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评估报告_第1页
环境评估报告_第2页
环境评估报告_第3页
环境评估报告_第4页
环境评估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庆县悦城工业集约基地东片产业集群区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评价单位:中山大学2010 年 5 月目录第 1 章 项目概况 11.1 项目由来 .11.2 评价重点 11.3 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 11.4 评价因子 11.5 敏感点 21.6 环境保护目标 2第 2 章 工程内容及污染分析 12.1 工程概况 12.2 基地现状及规划 12.3 专项规划 22.4 基地人口规模 .3第 3 章 基地工程分析 43.1 拟引进企业特征分析 43.2 基地工业类别识别 43.3 拟引进产业污染特点及生产工艺 43.4 物料用量 83.5 污染源分析 83.5.1 废气 83.5.2 废水 .103.5.3 固体废弃物 .113.5.4 噪音 .123.5.5 非污染生态影响识别 .12第 4 章 环境现状评价 .144.1 周边环境概况 .144.2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4第 5 章 环境预测评价 .165.1 大气环境 .165.2 地表水环境 .165.3 声环境 .175.4 固体废物 .175.5 生态环境 .18第 6 章 环境风险分析 .196.1 风险评价等级和范围 .196.2 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 .196.3 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20第 7 章 环境保护措施及监测与管理 .21第 8 章 清洁生产 .23第 9 章 公众参与 .23第 10 章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23第 11 章 综合评价结论 241第 1 章 项目概况1.1 项目由来基地位于肇庆市德庆县,地理位置见图 1-1。德庆县地处粤中部西江中游北岸,东连肇庆,南与云浮的云安、郁南隔江相望,北邻怀集、广宁,西接封开,是面向珠三角、背靠大西南、水陆路通港澳的交汇地带,但同时德庆县也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了更好地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山区发展的决定和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 的号召,合理调整规划德庆县工业布局,加快工业化进程。根据省政府的意见,结合顺德市龙江镇及德庆两地经济发展的实际,德庆县悦城镇规划建设悦城镇新型建材工业集群基地作为顺德龙江(德庆)产业转移工业园的一部分,基地内拟引进项目以工业为重点,充分利用丰富的石灰石和瓷土资源做大建材产业,积极发展旋窑水泥,开发特种水泥、道路专用水泥等新品种,着力建设陶瓷生产基地,进一步做大建材行业,建设建材生产基地。基地的建成使用,将极大的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布局,解决该地区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使当地的经济加速向前迈进,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德庆县悦城镇工业集约基地东片区的开发建设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该区域环境评价,可作为今后单项入园项目的审批和区域内单项工程评价的基础依据。德庆县悦城工业集约基地东片区建设指挥部委托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对该基地进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接受委托后,即组成环评课题组,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现场踏勘结果,并对拟建基地项目的生产工艺和排污状况进行了资料调研,在认真研读可研等有关资料基础上,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要求,结合该基地建设内容和工艺特点、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点和功能区划,编制了德庆县悦城工业集约基地东片产业集群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送审稿) 。1图 1-1 基地所在位置示意图11.2 评价重点本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围绕规划,在充分了解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和发展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估算大气、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排放,重点评价基地排污对环境的影响。论证基地建设项目的规划及排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综合考虑基地建设项目的特点和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确定本评价以大气污染影响评价、噪声影响评价以及废水零排放为评价工作重点。要求通过评价,论证德庆县悦城工业集约基地东片区的开发建设在环保方面的可行性,并提出减缓不利影响的措施和对策。1.3 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 大气环境 评价等级:二级。评价范围:基地范围四周 3km 范围内。 地表水环境 评价等级: 三级。评价范围:从基地上游 0.5 km 到下游 3 km 处。 声环境 评价等级:三级。评价范围:基地四周及周围敏感点。 生态环境 评价等级:三级。评价范围:基地用地(用地面积为 5150 亩,并包括了预留用地) 。1.4 评价因子 大气环境现状评价因子:包括二氧化硫(SO 2) 、二氧化氮(NO 2) 、可吸入颗粒物(PM 10) 、粉尘(TSP ) 、酚、臭气和氟化物共 7 项。预测评价因子:SO 2、NO 2、PM 10 和酚共 4 项。 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因子:水温、pH、BOD 5、高锰酸钾指数,溶解氧,氨氮,悬浮物(SS) ,挥发酚,氰化物,砷、铅、镉、总磷等 13 项指标。2因为基地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零排放,因此本报告不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 声环境现状和预测评价因子均为连续等效 A 声级。1.5 敏感点基地周围的敏感点主要为周围的村落,各敏感点方位、与基地的距离以及村落的人口概况,见下表 1.5-1,各具体敏感点的位置见图 1-2。表 1.5-1 基地周围敏感点情况表地 名 人数(人) 与基地距离 纬度 经度 古亦村 459 350 m 23455.44“N 112945.12“E上地村 427 250m 23458.14“N 112957.12“E中地村 402 220m 2351.80“N 1121011.82“E红地村 463 200m 2353.83“N 1121024.51“E枝围村 396 200m 23511.76“N 1121045.90“E翠地村 356 100m 23519.80“N 112110.06“E响水村 789 200m 23527.18“N 1121110.26“E旧院村口(大) 524 200m 23553.40“N 1121154.30“E奇槎村 461 350 m 230457.3“N 1120918.8“E黄母塘村(红塘村) 132 350 m 23636.18“N 1121236.18“E*营头村实际是响水村一个村小组,所以将营头村改为响水村1.6 环境保护目标大气环境:保护建设项目周围居民区的环境空气质量不因基地的建设而改变水环境:保护基地附近小河涌和西江的水质不受到本基地施工期和营运期的明显影响,维持水质现状。生态环境:保护基地附近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和景观破坏。声环境:施工期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90 )限值标准;营运期基地边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3 类标准。在施工期和运营期都要保证周围的敏感点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 类标准的要求。1图 1-2 基地附近敏感点图1第 2 章 工程内容及污染分析2.1 工程概况项目名称:德庆县悦城工业集约基地东片产业集群区。建设单位:德庆县悦城工业集约基地建设指挥部。项目类别及属性:德庆县悦城工业集约基地东片产业集群区为新建项目,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目录中属于区域开发,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4754-2002)中,属于制造业(C 类)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1 大类) 。建设地点及面积:基地位于肇庆市德庆县悦城镇,基地用地沿西江和 321国道伸展。基地用地面积为 5150 亩,即 343.3 公顷。基地地砖的年产量大约为24839 万平方米/年。基地四置:基地背靠山,面朝西江和 321 国道。2.2 基地现状及规划肇庆市德庆县悦城工业集约基地东片区选址位于肇庆市悦城镇,是印发肇庆市电镀、印染等重污染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所规划的以大气污染为主的基地。基地内土地利用现状主要为农田、果园和林地。基地内的农田用地为一般耕地,并非基本农田。基地以建材陶瓷生产为主导,发展成为建材产业集群地。具体用地规划见表 2.2-1。2表 2.2-1 基地用地规划表序号 用地代码 土地使用性质 用地面积(公顷) 总比例(%)1 M M2 二类工业用地 129.1 37.62 C 基地管理、综合商住用地 1.54 0.453 R 居住用地 3.09 0.9S1 道路用地 58.4 17.0S2 广场用地 2.5 0.74 SS3 社会停车场库用地 1.262.10.418.15 U 市政公用实施用地 48.2 14.0G1 公共绿地 25.7 7.56 GG2 防护绿地 15.5 41.2 4.5 12.07 w 仓储用地 48.1 14.8 E 水域 10 2.9基地总规划用地 343.32.3 专项规划 给排水规划给水:基地的用水规划取自当地自来水管网。排水:排水体系采用分流制,雨水经过收集后通过管道进入各地块的雨水收集池,经沉淀处理后排放。生产污水经污水管道收集后进入各地块的污水处理站,经集中处理后回用于生产环节。生活污水经化粪池进行二级处理后,排入基地的污水管道,和生产污水一起进入各地块的污水处理站处理,回用于生产环节。为保证污水零排放及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事故,本报告要求基地在各地块修建一个事故应急池。 供气规划基地内各企业生产所需水煤气,由企业自行解决,基地不设置集中供气系统。 供电规划基地供电来自于当地供电网络,基地附近将建设康州变电站,能确保基地内各企业生产用电的需求。 污水处理厂规划本报告建议基地在各地块设置集中污水处理站,对该地块内的生活和生产废水进行处理。整个基地的污水处理规模约为 19.0 万立方米/日,规划预留 3.03万立方米/日的污水处理量。规划污水处理厂占地约 23.4 公顷。2.4 基地人口规模基地建成之后的人口规模大约为 12150 人。其中大约有 3000 人居住基地内的宿舍,并在基地内用膳。4第 3 章 基地工程分析3.1 拟引进企业特征分析基地初步考虑主要承接顺德龙江和珠三角其他地区转移的产业,基地拟引进的企业主要是新型陶瓷厂,从事地砖、墙砖等陶瓷建材的生产。3.2 基地工业类别识别基地内工业用地为二类工业用地,仓储用地主要是普通仓库用地和堆场用地,不存在危险品仓库用地。各个企业内部用地规划,由各企业根据相关的法规和要求,按照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对用地进行规划建设。3.3 拟引进产业污染特点及生产工艺基地拟引进产业主要为新型建材生产企业,主要从事地板砖、抛光砖、仿古砖、墙砖等的生产,不生产需使用萤石原材料的玻璃马赛克等产品。根据同类产业企业的比较,其工艺一般都是采取传统的生产工艺。 传统陶瓷建材生产线工艺传统陶瓷建材生产线工艺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坯体至制粉工段、粉料至素坯工段、素坯至釉烧成品、釉料制作工艺。按时间顺序,主要有配料、球磨、制浆、过筛、陈腐、素烧、施釉、烧成这几道工序。基地内陶瓷项目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主要是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弃物。废气主要来自于配料、球磨、粉料和釉料陈腐、喷雾塔制粉、压力提升、过筛、坯体压制和表面吹尘等过程产生的粉尘和废气,属于无组织排放,干燥、素烧和烧成过程中水煤气的燃烧所产生的 SO2、NO 2 和粉尘,属于有组织排放废气。工艺废水主要来自配料废水、球磨车间的滴漏和清洗废水、各种冷却水、施釉过程中表面喷水、洗边、印花工序中产生的废水、喷雾塔除尘废水、抛光废水、烟气脱硫设备废水以及设备清洗产生的废水。噪声主要来自各种生产设备、喷雾塔以及风机运转时产生的机械噪声,如5输送带、球磨机、搅拌机以及喷雾塔。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砖、废釉以及少量不可回用的废渣。废砖和废釉大多为工段回用。 煤气站生产工艺煤气站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煤气制备工艺和水煤浆制备工艺。煤 气 制 备 基地煤气站拟采用两段式煤气发生炉进行制气。两段式煤气发生炉工艺流程可分为五大部分:备煤工段、制气工段、净化工段、储气和排送气工段及三废处理工段,具体的工艺流程见图 3.3-1。6新鲜水含硫低优质烟煤球阀式旋转下煤阀缓冲煤仓两段式煤气发生炉湿式灰盘煤渣外卖空气鼓风机发生炉高压夹套汽包蒸汽上段煤气下段煤气电捕焦油器焦油池外卖软化水池间接冷却器重焦油循环冷却水新鲜水旋风除尘器风冷器酚水池电捕轻油器轻油气柜煤气加压机脱硫塔塔送气管道极少量酚水循环洗涤水制水煤浆少量循环水余热换热器合格煤粒 4060mm图 3.3-1 制煤气工艺流程图7水煤浆制备 水煤浆主要组成为(煤粉+水+ 添加剂,其质量配比为 60:39:1)。在制浆过程中添加少量的添加剂,吸附在煤的表面,改善煤和水的相容性,使之达到分散和稳定的效果。本工程制作的工艺是将经破碎筛选好的煤加入混合煤气冷却产生的酚水和添加剂,经高速球磨过滤后与稳定剂混合熟化后送到喷雾塔使用。水煤浆生产所用的煤为煤气站用煤破碎产生的煤粉,用不完的部分煤粉可以添加黏结剂变成型煤作为煤气站用煤。煤气站产生的酚水不足的配比水部分由经处理过的生活污水补充,含酚水为 313.3m3/d,补充的经处理的生活污水为 607.4 m3/d。水煤浆生产工艺流程见图 3.3-2。煤 破碎 煤仓筛分制煤气球磨酚水添加剂过滤 混合高速剪切 熟化 喷雾塔稳定剂粉尘图 3.3-2 水煤浆生产流程图停机及启动吹扫工艺 煤气发生炉在停机检修和启动生产前要对煤气发生炉和管路系统进行吹扫,以清除残留在系统中的空气。煤气站必须储备应急吹扫气源,建议用氮气作应急吹扫气源,储气量以能完成一次吹扫任务所需量为宜。煤气站的主要污染工艺 煤气站的煤尘污染主要发生在三个工段:煤气站顶楼的煤料输送工段、煤气站底层的灰盘排渣工段以及运输工段。煤气发生炉在生产过程中,投料口、探火孔、阀门、风机、焦油池、酚水8池中的挥发成分会有轻微的渗漏或逸散,有机气体成分很复杂,一般为硫化氢、挥发酚、苯、甲苯、二甲苯、萘、蒽等小分子芳烃及芳香族含氧化合物,其中硫化氢和挥发酚占绝大部分。煤气站的废水主要为煤气冷却时冷凝下来的水和酚混合物(即酚水) 、地面冲洗废水。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于煤气发生炉煤渣、焦油、生活垃圾等。煤气站的主要噪声源为煤气发生炉鼓风机、煤气加压风机及煤气发生炉等。3.4 物料用量 原料平衡基地内各企业使用的原料主要为瓷砂、石粉、泥砂和天然矿物。基地生产所需主要原料的总用量为 2165.3 万吨/年。 耗煤量分析基地内所有煤气站年产煤气总量约为 310365 万 m3,制备煤气年耗煤量约为 806949t。基地内各企业的水煤浆年用量为 708196.5t,年耗煤量为425768.2t。基地年总用煤量为 1232291.8t/a。3.5 污染源分析3.5.1 废气基地拟引进企业的生产地砖的工艺主要采取传统的制砖工艺,项目废气大致可分为六类:第一类为喷雾塔废气,有组织排放;第二类为辊道窑烟气,有组织排放;第三类为生产性粉尘,无组织排放;第四类为煤气发生炉产生的臭气;第五类为通过加煤机的放散管排放的废气;第六类为厨房油烟。 喷雾塔和辊道窑烟气两道工序烟气内各污染物质产生量见表 3.5.1-1,9表 3.5.1-1 喷雾塔和辊道窑烟气污染物质含量污染物产生量 (t/a)水煤浆用量(t/a)用煤量(t/a) 烟气量(10 8m3/a)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粉尘喷雾塔废气 708196.5 425342.8 155.8 2719.47 3739.28 93481.94辊道窑废气 310365 806949 77.6 1544.7 1551.8 1163.9总和 1018561.5 1232291.8 233.4 4264.17 5291.08 94645.84 生产性粉尘生产性粉尘主要发生在粉料输送工段、制坯工段、原料场扬尘、筛分机扬尘、煤堆场粉尘工段。粉料输送工段 参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制的建材工业废气治理 ,产生的粉尘浓度在 200mg/m3 左右。皮带输送机的受料点和卸料点随原料种类和落差情况不同,粉尘的产生量和浓度差别较大,浓度范围在 20mg/m33000mg/m3 之间。制坯工段 采用平面滚压成型,在加料、压制、脱模过程中均产生粉尘,尘源点的粉尘浓度可达每立方米上百毫克。压好的坯体脱模过程中都有粉尘产生,但粉尘浓度相对冲压过程较少。原料场扬尘 部分原料采用分仓露天堆存,有风天气会扬起产生扬尘污染。筛分机扬尘 煤通过震动筛筛除煤粉的过程中会产生粉尘,颗粒较大,可迅速沉降下来。煤堆场粉尘 煤堆场三面封闭,仅有一面敞开供车辆出入,煤堆场粉尘仅对进出口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如果没设置喷水装置,煤场容易起尘。另外煤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粉尘。为了减少扬尘的产生,建议设置喷水装置对煤堆场定期洒水防尘,同时及时清洁厂内道路。在采取上述措施后,根据同类项目的类比可以计算出本项目堆场及装卸过程中的扬尘量为 27.03t/a。 臭气煤气发生炉在生产过程中,投料口、探火孔、阀门、风机、焦油池、酚水池中的挥发成分会有轻微的渗漏或逸散,有机气体成分很复杂,一般为硫化氢、挥发酚、苯、甲苯、二甲苯、萘、蒽等小分子芳烃及芳香族含氧化合物,其中10硫化氢和挥发酚占绝大部分。 加煤机的放散管排放的废气加煤机会有少量的煤气通过加煤机的放散管排放出来。硫化氢的逸散率为0.3%,逸散量为 0.1275t/a,则每小时逸散量为 0.016kg/h。另根据煤气炉设计安装单位提供的技术指标参数,单套炉系统,酚的排放速率0.001kg/h 。 厨房油烟本基地建成以后,基地内约有 12150 人,其中约有 3000 人在基地内住宿用餐。基地内厨房设 9 个炒炉灶头(灶头设计规模可提供 1000 人食用) ,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每个灶头每天约使用 4 小时,全年运行 330 天。厨房抽油烟机排风量为 5625 m3/h,油烟产生量约为 22500m3/d,油烟产生浓度约为 12mg/ m3。3.5.2 废水 生产废水基地完全开发以后,基地的年产砖 28215 万 m3。其工业废水主要是球磨车间废水、各种冷却水、施釉废水、除尘废水、设备清洗产生的废水、煤气冷却水以及酚水等,生产废水产生情况见表 3.5.2-1。表 3.5.2-1 生产废水特征污染物的产生浓度和产生量(单位:mg/L )主要污染物及废水量 排放方式 主要污染因子及产生 浓度 排放去向球磨废水 118.1m3/d 连续 SS(约 15000mg/L) 、pH 污水处理站柱塞泵冷却水 393.7m3/d 连续 - 回用水池压机冷却水 1968.5m3/d 连续 - 回用水池空压机冷却水 524.9m3/d 连续 - 回用水池冷却水炉窑风机冷却水 524.9m3/d 连续 - 回用水池施釉线喷淋水 1246.7m3/d 连续 锌、铅等重金属的氧化物或盐类(微量) 污水处理站设备清洗废水 118.1m3/d 间断 SS(约 15000mg/L)pH 污水处理站喷雾塔除尘废水 1246.7m3/d 连续 SS(约 8000mg/L)pH 污水处理站抛光废水 183725.6m3/d 连续 SS(约 12000mg/L)pH 污水处理站煤气冷却水 / 循环使用 / 循环使用酚水 212.5 m3/d 制水煤浆 酚和氰化物 制水煤浆11 初期雨水本基地完全开发以后硬化地的初期雨水量为 36704.69m3/次,绿化用地初期雨水径流量为 2968.76m3/次,基地的总的初期雨水径流量为 39673.45m3/次。具体各地块的初期雨水量见上表 3.5.2-2 所示。表 3.5.2-2 基地初期雨水量表用地面积(公顷) 雨水径流量 ( m3/s)地块硬化地 绿化用地 硬化地 绿化用地硬化地初期雨水径流量(m 3/次)基地初期雨水径流量(m 3/次)地块 A 650 亩 41.6002 5.2000 7.72 0.62 4632.63 5007.33地块 B 600 亩 38.4002 4.8000 7.13 0.58 4276.27 4622.15地块 C 900 亩 57.6003 7.2000 10.69 0.86 6414.41 6933.23地块 D 2000 亩 128.0006 16.0001 23.76 1.92 14254.25 15407.17地块 E 1000 亩 64.0003 8.0000 11.88 0.96 7127.12 7703.58总计 5150 亩 329.6016 41.2002 61.17 4.95 36704.69 39673.45*初期雨水的计算时间取暴雨初期前 10 分钟计算。 生活污水基地建成后大约有员工 12150 人,在厂内食住约 3000 人。食宿人员按人均用水量 0.2m3/d、非食宿人员按 0.05 m3/d 计算,厂区生活用水量为1057.5m3/d。生活废水排放量按用水量的 90%计算,厂区内日排生活污水约951.8m3,废水中主要污染因子是 CODcr、NH 3-N、TP 等。项目生活污水污染物按经验值计算产生情况见表 3.5.2-3。表 3.5.2-3 生活污水污染物产生情况表污染物 CODcr BOD5 SS 氨氮 动植物油浓度(mg/L) 300 150 200 25 20生活污水产生量951.8m3/d 产生量(kg/d) 285.54 142.77 190.36 23.80 19.04 绿化用水基地的绿地面积约为基地总面积 12%,基地的总面积为 343.3 公顷,则绿地面积约为 41.2 公顷。按照每天 0.3L/(m 2d) ,基地每天需要绿化用水123.6t/d。3.5.3 固体废弃物基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生产废砖,废釉、大多为各工段回用,少量不能回用的废渣,收集后送基地附近水泥厂处理。从同类陶瓷项目12的调查来看,项目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约为 8183.3 t/d,245.5 万 t/a,年产灰渣量为 37860.2t,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量为 74397.5 t/a,生活垃圾产生量为 4010 t/a。项目各类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置情况见表 3.5.3-1。表 3.5.3-1 基地固体废物产生情况废物种类 废物来源 产生量(t/a) 处置去向废砖坯等生产固废生 产 过 程 中 产 生 的次 废 品 245.5 万大 部 分 回 用 , 不 能 回 用 的送 基 地 旁 水 泥 厂 处 理灰渣 喷雾塔 37860.2 外运制砖生活垃圾 炊厨废物、废纸、织物 等 4010 送填埋场卫生填埋煤渣(灰) 178459.9 外运制砖焦油煤气发生站(制煤气过程) 59486.6 出售给有资质单位处理铁炭复合脱硫剂 水煤气脱硫 80 出售有资质单位处理废脱硫剂 脱硫 11810.9 出售给有资质单位处理污泥 污水处理站 74397.5 回用与生产过程。3.5.4 噪音基地内各企业的噪声主要来自各种生产设备、喷雾塔以及风机运转时产生的机械噪声,煤气发生炉鼓风机、煤气加压风机以及煤气发生炉等。噪声声强约为 7595dB(A)。新增噪声源为煤气发生炉鼓风机、煤气加压风机以及煤气发生炉等,投入生产以后基地主要噪声源强见表 3.5.4-1。表 3.5.4-1 基地主要噪声源强序号 噪声源 距离(m) 声压级dB(A)1 排风机 1 85952 输送泵 1 80853 生产设备 1 75904 煤气发生炉 1 95 左右5 煤气压缩机 1 90-956 球磨机 1 95 左右7 破碎机 1 95 左右8 喷雾塔 1 90 左右3.5.5 非污染生态影响识别 施工期13基地建设平整土地、清除地表植被,如不能及时恢复,将形成水土流失源;砍伐林木,清除植被,将导致生物量减少,对区域碳氧平衡造成一定影响;开发建设期多余土石方、建筑垃圾的随意倾倒和堆置,将会破坏当地景观;若在山坡地带大量取土,有可能导致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出现;各建筑物或建筑群外观不佳或色彩不协调将会破坏视觉景观;道路的大量修建或设计不合理,会切断野生爬行动物的通道。 运营期基地的建设和营运,将使人口过于集中,从而存在一系列潜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不透水地面的增多,影响雨水下渗,有可能导致地下水补给不足和地下水位下降;人工绿地的建设,如果选种不当将可能出现外来物种入侵问题。14第 4 章 环境现状评价4.1 周边环境概况基地选址于肇庆市悦城镇。悦城镇位于德庆县东南部,西江中游北岸,东与高要市禄步镇接壤,西与本县九市、凤村镇相连,北与本县播植镇毗邻,南与云浮市隔江相望,是德庆的东部窗口。国道 321 线、省道悦怀线贯穿境内,陆路距县城 48 公里,东距肇庆 51 公里,距广州 144 公里。全镇总面积 221 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 19.76 万亩,耕地面积 2 万亩,下辖 16 个村(居)委会,常住总人口 3.2 万人,圩镇常住人口 1.5 万,外来人口约 2 万人。4.2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基地所在区域的大气质量现状良好,SO 2、NO 2、PM 10、TSP 和氟化物的日均最大浓度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及其修改通知(环发20001 号)二级标准。酚的浓度甚至低于检测方法的检出限,明显能够达到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02mg/m3 的要求。臭气浓度也能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要求。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基地附近的西江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2002)的类水质标准,满足西江河功能等级为类控制区的要求,水质良好。本报告调查了基地所在地上游 6.5km 处、下游 1km 处和东片区小河涌出口处(西江入口上游约 50 米)共三个断面。其中西江上的两个断面,总氮和总磷在个别监测点位的某次监测中超标,很可能是由于西江边一些村落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西江造成了总氮、总磷的超标现象,但是该断面的监测均值能够达到类水域水质要求。在枯水期各监测断面的平均值的水质均能达到相应的标准的要求,断面一、断面二水质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域的水质要求,断面三的水质能够满足 类水域的15水质要求。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基地边界各监测点两天的现状监测值均低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相应的评价标准,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 类标准,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各个敏感点的声环境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 类标准的要求。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根据实地调查,评价区域内以次生植被为主,基本无原生植被,次生植被以农业和人工植被为主,区域的植被生物量较低,平均为 27.13 t/ha,净生产量和物种量亦不高,植被控制环境质量和改造环境的能力不强。基地所在地物种为周边地区常见种,没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 水土流失德庆县属花岗岩山地丘陵侵蚀区,水土流失类型有水力面蚀、沟蚀及采石取土、修路、建厂等开发建设活动造成的人为侵蚀。自然水土流失为轻度,而随着基地项目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发建设及施工生产活动加剧,人为侵蚀作用加强,由此造成的新增人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首期已经完工,二期工程部分已经开工建设,部分尚未扰动。本 项 目 土 壤 侵 蚀 强 度 现 状 调 查 列 表 见 表 4.2-1。表 4.2-1 土壤侵蚀强度调查表序号 项目区 土壤侵蚀强度 (t/km 2.a) 侵蚀类型 侵蚀形式 备注1 首期 10000 水力侵蚀 面蚀、沟蚀、 大部分地表已经硬化,水土流失严 重2 二期已开 工区域 15000 水力侵蚀面蚀、沟蚀、击溅侵蚀地表裸露,土地松散,极易产生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严重3 二期未开 工区域 500 水力侵蚀 面蚀、击溅 侵蚀 地表植被较好,水土流失轻 微16第 5 章 环境预测评价5.1 大气环境基地施工期主要的大气污染源是二次扬尘、生活燃煤燃气、各类运输车辆以及燃油动力施工机械排放的尾气等。前两者是间歇性的污染源,后两者属流动性污染源。主要的污染物为 CO、NO 2、SO 2、碳氢化合物和粉尘等。施工期间不可避免的会对附近环境空气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考虑到燃料用量不大,污染源强较少,故开发建设期燃料燃烧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不大。基地建设所处区域雨量充沛,气候湿润,有利于粉尘沉降。因此,施工期带来的粉尘污染在采取适当的防尘措施后,其影响可以降低到较小的程度,不会对周围环境空气敏感点造成明显的污染影响。采用导则附录 A 推荐的 AERMOD 模式预测运营期大气污染情况,分别得出 SO2 和 NO2 的地面最大 1 小时平均浓度、地面最大日平均浓度、地面年平均浓度,以及 PM10 地面最大日平均浓度和地面年平均浓度,均在评价标准允许范围内,对环境影响不大。5.2 地表水环境施工期废水主要是来自暴雨的地表径流、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由于基地地处西江边,基地建设过程中的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不允许向外排放。施工废水要分类处理,生活粪便需要进行收集后交给当地农民作为有机肥料,而其他的生活污水则进入基地施工期临时设置的污水池,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废水一起进行处理,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如若仍有剩余则引到周围林地或农田作为灌溉用水,这样可以做到施工废水的零排放。通过采取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不大。营运期基地的废水为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基地完全开发之后,总用水量为 201575.2t/d,新鲜用水量为 8680.2t/d。其中生活污水量 1057.5m3/d,生产废水主要为循环冷却系统排污水、除尘排污水和抛光排污水以及煤气间接冷却水17和煤气冷凝产生的酚水等。基地正常运营下,各企业能够实现污水的零排放,基地的运营对周围的水域造成的影响较轻。若基地出现生产事故,污水得不到及时回用,同时污水应急池失去作用的情况下,会对西江造成严重的 SS 污染。因此基地内各企业要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避免事故发生,并在发生事故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5.3 声环境施工期各阶段噪声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包括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和物料运输的交通噪音。施工场地噪音主要是施工机械噪音,物料装卸碰撞噪声及施工人员的活动噪声。随着施工的结束,影响会消失。由于基地厂址距离周围居民点除了翠地村外,其余敏感点均距离基地 200m以上,不会对这些居民点造成大的影响。由于翠地村离基地的距离为 100m,地块 D1 的施工要采取必要的减噪措施(隔声、消声或者是室内施工等)并尽量避免在夜间进行,以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营运期基地内各企业的噪声主要来自各种生产设备、喷雾塔以及风机运转时产生的机械噪声,煤气发生炉鼓风机、煤气加压风机以及煤气发生炉等。噪声声强约为 7595dB(A),声源主要集中在各企业厂区中部,影响对象主要为车间工作人员。通过预测基地的建设开发对于基地辖区及周边声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只要基地内部企业合理布局,采取合理的噪声源治理措施,将不会对基地辖区及周边的声环境带来明显的不良影响,各敏感点也不会因基地的建设开发而出现噪声超标现象。5.4 固体废物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为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和施工机械运转产生的废油等。建筑垃圾主要来源于开挖土方和建筑施工中的废弃物(如水泥、砖、沙石等) 。生活垃圾为施工人员使用遗留的纸屑、包装袋、食物渣滓等。因建设期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剩余建筑垃圾数量不大,运输量较小,垃圾运输车辆行走对沿线地区增加车流量、造成交通堵塞、尘土的撒漏对市容与交通18的影响不大。施工期间,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垃圾应及时清理,集中存放于施工现场固定、密闭式垃圾站内,并定期外运,运送途中要采取遮盖措施,不得遗撒。机械设备运转产生的废油等必须收集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采取上述措施后,基地建设期产生的固废对环境影响不大。营运期基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生产废砖,废釉、大多为各工段回用,少量不能回用的废渣,收集后送基地附近水泥厂处理。从同类陶瓷项目的调查来看,项目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约为 8183.3 t/d,245.5 万 t/a,年产灰渣量为 37860.2t,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量为 74397.5 t/a,生活垃圾产生量为4010 t/a。通过严格管理,保证处置措施落实,基地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不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5.5 生态环境基地所在地没有国家列入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物种皆为该地区的常见种,数量丰富,工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不明显。基地的建设,将在施工期和运行期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造成生物量与净生产量损失,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但只要做好运营期的绿化建设,加强对周边植被的保育,其生态影响将会得到控制,生态损失将会得到补偿。19第 6 章 环境风险分析6.1 风险评价等级和范围本评价将该基地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二级。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4.5 有关规定,确定:环境风险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以基地点源为中心 3km 的圆形范围内;环境风险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为各地块小河涌汇入西江处上、下游约 3km 的西江河段。根据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二级评价需进行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和对事故影响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6.2 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 煤气泄漏中毒当煤气发生泄漏时,从发生到发现停止生产最后到采取措施消除泄露,平均时间为 3.5 分钟,类比同类项目的安评报告,煤气站气体泄露为亚声速,假设发生大型泄露事故,泄露孔径为 120mm,计算得出煤气的泄露速率为2.0235kg/s,煤气中 CO 取 30,则 CO 的泄露速率为 0.6071kg/s。经预测可知,煤气站发生泄露时,CO 影响的范围为下风向 300m,超标范围为 166m(标准4.0mg/m3) ;脱硫前煤气中 H2S 的影响范围为 200m,超标范围为 150m(标准0.01mg/m3) ;脱硫后煤气中 H2S 的影响范围为 170m,超标范围为 50m,距本项目最近的敏感点为 400m,因此可以认为,煤气站发生泄露事故时,泄露的 CO和 H2S 气体对周围敏感点不会造成明显影响。其风险水平可以承受。 煤气泄漏爆炸煤气站范围内最大爆炸风险源是煤气站湿式平衡气柜,该气柜为站区内最大的煤气贮存点,因此选取湿式气柜作为煤气站煤气泄漏爆炸事故风险影响分析对象。假设三个湿式煤气柜发生全部泄漏(每个气柜以 1000m3 计) ,考虑最不利情况,即泄漏期间没有被引燃,全部泄漏后产生蒸气云,遭遇火源后产生爆炸,得到以下评价结果:气柜发生蒸气云爆炸事故的 8.4m(死亡半径)范围20内有少量设备建筑物,但没有人员固定工作场所,事故发生时若有巡检人员处于死亡半径范围内,巡检人员将死亡;财产损失半径 15.9m 范围内波及煤气净化设备区、脱硫塔、加压机房等;重伤半径 25.0m 范围内波及到整个发生炉煤气站;轻伤半径 44.9m 范围内波及到整个发生炉煤气站。 含酚废水、焦油事故性排放焦油、轻油进入水体以后将以油膜的形式浮于水面或以乳化油的形式进入水体;酚水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并含有焦油、粉尘、硫化物等生产煤气过程产生的污染物。这两类物质进入水体都将给水体水质造成严重的污染影响,破坏水生生态环境。因此煤气站应通过设置酚水、焦油应急池及煤气站四周挡水坡等采取严格可控的风险防范措施,杜绝该类危险事故发生。6.3 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风险防范措施为避免风险事故,尤其是避免风险事故发生后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建设单位应树立并强化环境风险意识,在现有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增加对环境风险的防范措施,并对技术、工艺、管理等方面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针对可能造成的危害,本报告着重从以下方面提出了防范措施:基地内区域布置、构筑物间的防火间距设置、设备结构泄漏、火灾、爆炸、煤气泄漏中毒、煤气泄漏爆炸、含酚废水和焦油的事故性排放、焦油贮运、酚水处理过程,煤气发生站、污水处理站事故等。 事故应急预案根据环境风险分析结果,对于项目可能造成环境风险的突发性事故应制定应急预案。主要方面有:应急计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