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客》教学设计12_第1页
《信客》教学设计12_第2页
《信客》教学设计12_第3页
《信客》教学设计1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客教学设计 12信客教案设计授对象:初二上时:一时目标:1 积累词语,读准其音,理解其意。2 分析事例,感受信客的为人并向其学习高尚的品格。3 理清结构脉络,理解作者先写老信客的原因。重点 2 分析事例,感受信客的为人并向其学习高尚的品格。3 理清结构脉络,理解作者先写老信客的原因。难点 3 理清结构脉络,理解作者先写老信客的原因。方法和辅助:多媒体,默读思考法,引导体验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现在我们的通讯非常发达,可以用手机发短信,电话问候,发电子邮。即使是最传统的邮寄信也有邮局作为中介,方便而快捷的传递信息。那么大家想过在 20 世纪初邮政业务尚未普及农村,更别说这些发达的通讯工具的使用,他们怎么样和在外奔波的人进行交流呢?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余秋雨的信客 。展示幻灯片作者简介余秋雨,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协会会长。辞职后继续从事教学和写作。作品有千年一叹 文化苦旅 山居笔记借我一生等背景资料作者的故乡浙江余姚离上海比较近,20 世纪初就有不少人去上海等城市谋生,当时邮政业务尚未普及乡村,城乡之间通信往来需要专人担当,于是有了信客这种特殊的职业。作者从小就听人讲家乡信客的事迹,对信客的酸甜苦辣记忆犹新,便写了此文以记之。二整体感知文,概括信客的职责归纳事和品格。1 感知准备余秋雨先生作为文化散文的代表作家,在遣词造句是让人称颂的,相信大家在预习过程中也发觉很多陌生的词语,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展示幻灯片读准字音,理解其意,积累词语跋涉 b:形容旅途艰苦。闯码头:外出到城里谋生。嫉妒 :妒忌。鸡零狗碎:形容非常零碎。震颤 hn:颤动。戚容 q:忧愁悲哀的面容。噩耗 :亲近的人死亡的消息。低眉顺眼:忍气吞声。连声诺诺 nu:连声称是。猝然 :突然。呵斥 hh:斥责。诘问 i:责问晦气 hu:指人倒霉生病时难堪的气色。文绉绉zhu:有文采。伎俩 ling:不正当的手段。2 初步感知同学们我们知道邮递员叔叔就是传递信,那么书中的信客是不是工作也这么简单呢?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这篇文,思考信客要作些什么事情。请同学谈一谈,总结归纳学生的回答(送信收信,整理物品,传送噩耗,应对乡亲,代写书信)同学们,从信客的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信客的工作非常琐屑繁杂,那么他的态度 9 又是如何,是否懒散马虎,厌恶憎恨的。 (引导学生在书中的描写中概括信客的品格:认真负责,任劳任怨)3 深入研读要体现一个人的品格就通过写事,那么作者着重写了信客哪些事,这些事又体现了信客的什么品格。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默读文。请同学回答,总结归纳(主要的:传送噩耗,料理后事;送信受屈,辞掉职务)明确品格:善良厚道,仁义热心,宽容待人。三理清结构脉络,体会作者感情。1 同学们,老师有个问题,为什么在写小信客的故事要写老信客的事迹。讨论得出2 那么为什么还要写小信客不做信客后从事其他职业也是很出色呢(总结归纳信客的高尚品格终身受用,他在送信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也为其赢的从事其它职业的经验。 )四总结并布置作业。同学们,余秋雨先生以其独到的笔法,文化的眼光描述了一类生活在虽然已经远去切仍然生活在我们时代的一类人,在我们生活周围正是有了无数多具有这种精神和品格的邮递员才让我们的沟通畅快,她们舟车劳顿,批星戴月却毫无怨言,相信这种品格深深打动每位同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