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卵裂_第1页
第六章卵裂_第2页
第六章卵裂_第3页
第六章卵裂_第4页
第六章卵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卵裂第一 节 胚胎的卵裂方式l 两 栖 类 l 哺乳 动 物 l 斑 马鱼 l 果 蝇 卵裂 指受精卵最初的一些子细胞分裂( cleavage)。 卵裂阶段的细胞称卵裂球。 特点:类似于一般的有丝分裂但又不同于有丝分裂。 类似之处:一个细胞分裂时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不同之处:第一 , 卵母细胞远比一正常细胞大。第二 , 除哺乳动物外 , 大多数物种的卵裂速度以及卵裂球所处的位置,都是由母本贮存在卵母细胞中的 mRNA和蛋白质 (母型蛋白质和母型 RNA) 所控制的。第三,卵裂以极高的速度分裂。卵裂基本过程: 经裂( meridinal cleavage):指由动物极到植物极的裂面通常称经裂。 纬裂( horizontal cleavage):位于动物极与植物极之间的卵裂称为纬裂。 一个典型的无黄卵的卵裂:有一经、二经、三纬、四二经、五二纬, 32整( 32-细胞期)。 表 6.1 卵裂方式的分 类卵裂方式卵黄位置 卵裂的 对 称性 代表性的 动 物完全卵裂稀疏和均匀分布的卵黄中度卵黄辐 射状 对 称螺旋状 对 称两 侧对 称交替旋 转对 称辐 射状 对 称棘皮 动 物,文昌 鱼大多数的 软 体 动 物、环节动 物、扁虫、线 虫海鞘哺乳 动 物两栖 类不完全卵裂端卵黄中央卵黄两 侧对 称园 盘 形表面的头 足 纲 扁虫爬行 类 , 鱼 , 鸟类大多数 节 肢 动 物一、 两 栖 类 卵裂 大多数蛙、蝾螈的卵裂与棘皮动物如海胆相同,属 辐射式卵裂。 但由于其植物半球富含卵黄,妨碍卵裂,因此当第一次卵裂从动物极开始,还在沿经线分割植物极的细胞质时,第二次卵裂已经从动物极开始了,第二次与第一次成直角,也是经裂。第三次为纬裂,但卵裂沟靠近动物极,形成动物半球的 4个小卵裂球和植物极的 4个大卵裂球。之后,动物半球与植物半球的卵裂不同步,在动物半球,形成大量小的卵球,植物半球,形成数目少的大卵裂球。 图 6.1 蛙卵的卵裂 用罗马数字标明的,显示出现的次序,( A、 B)植物极卵黄阻碍卵裂,以至于在第一次卵裂完成之前,第二次卵裂已于动物半球开始。( C)第三次卵裂靠近动物极,与动物半球相比,植物半球细胞数少,并呈长形。 (D-H)与动物半球相比,植物半球的卵裂球数量较少但体积较大。二、代表 动 物:哺乳 动 物。 旋转式卵裂( rotational cleavage)。 为动物界最小的卵子之一,如人的受精卵直径仅为 100m ( 0.1mm) ,驼鸟卵子直径达 8-12cm。 卵子 (卵巢 ) 受精 (在输卵管膨大处 ) 减数分裂 被纤毛运动运送到输卵管。 哺乳动物 8-16细胞期为桑椹胚 (两栖类 16-64细胞期称桑椹胚期 ) 16-32细胞期为囊胚期 (两栖类 128细胞期为囊胚期)1. 哺乳 动 物卵裂的特点 第一,卵裂最缓慢。第一次分裂将于受精一天后才开始。以后每间隔 12-24h才分裂一次。第一次卵裂发生在胚胎被输卵管的纤毛推往子宫的旅途中。 第二,卵裂位置特别。第一次卵裂为正常经裂,但第二次卵裂时,其中一个卵裂球为经裂,另一个为纬裂。形成 “ 旋转式卵裂 ” 。 第三,早期卵裂不同步,因而常出现奇数细胞,这是由于每次都是由较大的细胞先行分裂。 第四,合子基因组启动较大多数动物早,以合成卵裂所必需的蛋白质(酶),如小鼠、山羊合子型基因启动在2-细胞期就已发生。 第五,胚胎压缩现象。小鼠在 8-细胞期发生胚胎 “ 紧密化 ” 。 哺乳动物的卵裂方式见图 6.2。 2. 紧 密化方式 第一,在 8-细胞期出现紧密化: 8-细胞期以前的胚胎结构松散,但在第三次卵裂后,突然相互贴近,形成一个紧密的球体。外层细胞之间有紧密连接,将球内部细胞与外环境隔开,为胚胎发育提供微环境。而球内部的细胞之间有间隙连接,使内部细胞之间又以相互交换小分子和离子。 第二,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形成及各自的作用。紧密化细胞再继续分裂,形成 16-细胞的桑椹胚,这时细胞有了内、外之分。内部的一小细胞团(内细胞团)和包围它们的一层外部细胞形成滋养层细胞。3. 紧 密化的机制: ( 1)相邻细胞表面间的相互作用使糖蛋白分子集中分布于卵裂球接触区。到 8-细胞期,由于相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卵裂球的膜发生广泛去极化。在 4-细胞期时在细胞膜表面随机分布的一些糖蛋白分子,如细胞粘着分子 E-cadherin,随紧密化的发生,主要集中分布于卵裂球相互接触的表面上。 ( 2)通过细胞骨架重组使细胞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在紧密化过程中,由于肌动蛋白微丝延伸形成的微绒毛出现在相邻细胞的表面,并在细胞间相连。这些微绒毛可能是 E-cadherin介导细胞间粘着的位点。卵裂球间发生接触是通过肌动蛋白解聚,使微绒毛缩短,从而把卵裂球更紧密地拉在一起。4. 囊胚腔形成及囊胚 脱 离透明 带 以人胚为例,大约在受精 7天后,胚胎进入囊胚期。此时,分裂球排列成球囊称胚泡。 内细胞团位于囊胚腔一端。滋养层细胞膜靠近囊胚腔的一面有 Na+/K+泵蛋白( Na+/K+ATPase),随着胚胎由输卵管向子宫方向运动, Na+被泵入囊胚腔内,使腔内 Na+升高,导致渗透压升高,水分子渗入,囊腔扩大,胚泡在透明带中随之增大。由于透明带的存在,胚泡不能附着于输卵管上,也不破裂,所以一般不发生宫外孕。 当胚胎到达子宫后,胚胎从透明带中 “ 孵化 ” 出来附着到子宫壁。因为哺乳动物几乎没有卵黄,发育到这一阶段的胚胎所需的营养物质需要从母体获得。胚胎孵出透明带,是由于在胚泡的细胞膜上有一种类似于胰蛋白酶的水解酶,它能溶解透明带的纤维性基质,使透明带出现一个小洞胚胎由此洞而挤出。5. 双 胞胎和胚胎干 细 胞 分类:同卵和异卵双生。异卵双生是两个卵分别受精结果。 同卵双生个体是起源于同一个胚胎,由不明原因造成胚胎细胞分离而形成双胞胎。占出生比率 0.25%。 第 5天,形成囊胚(有了内细胞团和滋养层,后者将形成绒毛膜胎盘)。 第 9天,形成另一胚外结构 羊膜。 1/3同卵双生各具有独立绒毛膜, 2/3同卵双生共用一个绒毛膜,但各具一个羊膜。仅极少数同卵双生位于同一绒毛膜和羊膜内。 人为将源自不同小鼠胚胎( 2细胞阶段或多细胞阶段,通常在 4-8细胞阶段)的细胞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组合胚胎可产生出嵌合体小鼠(图 6.5A)。 将遗传性状不同的两种小鼠早期透明带去除,并将它们合成一个囊胚,移植到假孕母鼠子宫内继续发育。出生后嵌合体子代含有源自两种胚胎的细胞。如果组合的卵裂球分别来自具不同毛色的品种,将白鼠和黑鼠进行组合,通常可得到黑白相间的嵌合鼠(图 6.5B)。二、不完全卵裂 卵裂仅发生在细胞质的一小部分。这种卵裂方式是由于卵中含有大量卵黄,卵黄是一种惰性物质影响卵裂。 包括: 盘状卵裂,即细胞分裂是在一小片不含卵黄的盘状细胞质里。代表动物:鸟类、鱼类。 表面卵裂。即卵裂发生在卵子细胞质的表层,细胞质中心由于富含卵黄而不分裂。代表动物:大多数昆虫的卵裂方式。(一) 盘状 卵裂 鱼类卵裂与鸟类相似,卵裂在动物极的胚盘里进行卵裂速度很快,每 15min一次。前 12次同步进行,在动物极形成一个细胞团。但胚胎约从第 10次卵裂开始,中囊胚进入由母型调控向合子型调控过渡期,合子细胞核基因开始转录,并且转录活性逐渐增强,细胞分裂速度减慢,并且发生明显的位移。 中囊胚转换:通常将胚胎细胞核分裂速度减慢和 RNA转录的增强叫中囊胚转换( midblastula transition, MBT)。在随后的分裂过程中,细胞分化成 3个细胞群: 第一,卵黄合胞体层细胞群。第二,包被层细胞群。第三,深层细胞群。 (二)表面卵裂1. 概念:即卵裂发生在卵子细胞质的表层。细胞质中心由于富含卵黄而不分裂。代表动物:大多数昆虫的卵裂方式。2. 果 蝇 卵裂特点: 第一,中央有大量卵黄,卵裂只能在卵子细胞质周边进行。这种卵裂只是细胞核分裂,而胞质不立即分裂。果蝇经 8次卵裂,产生 256个细胞核。这些核迁移到卵的周边,因此,形成含有许多细胞核的合胞体囊胚( syncytial blastoderm)。 第二,胚胎的表面向内生长,卵膜陷于核之间,把每个细胞核分隔成为单细胞。形成了单层细胞囊胚( cellular blastoderm),所有的细胞都围绕中央的卵黄排列成一层。 第三,昆虫卵发育的第一个分化事件是把未来的生殖细胞与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