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能量代谢与体温_第1页
第六节能量代谢与体温_第2页
第六节能量代谢与体温_第3页
第六节能量代谢与体温_第4页
第六节能量代谢与体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节 能量代谢与体温一、能量代谢一、一、 能量代谢能量代谢能量代谢 :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时随着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u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储存糖 : 70% 来源 脂肪: 4050% (包括糖转化的脂肪)蛋白质:数量很少糖原 : 1% 供神经代谢和爆发式运动储存 脂肪 : 75% 能量储存的主要形式 蛋白质 : 构成细胞的成分及合成酶和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长期饥饿时动用 一、能量代谢u转移:能量其中约 60%以热能的形式散发,用于维持体温;约 40%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高能化合物( ATP)中;ATP是体内重要的贮能物质又是直接供能物质 (一) ATP的生成u产能营养素 氧化分解氧化分解 CO2 H2O能量能量ATP H2O ADP Pi能量机械能 (肌肉收缩 )渗透能 (物质转运 )化学能 (合成代谢 )电能 (生物电 )热能 (维持体温 )能量的利用(二)(二) ATP的转化的转化1.提供物质代谢和生命活动时所需的能量提供物质代谢和生命活动时所需的能量uATP的作用的作用2.转移生成其它三磷酸核苷转移生成其它三磷酸核苷UDP UTPGDP GTPATP ADP PCDP CTP3.转移生成第二信使转移生成第二信使 (cAMP)参与参与 Gn合成合成参与磷脂合成参与磷脂合成参与参与 Pr合成合成ATP cAMP(三) ATP的储存ATP + C (肌酸肌酸 )C KADP + C PuATP将其 P 转移给 C生成 CP以储备能量。能量产生和利用之间的关系能量利用大分子的生物合成肌肉收缩离子的主动转运产热(四)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1、肌肉活动 2、精神活动3、环境温度4、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肌肉活动u对能量代谢影响最显著u原因:此时耗氧量增加,代谢水平提高有关运动或劳动时的能量代谢率KJ/(m2.h)精神活动u 处于激动、恐惧、焦虑等状态下,能量代谢亦能显著增加。原因:骨骼肌张力增高;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刺激代谢活动有关环境温度u人体安静时,在 20 30 的环境中,能量代谢率最为稳定。u环境温度超过 30 ,能量代谢率增加。当环境温度低于 20 时,随着温度的不断下降,机体产生寒战和肌紧张增加以御寒,同时增加能量代谢率 u 2030oC: 最稳定30 oC: 新陈代谢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u进食后一段时间内(从进食后 1h开始持续到 7-8h),即使机体处于安静状态,机体产热量也要比进食前有所增加,食物这种使机体产生额外的热量作用,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蛋白质: 25-30 糖和脂肪: 4-5u食物引起人体额外产生热量的作用u食物中蛋白质类这一效应最强;可达 30% 。进食后 1-2h开始 2-3小时达高峰,持续 7-8小时。(五)基础代谢u基础代谢(人体处于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u基础代谢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单位( KJ/m2 h)u基础状态(清晨、清醒、空腹、静卧、精神安定、室温保持 20 25 等条件)基础代谢基础条件下的代谢,清晨,清醒,安静,空腹,室温 20 25 。不是最低代谢。测定要求:空腹 12 14h, 前一餐素食 不过饱、静卧半小时、精神不紧张、 室温 20 25 。表示法:Kcal 或 KJm 2h , 绝对值;15% 百分比 影响因素:异常: 甲亢 BMR 甲低 BMR肾上腺皮质、脑垂体低功 BMR体温 1 BMR13%基础代谢率u在上述基础状态下,测定受检者 1小时的耗氧量( 6分钟耗氧量 *10),计算出每平方米体表面积 1小时的产热量。单位体表面积的产热量就为基础代谢率;u产热量( kJ/h) =耗氧量( L/h) *氧热价u氧热价:营养素氧化时每消耗 1L氧所产生的能量,一般混合膳食为20.19kJuBMR(kJ/m2.h)=产热量体表面积基础代谢u基础代谢耗能量的计算基础代谢耗能量 =体表面积 基础代谢率 24( kJ) ( m2) ( kJ/m2.h) (小时)体表面积 (m2)=0.0061身高 (cm)+0.0128体重 (kg)-0.1529uBMR相对值 =(测算值 -正常平均值 )/正常平均 值 100%15%二、体温u定义:指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变动范围不超过 0.6度。u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这是保证机体正常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uT 22 心跳停止;T 43 酶变性而死亡 ;T = 27 低温麻醉。(一)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u直肠温度: 36.937.9u口腔温度 : 36.737.7u腋下温度 : 36.037.4体温正常变动u生理情况下 ,人的体温可随昼夜、性别、年龄、肌肉活动和精神因素等而有所变化;n昼夜周期性变化: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 1n性别的影响:女性男性n年龄的影响:新生儿成年人老年人n其它因素的影响:肌肉活动、情绪激动女子基础体温曲线(二)机体的产热与散热人体产热散热散热皮肤冷觉感受器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入神经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传出神经骨骼肌战栗骨骼肌战栗 血管收缩血管收缩增加产热增加产热 减少散热减少散热血温升高血温升高回到正常体温回到正常体温低温环境下1、产热u体内热量主要来自生物氧化过程u主要产热器官 n安静时肝脏为主、 n运动时骨骼肌为主脑 内脏 肌肉 其他(运动时)产热量脑 内脏 肌肉 其他(安静时)16%56%18%10% 1% 8%90%1%: 对比下面的两幅图,我们可以发现安静时与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