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肌学 myology1. 平滑肌主要构成内脏和血管的壁;2. 心肌则构成心壁;两者都不随人的意志收缩,故称 不随意肌 involuntary muscle 。3. 骨骼肌分布于头、颈、躯干和四肢,通常附着于骨,随人的意志收缩,又称 随意肌 voluntary muscle 。一、总论(一)人体肌的分类:根据肌 组织构造 和 功能 的不同,分为三类 : 平滑肌 心肌 骨骼肌骨骼肌 skeletal muscle 心肌 myocardium 平滑肌 smooth muscle (二)骨骼肌 skeletal muscle的形态分为: 长肌 long muscle 短肌 short muscle 阔肌myoides 轮匝肌orbicular muscle (三)骨骼肌 skeletal muscle的构造每块骨骼肌都由两部分构成 : 肌腹 muscle belly 肌腱 tendon1. 肌腹主要由 肌纤维 组成,色 红 、柔软而有 收缩能力。2. 肌腱主要由 腱纤维 构成,色 白 、强韧而 无收缩能力,位于肌腹的两端。阔肌的肌腱称 腱膜 aponeurosis 。腱膜aponeurosis (四)骨骼肌的起止和作用1. 肌一般都以两端附着于骨,中间跨过一个或几个关节。2. 肌收缩时,通常一骨的位置相对固定,另一骨的位置相对移动。3. 肌在固定骨上的附着点,称 定点定点 fixed-point或 起点 starting point ;在移动骨上的附着点,称 动点 或 止点 insertion。起点和止点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互换 。(五)骨骼肌 skeletal muscle的辅助装置 筋膜 fascia 滑膜囊 synovial bursa 腱鞘 tendinous sheath等 这些结构有保护和辅助肌活动的作用。1. 筋膜 fascia 位于肌的表面,分为浅筋膜和深筋膜两种。1)浅筋膜 superficial fascia:位于皮下,又称皮下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内含有脂肪、浅静脉、皮神经以及浅淋巴结和淋巴管等。2)深筋膜 deep fascia:位于浅筋膜深面,又称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深筋膜包被血管和神经,形成 筋膜鞘 aponeurosis of investment 。四肢的深筋膜,伸入肌群之间与骨相连,分隔肌束,称 肌间隔 。二、各论(一)躯干肌 背肌 muscles of back 胸肌 muscles of thorax 腹肌 muscles of abdomen 膈 diaphragm1. 背肌浅群深群 竖脊肌 erector spinae斜方肌 trapezius背阔肌 latissimus dorsi1)斜方肌 trapezius位置: 项部和背上部的浅层。止点: 锁骨外侧端、肩峰和肩胛冈。起点 :枕外隆凸、项韧带及全部胸椎棘突。2)背阔肌 latissimus dorsi位置 :背下部及胸的后外侧。止点: 肌束向外上集中止于肱骨小结节下方的骨嵴(肱骨小结节嵴)。作用: 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后伸。当上肢上举被固定时,可引体向上。斜方肌trapezius背阔肌latissimus dorsi作用: 全肌收缩牵引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肌束可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可使肩胛骨下降。起点 :以腱膜起于下六个胸椎、全部腰椎的棘突、骶正中棘和髂骨后面。3)竖脊肌 erector spinae位置 :纵列于躯干的背面,脊柱两侧的沟内。作用: 使脊柱后伸和仰头。竖脊肌erector spinae2. 胸肌 muscles of thorax 胸肌可分为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 1) 胸上肢肌胸大肌 pectoralis major位置: 覆盖胸廓前壁的大部,呈扇形。作用: 使肱骨内收、旋内。如上肢固定可上提躯干,也可上提肋以助吸气。胸大肌 pectoralis major止点: 肱骨大结节下方的骨嵴(肱骨大结节嵴)。起点: 锁骨内侧半、胸骨和第 1-6肋软骨等处。( 2)胸固有肌肋间外肌 intercostales externi: 位于各肋间隙的浅层,能提肋助吸气。肋间内肌 intercostales interni: 位于肋间内肌的深面,可降肋助呼气。 肋间外肌intercostales externi肋间内肌intercostales interni3. 膈 diaphragm位置: 胸腹腔之间,成为胸腔的底和腹腔的顶。呈穹隆状,隆凸向上。起、止点: 起自胸廓下口内面及腰椎前面,各部肌束向中央集中移行于中心腱。中心腱 central tendon三个裂孔:主动脉裂孔 aortic hiatus: T12, 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食管裂孔 esophageal hiatus: T10,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腔静脉孔 vena caval foramen: T8, 通过下腔静脉。作用: 主要的呼吸肌。与腹肌同时收缩,增加腹压,协助呕吐、分娩、排便。主动脉裂孔aortic hiatus名称 位置 内容主 动 脉裂孔脊柱前方 T12主 动 脉胸 导 管食管裂孔偏左T10食管、迷走神经腔静脉孔中心腱偏右 T8下腔静脉4. 腹肌muscles of abdomen后群前外侧群 腹横肌 transversus abdominis 腹直肌 rectus abdominis 腹外斜肌 obliquus externus abdominis 腹内斜肌 obliquus internus abdominis腹肌应掌握的内容:( 1)肌的名称 ( 2)肌的位置和层次( 3)肌的纤维方向 ( 4)肌的作用( 5)腹股沟管 inguinal canal的位置和通过内容( 6)腹直肌鞘 sheath of rectus abdominis、腹白线 linea alba、脐环 umbilical ring的定义 腹直肌 rectus abdominis1)位置形态: 正中线的两旁,包裹在腹直肌鞘中2)肌纤维方向 :垂直 腹外斜肌 obliquus externus abdominis1)位置层次: 腹前外侧的浅层。2) 肌纤维方向 :外上至内下。3)腹股沟韧带 inguinal ligment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形成 腹股沟韧带。4)在耻骨结节外上方,腹外斜肌腱膜形成一小三角形裂隙,称为 腹股沟管浅环 superficial inguinal ring (皮下环) 。 腹内斜肌 obliquus internus abdominis1)位置 腹外斜肌深面。 2) 方向 :大部分肌束向内上方。 腹横肌 transversus abdominis1)位置 :腹内斜肌深面。 2) 方向 :由外横行向内。腹前外侧群肌的作用 :a:保护腹腔脏器;b:增加腹压协助排便、分娩和呕吐;c:可使脊柱前屈、侧屈和旋转等。腹直肌 rectus abdominis腹外斜肌obliquus externus abdominis腹横机transversus abdominis腹内斜肌obliquus internus abdominis起点腹股沟管 inguinal canal:( 1)位置 :腹前外侧壁的下部,由外上斜向内下方,在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长约 4.5cm。 (2) 管的内口和外口 :管的内口称腹股沟管深环 (又称腹环 ),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 1.5cm处;管的外口为腹股沟管浅环 (又称皮下环 )。( 3)通过内容 :男性有精索通过,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腹直肌鞘 sheath of rectus abdominis:包裹腹直肌。a: 前层: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b: 后层:腹内斜肌腱膜后层与腹横肌腱膜。c: 脐下 4 5cm以下,缺乏鞘的后层,腹直肌后面直接与腹横筋膜相贴,下缘呈凸向上的弓形,称 弓状线 arcuate line(半环线)。白线 linea alba: 两侧三层腹壁阔肌腱膜的纤维在正中线交织而成,其上方起自剑突,下抵耻骨联合,中间为 脐环 umbilical ring 腹外斜肌 obliquus externus abdominis腹外斜肌腱膜aponeurosis of obliquus externus abdominis腹内斜肌腱膜 aponeurosis of obliquus internus abdominis腹横肌腱膜 aponeurosis of transversus abdominis弓状线以上 腹直肌 rectus abdominis2)起、止点: 起自耻骨联合与耻骨结节之间,肌束向上止于胸骨剑突及其附近肋软骨的前面。4)肌纤维方向 :垂直1)位置形态: 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居腹直肌鞘中,为上宽下窄的带形肌。3) 肌的全长被 3 4条横行的 腱划 tendinous intersection分成多个肌腹,腱划由结缔组织构成,与腹直肌鞘的前层紧密结合。 腹外斜肌 obliquus externus abdominis1)位置层次: 位于腹前外侧的浅层。2) 肌纤维的主要方向 :由外上至内下。3) 腱膜形成的特殊结构 a: 腱膜向内侧参与腹直肌鞘前壁的构成;b: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形成 腹股沟韧带 inguinal ligment;c:在耻骨结节外上方,腱膜形成一小三角形裂隙,称为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3)腹内斜肌 obliquus internus abdominis1)位置层次 :位于腹外斜肌深面。2) 肌纤维的主要方向 :大部分肌束向内上方,下部肌束向内下方。3) 形成的特殊结构:a:腹内斜肌腱膜参与形成腹直肌鞘前、后层的构成。b:腱膜下内侧部与腹横肌腱膜形成联合腱 conjoint ten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亲情包保方案(3篇)
- 小区杂物堆积整治方案(3篇)
- 酒店计件提成激励方案(3篇)
- 泥土营养调查方案(3篇)
- 国企房屋处置方案(3篇)
- 网络讲解核心要素与方法
- 突触功能分化-洞察及研究
- 绿色生产人力策略-洞察及研究
- 高职院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范本
- 手卫生培训标准与实施规范
- 中药饮片标签管理规定
- 神经康复学教案
- 室内安装标识标牌施工方案
- 防火门、防火卷帘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职业技术学院《智慧养老照护技术》课程标准
- JGJ64-2017饮食建筑设计标准(首发)
- 临床血常规检验中质量控制
- 日喀则市重点中学2024年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方法(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 CNAS 22-2021)
- 如何预防和治疗肾结石
- 电子电工实训报告-大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