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_2_第1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_2_第2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_2_第3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_2_第4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_2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了解悼词的基本结构。2 体味用词的准确性和艺术性。3 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4 掌握几个重要词语。教学重点 1 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2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艺术性。教学难点:马克思伟大贡献的社会意义时安排:两时教学步骤第一时一、导入 1 学生简述所知道的马克思的情况后,教师播放马克思短片录音剪辑(约 2 分半钟) 。 【录音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在 19 世纪。那时候,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非常激化,马克思和恩格斯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创立了共产主义学说,因而称为世界工人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在 1818 年月日生于德国的特利尔城。他上学时学习很努力,中学毕业的绝大多数程获得了优异成绩。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就有崇高理想,在中学毕业的作文中就表示,今后要选择最能为人类服务的职业。大学毕业后不久,他担任莱茵报主编,后来,马克思因发表抨击当时的德国的专制政府,被迫离开德国,移居到法国的巴黎。在巴黎,马克思住在工人区,广泛接触工人群众,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斗争情况,并且同许多革命者建设了联系。那时候,他精心研究社会发展规律,逐渐成为共产主义者。这是英国伦敦博物馆的阅览厅。马克思在他旅居英国的 34 年中,利用这里丰富的藏书,对历史,对哲学,对资本主义作了透彻的研究和精辟的剖析,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著作。著名的共产党宣传和资本论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1883 年 3 月 14 日,卡尔马克思在伦敦逝世,安葬在这座公墓内,他的亲密战友恩格斯给他给予了高度评价。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共产主义学说的诞生。从此以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工人阶级不断斗争,去改变自己的命运。2 抽学生复述所听到的关于马克思的主要情况。二、关于文体因为本文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在马克思葬礼上发表的讲话,所以,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悼词”看待,实质上它是一篇议论抒情的。三、有关悼词写作的基本结构(可以和学生共同完成)1 交代死者的姓名、去世时间、地点、原因、享年等情况。2 简述死者生平。3 评述死者的主要功绩或优秀品质等,以及对后世的影响。4 寄托哀思,表达对死者的哀悼之情。强调:悼词写作有以上要,但主体内容在第 3 部分:对死者功绩、品质及影响的评述。四、参照上述结构,看看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否与上略同明确:1 简述马克思的逝世经过(第 1 自然段)2 概述马克思逝世带来的巨大损失(第 2 自然段)3 评赞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第 38 自然段)4 寄托哀思,表达伤痛之意(第 9 两自然段)五、与基本结构相比,本文少了哪一部分?多了哪一部分?明确:少了介绍死者的基本情况,多了概述死者的逝世带来的巨大损失。原因推测:因为本文是恩格斯在葬礼上的讲话,前来悼念的人应该是熟知马克思的,所以,对于这样一位众所周知的伟大人物,恩格斯觉得无须在此作太多的关于生平的介绍;马克思是一个影响世界思想体系的顶峰级人物,他的去世更多是为后世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恩格斯要提前加以强调;本文或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悼词。即使是,其基本结构也不是僵死的束缚,应该允许讲话人因为对象和场景的不同作必要的改变。六、指导学生从文中找出重要词语,并在后认真掌握。七、解析文第 1 自然段。1 感受语言。第 1自然段应该怎样读才更准确、得体?师生配合完成。明确:低沉,缓慢,充满伤痛之情。2 体味准确、艺术的语言表达。由学生找出相关词句并加以解说,其他同学补充和纠正。个别地方,教师可作点拨。旨在让学生阅读时注意体会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艺术性。 (可结合后练习二完成)八、简析第 2 自然段:马克思去世后带来的巨大损失。1 两大方面: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历史科学 2 两个词语:空白九、自读文,尽量读出深沉、凝重的感情来。第二时一、简析38 自然段各段之间严密的逻辑联系(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理解掌握) 。二、讲析文 38 自然段,了解马克思的巨大贡献 1 对哲学、经济学的贡献(重点解析)两大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即剩余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发现所具有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解决了工人阶级对自己遭受剥削、压迫的认识问题,使他们懂得为生存而斗争。剩余价值规律: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使工人们找到了同资本家进行坚定斗争的最充分的理由。2 对自然科学的贡献:不是“浅尝辄止” ;总是“衷心喜悦”3 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贡献(主要贡献) 。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卓有成效。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三、如何理解第 8 自然段中“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 “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两句话的含义?明确:“像蛛丝一样”表明马克思对敌人的嫉恨和诬蔑的极度蔑视,这些诬蔑和诽谤丝毫不令他挂怀。必要时才给予“答复” ,表明马克思对敌人的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度。重点分析“敌人”与“私敌” ,表明马克思光明磊落的品德,他所从事的斗争并非出自个人的私利。四、关于第 3 自然段中“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了基础”一句的理解和句中“从而”一词的辩正。资料:张日昌浅议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从而” 。基本结论:“从而”处翻译有误,其意应为“和因此而形成的” 。这样,原句就变为“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因此而形成的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了基础” 。五、感受追悼会场面的庄严、沉重的氛围,进一步加深对悼词极其用途的理解。1 播放记录片毛泽东同志永垂不朽片头哀乐剪辑。让学生感受追悼会前的庄严、凝重的气氛。2 播放邓小平同志为周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