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图》教案_第1页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图》教案_第2页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图》教案_第3页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图》教案_第4页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图》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上 复习课一 第二章 地图【课型】 复习课【课程标准】1.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3.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4.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5.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复习目标】1.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如在地图上辨别方向;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知道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掌握比例尺三种形式的相互转化;学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掌握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地图;养成利用图例和注记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行路线的习惯。2.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体的不同地形部位、地势高低起伏、地形类型和坡度陡缓。 3.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4.通过绘图、计算、比较以及用地图设计线路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学情分析】本部分内容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学生虽然学习了本部分知识,但对一些重点的内容学生还不能灵活运用。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学设计应该从整体上把握建构,选择综合性较强的典型习题,2进行解题思路和方法强化训练。把学生感觉困难的知识点进一步的归纳、分析,让学生能够通过复习,得到提升。【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讲练结合法、综合归纳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复习过程】一、知识框架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复习的内容,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网络,并找到知识间内在联系,使目标更明确。比例尺公式利用公式求比例尺 学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掌握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比例尺三种表示方法及相互转化学会量算两地间的距离 学会选择合适的地图图例和注记能在地图上认识常用图例 比 例 尺地 图 基 本 要 素地图上的方向 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北(方法:平移指向标)经纬网地图:经线指南北,纬线指东西地形图的判读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高线特征陡坡、缓坡等高线特征3二、知识梳理(一)地图的基本要素_、 _ 、 _。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北;方法是平移指向标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同步训练 1:例 1.读上图,回答:甲、乙、丙图分别按哪种情况判定方向?点拨: 甲图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 ; 乙图按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丙图按经纬线判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甲图中 A 村位于 B 村的 方,乙图中 A 村位于 B 村的 方,丙图 A 村位于 B 村的 方。答案:正北 东北 西北例 2.读某村公路平面图,回答问题。公路走向变化是:AB 为 走向,BC 是 走向。 1.地图上的方向4答案:南北 西北东南若没有指向标,从 A 处走到 C 处应先向 走,到 B 处后再向方向走。答案:东南 正东例 3经纬网图有直线型和弧线型,读下列经纬网图,回答问题。甲图中 B 点位于 A 点的 方向,C点位于 A 点的 方向;D 点位于 B 点的 方向,D 点位于 C 点的 方向;D 点位于A 点的 方向。乙图中 B 点位于 A 点的 方向,C 点位于 A 点的 方向; D点位于 B 点的 方向,D 点位于 C 点的 方向; D 点位于 A 点的 方向。答案:(1)正南 正东 正东 正南 东南 (2)正南 正东 正东 正南 东南板图点拨:要判断图中 D 点位于 A 点的什么方向,方法是将 A点作为参照点,过 A 点作南北、东西四个基本方向,然后判断 D 点在 A 点的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在弧形经纬网图上的经线和纬线可能是弯曲的,但图上的经线和纬线无论怎么弯曲,经线始终指示南北方向,纬线始终指示东西方向;且在同一条经线上的两个点,只存在正北或正南的位置关系;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只存在正东或正西的位置关系。(注意:由于东西方向是无止境的,因此东西方向的判定不要超过 180)5老师尽量的利用板图的形式给学生较为直观的认识。同时结合板图进行训练,强化。这样学生在掌握本部分知识时会有更为清晰的认识。2.比例尺(1)概念:表示 比 缩小的程度,又称缩尺。(2)公式:比例尺= 实 地 距 离图 上 距 离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注明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式:例如 1:500 000式: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5 千米(4)三种形式的互化(5)比例尺大小比较:比例尺是个分数(分子是 1)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 ; 分母越小,比例尺越 。小结:在图幅相同情况下,地图的比例尺愈大,表示范围愈 _,内容愈 ;地图的比例尺愈小,表(3)表示形式6示范围愈 _,内容愈 。方法:借助图表,理解记忆:同步训练 2:例 4在一幅中国地图上,量得北京到上海的直线距离为 5.4 厘米,两地实地距离是 1080 千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 )A120 000 B1500 000 C120 000 000 D12000 000例 5在一幅 150 000 000 地图上,量得两地直线距离为 6 厘米,则两地实际距离是( )A500 千米 B300 千米 C1500 千米 D3000 千米例 6.A. 和 B.1:20000 哪个比例尺大?例 7.教室里贴有四幅大小一样的地图,按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世界政区图 中国政区图 山东政区图 济南市政区地图A. B. C. D.答案: C D (解: 转化为 201 , 201 0 , 故 AB)B (二)地形图的判读1.认识几个概念: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0 20 千米0 20 千米72.五种基本地形类型:_、 _、 _ 、_、 _3.五种基本地形各自特征:(图示法突破)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结合课本 33 页图 2-2-4)板图法点拨:等高距和单位山峰、鞍部、陡崖山脊、山谷陡坡、缓坡甲到乙,等高线密集陡坡乙到丙,等高线稀疏缓坡8借助板图,归纳考点:例 8.读下列图,完成要求:(1) 判断山体地形部位:甲_ B_ C_ D_ E_(2) 图中小河在_处(填字母),小河流向自_向_流。(3) 估算甲山峰的海拔在_米之间。(4) 图中的瀑布在_处;攀岩活动在_处。(5) 甲山峰和乙山峰的图上距离如果是 15 厘米,甲乙两山峰的实际直线距离是_千米。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脊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山谷低脊高谷9(6) 如果沿 C、G 两条路线爬到山顶乙,_路线比较省力,理由是_。答案:(1)山峰 鞍部 山脊 山谷 陡崖 (2)A 东北 西南(3)700-800 (4)F E (5)1.5 (6)C C 路线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三)分层设色地形图通常情况下,蓝色表示 ,黄色表示 ,绿色表示 ,棕色表示 。点拨: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或水域),并且颜色越深,海水越深,不同颜色的黄色代表山地、高原和丘陵,褐色表示高山,而且颜色越深,地势越高。三、综合归纳、典例解析【例题解析】1.图幅相同的山东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比例尺最大的是_。2. 范围一定的图1、图 2、图 3 三幅中国地图,比例尺最大的是_。解析:上面两题考查的目的是对比例尺含义的理解与应用。第 1 题的解题思路是根据结论,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大的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反之,比例尺小的,表示的范围大,内容简略。故答案是山东省地图。第 2 题的条件是范围一定,根据比例尺图 1 图 2 图 310公式,比例尺= 实 地 距 离图 上 距 离 ,实地距离不变,图幅大的比例尺大,故选图 3.设计意图:通过图幅相同和范围一定两组地图的比例尺大小判断,可以让学生对此类题型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3.读甲乙两图回答:(1)对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的范围比乙图大 B.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大C.甲地比乙地的对应部位坡度小 D.甲、乙两地的对应部位坡度相同(2) 、对甲乙两地方位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在西半球,乙地在东半球 B.甲、乙两地位于南北同一半球C.甲地在乙地的西南方 D.甲地在乙地的东南方解析:本题综合性强,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是经纬网、比例尺、地形图等的综合应用。 (1)题解题思路:甲乙两地范围大小的判断,甲图相邻经纬线的度数间隔是 10,乙图相邻经纬线的度数间隔是15,故乙图表示范围大;甲乙两图图幅相同,范围小的甲图比例尺大,范围大的乙图比例尺小;甲乙两地对应部位的高差相同(即相对高度相同),对应部位的山体长度比较,甲地的坡短,故对应部位的甲地坡度大,乙地的对应部位山体的坡长,故乙地对应部位的坡度小。 11答案 B(2)题的解题思路:甲乙的半球位置判断,根据经纬度分析,东西半球分界线 20W 经线穿过甲地,故甲地跨东西两半球;乙地在10E 以东,故乙位于东半球;甲地在 10S 以南,位于南半球,乙地在 0纬线(赤道)以北,位于北半球。甲乙的相对位置判断方法:甲在南半球,乙在北半球,故甲在乙的南面;甲位于 10W 以西,乙位于 10E 以东,故甲还位于乙的西面;综上分析得出,甲位于乙的西南方向。答案:C4. 判读等高线地形图。(1)识别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C_,E_。(2)图中周庄的海拔在_米之间,周庄位于李庄的_方向。(3)小河的大致流向是_,如要在图中小河上修筑一座水库大坝,应在_(填 B 或 D)处最合适。(4)山谷往往能成为集水成河。图中还有哪一处可能会形成小溪流?请你在图中用虚线(-)画出其位置。 (5)某驴友迷失在 A 地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下游前进以走出丛林脱险。他的做法是否正确?_;简要说明理由。解 析 :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熟练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能力,考查对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观点,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认定和判读的能力。如 判 读 山 体 地 形 部 位 、 小 河 形 成 部 位 及 流 向 , 等 高12距 、 水 库 坝 址 的 选 址 、 交 通 路 线 的 选 址 等 知 识 。点 拨 : 一 般 选 址 原 则 : ( 1) 水库坝址宜选择峡谷地段 (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 ;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区域。如图:大坝一般选在盆地“口袋形”的出口处。 (2)交通线路的修建一般往往与等高线平行,即“之字形”(盘山)线路,这样地形较平坦,也便于施工。如果一定要从地表经过山区,往往选择从鞍部位置穿越。 (3)引水线路的选择应遵循从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的原则。引水线路由高到低,水能自流;距离较短,建设成本低。 答案:(1)山脊 陡崖 (2)10 0 200 东南 (3)自西向东 D (4)小溪流的位置在图中上方偏左处,沿山谷画出即可。(5)正确 在茫茫林海里迷失,河流是最好的“生命通道”,因小河最终都会汇入大河,向山外流去,而且河流沿岸地区往往有人类生息居住(合理解释均可)5.(2013泰安三模)某学校初二学生利用暑假组织了一次“红色之 旅 ”和 “自 然生 态 之 旅 ”实 践活 动 读 图 完 成 下 列 问 题 。( l) 出 发 前 同 学 们 认 真 研 究 地 图 发 现 , 村 庄 分 布 很 有 规 律 , 请描 述 分 布 特 点 (2)从学校出发,朝 方向很快到达丙村。(3)到 达 目 的 地 , 同 学 们 实 地 测 量 并 绘 制 了 当 地 的 等 高 线 地 形图 ( 图 2) , 发 现 实 践 基 地 ( 30N, 120E) 正 好 位 于 ( 地 形 部 位 ) 边 缘 。13(4)返校后,同学们分两组,结合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探究学习。一组:甲、乙、丙、丁四村需要合村并点,最佳的位置是 村,写出两点理由: 、 。二组:考 察 中 发 现 了 海 洋 生 物 化 石 , 据 此 推 测 当 时 的 古 地 理环 境 (5)同学们对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图 2)进行观察,发现山峰的高度范围在_米之间。(6)若城镇气温是 10C,则到达山顶时,气温约为_C(7)图 2 河流有一条支流,发源于 800 米山地,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出考 点 : 等 高 线 地 形 图 的 判 读 ; 图 例 和 注 记 在 地 图 中 的 应 用 ; 在 地 图上 表 示 方 向 的 基 本 方 法 及 应 用 ; 影 响 气 候 的 主 要 因 素 ; 对 地 图 中 信 息 的分 析 应 用 等 解 析 : 在 等 高 线 地 形 图 上 判 定 不 同 部 位 表 示 的 地 形 为 : 山 地 海 拔 最 高 点为 山 顶 , 两 山 顶 之 间 的 低 地 为 鞍 部 , 等 高 线 向 低 处 凸 为 山 脊 , 等 高 线 向 高处 凸 为 山 谷 , 多 条 等 高 线 重 叠 处 为 陡 崖 。解 答 : 读 图 可 知 , ( l) 村 庄 分 布 很 有 规 律 , 它 的 分 布 特 点 是 沿 河 分布 ( 2) 阅 读 图 例 , 按 指 向 标 地 图 可 知 , 从 学 校 朝 东 南 方 向 很 快 到 达 丙村 。 ( 3) 到 达 目 的 地 , 发 现 实 践 基 地 ( 30N, 120E) 正 好 位 于 山 脊边 缘 , 因 为 该 处 等 高 线 向 低 处 凸 ( 4) 甲 乙 丙 丁 四 村 合 村 并 点 , 最 佳 位 置 是 乙 村 ; 综 合 考 虑 理 由 有 : 乙 村靠 近 学 校 、 医 院 ; 乙 村 靠 近 桥 梁 , 便 于 过 河 。 二 组 考 察 中 发 现 了 海 洋 生物 化 石 , 据 此 推 测 当 时 的 地 理 环 境 是 处 于 海 洋 中 ( 5) 根 据 等 高 距 是200 米 , 可 以 估 算 山 峰 的 高 度 在 8001000 米 之 间 。 ( 6) ) 若 城 镇 气温 10C, 根 据 海 拔 每 升 高 100 米 , 气 温 降 低 0.6 , 则 到 达 山 顶 时 ,气 温 约 5.2C。 ( 7) 图 2 河 流 有 一 条 支 流 , 发 源 于 800 米 山 地 , 它 在山 谷 中 , 因 为 河 流 发 生 在 山 谷 中 14答 案 : ( 1) 沿 河 分 布 ; ( 2) 东 南 ( 3) 山 脊 ; ( 4) 乙 村 乙 村 靠 近 学 校 、 医 院 乙 村 靠 近 桥 梁 , 便 于 过 河 处 于 海 洋中 ( 5) 800-1000 ( 6) 5.2( 7) 在 图 2 山 谷 处 , 作 图 略典例设计意图:精选习题,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分析图形和材料,提取信息并准确归纳描述的能力。四、链接中考,达标提升(2013 潍坊)读下列四幅经纬网图,回答 12 题。1四幅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实际范围相同的是( )A B C D2关于阴影区域位于的地理方位,正确的是( )A东北方 B西南方 C东南方 D西北方3. (2013 泰安)当驾驶员不认识路,打开车上的导航地图,选择路线,边看图边行驶,可以省时省力,准确到达目的地。车载导航地图属于( )A 地形图 B 农业图 C 交通图 D 政区图4.绘一幅某市市区交通旅游图,用下列哪一个比例尺较为合适( ) A . 1 :10000 B. 2501 C.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