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给予小组合作的源泉,提高化学教学效率-化学教学案例点滴谈一、问题提出初三学生刚接触化学,好奇心强,学生在做化学实验时,很兴奋,热情很高,出现很多“凑热闹”现象,但过后不知所然,在考试时实验题得分率不高,特别是化学与生活结合点上的问题。问题出现在实验题得分率低,表现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低,不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实验操作技巧缺欠,实验现象语言描述不严谨等。在习题课中学习效率低,课堂气氛比较沉闷。针对以上问题,我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给予小组合作的源泉,提高教学效率。下面我从新课、习题课、课外兴趣小组课外实验探究学习三个案例来谈谈如何给予小组合作的源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带来哪些效率。二、解决问题的措施1、 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挖掘教材中素材,设计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案案例 1 课题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用两种教学模式做了个对比。第一次按传统教学,第二次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构建知识结构,这样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容易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突出关注社会现象,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实际经验提炼学习素材,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身边的化学,有用的化学,认识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做到这样必须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寻找例子、感受化学、小组交流讨论分享例子。第一次 第二次按传统的方法,看书本预习看书本的内容。 看书本预习看书、上网查资料,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对有争议的问题,再去查资料,再交流讨论。看书、上网查资料,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对有争议的问题,再去查资料,再交流讨论。课堂呈现: 学生也能从不同角度来分析,但大多数学生基于书本的例子,回答问题比较散,缺乏对比性,分析问题比较肤浅,很多学生说完自己的例子就没有参与别人的讨论,缺乏合作性,不容易带动别人,也不容易被别带动。课堂呈现: 第一组:衣服着装方面(奶奶辈的、父母辈的、子女辈的)第二组:从取火方式(钻木取火 、火柴、煤气炉的电子打火),一些火灾和灭火的情景第三组:从平时喝的饮料:天地一号 、苏打水、蔗糖水。第四组: 交通工具(步行、马车、自行车、汽车、飞机等)学生能从纵横方面分析化学对世界的推动作用,分析问题比较有针对性,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讨论。学习效果 第一次学生学习气氛不活跃,对知识记忆不深刻,没有经过热烈的讨论,也不能很好训练语言描述能力。第二次利用了小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很好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了解化学,在对身边的化学物质的观察了解、受到有益的启发,同时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等思维品质,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给社会带来的变化和影响。2、开展课外实验探究,培养小组之间合作、创新能力,带动学生整体化学素质提高教师演示实验能见度低,学生参与度不强,探索实验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洞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分组实验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讨论,在实验过程中体会乐趣、培养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的精神,同时也能把化学与生活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延伸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深度。下面是一个课外探究实验,制取硫酸铜晶体。案例 2 制作硫酸铜制作硫酸铜大晶是基于学生学习饱和和不饱和溶液、结晶等知识之后的一个探索验。设计意图 启发化学思维,锻炼培养化学实验能力,条理性。了解接触化学用具,感受化学魅力,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及经验 。感受化学的魔力,欣赏化学之美。学习方法:利用小组合作,分组实验,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然后交流讨论,选出最好的方法进行实验,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学生实验后展示实验结果,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分享实验的成果。下面以一组学生的记录、问题、心得体会为例日期 步骤和现象 本日问题和总结 困难准备阶段 1:梳理本次实验的步骤,学习实验制作硫酸铜晶体的方案。2、准备仪器和药品。1、了解本次制作硫酸铜晶体的方案,了解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第一次接触晶体制作方安,有些不适应,因为刚学习化学,对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不熟悉。实验实施阶段1、制作硫酸铜饱和溶液:烧杯是 100ml 的量程,我们加入一半多既 60ml 的怡宝纯净水,由按水量添加硫酸铜晶体,加热搅拌,搅拌直到硫酸铜完全溶解,然后用纸片盖住。现象:硫酸铜粉末溶解消失,得到蓝色的溶液。2、 冷切热的饱和硫酸铜溶液。现象:有大量的蓝色晶体析出。3、选取晶核:过滤硫酸铜溶液,挑选最大的有规则体作为晶核,并用棉线栓住晶核现象:晶核大概有 2cm,形状是菱形。4、培养晶体:通过不断制作饱和溶液,使硫酸铜围绕晶体析出,逐步“成长”变大。现象:晶体逐渐长大,发现有出现细小的旁侧晶体,发现像一跃跃欲试的条鱼。1、搅拌时注意应该打圈速度均匀的搅拌,以免用力过大“撞”到烧杯或打破烧杯,溶液一定要达到饱和。2、第一次配制的硫酸铜溶液冷却从 80冷切到42时没有晶体析出,原因是原来的溶液没有饱和或没有将温至室温。3、晶核大概有 2cm,。晶核行状比较完美而且有足够大,才培养出漂亮的晶体1、因为操作不熟练,对晶体制作缺少经验导至第一冷却没有晶体析出。实验结束阶段:写实验报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分享实验收获。实验成果:长成了一颗 9cm,6cm 宽,形状像一条鱼的蓝色的硫酸铜晶体。问题和分析问题 内容 解决方法(或原因)1 实验为什么要强调注重溶液的纯净度呢? 溶液不纯会影响晶体的正常生长,不规则生长。所以要全程认真清理用具,过滤净化溶液。2 成长到一定程度的晶核为什么会长出细小的,一粒粒的晶体?可能为外界原因例如溶液不纯,有灰尘,人为震荡等。应尽可能手工剔除去3 既然棉线易断,那可以采用铁丝吗? 不能,因为铁可以硫酸铜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铜与硫酸铁。导致溶液不纯。4 有什么安全加快溶液降温的方法吗? 与他班同学研究出了一种方法,经施可行,既用一大烧杯乘大半水,将溶液烧杯放入,浮力使之不沉,而水的比热容大,可较快吸收溶液热量,降低温度。注意:晶核不能碰壁,否则成型的晶体形状不规则。学生实验收获: 1:学会了制作硫酸铜大晶体的基本方法和一些注意事项,例如清洗时务必洗干净用具如烧杯,保证过滤成功等,注意溶液的饱和度,太过饱和(一下温度稍降就“吐出”晶体)不够饱和(难以结出晶体)都不利于晶体的产生于生长,重在主要第一次培养晶体选取晶核时的首溶液,及结出晶核后培养溶液的饱和度(不够饱和晶核成长缓慢,太过饱和生长太快,容易变得不规则),2:锻炼了思考能力,培养的了化学实验能力,思维,增加了学习化学的兴趣与动力,加强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拥有了一段不错的经历,感受到化学世界的神奇。4(重要的一条):增加了与同学朋友的友谊,增加了我们的合作能力与默契。学生通过探索分组实验后,对知识的理解比较深刻,对问题的分析也比较全面,而且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运用比较的学习方法,既能独立思考,又能交流合作。特别是比较容易带动学生参与学习,促进学困生学习动力和信心。让学生以书本的实验为基点,从身边化学出发,通过上网、查资料、社会考察等途径进行实验探究,改进化学实验方案,小组各自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然后讨论交流,寻找分析存在的问题最佳的实验方案,然后再用最佳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再次展示实验成果。通过不断的探究学习,寻找化学与生活的融合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体会合作的愉悦和加强合作的意识,体会和欣赏化学的魅力,找化学知识的生长点,延伸记忆深度,提高实验题的得分率。3、融分层教学于小组合作中,给予小组合作的时间和空间,提升习题课的效率。分层教学是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设计,小组合作创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事做且能做,同时又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但是在一堂习题课中开展分层学习,如何管理呢?我就通过小组合作,带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讨论。下面是一堂除杂习题课的教学课例。案例 3这堂课的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过滤基本操作 2、总结粗盐的提纯方法 3、学会分析除杂方法。4、提高学生合作互助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 。 学习方法是:让学生做,然后小组讨论,中层的学生教学困生,成绩拔尖的学生教中层的学生,成绩拔尖的学生可以到另外的组别去请教或帮助其他学生,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帮助解疑。讨论之后,不同层次的题目,派代表展示,其他学生倾听并提出疑问。最后总结这节课的所学到的除杂方法。基础题(学困生做)1、 (1)右图为过滤装置,写出下列仪器、用品的名称:A ,B ,C , D 2、将混合液过滤,过滤装置及操作如右图,请指出图中的错误:_;_。3、某同学在做过滤实验时发现滤液不清,请你分析原因:(1)(2)4、如何把食盐水中的泥沙除去呢?提高题(成绩中等的学生做)1、粗盐的提纯中,涉及到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有 。2.拟用实验方法除去下列(1)(4)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限从 AD 提供的试剂及操作方法进行选择,并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短线上。A加适量盐酸、搅拌、蒸发、结晶 B加适量稀盐酸、搅拌、过滤、洗涤沉淀C加适量水、溶解、过滤、洗涤沉淀D加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1)CaCO 3 中含少量 Na2CO3_(2)铜粉中含少量铁粉_(3)NaCl 中含少量杂质 NaHCO3_(4)KCl 中含少量杂质 MnO2_3将含有少量氯化镁的食盐样品提纯,某学生进行如下操作。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 将样品置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溶液中加入试剂_(填名称)使杂质转化为沉淀。(3)向滤液滴加适量稀盐酸的目的是_。(4)蒸发时用到的仪器有_。(5)在蒸发操作中,当出现_时停止加热。4、要分离硝酸钠和硝酸钡混合液,可向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_(写化学式)溶液,过滤后,再分别向滤液和沉淀中加入适量的_(写化学式)变式练习题(成绩拔尖的学生做)1、 为除了 Na2SO4 溶液中含有的杂质 Na2CO3,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选用一种试剂(适量)进行实验。请你对他们所选用的试剂进行评价:学生 选用试剂 评价(是否可行,并简述理由)甲 HCl乙 H2SO4丙 Ba(OH)22NaCl 样品中混有少量 Na2CO3,现用下面两种方法进行提纯。方法一:样品溶于蒸馏水,加稍过量盐酸,蒸干溶液。方法二:样品溶于蒸馏水,加稍过量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加稍过量盐酸,蒸干溶 液试评价这两种方法: 3、.某课外实验小组的同学要把氯化纳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钡杂质除去,提纯氯化钠。他们的实验操作如下:取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向溶液中滴入过量的 X 溶液。把沉淀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适量的 Y 溶液。将所得溶液缓慢加热蒸发,至晶体析出,得到纯净的氯化纳。请回答下面问题:(1)操作中加入的 X 溶液是_,过量的目的是_ 。(2)检验所滴入的 X 溶液是否过量的方法是_ 。(3)操作中加入适量的 Y 溶液是_。反思:整堂课学习效果很好,习题设计符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有事做且能做学生做题时很安静,在讨论时学生热情很高,学困生复习了过滤的操作、仪器、简单的运用把可溶物和不可物简单分离,例如液体中有不溶杂质可使用操作有(过滤) ,例如水中混有的泥沙。中层生复习了灵活运用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洗涤沉淀进行除杂,同时学会选用试剂。成绩拔尖的学生复习了除杂方法综合性运用,能够对不同方法作出评价。最后总结是整体学生认识到除杂的物理方法一般有: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化学方法有加入试剂(使杂质转化为沉淀、气泡或水)3、反思小组合作有个明显的特点是让学生先做后学,这个先做是让学生学习内容先行探究,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过程,但这个过程不一定是老师指定的,有时是由学生自己研究设计和施行,成功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参与的过程。老师只是根据教学目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4163-2025站用储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 GB/T 19839-2025工业燃油燃气燃烧器通用技术条件
- 2025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副高级职称模拟试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典优】
- 2023年度医师定期考核练习题【预热题】附答案详解
- 特殊人群疫苗接种建议
- 中暑患者降温护理
- 2025年银行岗位考前冲刺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房产收购合同(标准版)
- 房地产 -居住报告豪华住宅开发的全球视角 The Residence Report The global perspective on luxury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2025 -2026
- 作文大赛获奖感言(31篇)
- 湿地巡护员培训课件
- 2025鄂尔多斯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招聘9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老年痴呆科普课件
- 汽车底盘安全培训课件
- 食品添加剂培训课件
- 儿童安全用电防范培训内容课件
- 一氧化碳试卷及答案
- 定向井井眼轨迹计算课件
- 石景山区语文一模试卷讲评分析
-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周周练
- 《青光眼手术新进展》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