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抗旱救灾典型材料今年 6 月以来,连续一个多月的高温炙烤着板市大地,使板市的旱情日益骤增,到目前为止,全乡受灾面积达 1XX 亩(其中稻田 10000 亩,其他作物 XX 亩) 。开白拆稻田达 1500 亩,黑拆及其脱水的稻田达 4500 亩,水源不足的稻田达 4000 亩,晚稻因无水翻耕的稻田达 169 亩,经济作物无水可浇面积 1000 亩。全乡生活用水困难人口 748 人,山平塘已 90%干涸,骨干塘 2/3 以上的水位被抽干,何家垅水库即将接近死水位。旱情出现后,板市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安监局、县工商局、县市场管理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结合“干部进村入户大走访”活动,带领乡村干部深入村组,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不畏困难,喊出一句口号:“不抛弃,不放弃” ,做到“六个到位” ,与全乡老百姓齐心协力抗旱救灾。一、思想认识到位,严明抗旱制度1、思想认识到位。如此严重的旱情牵动着广大干部群众的心,板市乡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旱情形势的严峻性、持久性,将抗旱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工作来抓。每周召开一次抗旱党政联席专题会议,启动了板市乡抗旱应急预案。在旱情期间,先后 3次组织乡村干部召开抗旱救灾工作专题会议,各村也相继召开了组长、党员会议,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抗旱救灾。2、严明抗旱制度。自旱情出现后,所有干部全部取消双休日,实行“白+黑” “5+2”的工作制度。主要领导经常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关注旱情,明确分管农业领导专门抓抗旱救灾工作,其他班子成员及包村脱产干部到各包点村密切关注群众干旱期间的灾情及群众生产生活情况,进一步关注弱势群体,按“先确保生活用水,后确保生产用水”的原则,坚持不懈、全力以赴打好抗旱救灾功坚战。二、措施落实到位,减少旱灾损失对抗旱工作采取“先确保生活用水,再确保生产用水” , “先全面,后重点”的工作措施,以最大限度减少旱灾损失。1、千方百计办实事,确保人畜用水。针对目前全乡少数人口出现生活用水困难的灾情,板市乡党委政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全乡117 个村民小组中分别选择 1 至 2 户水源充足的农户家自打的水井作为该组群众生活用水集中供给点,目前全乡共有 210 个生活用水集中供给点,确保了板市乡人畜用水安全。板市村上市、下市、李老屋3 个组组合为板市街,成为板市人口密集地,而此3 个组的 600 余人已有近 200 人出现了生活用水困难现象,其他农户家的井水水源也已不充足。为了解决这一困难,乡党委、政府将乡政府大院的井水作为板市村上市组、李老屋组群众生活用水集中供给点。每天早上 6-9 点、晚上 7-9 点为群众用水高峰时段,前来政府大院挑水、洗衣的群众络绎不决,确保了附近群众生活用水安全。2、想方设法找水源,确保生产用水。板市乡原属斜陂堰尾灌区,由于今年上半年雨水不充足,致使该水库蓄水量不足平时的 2/3,而沿线渠道也因年久失修,使该乡区域内的水田在形势上已退出了该水库的灌区范围,杉旭河也因久未降雨已干枯。此时正是稻田用水的关键时期,面对板市外无活水,内无蓄水的严峻形势,乡党委、政府领导心急如焚,党委书记周新生、乡长蒋永红亲自带领分管农业领导胡健华、脱产干部李亚平多次到周边乡镇寻找水源、多方协调。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科学安排下,在相关部门、乡镇的大力支持下,终于为板市乡争取了 2 次放水机会,合计 10 万方水。水于 7 月 21 日、22 日先后到达杉旭河板桥张家湾、化成蔡家祠段。为了这 10 万方水,板市乡乡村干部、沿线稻田所在组的群众、种粮大户等连续 48小时守在杉旭河沿线,守护着这来之不易的水,最终没让一滴水流出板市境内,暂时缓解了杉旭河子园村、友爱村、板桥村、板市村、化成村 5000 余亩稻田的燃眉之急。3、突出重点,科学调度,统筹用水。针对全乡水源较少,分布不均的现状,乡政府组织乡村干部加强水源管理,科学调度、实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进行水源调度,合理解决抗旱用水。目前,板市境内仅有的水资源在民主村何家垅水库,为了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乡党委、政府多次召集该水库灌区内的相关村村干部召开会议,采取对灌区内的稻田实行排班用水和饥饿用水相结合的方法,做到科学调度,合理安排用水。水库则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在有水源的情况下不断水,不浪费水,抓好灌区内稻田灌溉,尽量做到晚稻应插尽插,将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到最大的效益上,确保了民主村、板桥村近 XX 余亩稻田不受灾。为了将旱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面对外无活水、内无蓄水的严峻形势,通过乡党委、政府对抗旱生产自救知识的宣传,全乡有些农户不等不靠,利用自己的小型柴油机、电动机将自家的井水抽去灌溉稻田,有些甚至到全家外出户家的井里抽水,尽可能做到能多灌一亩算一亩,能挽救一片算一片。三、宣传力度到位,增强抗旱信心全乡上下广泛宣传动员,采取一切宣传方式和设施发动群众积极进行生产自救,宣传生态环境保护和倡导节约用水。宣传抗旱救灾生产自救知识,让群众改变等、靠的思想,鼓励群众进行生产自救的信心。宣传政府的抗旱决心和抗旱措施,让群众有抗长旱、抗大旱的心理准备,增强群众战胜旱灾的决心。四、财政投入到位,大力支持抗旱面对日益严峻的旱情,乡党委、政府在乡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紧衣缩食,加大抗旱资金投入,帮助群众打井抗旱,确保人畜用水安全,尽可能的减少旱灾损失。目前,全乡共打抗旱井 60 口,投入资金 18 万余元,投入其他抗旱资金 5 万元。县安监局、县工商局、县市场管理局等后盾单位也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大力支持该乡的抗旱工作。多次组织人员到驻点村了解旱情,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先后投入了 3 万元用于抗旱生产自救。五、化解矛盾到位,做到和谐抗旱由于天干舌燥,现在又正处于抗旱的关键时期,群众的思想极不稳定,很容易引发用电、争水等各种矛盾纠纷。乡党委、政府对于矛盾纠纷处理,做到 “三个确保” 。第一是确保乡、村干部第一时间界入,调查了解矛盾纠纷的原因;第二是确保小矛盾大事化进行处理;第三是确保矛盾纠纷化解 100%。对于私拉乱接等用电秩序混乱的现象要坚决予以制止,并从严、从重打击,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做到安全抗旱、和谐抗旱。目前,板市乡没有发生一起因用水产生的治安案件,用电秩序正常,社会大局稳定。六、安抚民心到位,提升政府形象由于此次旱情涉及面广,全乡 10 个村 117 个村民小组都不同程度受旱;涉及时间长,自今年 6月来已连续 40 余天高温干旱;旱情严重性已超过 1951 年历史;群众的呼声非常强烈。此时做好群众的安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也正是提升党委政府形象的关键。一是干部深入一线,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调查受灾情况,想方设法为受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二是切实关心家庭困难群众的生活,确保困难群众旱期生活正常。对当前因灾缺粮生活困难的农户,想尽千方百计保证他们的基本口粮。三是高度关注低保人员的生产生活,及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生活帮助。板市乡党委、政府就是在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上,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立足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旱情问题,进一步增强了乡村干部和群众之间的了解,扩大了交流、加深了感情、促进了团结,从而增强了党委政府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塑造了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良好形象,赢得了民心。目前,虽然旱情还在继续,但板市乡党委、政府对抗旱救灾的“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已家喻户晓,与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党委政府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群众从党委、政府的行动中看到了希望,增强了抗长旱、抗大旱生产自救的信心。我们坚信,板市乡人民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发扬“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精神,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一定能够战胜特大干旱灾害,夺取抗旱救灾的最后胜利!今年 6 月以来,连续一个多月的高温炙烤着板市大地,使板市的旱情日益骤增,到目前为止,全乡受灾面积达 1XX 亩(其中稻田 10000 亩,其他作物 XX 亩) 。开白拆稻田达 1500 亩,黑拆及其脱水的稻田达 4500 亩,水源不足的稻田达 4000 亩,晚稻因无水翻耕的稻田达 169 亩,经济作物无水可浇面积 1000 亩。全乡生活用水困难人口 748 人,山平塘已 90%干涸,骨干塘 2/3 以上的水位被抽干,何家垅水库即将接近死水位。旱情出现后,板市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安监局、县工商局、县市场管理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结合“干部进村入户大走访”活动,带领乡村干部深入村组,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不畏困难,喊出一句口号:“不抛弃,不放弃” ,做到“六个到位” ,与全乡老百姓齐心协力抗旱救灾。一、思想认识到位,严明抗旱制度1、思想认识到位。如此严重的旱情牵动着广大干部群众的心,板市乡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旱情形势的严峻性、持久性,将抗旱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工作来抓。每周召开一次抗旱党政联席专题会议,启动了板市乡抗旱应急预案。在旱情期间,先后 3次组织乡村干部召开抗旱救灾工作专题会议,各村也相继召开了组长、党员会议,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抗旱救灾。2、严明抗旱制度。自旱情出现后,所有干部全部取消双休日,实行“白+黑” “5+2”的工作制度。主要领导经常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关注旱情,明确分管农业领导专门抓抗旱救灾工作,其他班子成员及包村脱产干部到各包点村密切关注群众干旱期间的灾情及群众生产生活情况,进一步关注弱势群体,按“先确保生活用水,后确保生产用水”的原则,坚持不懈、全力以赴打好抗旱救灾功坚战。二、措施落实到位,减少旱灾损失对抗旱工作采取“先确保生活用水,再确保生产用水” , “先全面,后重点”的工作措施,以最大限度减少旱灾损失。1、千方百计办实事,确保人畜用水。针对目前全乡少数人口出现生活用水困难的灾情,板市乡党委政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全乡117 个村民小组中分别选择 1 至 2 户水源充足的农户家自打的水井作为该组群众生活用水集中供给点,目前全乡共有 210 个生活用水集中供给点,确保了板市乡人畜用水安全。板市村上市、下市、李老屋3 个组组合为板市街,成为板市人口密集地,而此3 个组的 600 余人已有近 200 人出现了生活用水困难现象,其他农户家的井水水源也已不充足。为了解决这一困难,乡党委、政府将乡政府大院的井水作为板市村上市组、李老屋组群众生活用水集中供给点。每天早上 6-9 点、晚上 7-9 点为群众用水高峰时段,前来政府大院挑水、洗衣的群众络绎不决,确保了附近群众生活用水安全。2、想方设法找水源,确保生产用水。板市乡原属斜陂堰尾灌区,由于今年上半年雨水不充足,致使该水库蓄水量不足平时的 2/3,而沿线渠道也因年久失修,使该乡区域内的水田在形势上已退出了该水库的灌区范围,杉旭河也因久未降雨已干枯。此时正是稻田用水的关键时期,面对板市外无活水,内无蓄水的严峻形势,乡党委、政府领导心急如焚,党委书记周新生、乡长蒋永红亲自带领分管农业领导胡健华、脱产干部李亚平多次到周边乡镇寻找水源、多方协调。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科学安排下,在相关部门、乡镇的大力支持下,终于为板市乡争取了 2 次放水机会,合计 10 万方水。水于 7 月 21 日、22 日先后到达杉旭河板桥张家湾、化成蔡家祠段。为了这 10 万方水,板市乡乡村干部、沿线稻田所在组的群众、种粮大户等连续 48小时守在杉旭河沿线,守护着这来之不易的水,最终没让一滴水流出板市境内,暂时缓解了杉旭河子园村、友爱村、板桥村、板市村、化成村 5000 余亩稻田的燃眉之急。3、突出重点,科学调度,统筹用水。针对全乡水源较少,分布不均的现状,乡政府组织乡村干部加强水源管理,科学调度、实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进行水源调度,合理解决抗旱用水。目前,板市境内仅有的水资源在民主村何家垅水库,为了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乡党委、政府多次召集该水库灌区内的相关村村干部召开会议,采取对灌区内的稻田实行排班用水和饥饿用水相结合的方法,做到科学调度,合理安排用水。水库则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在有水源的情况下不断水,不浪费水,抓好灌区内稻田灌溉,尽量做到晚稻应插尽插,将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到最大的效益上,确保了民主村、板桥村近 XX 余亩稻田不受灾。为了将旱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面对外无活水、内无蓄水的严峻形势,通过乡党委、政府对抗旱生产自救知识的宣传,全乡有些农户不等不靠,利用自己的小型柴油机、电动机将自家的井水抽去灌溉稻田,有些甚至到全家外出户家的井里抽水,尽可能做到能多灌一亩算一亩,能挽救一片算一片。三、宣传力度到位,增强抗旱信心全乡上下广泛宣传动员,采取一切宣传方式和设施发动群众积极进行生产自救,宣传生态环境保护和倡导节约用水。宣传抗旱救灾生产自救知识,让群众改变等、靠的思想,鼓励群众进行生产自救的信心。宣传政府的抗旱决心和抗旱措施,让群众有抗长旱、抗大旱的心理准备,增强群众战胜旱灾的决心。四、财政投入到位,大力支持抗旱面对日益严峻的旱情,乡党委、政府在乡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紧衣缩食,加大抗旱资金投入,帮助群众打井抗旱,确保人畜用水安全,尽可能的减少旱灾损失。目前,全乡共打抗旱井 60 口,投入资金 18 万余元,投入其他抗旱资金 5 万元。县安监局、县工商局、县市场管理局等后盾单位也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大力支持该乡的抗旱工作。多次组织人员到驻点村了解旱情,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先后投入了 3 万元用于抗旱生产自救。五、化解矛盾到位,做到和谐抗旱由于天干舌燥,现在又正处于抗旱的关键时期,群众的思想极不稳定,很容易引发用电、争水等各种矛盾纠纷。乡党委、政府对于矛盾纠纷处理,做到 “三个确保” 。第一是确保乡、村干部第一时间界入,调查了解矛盾纠纷的原因;第二是确保小矛盾大事化进行处理;第三是确保矛盾纠纷化解 100%。对于私拉乱接等用电秩序混乱的现象要坚决予以制止,并从严、从重打击,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做到安全抗旱、和谐抗旱。目前,板市乡没有发生一起因用水产生的治安案件,用电秩序正常,社会大局稳定。六、安抚民心到位,提升政府形象由于此次旱情涉及面广,全乡 10 个村 117 个村民小组都不同程度受旱;涉及时间长,自今年 6月来已连续 40 余天高温干旱;旱情严重性已超过 1951 年历史;群众的呼声非常强烈。此时做好群众的安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也正是提升党委政府形象的关键。一是干部深入一线,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调查受灾情况,想方设法为受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二是切实关心家庭困难群众的生活,确保困难群众旱期生活正常。对当前因灾缺粮生活困难的农户,想尽千方百计保证他们的基本口粮。三是高度关注低保人员的生产生活,及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生活帮助。板市乡党委、政府就是在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上,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立足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旱情问题,进一步增强了乡村干部和群众之间的了解,扩大了交流、加深了感情、促进了团结,从而增强了党委政府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塑造了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良好形象,赢得了民心。目前,虽然旱情还在继续,但板市乡党委、政府对抗旱救灾的“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已家喻户晓,与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党委政府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群众从党委、政府的行动中看到了希望,增强了抗长旱、抗大旱生产自救的信心。我们坚信,板市乡人民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发扬“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精神,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一定能够战胜特大干旱灾害,夺取抗旱救灾的最后胜利!今年 6 月以来,连续一个多月的高温炙烤着板市大地,使板市的旱情日益骤增,到目前为止,全乡受灾面积达 1XX 亩(其中稻田 10000 亩,其他作物 XX 亩) 。开白拆稻田达 1500 亩,黑拆及其脱水的稻田达 4500 亩,水源不足的稻田达 4000 亩,晚稻因无水翻耕的稻田达 169 亩,经济作物无水可浇面积 1000 亩。全乡生活用水困难人口 748 人,山平塘已 90%干涸,骨干塘 2/3 以上的水位被抽干,何家垅水库即将接近死水位。旱情出现后,板市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安监局、县工商局、县市场管理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结合“干部进村入户大走访”活动,带领乡村干部深入村组,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不畏困难,喊出一句口号:“不抛弃,不放弃” ,做到“六个到位” ,与全乡老百姓齐心协力抗旱救灾。一、思想认识到位,严明抗旱制度1、思想认识到位。如此严重的旱情牵动着广大干部群众的心,板市乡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旱情形势的严峻性、持久性,将抗旱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工作来抓。每周召开一次抗旱党政联席专题会议,启动了板市乡抗旱应急预案。在旱情期间,先后 3次组织乡村干部召开抗旱救灾工作专题会议,各村也相继召开了组长、党员会议,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抗旱救灾。2、严明抗旱制度。自旱情出现后,所有干部全部取消双休日,实行“白+黑” “5+2”的工作制度。主要领导经常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关注旱情,明确分管农业领导专门抓抗旱救灾工作,其他班子成员及包村脱产干部到各包点村密切关注群众干旱期间的灾情及群众生产生活情况,进一步关注弱势群体,按“先确保生活用水,后确保生产用水”的原则,坚持不懈、全力以赴打好抗旱救灾功坚战。二、措施落实到位,减少旱灾损失对抗旱工作采取“先确保生活用水,再确保生产用水” , “先全面,后重点”的工作措施,以最大限度减少旱灾损失。1、千方百计办实事,确保人畜用水。针对目前全乡少数人口出现生活用水困难的灾情,板市乡党委政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全乡117 个村民小组中分别选择 1 至 2 户水源充足的农户家自打的水井作为该组群众生活用水集中供给点,目前全乡共有 210 个生活用水集中供给点,确保了板市乡人畜用水安全。板市村上市、下市、李老屋3 个组组合为板市街,成为板市人口密集地,而此3 个组的 600 余人已有近 200 人出现了生活用水困难现象,其他农户家的井水水源也已不充足。为了解决这一困难,乡党委、政府将乡政府大院的井水作为板市村上市组、李老屋组群众生活用水集中供给点。每天早上 6-9 点、晚上 7-9 点为群众用水高峰时段,前来政府大院挑水、洗衣的群众络绎不决,确保了附近群众生活用水安全。2、想方设法找水源,确保生产用水。板市乡原属斜陂堰尾灌区,由于今年上半年雨水不充足,致使该水库蓄水量不足平时的 2/3,而沿线渠道也因年久失修,使该乡区域内的水田在形势上已退出了该水库的灌区范围,杉旭河也因久未降雨已干枯。此时正是稻田用水的关键时期,面对板市外无活水,内无蓄水的严峻形势,乡党委、政府领导心急如焚,党委书记周新生、乡长蒋永红亲自带领分管农业领导胡健华、脱产干部李亚平多次到周边乡镇寻找水源、多方协调。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科学安排下,在相关部门、乡镇的大力支持下,终于为板市乡争取了 2 次放水机会,合计 10 万方水。水于 7 月 21 日、22 日先后到达杉旭河板桥张家湾、化成蔡家祠段。为了这 10 万方水,板市乡乡村干部、沿线稻田所在组的群众、种粮大户等连续 48小时守在杉旭河沿线,守护着这来之不易的水,最终没让一滴水流出板市境内,暂时缓解了杉旭河子园村、友爱村、板桥村、板市村、化成村 5000 余亩稻田的燃眉之急。3、突出重点,科学调度,统筹用水。针对全乡水源较少,分布不均的现状,乡政府组织乡村干部加强水源管理,科学调度、实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进行水源调度,合理解决抗旱用水。目前,板市境内仅有的水资源在民主村何家垅水库,为了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乡党委、政府多次召集该水库灌区内的相关村村干部召开会议,采取对灌区内的稻田实行排班用水和饥饿用水相结合的方法,做到科学调度,合理安排用水。水库则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在有水源的情况下不断水,不浪费水,抓好灌区内稻田灌溉,尽量做到晚稻应插尽插,将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到最大的效益上,确保了民主村、板桥村近 XX 余亩稻田不受灾。为了将旱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面对外无活水、内无蓄水的严峻形势,通过乡党委、政府对抗旱生产自救知识的宣传,全乡有些农户不等不靠,利用自己的小型柴油机、电动机将自家的井水抽去灌溉稻田,有些甚至到全家外出户家的井里抽水,尽可能做到能多灌一亩算一亩,能挽救一片算一片。三、宣传力度到位,增强抗旱信心全乡上下广泛宣传动员,采取一切宣传方式和设施发动群众积极进行生产自救,宣传生态环境保护和倡导节约用水。宣传抗旱救灾生产自救知识,让群众改变等、靠的思想,鼓励群众进行生产自救的信心。宣传政府的抗旱决心和抗旱措施,让群众有抗长旱、抗大旱的心理准备,增强群众战胜旱灾的决心。四、财政投入到位,大力支持抗旱面对日益严峻的旱情,乡党委、政府在乡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紧衣缩食,加大抗旱资金投入,帮助群众打井抗旱,确保人畜用水安全,尽可能的减少旱灾损失。目前,全乡共打抗旱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飒美小升初课件
- 2025年中医药临床应用评估考核答案及解析
- 外包方安全管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康复医学病例分析能力检测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内科各章节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临床病理诊断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急救医学心肺复苏技能考核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高性能石墨块生产线项目投资计划书
- 外出安全培训感触与收获
- 2025年屠宰工厂质检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医院卫生院安全生产领导责任清单
- 导尿术导尿术课件
- 燃气轮机控制系统
- 规划用地性质调整论证报告
- 法考客观题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卷二(第3套)
- YS/T 261-2011锂辉石精矿
- 公路水运项目危大工程专项方案技术培训课件
- 五大连池市财政资金支出审批管理办法
- 货币与金融统计学课件
- 《资本论》解读课件
- 新款h2夜视移动电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