矿泉水瓶和各类工具,每个参赛的学校机器人队都围坐在一起,检修机器人、讨论战术或者累了就躺在凉席上睡觉。这是Robomasters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第一届比赛,全国六个分区赛过后,40 支大学机器人队参加为期一周的决赛,地点就在深圳大学校园里。XX 年 Robomasters 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得主电子科技大学队从小组赛到决赛,比赛一场接一场,整个准备区里大部分学生都坐在地上,在这种疲惫的气氛中,满地跑的都是正在测试的机器人车。比赛准备区外是一片篮球场,夜晚的灯光照射充足,一群当地大学生正在打篮球。郭李浩瘦高,戴着眼镜,刻意地将头发帘整齐地往右梳,他是太原工业大学机器人队的队长。 “深圳真闷热。我们学校比这学校小多了。 ”此时他正坐在长凳上啃着晚餐盒饭,他看了一眼打球的学生说, “这些肯定是暑假住校的学生,我们在机器人队的时候唯一的休息活动就是打篮球,但我打得不好。 ”他说话很慢,很腼腆。郭李浩小时候喜欢拆东西。那时他经常拿着改锥拆自己的小汽车玩具。 “家里有一些好电器,爸妈不让拆,只有等它们坏了之后才可以拆,但拆了就装不回去了。 ”上了小学,郭李浩拿个马达,安上些木条木棍,幻想着这些可以扭动的木条是正在扫地、擦玻璃的机器人。正是这段时期,郭李浩在电视里看到了 Robocon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节目,那时他就想:“什么时候我也能参加。 ”Robocon 大赛至今已有十几年历史,是 XX 年由亚广联发起的机器人赛事,覆盖亚太地区国家的大学生,在国内由央视承办,竞赛主题每年不同,各理工科院校都来参加,逐渐形成了各校的机器人队。考大学时,老家山西长治市的郭李浩在网上搜索太原工业大学的信息,发现这个学校有机器人队,可以参加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小时候对机器人的记忆和情结又重新回来了。 “这个机器人队到时候一定要参加。 ”郭李浩最终选择了和机器人相关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校机器人队有着全面的选拔机制。在“大一”暑假之前,下一年的 Robocon 比赛题目就已经公布出来了,于是根据这一题目,想要加入学校机器人队的候选人要在假期参加培训,并在两个月里拟定对这一题目的设计方案和比赛想法,随后通过一轮笔试和两轮面试。郭李浩通过了层层考核进入机器人队。 “小时候的梦想实现了。 ”那时太原工业大学机器人队有 20 名学生,来自三个系六个专业,大家分工制作参赛机器人的机械、控制、电路板、传感器和软件编程。郭李浩在队中负责从头到尾调试机器人,在程序中寻找问题,通过提高机器人的运行强度暴露问题,并制订和实现改进方案。最终那一年太原工业大学历史性地获得了 Robocon 全国大赛季军。二本学校太原工业大学是一所二本学校。由于在相关专业上没有硕士点和博士点,因此相比很多参加机器人大赛的“985”院校,太原工业大学老队员要读研就得离开学校,无法将前辈的经验传授给新队员,没有硕士、博士学术上的资源支持,也无法为了吸引队员而对他们提供加分或保研名额。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太原工业大学 XX 年获得了 Robocon 的季军,并在 XX 年获得了全国冠军。 “在没有学科建设、研究生博士教育和科技项目优势的情况下,参加机器人大赛可以使我们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与名校竞技的同等平台。 ”校机器人队的指导老师黄冈如是说。他是学校电子工程系测控专业副教授,带机器人队将近 10 年。黄冈说,自 XX 年之后,很多人开始了解太原工业大学,其他学校的老师也会给他打电话,让他推荐一些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去那些学校读研,科技企业也会去学校参观。郭李浩当时为了做机器人逃课、挂科,同班同学在课上老师点名时替他喊到,而他把所有课余时间都用在了机器人实验室,每天和机器人队的队友在一起,与其他同学见面的时间都少了,更没有时间玩游戏。 “大二”时他们的机器人队在湖南长沙参加 Robocon 全国比赛决赛,赛完郭李浩坐了 26 个小时火车回太原,早上 8 点半赶到学校,9点参加期末考试, “那科直接挂掉了” 。 “肯定会有取舍,但我觉得挺值的。 ”郭李浩参加机器人队过得很充实,也使自己清楚以后想要做的事情。正在“进攻”的机器人战车“我想更深入地研究,把机器人当成自己一生的事业,一辈子砸锅卖铁搞技术。 ”郭李浩头微微上仰,笑得很幸福。“大三”时郭李浩退出了学校机器人队,打算报考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研究生。 “电科大在我们大学生机器人比赛的圈子里被称为宇宙队。 ”但怎奈最终成绩不够,他考研没有成功。 “大四”时学校机器人队辅导老师又找到郭李浩,希望他能重新回来参加 Robomasters 新比赛,并出任队长。郭李浩没有多想就同意了,结果“大四”最后一学期又是一路忙下来,组队、设计机器人。半个月前,郭李浩带队去北京参加 Robomasters 华北区比赛,结果连学校照毕业合影都没赶上,但他最后还是收到了毕业照,发现自己是被 PS 上去的。大学生活就这样结束了,郭李浩至今还没有时间去找到工作。而最终太原工业大学队在本届 Robomasters 比赛中因机器人出现问题,经过与东道主深圳大学重赛失利,无缘八强。 “宇宙队”被郭李浩称为“宇宙队”的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队最终夺得此次 Robomasters 大赛冠军。电科大是机器人大赛的传统强队,从 XX 年第一届 Robocon 就开始参加。如今已经成为学校电子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的骆德渊回忆,学校刚建立机器人队的最初那几年,他带着学生参加 Robocon比赛,大部分参赛学校都没听说过电子科技大学。他说:“学校名字很低调,人家以为是我们三本或者专科,那时候我们做的机器人确实很一般。 ”深圳的夏天闷热,骆德渊身材不高,穿得很随便,凉鞋短裤,但充满了干劲。这次他来深圳不再是学校机器人队带队老师,而是以专家身份给所有大学的参赛学生演讲。比赛准备区的大场馆里,学生们坐在地板上,认真看着骆德渊演讲时播放的幻灯片。在获得这次 Robomasters 冠军之前,电科大已经获得过 4届 Robocon 国内冠军,两届亚太冠军。并且接下来马上就要去印度尼西亚参加今年的 Robocon 亚太区决赛。而在此次 Robomasters 西南赛区比赛中,他们的机器人战车使用了双目视觉标准技术,在所有队伍中绝无仅有。 “任何学校都能想到这个点子,但可能学术基础不够,做不出来。 ”骆德渊这样说。电科大是全国开办机电一体化专业最早的学校,这一专业与机器人非常相关。每年学校举办的校内机器人大赛,参赛规模可以达到 1000 人。这所学校的机器人队有着最严格的梯队建设,所有正式队员都是“大三”学生,并且只参加一届比赛。学校专门为“大一”新生举办新生电子设计大赛和巡线小车比赛,让学生开始接触机器人。 “大二”开始就会设立机器人预备队,通过一年的培训和考试,再选拔出“大三”机器人队正式队员。吴家敏就曾因为担心影响学业,而没有参加“大二”暑假的 Robocon 机器人队最终选拔。但机缘巧合,今年Robomasters 大赛正好刚刚成立,学院突然决定参加,但大部分“大三”学生都去参加 Robocon 比赛了,辅导员找到他让他入队。他成为本届 Robomasters 大赛电科大队机械组的核心成员,专门负责机器人的设计和制作。他微胖,戴着高度眼镜,话不多,经常说到一半就不说了,但很明显他的思绪并没有停止,依然在思考。 “这次比赛其他学校的哨兵机器人都使用的是摩擦轮技术,而我们用的是涵道技术,通过转页扇在微小空间内形成的推力推动机器人,和其他学校的都不一样。 ”吴家敏对自己设计的机器人很满意。他现在“大三” ,读机械设计制造、机械自动化专业。他对机械的热情来自家庭。母亲在老家江苏常熟的弹簧厂里当工人,父亲则开了一家摩托车、电瓶车修理铺,他说:“尤其在我爸的铺子里,各种工具小零件很好玩。 ”中学时吴家敏迷上了四驱车玩具,从“天王巨星”到“四驱兄弟” ,吴家敏把所有四驱车全买了一遍。动画片里主人公们拿着高尔夫球棍控制四驱车,但在现实中没有人能追上它们。 “我们当时在车子后面拉根线,来控制四驱车左右方向,像遛狗一样,很好玩。 ”“我是宅男,平时宅在寝室玩游戏。 ”吴家敏回忆起自己“大二”时的生活,除了上课,就是看动漫打游戏,但“大三”进入机器人队后他的生活节奏彻底改变了。作为机械师,吴家敏在团队中的工作就是每天泡在工作室里“疯狂地画机器人设计图” 。此时的他基本没时间碰游戏了,只有在上厕所的时候可以看一会儿动漫, “都是自己实在累得不行才回去睡觉” 。本届比赛西南分赛区之后,决赛用的机器人车还没有成型,为了改进底盘,他最狠的一次 3 天只睡了两个小时。学院也允许他们机器人队队员不用上课,作业可以不用交,缓考期末考试,等他们“大四”开学时再考。通过机器人队加分政策,吴家敏也获得了学校给予的保研资格。 “这几个月我只想着机器人,把自己的亲戚、朋友,身边同学都忘掉了。 ”吴家敏觉得这段时间过了很久很久,比赛完想回家看看父母,特别想家里人。本届比赛冠军队电子科技大学队,人头攒动的理工科学生中有一个女孩,肤色很白,长得也很清秀,她是领队黄山。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队单独设立了一个协调组,专门招收女学生,协调一切非技术工作,比如财务、物资、学校各方面沟通、日常管理和计划安排。 “相当于篮球部经理一样,女管男,比较顺手。 ”黄山“大三”时曾是学校Robocon 机器人队的协调组成员,保研后现在已是“研一”的学生,再次进入机器人队成为本届 Robomasters 的学校领队。黄山自己本来对机器人没有丝毫兴趣,考大学时最想学新闻,在父母的逼迫下选了电子科技大学的工业工程专业。 “当时觉得这个专业偏管理,谁知道是在机电学院。 ”黄山“大一”刚入学就跑去当校园记者,上来接到的任务就是去采访学校 XX 年机器人队队长,当年电科大获得了第一个机器人国际冠军。机器人的情结就此存留于黄山脑海,“大一”的时候,比她大一两级的机器人队队员她全都认识,一路记录他们的故事,为他们写稿子。 “大二”学校机器人队在香港又拿到了国际冠军。 “大三”的时候,黄山顺理成章地决定加入机器人队协调组。 “看着每一届队员,感觉就像我自己也参赛差不多。 ”她说。理想与创业因为严格的梯队制度, “大三”结束后所有参赛队员就会自动退队。 “大四有一段时间会很空,觉得自己突然闲得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黄山的这段空白时间并不长,现在“研一”的她准备创业,做机器人相关的视觉识别和定位产品,目前已经以项目组的方式运作起来,正在谈投资,估计年底就会正式成立公司。黄山这几年认识了很多机器人队好几届的学长学弟,现在这个创业团队里的人都曾是他们学校机器人队的队员。 “我自己还会做擅长的管理和各方协调工作,与一般只会读书的学生相比,大家的实际动手能力很强,不创业就可惜了。 ”“机器人行业很有前景。 ”黄山觉得 5 年之内,大部分自动化链条就会全换成机器人,10 年内,智能机器人就应该走进人家了。 “这是一个趋势,并且很快就会到来,我已经不能再等了,因为马上就会有很多人去做这方面的事情。”黄山希望自己创业做出的东西对一个领域、一个行业、一些人带来帮助或者改变现状。“高校科研和科技产品商业化之间存在鸿沟。 ”电子科技大学的骆德渊院长感叹国家通过 Robocon 比赛培养出来的一大批优秀学生,但他发现很多学生比赛完,再也不从事有关机器人研发的工作,就散了。 “这对国家来说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国家高等教育应该不仅仅让学生停留在上几门课、做一些验证性的实验,这些学生往往在做实验之前就已经知道结果是什么。 ”他觉得机器人大赛,弥补的就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干精神。创办此次 Robomasters 比赛的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汪滔也觉得,高校现有的教育体系和考核方式并不能培养出“靠谱的人” 。汪滔自己也是机器人大赛队员出身。他 11 年前曾代表香港的大学两次参加 Robocon 机器人大赛。第一次学校的机器人团队在比赛最关键的时刻掉链子,队里出现矛盾,最后机器人电池电量没充满就上场了,结果惨败。而第二年,汪滔所在的机器人队获得了香港地区冠军和亚太区第三名。如今回想起来,他觉得当年的比赛经验使他认识到团队组织和协调能力的重要性,而这些知识是书本上学不到的,毕业后他将这些经验用于创业,最终促成了如今的大疆创新公司,通过做遥控无人机,在 9 年里使公司年销售额达到 60 亿元人民币,并拥有全球遥控无人机 70%的市场份额。他很感激 Robocon 给他的经历,但他也发现如今这一比赛的影响力正在减弱。 “比赛太过专业化,普通观众没法看懂,后来几年央视不再转播比赛,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