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_第1页
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_第2页
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 复习提纲题型:概念题,问答题,计算。0. 绪论 1.热交换器的分类2.content of heat exchanger desing.(P6)1. 热交换器热计算的基本原理1.1. 1 热计算基本方程式 Q=KFt -Heat Transfer Equation1.1.2 热平衡方程式 Heat balance equation Q=M1(I 1-I1”)=M2(I2”-I2)1.2 平均温差(图)对数平均温差 tm 或 LMTD 表示,公式 1.11 (for counter flow and parallel flow)(主要用这个)算术平均温差(看) tm=tlm,c - 修正系数 correction factor=f(P、R) P,R 公式及物理意义1.31 传热有效度的定义1.3.2 LMTD 及 NTU 两种算法 P24-342.管壳式热交换器 shell-and-tube heat exchanger(计算较多)2.1.1 types(4 种) and standards (国标 GB151-1999,P43 表示法)2.1.2 管子在管板上的固定与排列Tube bundle type: 1.bined1)管子在管板上的固定2)管子在管板上的排列 tube layout Triangular layout Square layout Circular layout Rotated square layout 3)换热管中心距:管板上两根管子中心线的距离称为换热管中心距。2.1.5 折流板 baffle-一个重要的附件折流板的作用除了使流体横过管束流动外,还有支撑管束、防止管束振动弯曲的作用。Baffle arrangement:水平,数值,转角Baffle types:segmental baffle(弓形) 、disc-and-ring baflleBaffle fixing2.1.7 防冲板2.3 管壳式热交换器的传热计算2.3.1 传热系数的确定 (确定管内面积还是管外面积)对光滑圆管,以外表面积为准时:以内表面积为准时:公式 2.25,,2.26,dodi,可用公式 2.27:2.3.2 换热系数的计算 了解贝尔法 Nu=l/ Re=l/ Pr=Cp/P60 表格24.1 管程阻力计算 (压力计算,参考流体力学)注意:入口,出口,转弯处2.5 管壳式热交换器的合理设计考虑的主要问题:1.流体在热交换器内流动空间的选择2.流体文都和终温的确定3.管子直径的选择4.流体流动速度的选择5.管壳式热交换器的热补偿问题6.管壳式热交换器的震动与噪声Attention:了解设计原则3.高效间壁式热交换器3.1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 spiral heat exchanger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basic structure and principle3.2 板式热交换器 板式效率的物理意义 及 影响板式效率的因素P129 型号表示法3.3.2 板翅式热交换器的设计计算 注意翅片效率:f翅片避免总效率:0传热量和传热系数计算 P150 公式 3.64;公式 3.65P154 板翅式热交换器设计步骤:(参照老师上课讲的内容)3.4 翅片管热交换器 tube-fin heatexchanger翅片管热交换器是一种带翅(亦称带肋)的热交换器3.5 热管热交换器 heat-pipe heat exchanger 因为工作原理不同 (蒸发,冷凝)所以要在第三章重点注意:5 个极限,9 个热阻,及工作原理P180 什么叫重力辅助热管4 混合式热交换器分类:冷水塔,气体洗涤塔,喷射式热交换器,混合式冷凝器Attention:重点冷水塔4.1 冷水塔 1.构造及部件功能2.分类:干式、湿式(效率低)为什么湿式效率低?P213冷水塔的工作原理:P216 注意,水温决定于水和空气的传热冷水塔内水的降温主要是由于水的蒸发散热和气水之间的接触传热。单位面积水面上的表面蒸发速度与水温和蒸汽分子向空气中扩散的速度有关。冷水塔的热力计算:1 迈克尔焓差方程 注意分情况:a.QQ b.Q=Q c.QQ公式 4.1 公式 4.3 公式 4.4什么湿球温度代表着在当地气温条件下,水可能冷却到的最低温度2 水汽热平衡方程P221 冷却数 N,冷水塔特性数 N在气量和和水量之比相同时,N 值越大,表示要求散发的热量越多,所需淋水装置的体积越大。特性数中的 x 反映了淋水装置的散热能力,因而特性数反映了淋水塔所具有的冷却能力,他与淋水装置的构造尺寸、散热性能及水、气流量有关。 设计中应保证 N=N ,及为什么?P224 图 4.15 气水比及冷却数的确定 冷水塔工作点5 蓄热式热交换器 (Regenerator) storage heat exchanger 5.1 工作原理P251 优点及缺点计算特点: 以循环周期计算6 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