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以德》学案语文版_第1页
《为政以德》学案语文版_第2页
《为政以德》学案语文版_第3页
《为政以德》学案语文版_第4页
《为政以德》学案语文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政以德学案语文版师:(由复习旧导入,背诵相关内容)(点评:知识的累积需要有一个反复,而“知新”也离不开“温故” ,尤其是文言文教学)首先请同学们朗读 7-12 章,读的时候有个要求,注意下面的字词解释,但是尽量不要看译文。生:(自由朗读)师:下面我们请 6 位同学分读 7-12 章。生:(6 位同学分读 7-12 章)师:请同学门注意黑板上这几个字的读音:盍、偃。下面请同学们齐读这六章生:(齐读这六章)(点评:很难设想:读尚且不会,却能很好地理解、感受、背诵。文言文是有语言距离的,更需要反复诵读。孙老师强调“读” ,这是抓住了“本” 。 )师: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看这六章需要注意的重点字词。(点评:是第七章的)师:第 7 章中“季氏富于周公”中的“于”是什么意思?生:是“比”的意思。师:“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的“益”是什么意思?生:更加师:是“更加”吗?生:应该是“增加” 。师:对,这里应该翻译为“增加” ,还有两个字也特别需要注意,一个是“徒” ,还有个是“攻” ,可以查看文注解。(点评:落实重点词语,便于学生把握。 )师:那么这一章孔子重点论述的是什么?生:反对统治者去搜刮百姓,还有就是要做到爱民。师:很好,孔子反对横征暴敛并且把矛头指向助纣为虐的冉有。那么“非吾徒也”这句话省略了什么?生:省略了主语,冉有。(点评:按章分析,便于中、下程度的学生接受,这是教师看对象来设计的。但批评冉有,只是出于“爱民”吗?)师:好,我们继续看第 8 章“哀公问于有若曰”中这个“于”是什么意思?生:向师:下面我们来看黑板上的两个句子:年饥,用不足,如之何?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如之何” ,它可以翻译成:怎么办;第二个“如之何”加上“其” ,其是加强反问语气,构成一个反问句。翻译成:怎么能。师:另外,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大家看出来了没有,这是一个什么句式?生:反问句。生:“君与孰不足” ,宾语前置句。师:对的。是宾语前置,翻译成:百姓足,对你而言,还有什么不满足呢?(点评:抓住典型句子,通过比较进行分析,便于学生领会、掌握。应该肯定两位学生讲的都对。 )师:那么大家来思考一下,第八章它阐述的什么意思?生:我认为应该是统治者不能从百姓那里获取太多。师:讲得很好,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生:我认为他是想对国君说先让百姓富有起来,自己才能富有,如果一味的向百姓横征暴敛的话,即使你富有了,百姓还是贫穷的,这个国家还是落后的。师:恩,很好。那么这里其实就涉及了孔子为政的经济思想,对百姓应该轻赋税,就像我们两位同学所讲的不能够过度搜刮百姓,要爱民。 (点评:让学生讲,不是教师不用讲了,教师还要总结的,只是语言要简洁,内容要提高。孙老师这一点处理得很好)下面我们来看第九章。师: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话对谁而言?生:对君主而言师:对,为政者应该怎么做?生:身正师:身正有什么作用?生:不令而行师:这一章就是对统治者的具体要求,除了我们上节提到的统治者要做到敬事,爱人,节用,还有一个要求是身正,身正就可以达到“不令而行”的效果,如果身不正呢,则“虽令不从” 。下面我们来看第十章。第十章要注意一句话“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这里的“风” ,这里的“草”应该怎么解释?生:名作状师:怎么翻译生:像风一样师: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具体怎样来区分名作动还是名作状?生:名作状,翻译就是把君子道德比做像风一样,把小人的道德比做像草一样。师:是不是看到“像”就是名作状呢?生:那也不一定。师:首先确定这个句子的主语是什么?生:君子之德师:那谓语呢?我们判断到底是名作状还是名做动主要是要看它有没有修饰中心语(谓语动词) ,我们来回忆一下, 鸿门宴当中有这么一句话“翼蔽沛公” 。生: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翼”修饰“蔽” ,名词作状语。师:那这里有没有修饰动词呢?生:没有师:所以说这里应该理解成名词作动词,翻译成“好比风,好比草” 。 (点评:通过联系已有知识启发学生,纠正学生的知识错误,这比直接告诉效果要好得多。 )那么在这一章当中孔子所要表达的是怎么样的思想呢?生:君主应该以德治国,小人在道德面前是不值一提的。师:是不值一提吗?小人在道德的感染下会像草一样“必偃” ,那么这里其实强调统治者身正以后所能达到的效果,强调了德的无所不能的作用。 (点评:这里,教师似乎有些急了点吧?)继续往下看第十一章。师:首先来看下这里的两个句子,一个是“临之以庄”生:以庄临之,状语后置师:用庄重的态度来对待百姓,还有一个“举善而教不能” ,这个“善”怎么解释?生:优秀的人才,形作名。师:下面“忠以劝”的“以”相当于“而” ,做连词。“劝”是劝勉的意思,那我们一起来看下这一章,又表达的怎么样的思想呢?生:要使百姓尽忠的话君主应该对父母孝顺,对幼小慈爱。师:这里除了上文所提到的为政者所应该具备的这些素质外,这里为政者还应该用庄重的态度对待百姓,另外还要对父母孝顺,对兄弟朋友慈爱,并且推举贤才教育能力差的人,所以这才是一个为政者所应该具备的素质。 (点评:这一段语言有些乱了。 )下面我们来看最后一章。师:这里有这样一句话“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这句话我们怎么翻译呢?生:这个人真是君子啊!这个人真崇尚道德啊!师:什么句式?生:倒装句师:主谓的倒装,这里引用了几个典故,一个是“羿善射” ,还有一个是“骜荡舟” “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孔子引用这 4 个典故,意在说明什么?生:武力跟权术对百姓来说是没有什么作用的,需要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师:这里的“羿”跟“骜”代表是武力和权术,用武力跟权术来治理国家并不能真正达到德治的那种效果。那么这里表达了孔子对武力和权术的什么态度呢?生:鄙视武力和权术。师:孔子是鄙视武力和权术的,在“季氏将伐颛臾”中提到“何以伐为?”在这里也提到“焉用杀” ,那么孔子提倡的是什么呢?生:以德治国。师:好,在战国中期,有一个儒家学者叫赵良,引用了尚书当中这么一句话“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凭借以德治国的国家昌盛,凭借武力、权术的国家必亡。他为什么要引用这句话呢,原来赵良引用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攻击、反对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我们来看这句话用在这里也是很恰当的,所以说儒家的后世学者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师:那么我们文讲到这里可能同学们会有疑问,昨天我们有同学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孔子在中强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就是说君子可以用他的崇高的道德去感化小人,让那些小人折服。但是他自己的作为却和他的主张背道而驰,比如他对冉有的态度。师:在第九章中,孔子的弟子冉有助纣为虐时,孔子对他采取了怎样的态度?生:鼓动他的学生“群起而攻之可矣”师:那不是和自己的主张相矛盾了吗,孔子不是主张以德服人吗?生:是的师:那么这样一来,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小组讨论一下。 (点评:我记得学生讨论时教师在巡回指导,这有越俎代庖之嫌了。 )(讨论后学生回答)生:冉有的这些话语让孔子觉得他是属于那种屡教不改的人,再说前面的“季氏将伐颛臾”中也提到了孔子对冉有的态度:求,无乃尔是过与?所以孔子认为对冉有再也不用那种道德感化的方法了,应该去声讨他。师:那么这又说明什么呢?生:这说明孔子认为的道德并不是无上的。师:能不能说得再具体一点?生:说明这里的道德的作用也是有缺陷的。师:恩,很有道理。其他同学还有没有补充?生:我认为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孔子的这种以德治国的思想没有得到落实和实现,所以,当全社会都没有用德来得以感化时,冉有自然也得不到感化。师:你说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那当时是怎样的一个历史环境?生:国家分裂,战火四起的年代。生:“春秋无义战”时期。师:对。孔子的学说和治国主张当时有没有被鲁国的统治者采纳?生:没有。师:对,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才带着众弟子开始周游列国,去说服其他国家的统治者来采纳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