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高一历史期末试题附答案_第1页
潍坊市高一历史期末试题附答案_第2页
潍坊市高一历史期末试题附答案_第3页
潍坊市高一历史期末试题附答案_第4页
潍坊市高一历史期末试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9 页 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新课标人教版潍坊市高一历史期末试题(附答案)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1 卷 l 至 4 页,第卷 5 至 8 页。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第卷 (选择题共 50 分)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 或 B)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古代中国形成了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回答 17 题1 (山东潍坊质检) 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文中“公田”的实际占有者是A周王 B贵族 C平民 D奴隶【解析】材料描述的是井田制的状况,井田制是国有制名义下的贵族土地所有制。【答案】B2 (山东潍坊质检)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是农用动力发生改变 自耕农经济出现 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A B C D【解析】春秋时期,牛耕的使用是我国农用动力的革命;这个时期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出现;土地所有制由井田制逐步发展到土地私有制;这个时期我国出现大量的自由商人,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故以上四个选项都正确。【答案】D3 (山东潍坊质检)右图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从图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牛耕在当时得到了推广 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东汉精耕细作技术得到提高 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A B C D【解析】我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是唐朝曲辕犁的出现,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故错误。【答案】C4 (山东潍坊质检)2008 年 5 月,广东省南澳县海域又发现一艘明代的沉船“南海二号” 。考古工作者从该船上整理出大量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中不可能有A大量白银货币 B粉彩开光花尊C五彩镂空云凤纹瓶 D精美的棉布船帆【解析】粉彩技术出现在清朝,故 B 错误。【答案】B5 (山东潍坊质检)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在这场“商业革命”中第 2 页 共 9 页 A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形成区域性大商帮 D广泛使用金属货币白银【解析】货币经济占主导地位、区域性商帮出现、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都出现在明清时期。宋代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对世界商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故选 B。【答案】B6 (山东潍坊质检)明朝中期,苏州东城“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 。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私营手工业发达 B官营手工业兴盛C雇佣关系出现 D家庭手工业普及【解析】 “计日受值”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说明明朝中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已经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答案】C7 (山东潍坊质检)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土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这种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是A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B自耕农数量减少C国家赋税收入锐减 D土地兼并加剧【解析】材料信息表明,受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商人的资本投向农村购买土地,这导致资金大量流向农村,使手工业发展受到资金的制约,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答案】A工业文明的崛起,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回答 815 题8 (山东潍坊质检)马克思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这里的“活动场所”主要是指A资本 B劳动力 C世界市场 D资源【解析】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形成。【答案】C9 (山东潍坊质检)1618 世纪,在美洲出现了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英格兰等新地名。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源是A美洲社会的进步 B美洲国家的独立C工业革命的扩展 D欧洲的殖民扩张【解析】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国家大力开展殖民扩张,占领了亚非拉很多国家和地区,并以自己国家的名字命名这些地区,因此出现了类似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英格兰等新地名。【答案】D10 (山东潍坊质检)下图是英国部分年份申请专利数变化图。它反映了英国这一时期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不断改进生产技术 重视专利保护 已取得“世界工厂”地位A B C D第 3 页 共 9 页 【解析】材料展示的是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英国专利法申请情况,这个时期是英国开始工业革命的时期,这个时期科学和技术还没有紧密结合,英国取得世界工厂地位是工业革命完成后的 19 世纪中期,故排除。【答案】C11 (山东潍坊质检)1850 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在厦门,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格” 。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美国商品的盲目输出 B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C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D中西消费观念的差异【解析】鸦片战争后,英国、美国等凭借不平等条约,大量向中国输出商品,但材料信息表明,他们的商品在中国出现了严重的滞销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有很强的抵制力,故选 B。【答案】B12 (山东潍坊质检)19 世纪末,桓台县苗世厚四兄弟在济南泺口经营粮食贸易,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这一时期苗氏集团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民国政府的鼓励与推动【解析】注意材料信息中的 19 世纪末。甲午战后清政府为了赔款,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带来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答案】A13 (山东潍坊质检)1934 年,中国银行低于市场价格买走烟台张裕酒厂 25 万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工业化葡萄酒厂。这反映出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A外国资本的压制 B封建主义的束缚C官僚资本的侵蚀 D股票市场的紊乱【解析】注意时间:1934 年,这个时期中国处于国民政府统治下,形成了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依仗雄厚的资本和国家政权,巧取豪夺,严重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银行控制张裕酒厂就是典型的例子。【答案】C14 (山东潍坊质检)称谓的变化能反映历史的变迁。 “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殊为共和之玷。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民国之初的这种变化是由于西方思想的影响 封建制度的结束 五四运动的洗礼 民国政府的提倡A B C D【解析】民国初年,由于西方思想的影响和国民政府的提倡,称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故选C。另外,辛亥革命结束了专制制度没有结束中国封建制度,这个时期五四运动还没有发生,故是错误的。15 (山东潍坊质检)下面是大公报一则征婚广告:“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 。此则广告在中国最早可能出现在A19 世纪中期 B20 世纪初期 C20 世纪中期 D20 世纪后期【解析】材料信息表明,当时的年轻人追求时尚,要求女性大脚和通晓西方文明,这种情况最早出现在 20 世纪初期,即清末民初,是资产阶级革命影响的结果。【答案】B第 4 页 共 9 页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回答 1617 题16 (山东潍坊质检) “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当时令人们产生这种担忧的直接背景是A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30 年代大萧条的发生C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 D国家干预经济的实施【解析】30 年代西方经济危机严重威胁到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生存,所以出现了材料中人们的担忧。【答案】B17 (山东潍坊质检)2007 年 9 月以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七次降息,至 2008 年 4 月已降到20,利率水平总计下降了 325 个百分点,同时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美国A加强了经济的宏观调控 B走上计划经济的轨道C通货膨胀,美元贬值 D市场调节作用的丧失【解析】材料信息表明,美国政府通过降息和鼓励投资等方式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干预和宏观调控。【答案】A三农问题是各国政府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回答 1819 题18 (山东潍坊质检)1921 年,苏俄以粮食税取代了余粮收集制A使农民失去土地 B增加了农民负担C只照顾了国家利益 D兼顾国家与农民利益【解析】余粮收集制是对农民的剥夺,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后来的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照顾了国家和农民两方面的利益,极大跳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答案】D19 (山东潍坊质检)与人民公社体制相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土地所有权 转变了经营方式 调整了分配方式 取消了粮食税A B C D【解析】土地所有权在两种体制下都属于国家所有,粮食税两种体制下都要缴纳。但两种体制下,农民的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答案】C新中国成立后曾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回答 202l 题20 (山东潍坊质检)右图是某同学在网上查阅资料时发现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营业执照的一部分。依据图片中的信息,可知当时中国处于A中华民国成立初期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C “大跃进”运动时期D国有企业改制时期【解析】从图片中的“公私合营”等信息可知这个 时期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答案】B21 (山东潍坊质检)票证是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 体制的外在表现之一。我国票证使用最集中的时期是 20 世纪第 5 页 共 9 页 A4050 年代 B5080 年代C8090 年代 D90 年代以后【解析】20 世纪 5080 年代是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时代,物资短缺,所以实行了票证制度。【答案】B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注入了活力。回答 2223 题22 (山东潍坊质检)百年“张裕”见证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1994 年公司进行了企业制度改革,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直接得益于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中共十二大的召开C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解析】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之相适应,工厂企业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答案】C23 (山东潍坊质检)在当今上海,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这主要是由于A长江三角洲的开放 B上海完成住房制度改革C上海城市交通的改善 D90 年代以来浦东的开发【解析】90 年代,随着上海浦东的开放和开发,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上海的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所以出现了材料中的描述。【答案】D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回答 2425 题24 (山东潍坊质检)以下标志代表不同的国际组织,中国没有参加的是【解析】图片分别是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欧盟、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没有加入欧盟。【答案】C25 (山东潍坊质检)有史学家认为,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又造成了“全球第 6 页 共 9 页 分裂” 。这里“全球分裂”主要是指A政治纷争加剧 B军事对抗升级 C文化差异加大 D贫富差距拉大【解析】新航路开辟以来,全球一体化逐步发展和加强,导致南北(南指发展中国家,北指发达国家)差距拉大,从而造成了“全球分裂” 。 【答案】D第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注意事项:1第卷为非选择题,共 4 页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其中第 26 题 13 分,第 27 题 11 分,第 28 题 12 分,第 29 题 14 分。共 50 分。26 (山东潍坊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日休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摘自(西汉)晁错论贵粟疏(1)根据材料一,归纳影响中国古代小农经济不稳定的因素。(4 分)材料二 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四曰发赈;五曰;六曰出贷;七曰蠲(juan:免除)赋;八曰缓征;九曰。擅自大清会典(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代救灾、减灾的主要措施(不得摘抄原文)。(4 分)(3)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中国古代能否从从根本上解决救灾问题?简要说明理由。(5 分)【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状况。分别介绍了古代农民的艰难处境和古代救灾的情况。第(1) (2)问要依据材料信息回答,所以要最大限度的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第(3)问要注意从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深层次角度来分析。26答案要点:(13 分)(1)因素:封建剥削重(赋税沉重);自然灾害;生活负担重;高利贷盘剥。(4 分)(2)开仓救济;发放贷款;减免赋税;免征徭役。(4 分)(3)表态:不能。(1 分)理由;小农经济的落后性、脆弱性;统治阶级剥削本质没有改变;农耕文明下的生产力水平低下。(4 分,只要答出两项即可得 4 分。)27 (山东潍坊质检)经济体制创新和调整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21 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1)材料一中列宁“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政策是什么?与“用冲动的办法相比” ,这一政策有什么特点?(3 分)第 7 页 共 9 页 材料二 针对 30 年代大危机,新上任的罗斯福总统采取了复兴、救济和改革的政府干预政策,颁布了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 ,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2)罗斯福新政是如何调节农业生产的?(2 分)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相继进行改革和调整。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的主要措施。 (4 分)(4)上述调整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2 分)【解析】本题考查苏联(俄)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等内容。第(1)问实际考察新经济政策;第(2)问注意从“农业”的角度回答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归纳就可;第(4)问属于开放型设问,紧扣经济体制调整这个核心回答就可。27答案要点:(11 分)(1)政策:新经济政策。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经济。(3 分)(2)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的产量;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2 分)(3)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完善社会福利制度。(4 分)(4)启示:计划、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实事求是,根据国情调整经济政策;不断改革,开拓创新。(2 分,答出其中两项即可得分。)28 (山东潍坊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作出了哪些决策使中国经济“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二 材料三 到 21 世纪初,在我国已有 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 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 99%。(2)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为搞活经济而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材料四 中国部分年份经济发展指标简表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城镇人口(亿) 上网用户总(万) 恩格尔系数() 1978 年 36241 17 5752001 年 95933 456 6800 419第 8 页 共 9 页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指出占家庭总指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反映)家庭生活活水平的程度。(3)材料四反映了中国社会发生哪些重大变化?(4 分)【解析】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第(1)问注意依据“现代化建设”“初级阶段”等信息可以得出结论;第(2)问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第(3)问注意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回答问题。28答案要点:(12 分)(1)事件: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策: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4 分)(2)举措: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分)(3)变化: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进程加快;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4 分)29 (山东潍坊质检)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材料一图一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图二 踏入美洲的西班牙殖民者正在进行掠夺(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