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设计规范,XX_1_第1页
公园设计规范,XX_1_第2页
公园设计规范,XX_1_第3页
公园设计规范,XX_1_第4页
公园设计规范,XX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园设计规范,XX篇一:公园设计规范第一章 总则 第条为全面地发挥公园的游憩功能和改善环境的作用,确保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第条本规范适用于全国新建、扩建、改建和修复的各类公园设计。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附属绿地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条公园设计应在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应正确处理公园与城市建设之间,公园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以及近期建设与远期建设之间的关系。 第条公园内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和市政设施等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一节 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第条公园的用地范围和性质,应以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为依据。 第条市、区级公园的范围线应与城市道路红线 重合,条件不允许时,必须设通道使主要出入口与城市道路衔接。 第条公园沿城市道路部分的地面标高应与该道路路面标高相适应,并采取措施,避免地面迳流冲刷、污染城市道路和公园绿地。第条沿城市主、次干道的市、区级公园主要出入口的位置,必须与城市交通和游人走向、流量相适应,根据规划和交通的需要设置游人集散广场。 第条公园沿城市道路、水系部分的景观,应与该地段城市风貌相协调。 第条城市高压输配电架空线通道内的用地不应按公园设计。公园用地与高压输配电架空线通道相邻处,应有明显界限。 第条城市高压输配电架空线以外的其他架空线和市政管线不宜通过公园,特殊情况时过境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选线符合公园总体设计要求; 二、通过乔、灌木种植区的地下管线与树木的水平距离符合附录二的规定; 三、管线从乔、灌木设计位置下部通过,其埋深大于,从现状大树下部通过,地面不得开槽且埋深大于 3m。根据上部荷载,对管线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四、通过乔木林的架空线,提出保证树木正常生长的措施。 第二节 内容和规模 第条公园设计必须以创造优美的绿色自然环境为基本任务,并根据公园类型确定其特有的内容。 第条综合性公园的内容应包括多种文化娱乐设施、儿童游戏场和安静休憩区,也可设游戏型体育设施。在已有动物园的城市,其综合性公园内不宜设大型或猛兽类动物展区。全园面积不宜小于 10hm2。 第条儿童公园应有儿童科普教育内容和游戏设施,全园面积宜大于 2hm2。 第条动物园应有适合动物生活的环境;游人参观、休息、科普的设施;安全、卫生隔离的设施和绿带;饲料加工场以及兽医院。检疫站、隔离场和饲料基地不宜设在园内。全园面积宜大于 20hm2。 专类动物园应以展出具有地区或类型特点的动物为主要内容。全园面积宜在 520hm2 之间。 第条植物园应创造适于多种植物生长的立地环境,应有体现本园特点的科普展览区和相应的科研实验区。全园面积宜大于 40hm2。 专类植物园应以展出具有明显特征或重要意义的植物为 主要内容,全园面积宜大于 20hm2。盆景园应以展出各种盆景为主要内容。独立的盆景园面积宜大于 2hm2。 第条风景名胜公园应在保护好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基础上,设置适量游览路、休憩、服务和公用等设施。 第条历史名园修复设计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为保护或参观使用而设置防火设施、值班室、厕所及水电等工程管线,也不得改变文物原状。 第条其他专类公园,应有名副其实的主题内容。全园面积宜大于 2hm2。 第条居住区公园和居住小区游园,必须设置儿童游戏设施,同时应照顾老人的游憩需要。居住区公园陆地面积随居住区人口数量而定,宜在 510hm2 之间。居住小区游园面积宜大于。 第条带状公园,应具有隔离、装饰街道和供短暂休憩的作用。园内应设置简单的休憩设施,植物配置应考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及园外行人、乘车人对公园外貌的观赏效果。 第条街旁游园,应以配置精美的园林植物为主,讲究街景的艺术效果并应设有供短暂休憩的设施。 第三节 园内主要用地比例 第条 公园内部用地比例应根据公园类型和陆地面积确定。其绿化、建筑、园路及铺装场地等用地的比例应符合表的规定。 第条 表中、三项上限与下限之和不足100%,剩余用地应供以下情况使用: 一、一般情况增加绿化用地的面积或设置各种活动用的铺装场地、院落、棚架、花架、假山等构筑物; 二、公园陆地形状或地貌出现特殊情况时园路及铺装场地的增值。 第条 公园内园路及铺装场地用地,可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按表规定值适当增大,但增值不得超过公园总面积的 5%。 一、公园平面长宽比值大于 3; 二、公园面积一半以上的地形坡度超过 50%; 三、水体岸线总长度大于公园周边长度。 篇二:山体公园化绿地设计规范城镇山体公园化绿地 设计规范 Code for the design of mountain park in cities and towns XX-12-28 发布 XX-3-1 实施 贵 州 省 建 设 厅发 布 贵州省地方标准城镇山体公园化绿地设计规范 DBJ5253XX Code for the design of mountain park in cities and towns 主编单位:贵州省风景园林学会 批准部门:贵州省建设厅 实施日期:XX 年 3 月 1 日 XX 年 12 月 贵阳 1 关于发布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城镇山体公园化绿地规划与设计规范 的通知 黔建科标通XX593 号 各市(州、地)建设局、规划局、城管局、园林局,各建筑、规划设计企业,各质量监督站及有关单位: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营造经济适用、环境优美、节能环保的城镇人居环境。我厅组织贵州省风景园林学会等单位编制的地方标准城镇山体公园化绿地规划与设计规范已完成,编号为 DBJ52-53-XX,现予发布,自 XX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我厅负责归口管理和出版发行工作,由贵州省风景园林学会负责具体内容解释。由于目前国家尚无此类绿地设计规范,编制组依据国家、行业的现行相关技术标准,结合我省实际,经过认真总结多年来实践经验,完成了该标准的编制。请各单位在该标准实施过程中,将修改意见和建议反馈至省建设厅标准处。 贵 州 省 建 设 厅 二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2 前 言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营造经济适用、环境优美、节能环保的城镇人居环境。结合我省实际,合理利用城镇内山体林地,将其建设成为城镇山体公园化绿地,发挥山体林地在城镇中改善生态和游憩功能的作用。 根据城乡规划法 、 城市绿化条例 、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 、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现行有关标准规定,为更好地实施贵州省绿化条例 、 贵州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 ,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1 总则;2 术语;3 基本原则;4 总体设计;5 单项设计;6 用词说明;7 条文说明;8 山体公园化绿地设计可参考的标准规范。 本标准由贵州省建设厅归口管理,由贵州省风景园林学会负责标准条文解释。 本标准主编单位:贵州省风景园林学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 剑 苟银敏 胡玉琛 郭 婧 王建国 徐 静 吴纪华 代明仲 孙 黔 吕 徐张柔然 3 目 次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原则?(5) 4.总体设计?(6) 基本内容?(6) 一般规定?(6) 现状分析?(7) 环境容量与游人规模?(8) 布局?(8) 用地比例?(9) 竖向规划?(9) 5.单项设计?(10) 基本规定?(10) 地形设计?(10) 种植设计?(11) 园路设计?(12) 4 篇三:福建省公园设计导则福建省公园设计技术导则 (征求意见稿) XX/11/20 福建省公园设计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前言 本导则是根据福建省建设厅闽建科【XX】38 号文印发福建省建设厅 XX 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通知的要求,由福建省风景园林学会、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农林大学等单位共同编制。 本导则参考公园设计规范 (CJJ48-92) 、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GB50420-XX) 、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XX)及其它有关规范和标准,并参考国外相关文献资料,结合本省的地域特点及公园建设发展情况进行编制,以促进本省的公园规划设计和建设。本导则共十一章,主要内容有:总则、基本要求、公园设计要素分类、地形与山水、园路及铺装、建构筑物、种植设计、园林小品、市政设施、防灾避险和公园设计程序。 主要起草人:王文奎,陈钟,杨葳,许贤书,吴鑫森,彭顺良,林大地,林毅。 目 录 前言 .1 1. 2. 总 则 . 4 基本要求 . 5 3. 4. 公园类型及规模 . 5 公园用地 . 7 公园游人容量 8 总体布局 . 9 公园主要用地指标 11 常规设施 14 现状处理 16 公园设计要素分类 . 16 地形与山水 . 16 地形设计 16 假山与置石设计 18 水体设计 19 园路 24 铺装及特殊场地 26 园路及铺装的材料选择 28 5. 园路及铺装场地 . 24 6. 建构筑物 .30 园林建筑 30 园桥和木栈道 32 膜结构 33 一般规定 34 游人集中场所 39 动物园和植物园展览区 39 滨水地带 41 山体绿化 41 古树名木的保护 41 7. 种植设计 .34 8. 9. 园林小品 .42 市政设施 .45 电气设计 45 给排水设计 46 10. 防灾避险 .47 11. 公园设计程序 . 51 附录一 福建省植被区划图 . 53 附录二 福建省公园绿化植物选择 . 54 附录三 本导则用词说明 . 62 1. 总 则 为了更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适应城市公园全面发展的形势,迅速提升本省城市公园设计和建设水平,特制定本导则。目的旨在指导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技术人员正确掌握城市公园设计的理念、原则和方法,以设计和建设生态、经济、安全的,具有游憩、防灾避险功能和景观艺术俱佳的城市公园。 本导则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和修复的城市公园绿地的设计,各类附属绿地的设计可以参照使用。 本导则遵循国内现行的公园设计规范 (CJJ48-92) 、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GB50420-XX) 、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XX) 、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城市绿化条例及其它有关法规,并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编制,具有适用性和指导性。 本导则的术语应按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XX)执行。 公园设计的指导思想:根据福建省“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以建设生态省与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积极保护和利用各地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和人文资源,实现城市公园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 公园设计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建设部门确定的公园用地范围、公园性质、功能要求和国家其它相关法规的规定,编制完成以供公园进行建设的完整设计文件。 公园设计的基本原则: 生态性和可持续性原则:以原有生态为基础,把生态功能置于首位,自然 生态与人工景观有机结合,形成多样化、多元素的公园格局;保持和利用原有基地内地形、水体、植被、矿物等各种资源,避免在建设过程中造成大的破坏;或在破坏过程中加以恢复,确保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和社会性原则:尊重人的使用需求,在设计中考虑不同人群的功能需求,塑造人性化、具有文化内涵的城市公园;通过美化生活环境,倡导公众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体现城市和社会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 系统性和整体性原则:公园应与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协调,合理设置出入口,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