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配电室设计规范_第1页
井下配电室设计规范_第2页
井下配电室设计规范_第3页
井下配电室设计规范_第4页
井下配电室设计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井下配电室设计规范篇一:XX 煤矿供电设计规范GB50417-XX 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417-XX 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electric power supply of under the coal mine XX0521 发布 XX12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建设部 联合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国煤炭建设协会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 646 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50417XX,自 XX 年 12 月 1 日起实施。其中,第、2O3、2、 、 、 、 、 、 、514(4、5、6)、 、(4)、 、 、 、714、715、 、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 1 - 二 OO 七年五月二十一日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函(XX124 号文件关于印发“XX 年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的要求,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认真分析、总结和吸取了十几年来国内外煤矿井下供配电采用新技术、新装备的经验及新的科研成果。所引用的技术参数和指标,是生产实践经验数据的总结。 特别是高产高效工作面近几年发展较快,其供配电系统有了比较成熟的运行实践经验。编制组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意见,经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 8 章,内容涉及煤矿井下供电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总则、井下供配电系统与电压等级、井下电力负荷统计与计算、井下电缆选择与计算、井下主(中央)变电所设计、采区供配电设计、井下电气设备保护及接地、井下照明等。适用于煤矿井下供电设计咨询的各个阶段。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煤炭建设协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交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 - 2 - 计研究院(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 442 号,邮编:430064),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 参编单位:煤炭工业郑州设计研究院 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张建民 周秀隆 于新胜 刘兴晖 刘建平 马自玫 张焱 杨敢 李明 胡腾蛟 周桂华 杨晓明 目次 1 总则 2 井下供配电系统与电压等级 3 井下电力负荷统计与计算 4 井下电缆选择与计算 41 电缆类型选择 42 电缆安装及长度计算 43 电缆截面选择 5 井下主(中央)变电所设计 51 变电所位置选择及设备布置 - 3 - 设备选型及主接线方式6 采区供配电设计 61 采区变电所设计 62 移动变电站 63 采区低压网络设计 7 井下电气设备保护及接地 71 电气设备及保护 72 电气设备保护接地 8 井下照明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条文说明 1 总则 为在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煤炭工业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节约电能和安装维护方便,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设计生产能力a 及以上新建矿井的井下供配电设计。 - 4 - 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应从我国国情出发,依靠科学技术进步,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经实践检验成熟可靠的新设备、新器材,提高煤炭工业的装备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井下供配电系统与电压等级 下列用电设备应按一级用电负荷设计,其配电装置必须由两回路或两回路以上电源线路供电。电源线路应引自不同的变压器和母线段,且线路上不应分接任何其他负荷。1 井下主排水泵: 2 下山采区排水泵: 3 兼作矿井主排水泵的井下煤水泵: 4 经常升降人员的暗副立井绞车; 5 井下移动式瓦斯抽放泵站。 下列用电设备应按二级用电负荷设计,其配电装置宜由两回电源线路供电,并宜引自不同的变压器和母线段。当条件受限制时,其中一回电源线路可引自本条规定的同种设备的配电点处。 1 暗主井提升设备、主井装载设备、大巷强力带式输送机、主运输用的井下电机车充电及整流设备; - 5 - 篇二:GB50417-XX 煤矿井下供电设计规范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 GB50417-XX XX0521 发布 XX12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国煤炭建设协会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 646 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煤 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50417XX,自 XX 年 12 月 1 日起实施。其中,第、2O3、2、 、 、 、 、 、 、514(4、5、6)、 、(4)、 、7. 、714、715、 、 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 OO 七年五月二十一日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函(XX124 号文件关于印发“XX 年工程 建设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的要求,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 汉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认真分析、总结和吸取了十几年来国内外 煤矿井下供配电采用新技术、新装备的经验及新的科研成果。所引用的技术 参数和指标,是生产实践经验数据的总结。 特别是高产高效工作面近几年发展较快,其供配电系统有了比较成熟的 运行实践经验。编制组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意见,经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 定稿。 本规范共 8 章,内容涉及煤矿井下供电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 总则、 井下供配电系统与电压等级、井下电力负荷统计与计算、井下电缆选择与计 算、井下主(中央)变电所设计、采区供配电设计、井下电气设备保护及接地、 井下照明等。适用于煤矿井下供电设计咨询的各个阶段。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煤炭建设协会 负责日常管理,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 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 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交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 院(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 442 号,邮编:430064),以便今后 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 参编单位:煤炭工业郑州设计研究院 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张建民 周秀隆 于新胜 刘兴晖 刘建平 马自玫 张焱 杨 敢 李明 胡腾蛟 周桂华 杨晓明目次 1 总则 2 井下供配电系统与电压等级 3 井下电力负荷统计与计算 4 井下电缆选择与计算 41 电缆类型选择 42 电缆安装及长度计算 43 电缆截面选择 5 井下主(中央)变电所设计 51 变电所位置选择及设备布置 设备选型及主接线方式 6 采区供配电设计 61 采区变电所设计 62 移动变电站 63 采区低压网络设计 7 井下电气设备保护及接地 71 电气设备及保护 72 电气设备保护接地 8 井下照明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条文说明 1 总则 为在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煤炭工业建设的法 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节约电能和安 装维护方便,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设计生产能力 a 及以上新建矿井的井下供 配电设计。 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应从我国国情出发,依靠科学技术进步,采 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经实践检验成熟可靠的新设备、新器材,提高煤炭工业 的装备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 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 标准的规定。2 井下供配电系统与电压等级 下列用电设备应按一级用电负荷设计,其配电装置必须由两回路 或两回路以上电源线路供电。电源线路应引自不同的变压器和母线段,且线 路上不应分接任何其他负荷。 1 井下主排水泵: 2 下山采区排水泵: 3 兼作矿井主排水泵的井下煤水泵: 4 经常升降人员的暗副立井绞车;5 井下移动式瓦斯抽放泵站。 下列用电设备应按二级用电负荷设计,其配电装置宜由两回电源 线路供电,并宜引自不同的变压器和母线段。当条件受限制时,其中一回电 源线路可引自本条规定的同种设备的配电点处。 1 暗主井提升设备、主井装载设备、大巷强力带式输送机、主运输用的 井下电机车充电及整流设备; 2 经常升降人员的暗副斜井提升设备、副井井底操车设备、元轨运输换 装设备; 3 供综合机械化采煤的采区变(配)电所; 4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采区变(配)电所; 5 井下移动式制氮机; 6 井下集中制冷站; 7 不兼作矿井主排水泵的井下煤水泵、井底水窝水泵; 8 井下运输信号系统; 9 井下安全监控系统分站。 井下主(中央)变电所应由矿井地面主变(配)电所直接供电。电源电 缆不应少于两回路,并应引自地面变电所的不同母线段,且当任一回路停止 供电时,其余回路的供电能力应能承担其供电范围内全部负荷的用电要求。 采区变(配)电所宜由井下主(中央)变电所或附近地面变电所供电。 由地面变电所供电时,电缆可由进风井或钻口下井。 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的采区、下山采区、高产高效和综合机 械化开采的采(盘)区供电时,电源电缆不应少于两个回路,且当任一回路停 止供电时,其余回路的供电能力应能承担该采(盘)区负荷的用电要求。5 井下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严禁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地面中性 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严禁直接向井下供电。 井下局部通风机供配电,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 低瓦斯矿井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应采用装有选择性漏电保护的专用 开关和专用线路供电: 2 高瓦斯矿井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应采用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和专 用线路的“三专”供电: 3 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瓦斯喷出区域、掘进工作面的局部 通风机应采用双电源供电。其中,主供电源应采用“三专”供电,备供电源允 许引自其他动力变压器的低压母 线段。但其供电回路应采用装有选择性漏电 保护的专用开关和专用线路供电; 4 使用局部通风机供风的地点,其配电设备必须实行风电和瓦斯电闭 锁,保证在停风和瓦斯超限后能切断该区域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 电源。井下高压电源宜采用 10kV 或 6kV。 井下低压电源电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井下低压不应超过 1140V; 2 手持电气设备、固定照明宜采用 127V。 采区电气设备使用 3300V 供电时,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 3 井下电力负荷统计与计算 井下电力负荷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能够较精确计算出电动机功率的用电设备,直接取其计算功率; 2 其他设备,一般采用需要系数法计算。 井下各种用电设备的需要系数及平均功率因数,宜按表 的规 定选用。 表 需要系数及平均功率因数 序 号 名称 需要系数Kx 平均功率因数 COS 1 综采工作面 按式() 计算 2 一般机采工作面 按式( 3) 计算 3 炮采工作面(缓倾斜煤 层) 4 炮采工作面(急倾斜煤 层) 5 非掘进机的掘进工作 面 6 掘进机的掘进工作面 按 式 (2)计算 7 架线电机车整流 8 蓄电池电机车充电 9 运输机 1 井底车场(不包含主排 0 水泵) 注:当有功率因数补偿时,按计算的功率因数。 (来自: 小 龙 文档网:井下配电室设计规范)3 每个回采工作面的电力负荷,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综采、综掘工作面需要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一般机采工作面需要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S工作面的电力负荷视在功率(kVA); P。工作面用电设备额定功率之和(kW); cos 中工作面的电力负荷的平均功率因数,见表; Kx需要系数,见表; Pa最大一台(套)电动机功率(kW)。 采区变电所的电力负荷,可按下式计算:式中 Ks本采区内各工作面的同时系数,见表。 表 井下各级变电所的同时系数 序号 变电所名称 负荷情况 同时系数 1 采区变电所 供一个工作面 供两个工作面 供三个工作面 2 井下各级采区变电所 注:不包括由地面直接向采区供电的负荷,若为单采区或单盘区矿 井,则同时系数取 1。 井下主变电所的电力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Sj井下总计算负荷视在功率(); S除由井下主(中央)变电所直配的主排水泵及其他大型固定设备 计算功率之外的井下各变电所计算负荷视在功率之和(kW); PN由井下主(中央)变电所直配的主排水泵及其他大型固定设备计 算功率之和(kw); 。o。西井下主排水泵及其他大型固定设备加权平均功率因数; K。 ,井下各级变电所问的同时系数,见表; K。 。井下主排水泵及其他大型固定设备间的同时系数,只有主排 水泵时取,有其他大型固定设备时取 0 90。 4 井下电缆选择与计算电缆类型选择 下井电缆必须选用有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阻燃电缆。 电缆应采用铜芯,严禁采用铝包电缆。 在立井井筒、钻孔套管或倾角为 45o 及以上井巷中敷设的下井电 缆,应采用聚氯乙烯绝缘粗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交联聚乙烯绝 缘粗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缆。 在水平巷道或倾角在 45o 以下井巷中敷设的电缆,应采用聚氯乙 烯绝缘钢带或细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或细 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缆。 移动变电站的电源电缆,应采用高柔性和高强度的矿用监视型屏 蔽橡套电缆。 井底车场及大巷的电缆选择,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煤矿用阻 燃电缆执行标准MT 818 的规定。 电缆安装及长度计算 在总回风巷和专用回风巷中不应敷设电缆。在有机械提升的进风 斜巷(不包括带式输送机上、下山)和使用木支架的立井井筒中敷设电缆时。 必须有可靠的安全保护措施。溜放煤、矸、材料的溜道中严禁敷设电缆。 无轨胶轮车运输的井筒和巷道内不宜敷设电缆。当需要敷设时, 电缆应敷设在高于运输设备的井筒和巷道的上部。 下井电缆宜敷设在刮立井井筒内,并应安装在维修方便的位置。 斜井及平硐应敷设在人行道侧。 当条件限制必须由主井敷设电缆时,在箕斗提升的立井中的电缆水平段 应有防止箕斗落煤砸伤电缆的措施,垂直段可不设置防护装置。 篇三:配电室设计规范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 第二节 对建筑的要求 第条 高压配电室宜设不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窗台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低压配电室可设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配电室临街的一面不宜开窗。 第条 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的门应向外开启。相邻配电室之间有门时,此门应能双向开启。 第条 配电所各房间经常开启的门、窗,不宜直通相邻的酸、碱、蒸汽、粉尘和噪声严重的场所。 第条 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等应设置防止雨、雪和蛇、鼠类小动物从采光窗、通风窗、门、电缆沟等进入室内的设施。 第条 配电室、电容器室和各辅助房间的内墙表面应抹灰刷白。地(楼)面宜采用高标号水泥抹面压光。配电室、变压器室、电容器室的顶棚以及变压器室的内墙面应刷白。 第条 长度大于 7m 的配电室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的两端。长度大于 60m 时,宜增加一个出口。当变电所采用双层布置时,位于楼上的配电室应至少设一个通向室外的平台或通道的出口。 第条 配电所,变电所的电缆夹层、电缆沟和电缆室,应采取防水、排水措施。 对有关专业的要求 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非燃(或难燃)介质的电力变压器室、高压配电装置室和高压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低压配电装置和低压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变压器室的门应为防火门: (1)变压器室位于高层主体建筑物内。 (2)变压器室附近堆有易燃物品或通向汽车库。 (3)变压器位于建筑物的二层或更高层。 (4)变压器位于地下室或下面有地下室。(5)变压器室通向配电装置室的门。 (6)变压器室之间的门。 变压器室的通风窗,应采用非燃烧材料。 配电装置室及变压器室门的宽度宜按最大不可拆卸部件宽度加,高度宜按不可拆卸部件最大高度加。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油浸变压器室应设置容量为100%变压器油量的挡油设施或设置能将油排到安全处所的设施: (1)变压器室附近有易燃物品堆积的场所。 (2)变压器室下面有地下室。 (3)变压器室位于民用主体建筑物内。 配变电所中消防设施的设置:一类建筑的配变电所宜设火灾自动报警及固定式灭火装置;二类建筑的配变电所可设火灾自动报警及手提式灭火装置。 当配电装置室设在楼上时,应设吊装设备的吊装孔或吊装平台。吊装平台、门或吊装孔的尺寸,应能满足吊装最大设备的需要,吊钩与吊装孔的垂直距离应满足吊装最高设备的需要。 高压配电室和电容器室,宜设不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窗户下沿距室外地面高度不宜小于。临街的一面不宜开窗。 变压器室、配电装置室、电容器室的门应向外开,并装有弹簧锁。装有电气设备的相邻房间之间有门时,此门应能双向开启或向低压方向开启。 配变电所各房间经常开启的门窗,不应直通相邻的酸、碱、蒸汽、粉尘和噪声严重的建筑。 当变压器室、电容器室采用机械通风且周围环境污秽时,宜加空气过滤器。 变压器室、配电装置室、电容器室等应有防止雨、雪和小动物从采光窗、通风窗、门、电缆沟等进入屋内的措施。 配电装置室、电容器室和各辅助房间的内墙表面均应抹灰刷白。配电装置室、变压 器室、电容器室的顶棚及变压器室的内墙面应刷白。地(楼)面宜采用高标号水泥抹面压光或用水磨石地面。长度大于 8m 的配电装置室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