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排水规范_第1页
道路排水规范_第2页
道路排水规范_第3页
道路排水规范_第4页
道路排水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路排水规范篇一:市政道路及给排水现行规范及标准(一)工程施工采用的国家、行业、地方法律法规及规范规程 1建设法规 (1) 建筑法 ; (2)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 (3)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4)建设部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 ; 2质量技术规范、标准 (1)GB50026-XX 工程测量规范 ; (2)GB50300XX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 (3)GBJ25-90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 (4)GB50268-XX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5)GB50204-XX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6)JGJ120-99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 (7)CJJ390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 (8)GBJ235-97 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9)JGJ55-XX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 (10)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 (11)GBJ75-99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12)GB50242-XX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规范 (13)GB/T14684-XX 建筑用砂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4)GB50202-XX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3安全技术规范、标准 (1)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 (2)JGJ46-XX (3)JGJ33-86 (4)JBJ3787-83 4文明施工规范、标准 (1)GB12523-90 (2)GB12524-90 5资料归档规范、标准 (1)GB/50328XX (2)GB/T50326-XX ; ; 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 建筑施工现场界噪音限制 ; 建筑施工现场界噪音测量方法 ;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4 道路桥梁专业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092-96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97-87 道路工程术语标准 GBJ124-88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 GB50162-92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CJJ1-90 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CJJ2-90 粉煤灰石灰类道路基层施工及验收规程 CJJ4-97 城市桥梁设计准则 CJJ11-93 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 CJJ99-XX 城市道路除雪作业技术规程 CJJ/T108-XX 钢渣石灰类道路基层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35-90 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CJJ36-90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90 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 CJJ43-91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44-91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45-91 柔性路面设计参数测定方法标准 CJJ/T59-94 路面稀浆封层施工规程 CJJ66-95 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 CJJ69-95 城镇地道桥顶进施工及验收规程 CJJ74-99 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 CJJ77-98 联锁型路面砖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 CJJ79-98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技术规程 CJJ/T80-98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CJJ89-XX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XX 5 给水排水专业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1997 年版) GBJl3-8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1997 年版) GBJ14-87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1997 年版) GBJ15-88 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35-XX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XX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GB/T50106-XX 给水排水设计基本术语标准 GBJ125-89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41-90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XX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97 供水管井技术规范 GB50296-99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 GB/T50331-XX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GB50332-XX 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 CJJ110-XX 建筑给水聚乙烯类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T98-XX 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101-XX 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范 GB/T50349-XX 城市用水分类标准 CJ/T 3070-1999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CJJ3-90 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 CJJ685 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 CJJ31-89 含藻水给水处理设计规范 CJJ32-89 高浊度水给水设计规范 CJJ40-91 城镇给水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 CJJ41-92 污水稳定塘设计规范 CJJ/T54-93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35-XX 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 CJJ58-94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4-XX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 CJJ60-94 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维护技术规程 CJJ/T68-96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 CJJ92-XX 篇二:道路排水系统规范冯剑(浙江中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介绍了城市道路排水的内容,论证分析了路基排水、路面排水和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等在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城市道路 排水设计 路基 路面 0 引言 水害是使城市道路破坏的最主要病害之一。道路路面积水,会降低车辆的运行能力,甚至使车辆产生液面滑移,对交通安全极为不利,同时路面长期积水会浸润路基,降低路基土的强度,甚至造成路基整体破坏,混凝土板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产生不均匀沉陷。造成断板、错台、开裂等,最终导致路面早期破坏。在设计城市道路时,为保证行车安全、改善城市卫生条件,以及避免路面过早损坏,要求迅速及时地排除路面积水,同时城市道路排水也是城市排水系统的一部分,很多排水主干管均敷设在其下,为保障生产和人民生活,还需及时排除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所以城市道路排水是城市道路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排水重点是路基路面排水和绿化带的排水,应综合合理设计使排水系统能迅速、及时地排除雨雪水、各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1 道路排水设计的内容 道路排水设计一般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考虑如何减少地下水、农田排灌水对路基稳定性及强度的影响,一般称之为第一类排水;二是要考虑如何将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最大限度地减少雨水对路基、路面质量的影响减少因路表水排水不畅或路表水下渗对路基、路面结构和使用性能产生的损害,这称为第二类排水。 第一类排水设计通常采用提高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或在路基底部设置隔水垫层等办法。对于地下水位较高路段,施工期间一般都考虑在施工前开挖临时排水边沟,排除地表水并降低地下水,对于软土地基处理路段 f 如塑料排水板、预压等卜一般设置 50cm 左右砂垫层,以加快排水。 第二类排水设计一般包括:路面水:通过道路横坡、急流槽、边沟及排水构造物等形成完整排水系统把路面水收集并排出路基范围:对于超高路段,可通过设置在中央分隔带处的中央排水沟和横向排水管等排出路面水,或通过中央分隔带开豁口方法把超高路段外侧路面水排到路面另外一侧并通过路面横坡 排出。下渗水:下渗水一般分两种,一是中央分隔带下渗水,二是路肩下渗水。根据不同下渗水,采取不同方法排出:a、中央分隔带下渗水:中央分隔带下渗水可通过在中央分隔带下设置纵向盲沟收集,并每隔一段距离设置集水井和横向排水管将下渗水排出路基。b、路肩下渗水:一般处理方法为在路肩设置纵向渗沟,并通过横向排水管排出路基。综上所述,笔者结合设计以及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谈一点自己的体会。2 路基排水设计 路基是道路的主要部分,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对于水的作用非常敏感,水还可能造成掺有膨胀土的路基工程毁灭性的破坏。路基排水的任务是将路基范围内的土路基湿度降到一定的限度范围内,保持路基常年处于干燥状态,确保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地势较低集中汇水的排水设计 城市道路立交低洼处地下水水位较高,特别是在下穿式立交中,道路低点比周围地面低 3m6m,且形成盆地地形,这样大气降水向低洼处汇集,就会造成路面积水。这里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就是地面排水和地下排水。 自流排水 当立交附近有低于立交最低路面的排水管区时,采用直接排水的方式,这也是城市道路立交经常采用的方式。自流排水是最经济、最安全的排水措施,它不需要消耗能源和其他工程设施的建设。 调蓄排水 当达到洪峰时,如水体或干管水位高于路面水位的时候,将不能自流排水之流量引入蓄水池,待水体或干管水位回落时,再自流排水,但调蓄排水受条件限制应用不是很广泛。在立交用地范围内有布置蓄水池的合适位置要与其他市政管道无较大的交叉,立交内雨水管道能自流接人蓄水池,蓄水池也能自流接人千管或河道泄空。要求汇水面积较小,蓄水量不大,一场雨产生的全部水量最多不超过 1000In3 适用于较小的立体交叉。通过设置排水泵站的方法来排除汇集在地势较低的水,但是现实中多数地区考虑到节约电费、减少物业管理和人员操作应尽量减少排水泵站的设置。 潮湿和过湿路基的排水设计 潮湿和过湿路基应首先应该疏干和换填处理。对于潮湿路基,含水量不是太高,可以在施工前在路基两侧挖纵向排水沟,并每隔一定距离挖一些横向排水沟,将路基水排到排水沟内,从而疏于路基; 对于过湿路基,含水量较高,无法晾晒和疏干。只能采取换填的方式进行处理,如换填好土,换填透水性好的材料等。降低路基地下水位的设计 降低路基地下水位,使路基处于干燥状态。在下穿式立交处一般路面标高较低,大部分路基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特别是南方地下水位较高而雨水又多地区,若路基长期浸泡在地下水中,导致路基湿软、变形、强度降低,最终发生破坏。降低地下水位通常可以在路基下地下水位一定高度范围内设置暗沟、渗沟和渗井等。 暗沟 相对于地面排水的明沟而言,暗沟又称盲沟,具有隐蔽工程的含义。从盲沟的构造特点为沟内分层填以大小不同的颗粒材料,利用渗水材料透水性将地下水汇集于沟内,并沿沟排泄至指定的地点。暗沟的设置方法在沟底和中间回填粒径 3cm5cm 的碎石或卵石,在粗粒碎石的两侧和上部按一定比例分层回填较细的粒料、中粗砂、中砾等作为反滤层,逐层粒径比例大致按 4:1 递减,或者采用土工布包裹有孔的 PVC 管,管四周填以等粒径的碎石、砾石组成盲沟。但盲沟的排水能力较小,不宜过长,沟底具有 12的纵坡,出水口底标高高于沟外最高水位20cm,以防止水流倒流。 渗沟 采用渗透的方式将地下水汇聚于沟内,并通过沟底通道将水排至指定的地点。此种地下排水设备称为渗沟,它的作用是降低地下水位和拦截地下水。渗沟的设置位置视地下排水的需求而定,与盲沟的漫置相仿。但沟的尺寸更大,埋植更深,而且要进行水力计算确定尺寸。 渗井 渗井属于水平方向的地下排水设备,当地下存在多层含水层,其中影响路基的上部含水层较薄,排水量不大,且平式渗沟难以布置时,采用历时排水,设置渗井,穿过不透水层,将路基范围内的上层地下水,引入更深的含水层去,以降低上层的地下水位或全部予以排水。鉴于渗井施工不易,单位含水面积的造价高于渗沟,一般尽量少用。 3 路面排水设计 车行道排水设计 城市道路路面排水有双坡排水和单坡排水。当车行道宽度较宽时,为了减少地表水在道路表面的径流时间并迅速将水排除,通常采取双坡排水方式,在道路两侧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雨水口的方式收集路面水,并通过与其连接的雨水支管将收集到的地表水排人埋设在路面下的雨水主干管内,最 终排人保留水系或河流中。人行道排水设计 为便于人行道路面水的排除,人行道横坡设置时坡度朝向车行道,降落到人行道上的雨水通过横向坡度自流排人车行道边的雨水口内。当道路位于挖方段时,通常在道路两侧设置各种形式的挡土墙,道路两侧应在挡土墙上方设置截水沟拦截将要流人人行道上的地表水。此外, 还有少量地表水或地下水会从挡土墙上的泄水孔沿着挡土墙流到人行道上,然后顺人行道流入车行道边的雨水口内。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大多数在道路两侧设置路堑挡土墙的路段,人行道上都有沿挡土墙流下的雨水痕迹 f 雨水携带黄土或铸铁泄水孔生锈而产生。 路面结构内排水设计 路面面层有一定的孔隙,除了大部分地表水通过道路纵横坡由雨水口排走以外,还有少量地表水通过路面孔隙、裂缝等渗入到路面结构内,降低路基强度,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提前排除可能渗入路基内的地表水。 在道路各结构层施工时,每层均按照道路路面纵横坡度进行施工,使得每一层都形成一个排水坡度,及时将各结构层水沿道路横波排入道路两侧设置的盲沟或排水渠道内,再通过盲沟将水排入雨水井内。 在面层和基层之间设置乳化沥青下封层,使得通过缝隙向下渗入的水分及时沿封层表面向道路两侧排走,保持道路基层干燥。 设置排水层。在多雨地区或地表水较丰富的地区,采用设置排水层的发法将渗入到路面结构内的地表水及时排除,防止渗入路基,在路面结构以下路基以上位置设置排水垫层。排水层下设置起隔水、防水作用的土木布,将由上部渗透下来的地表水有效地拦截在该排水层内。排水层设置一定的纵横坡度(其纵横坡度分别同道路路面纵横坡度) ,将渗入排水层的水分迅速地排出道路以外。 4 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 道路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主要为排除中央分隔带内积水,可分为施工期间和道路营运期下渗水的排除。 施工期间排水量取决于最大瞬时降雨量及中央分隔带的汇水面积。由于道路中央分隔带内设置有通讯、监控用管线的人手孔,因此,中央分隔带排水长 度应为两个人手孔之间的间距,一般路段的最大间距为 180m。由以往设计经验可知,横向排水管长 15m 左右,横向排水管坡度为 2%。由于施工质量不易控制,造成横向排水管标高误差或产生淤塞,从而使上游横向排水管排水不畅,大量的水流向最低处,而最低处的横向排水管由于设计时包裹无纺布土布或产生淤塞,使排水能力严重不足,从而导致下游中央分隔带积水严重,有的下雨后几天中央分隔带仍有积水,使路基长时间浸泡,影响了路基、路面德尔强度。由于通讯、监控管线人手孔的设置阻断了中央分隔带排水,造成中央分隔带积水或积水渗入人手孔。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用以下办法处理:对于设计底坡小于%的,采用锯齿形纵向矩形碎石盲沟,并于盲沟底部设置软式透水管和每=每隔 3050m 设置集水槽汇集中央分隔带雨水或渗入;中央分隔带每隔 3050m 设置一道横向排水管,将盲沟中的水排出路基以外;在中央分隔带内设置2m 厚水泥砂浆层、沥青防渗层及土工布防渗层,防止中央分隔带中水从侧面向路基渗透。 在城市道路中,对于中央绿化带小于等于路段,为了降低施工复杂性,可采用中央分隔带开豁口方式,即中央分隔带水可通过豁口直接排人路面,并通过路面横坡排出路基。 5 结束语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是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城市道路使朋寿命的长短影响很大,城市道路排水设计应全面考虑路基、路面结构内部和路表面的排水、绿化带处排水、立交排水,把他们构成了一个综合的排水系统,从而提高道路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且现行的设计规范及手册等均不是十分完善,还有待我们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去努力完善。 篇三:道路、排水、桥梁所需规范道路、排水、桥梁所需规范 1、通用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XX)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XX) 天津市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桥梁工程部分) (DB29-75-XX) 天津市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排水工程部分) (DB29-76-XX) 天津市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道路工程部分) 2、钢结构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铁路钢桥制造规范 桥梁用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