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教材——科技制作_第1页
小学校本教材——科技制作_第2页
小学校本教材——科技制作_第3页
小学校本教材——科技制作_第4页
小学校本教材——科技制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前言学校给孩子播下怎样的种子,关乎他们一生的发展方向。基于这一朴素的认识,福星中心校认真践行“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全面开发学生智力,挖掘学生潜力,科技教育实践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抓好青少年的科技制作教育,对增长他们的科技知识,培养他们的科技素养,养成实事求是、顽强拼搏、刻苦钻研的科学态度和习惯非常重要,对于他们的一生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近年来,我校按照市教体局“安全质量特色卓越”这一工作主线,以“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以丰富多彩的科技社团活动为载体,积极探索科技教育工作的新途径,不断彰显科技教育特色,带动学校工作全面走向卓越。让科技气息时时荡漾在学生的课内外生活之中,用“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理念为学生插上一双双腾飞的翅膀!目 录第一单元 什么是科技小制作 3第二单元 科技小制作的组织形式 3第三单元 科技小制作的一般方法 4第四单元 科技小制作的具体过程 7第五单元 科技小制作常用的工具 8第六单元 科技小制作案例 9第一课 蛋壳不见 了 .22第二课 美丽的光影 .23第三课 制作乐器 24第四课 印花鸡蛋 25第五课 “长毛”的苹果 26第六课 神奇的墨水 .27第七课 倒不出的水 .28第八课 蒸馏水 29第九课 醋电池 31第十课 关于水压 32第十一课 自制彩虹 .33第十二课 分子的运动 .34第十三课 自制指南针 .35第十四 课空气的力量 .37科技制作 1 第一单元 什么是科技小制作1、什么是“制作”制作就是动手去创造一件原来并不存在的东西,买的不算。2、什么是“小”制作?体型小,盖房子、造汽车不算;结构简单,计算 CPU 芯片体积够小了,但那显然是“大”制作,一般只要制做几个零件,再组装起来就做好了;材料好找。很多材料在家里就可以找到,如空纸盒、牙膏皮、泡沫塑料、罐头筒、废圆珠笔芯、坏了的玩具、铁丝、铁片等。加工容易。多数项目工艺技术要求低,不需要复杂的加工设备,一般通过家用工具就能够完成。花钱少。有些项目甚至可以不花钱,不会增加家庭负担。见成果快。不少项目只要一天、半天就可以做成,符合少年儿童心理,容易推广普及。3、如何才算“科技”小制作?用手挖块泥巴,捏成泥人,这个不算。因为没利用任何工具,所以你捏得好只能算艺术品,跟科技不搭边。只要制作过程中使用了比螺丝刀更复杂的工具,都应该算在科技制作里面。科技分成“高”科技和“低”科技,我们只关注于低科技。2 科技制作第二单元 科技小制作的组织形式1单独制作这是科技小制作的主要组织形式,学会从书刊、电视、广播、互联网以及专家那里获得信息,自主搜索、分析、加工信息,养成独立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在学习过程中你才能激活已有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去探究、解决现实问题。2小组合作制作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在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将使你终身受益。科技小制作也是如此,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可以唤醒你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封闭的心智,可以做到个抒己见,取长补短。3和家长或老师一起制作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相信你会产生无比的激情。我们应该懂得到校园、家庭、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其中家庭、学校是科学活动中一片重要的天地,我们可以和父母、老师一道参加科技小制作。科技制作 3 第三单元 科技小制作的一般方法科技小制作的一般方法有以下几种,但每件科技产品的开发,并非只用了一种科技创作方法,有时,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结果。1模仿法模仿法是中小学阶段主要的科技创作方法。例如鲁班师傅模仿茅草的特征,发明了锯子。模仿法会使人产生新奇的创意,有时会使真产品得以改进。2组合法组合法是把几个事物合成(绝非多事物的简单相加)新事物的方法。组合法可以优化结构、加强功能、取长补短。如将通电螺线管和铁心组合,便成了电磁铁;将支架、衔铁、电磁铁、弹簧的动静接触点组合,就成了电磁继电器。3分解法就是将一个事物分解成几个新事物的思维方法。如从旧电视机中分离出收音机来,从旧收音机中可以分离出音箱元件来。可见,分解法是组合法的逆过程,又称负组合法。4集中法集中法是指收集信息、分析问题、思考问题都指向一个中心,指向一定的目标或结果。如要某人出差到某地,可以乘坐多种交通工具,他最终选择一种合适的交通工具去。又如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正是集中法的体现。5逆向法逆向法又称对立法或转化法,人们通过逆向思维的方法找出已有事物、信息对立状态。它探索了许多新问题,创造了许多新事物。如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不受力的物体将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逆向思4 科技制作维: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力情况又如何?6否定法否定法是指对现实事物、信息、思路进行否定从而提出新事物、新信息、新思路的思维方法,教师应常问学生:如果不是这样?那会怎样?如选择做导线的材料,不用尼龙线绳,能否用铁丝、铝丝、铜丝?千里眼看不远,能否用电视、雷达?7移植法是指将某个概念、原理、方法或器材运用到另一个问题上,发明新成果的创造方法。如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原理“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移植到火车上,可以制造出时速高达 300km 的磁悬浮列车。8希望法是指对某事物提出某种希望,某种要求,然后再想办法解决的创造方法。如我们希望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发生可大可小的变化,便创造了滑动变阻器。希望温度计离开人体后温度不再下降,便创造出了细小缩口的体温计。9还原法还原法是指先想到某一原理或现象所揭示的本质问题,某器材或方法的原本作用,即找到问题的起点,然后从这一起点出发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如看见了雨伞,就想到它原本作用是为了遮雨。因此,遮雨是问题的起点,然后围绕“遮雨”这个问题,找到许多新办法,如:修建房屋可遮雨,洞穴中可以遮雨。科技制作 5 第四单元 科技小制作的具体过程科技小制作一般分为准备阶段、酝酿阶段、豁然开朗阶段、验证阶段。1、准备阶段要开展科技小制作活动,首先是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分析自己要解决的问题。不要急于求成,没有充分的准备,将会一事无成。这就是准备阶段。2、酝酿阶段酝酿阶段是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最艰苦的环节,要对各种材料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进行消化、吸收。真创造往往要经历漫长的酝酿期,如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经过“十年沉思”和“十年深思”才创立了广义相对论。3、豁然开朗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期后,常常会出现灵感,也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新境地,这就是豁然开朗阶段。4、验证阶段因灵感不等于逻辑思维,经灵感获得的结果,必须经严密的逻辑推理并结合实验进行检验,对不合理的地方要进行修补使其达到完美,这就是验证阶段。6 科技制作第五单元 科技小制作常用的工具在进行科技小制作之前,我们首先就要准备好工具,那么,在科技小制作过程中通常会用到哪些工具呢?小学科技小制作常用到的工具有电工工具、木工工具和金工共工具等。1、螺丝刀,包括十字的、一字的和短把的。2、钳子,刻丝钳、尖嘴钳、斜口钳。刻丝钳是家用的那种,尖嘴钳用来夹持一些细小的东西、弯折硬电缆的时候很有用,斜口钳用来剪切电缆、给电缆剥皮有用。3、剪刀和壁纸刀。处理纸板、塑料的时候有用;4、剥线/压线钳。这把钳子是两用的,可以用来剥去电缆的表皮,也可以压接端子用。5、万用表,数字的,模拟的。6、电容表。7、吸锡器、电烙铁和焊锡。吸锡器在拆电器元件时有用。一般进行焊接工作还需要烙铁架和焊药,但好的焊锡里自带焊药。8、小螺丝刀,也叫手捻,钟表起子;9、活扳手和各种型号的呆扳手;10、羊角锤、直尺和拐尺;11、钢锯和木锯。不能用钢锯据木板,否则锯条容易折断。木锯很宽,可以很容易锯出直线。科技制作 7 12、套装工具,包括尖嘴钳、斜口钳、手捻、多用螺丝刀、镊子等。13、手电钻。钻孔什么的都要用到它。8 科技制作第六单元 科技小制作案例第一课 牛顿摆五球碰摆原理:碰摆体现了能量传递等相关知识,富有情趣。下面我们一起来试试吧!准备材料:木方、玻璃球、螺丝、白乳胶 、502 胶水、棉线、吸盘。科技制作 9 1.如图粘木方。2.如图粘木方。10 科技制作3.用剪刀剪出 5 根长度相等的棉线。4.如图用针把 5 根棉线分别穿到吸盘上面。科技制作 11 5.如图把吸盘上面好白乳胶(不要挤得太多哦!)6.如图把 5 个玻璃球分别粘到吸盘上面(粘好后,放在一旁晾干,晾20 分钟左右就可以) 。12 科技制作7.如图用签字笔和尺子在做好的框架上面画好点。8.把 10 个螺丝分别拧在画好点的框架上面。科技制作 13 9.如图把粘好吸盘的玻璃球系在框架双面的螺丝上。10.用同样的方法把其余几个玻璃球都系在框架上(注意要使 5 个玻璃球的球心都在同一水平线上) 。14 科技制作好啦!大功告成啦!快试试看它的运动情况吧!成品效果图科技制作 15 第二课 自制台式电动风扇本套电风扇制作比较简单,从中了解简单的电路知识。适合学生自已动手组装,培养学生的动力能力。准备材料:扎线、打好孔的木片、打好孔的木方、螺旋浆、马达、螺丝、线夹、双面胶、电池盒、电池。16 科技制作1.如图把两根木方备好双面胶。2.如图把备好胶的木方粘到木片上。科技制作 17 3.用螺丝穿过木片上的小孔把有孔的木方固定在木片上面。4.用扎线把螺旋桨固定在木方上面。5.安装螺旋桨。18 科技制作6.把线夹安装到电池盒的一根线上。7.把电池盒背面备好双面胶。8.如图把电池盒粘到木片上面。科技制作 19 9.安装电池。10.如图接好线。好啦!大功告成啦!20 科技制作第三课 自制农用三轮车原理:带轮传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造型美观。适合学生课外动手能力培养,也可以组织同学之间用做好的小车进行赛跑。在玩耍中获得锻炼和学习。准备材料:扎带、导线、打好孔的木方、轮子、马达、光杆、齿轮、密封圈、开关、螺丝、电池盒、电池、502 胶水、白乳胶、双面胶。科技制作 21 1.如图粘木方。2.如图安装光杆和大齿轮。3.安装大轮子。22 科技制作4.把密封圈套在小马达的中轴上面。5.把小齿轮也套在小马达的中轴上面。科技制作 23 6.用扎带把小马达固定在木方上面。7.如图用 502 胶水把固定好马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