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卫生事业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_第1页
县卫生事业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_第2页
县卫生事业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_第3页
县卫生事业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_第4页
县卫生事业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卫生事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解放前,*县俗称:“小夷方” ,是疫瘴流行之地。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高度重视卫生工作,1951 年 1 月接管了仅有3 人的*卫生院,从此*卫生事业蓬勃发展起来,1952 年设立县卫生科,1966 年改为卫生局,主抓全县卫生工作,1956 年成立了县卫生防疫站,1963 年成立了县妇幼保健院。在上世纪 50 年代建立了龙潭、平坡、脉地、太平四所乡镇卫生院,60年代建立了富恒、顺濞(小村) 、瓦厂、双涧(桃园) 、鸡街五所卫生院,70 年代初又建立了上街、河西两所卫生院。到彝县成立之时,全县已基本建立了医疗卫生防疫框架,全县医疗卫生人员为防治流行病、地方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作出了贡献。1982 年县人民医院被评为全国卫生先进单位,1984 年漾濞被卫生部评为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先进县,得到中央血防办公室的表彰。1985 年,全县卫生机构 15 个,其中:局机关1 个,县级 3 个,乡镇卫生院 11 个,全县卫生业务总收入 67.5 万元,房屋 65.9 万元,设备 47.6万元,床位 214 张,人员 237 人。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医疗设备不多,房屋简陋,主要靠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老三件看病,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的需要。*彝族自治县成立以来的二十年,是卫生工作最快的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里历届县委政府始终把卫生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立足发展,深化改革,狠抓卫生工作,使卫生事业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县人民医院不断壮大,发展迅速,现占地面积11906.89m2,建筑面积 9489m2,业务用房面积5827m2,尤其是总投资 300 多万元的国债项目,住院大楼竣工投入使用,提升了综合医院的服务水平。楼内有电梯、呼叫系统、护士站、病房电话等设施。设有普通病房、标准间、温馨病房、多数病房面对面,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庭院经多年的绿化,院内绿树成荫,一年四季均有不同的鲜花盛开,优良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使来诊的病员倍感亲切、温馨。医院现核定床位 110 张,有一支高级职称 5人,中级职称 32 人,初级职称 57 人的高素质的医疗队伍,设有全面诊疗的十七个科室,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既能治疗常见病、多发病,还能治疗疑难杂症,一直保持着外科强项。现能开展:脊柱外科、整形外科、口腔正畸、断指再植,门脉高压断流、脱落细胞学检查、微波治疗扁桃体炎、白内障摘除、胃大部切除、肝叶切除、肠梗阻畅套叠、胆囊摘除、阑尾、疝气、泌尿结石、前列腺、宫外孕、新式剖宫产、体表肿瘤摘除等手术。财务电脑管理,实行收费公示制和诊疗费用清单制。医院后勤进行社会化改革,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服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绩斐然。地氟病、血吸虫病基本消灭,地甲病疫情显著下降,麻风病、克山病得到有效控制,鼠疫、霍乱、 “非典”等烈性传染病防治扎实有效,爱国卫生深入开展,县城灭鼠达标,计划免疫规范运转成绩显著。传染病发病率大幅下降,人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1991 年底综合检验楼竣工,设施逐步配齐、配强。疾控队伍发展壮大。妇幼保健门诊大楼昂首耸立,基础全面提升,业务迅速发展。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明显下降。妇幼健康显著改善,人口素质不断提高。1989 年成立了*彝族自治县中医院、发展了祖国医学。填补我县无中医院的空白。随着形势发展,建立了卫生监督所,加大了卫生执法检查力度,为全县人民的医疗安全、健康保证方面发挥了保障作用。农村卫生工作不断加强。彝县成立后,各乡镇卫生院起伏跌宕,为加快发展积累了经验,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92 年后乡镇卫生院下放地方政府管理,虽走过一段坎坷之路,但在国家、省、州、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仍取得可喜的成绩,房屋不断更新,先进的医疗设备得到配备,医务人员素质不断提高,现在多数卫生院有了 B 超,X 光机,心电图机、显微镜、氧气瓶等医疗设备,可开展下腹部外科手术。鸡街、顺濞、河西、双涧等卫生院配备牙科综合治疗椅,开展了口腔专科业务。XX 年乡镇卫生院收归卫生局管理后,发展势头愈加显现。目前我县医疗技术最强的是鸡街乡卫生院,单位建筑面积 1217.07m2,拥有 200mA 双床双管 X 光机,十二孔无影灯、高频电刀、心电监护仪、B 超以及相应的手术器械设备,能开展胆囊切除、肝叶修复,腹膜外筋膜内子宫全切术高难度手术和骨科手术,做到了中型手术不出乡。房屋建设最好的是河西卫生院,做到了院庭绿化美化。XX年乡镇卫生院业务总收入 194.42 万元。房层487.90 万元(砖混结构达 7843.29m2) ,设备11.25 万元,在 1985 年乡卫生院业务总收入 71.09万元;房屋 17.00 万元(土木结构) ;设备 20.5 万元的基础上,分别增加了 2.7 倍、28.7 倍、5.5 倍。床位虽从 85 年的 144 张下降至 106 张,但整合了卫生资源,提高了病床使用率。特别我县三级卫生网络的建成,进一步提高了我县卫生工作对农村的服务面。初步解决了我县农村看病难的问题。到 XX 年我县有 17 个医疗卫生单位,县级 5 个,乡镇 11 个,卫生局机关 1 个,卫生人员 238 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208 人。全县设病床 250 张,固定资产总额 1846 万元,房屋面积 23291.24m2。全县国家医疗机构业务总收入为 800 万元,医疗设备463 万元,分别比 85 年增 12 倍和 9.7 倍。设 66个村卫生室,现有村医 138 人。私营诊所 30 家,其中乡镇有 7 家,建立了以国家投入为主体,个人私营补充的医疗卫生防疫体系。针对新时期流行病的特点,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机构。启动了新一轮结核病防治项目,开展了食品安全、艾滋病防治、 “120”急救、巡回医疗、社区服务、红十字会、乡镇区域药品同价等工作。县医院传染科大楼、县疾控检验大楼,正加紧施工,在 10 月 1 日前投入使用。回首二十年,彝县卫生事业蓬勃发展,房屋由土木结构到钢筋混凝土,看病从问病吃药到科学检测,从翻山越岭求医到就近就诊,医疗网络不断健全,医疗项目不断拓展,医疗环境不断优化,医疗技术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改善。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据统计漾濞的人均寿命从解放初期的 45 周年岁增至 66 周岁。现在70 岁的老人多见,80 岁不稀奇,90 岁可见,100岁才稀奇,而且漾濞已有百岁老人。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借西部大开发和中央对农村卫生工作加大投入的契机,我县县医院的门诊大楼、妇幼保健院的住院部大楼、县疾控中心的艾滋病防治大楼,县卫生监督所的办公大楼,11 个乡镇卫生院基本建设,要争取立项实施。贫特困村卫生室建设要争取由国家投资,为提升卫生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再立新功,为全面提高全县人民的健康水平,推进小康进程再谱新篇。解放前,*县俗称:“小夷方” ,是疫瘴流行之地。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高度重视卫生工作,1951 年 1 月接管了仅有3 人的*卫生院,从此*卫生事业蓬勃发展起来,1952 年设立县卫生科,1966 年改为卫生局,主抓全县卫生工作,1956 年成立了县卫生防疫站,1963 年成立了县妇幼保健院。在上世纪 50 年代建立了龙潭、平坡、脉地、太平四所乡镇卫生院,60年代建立了富恒、顺濞(小村) 、瓦厂、双涧(桃园) 、鸡街五所卫生院,70 年代初又建立了上街、河西两所卫生院。到彝县成立之时,全县已基本建立了医疗卫生防疫框架,全县医疗卫生人员为防治流行病、地方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作出了贡献。1982 年县人民医院被评为全国卫生先进单位,1984 年漾濞被卫生部评为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先进县,得到中央血防办公室的表彰。1985 年,全县卫生机构 15 个,其中:局机关1 个,县级 3 个,乡镇卫生院 11 个,全县卫生业务总收入 67.5 万元,房屋 65.9 万元,设备 47.6万元,床位 214 张,人员 237 人。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医疗设备不多,房屋简陋,主要靠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老三件看病,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的需要。*彝族自治县成立以来的二十年,是卫生工作最快的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里历届县委政府始终把卫生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立足发展,深化改革,狠抓卫生工作,使卫生事业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县人民医院不断壮大,发展迅速,现占地面积11906.89m2,建筑面积 9489m2,业务用房面积5827m2,尤其是总投资 300 多万元的国债项目,住院大楼竣工投入使用,提升了综合医院的服务水平。楼内有电梯、呼叫系统、护士站、病房电话等设施。设有普通病房、标准间、温馨病房、多数病房面对面,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庭院经多年的绿化,院内绿树成荫,一年四季均有不同的鲜花盛开,优良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使来诊的病员倍感亲切、温馨。医院现核定床位 110 张,有一支高级职称 5人,中级职称 32 人,初级职称 57 人的高素质的医疗队伍,设有全面诊疗的十七个科室,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既能治疗常见病、多发病,还能治疗疑难杂症,一直保持着外科强项。现能开展:脊柱外科、整形外科、口腔正畸、断指再植,门脉高压断流、脱落细胞学检查、微波治疗扁桃体炎、白内障摘除、胃大部切除、肝叶切除、肠梗阻畅套叠、胆囊摘除、阑尾、疝气、泌尿结石、前列腺、宫外孕、新式剖宫产、体表肿瘤摘除等手术。财务电脑管理,实行收费公示制和诊疗费用清单制。医院后勤进行社会化改革,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服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绩斐然。地氟病、血吸虫病基本消灭,地甲病疫情显著下降,麻风病、克山病得到有效控制,鼠疫、霍乱、 “非典”等烈性传染病防治扎实有效,爱国卫生深入开展,县城灭鼠达标,计划免疫规范运转成绩显著。传染病发病率大幅下降,人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1991 年底综合检验楼竣工,设施逐步配齐、配强。疾控队伍发展壮大。妇幼保健门诊大楼昂首耸立,基础全面提升,业务迅速发展。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明显下降。妇幼健康显著改善,人口素质不断提高。1989 年成立了*彝族自治县中医院、发展了祖国医学。填补我县无中医院的空白。随着形势发展,建立了卫生监督所,加大了卫生执法检查力度,为全县人民的医疗安全、健康保证方面发挥了保障作用。农村卫生工作不断加强。彝县成立后,各乡镇卫生院起伏跌宕,为加快发展积累了经验,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92 年后乡镇卫生院下放地方政府管理,虽走过一段坎坷之路,但在国家、省、州、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仍取得可喜的成绩,房屋不断更新,先进的医疗设备得到配备,医务人员素质不断提高,现在多数卫生院有了 B 超,X 光机,心电图机、显微镜、氧气瓶等医疗设备,可开展下腹部外科手术。鸡街、顺濞、河西、双涧等卫生院配备牙科综合治疗椅,开展了口腔专科业务。XX 年乡镇卫生院收归卫生局管理后,发展势头愈加显现。目前我县医疗技术最强的是鸡街乡卫生院,单位建筑面积 1217.07m2,拥有 200mA 双床双管 X 光机,十二孔无影灯、高频电刀、心电监护仪、B 超以及相应的手术器械设备,能开展胆囊切除、肝叶修复,腹膜外筋膜内子宫全切术高难度手术和骨科手术,做到了中型手术不出乡。房屋建设最好的是河西卫生院,做到了院庭绿化美化。XX年乡镇卫生院业务总收入 194.42 万元。房层487.90 万元(砖混结构达 7843.29m2) ,设备11.25 万元,在 1985 年乡卫生院业务总收入 71.09万元;房屋 17.00 万元(土木结构) ;设备 20.5 万元的基础上,分别增加了 2.7 倍、28.7 倍、5.5 倍。床位虽从 85 年的 144 张下降至 106 张,但整合了卫生资源,提高了病床使用率。特别我县三级卫生网络的建成,进一步提高了我县卫生工作对农村的服务面。初步解决了我县农村看病难的问题。到 XX 年我县有 17 个医疗卫生单位,县级 5 个,乡镇 11 个,卫生局机关 1 个,卫生人员 238 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208 人。全县设病床 250 张,固定资产总额 1846 万元,房屋面积 23291.24m2。全县国家医疗机构业务总收入为 800 万元,医疗设备463 万元,分别比 85 年增 12 倍和 9.7 倍。设 66个村卫生室,现有村医 138 人。私营诊所 30 家,其中乡镇有 7 家,建立了以国家投入为主体,个人私营补充的医疗卫生防疫体系。针对新时期流行病的特点,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机构。启动了新一轮结核病防治项目,开展了食品安全、艾滋病防治、 “120”急救、巡回医疗、社区服务、红十字会、乡镇区域药品同价等工作。县医院传染科大楼、县疾控检验大楼,正加紧施工,在 10 月 1 日前投入使用。回首二十年,彝县卫生事业蓬勃发展,房屋由土木结构到钢筋混凝土,看病从问病吃药到科学检测,从翻山越岭求医到就近就诊,医疗网络不断健全,医疗项目不断拓展,医疗环境不断优化,医疗技术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改善。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据统计漾濞的人均寿命从解放初期的 45 周年岁增至 66 周岁。现在70 岁的老人多见,80 岁不稀奇,90 岁可见,100岁才稀奇,而且漾濞已有百岁老人。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借西部大开发和中央对农村卫生工作加大投入的契机,我县县医院的门诊大楼、妇幼保健院的住院部大楼、县疾控中心的艾滋病防治大楼,县卫生监督所的办公大楼,11 个乡镇卫生院基本建设,要争取立项实施。贫特困村卫生室建设要争取由国家投资,为提升卫生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再立新功,为全面提高全县人民的健康水平,推进小康进程再谱新篇。解放前,*县俗称:“小夷方” ,是疫瘴流行之地。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高度重视卫生工作,1951 年 1 月接管了仅有3 人的*卫生院,从此*卫生事业蓬勃发展起来,1952 年设立县卫生科,1966 年改为卫生局,主抓全县卫生工作,1956 年成立了县卫生防疫站,1963 年成立了县妇幼保健院。在上世纪 50 年代建立了龙潭、平坡、脉地、太平四所乡镇卫生院,60年代建立了富恒、顺濞(小村) 、瓦厂、双涧(桃园) 、鸡街五所卫生院,70 年代初又建立了上街、河西两所卫生院。到彝县成立之时,全县已基本建立了医疗卫生防疫框架,全县医疗卫生人员为防治流行病、地方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作出了贡献。1982 年县人民医院被评为全国卫生先进单位,1984 年漾濞被卫生部评为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先进县,得到中央血防办公室的表彰。1985 年,全县卫生机构 15 个,其中:局机关1 个,县级 3 个,乡镇卫生院 11 个,全县卫生业务总收入 67.5 万元,房屋 65.9 万元,设备 47.6万元,床位 214 张,人员 237 人。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医疗设备不多,房屋简陋,主要靠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老三件看病,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的需要。*彝族自治县成立以来的二十年,是卫生工作最快的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里历届县委政府始终把卫生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立足发展,深化改革,狠抓卫生工作,使卫生事业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县人民医院不断壮大,发展迅速,现占地面积11906.89m2,建筑面积 9489m2,业务用房面积5827m2,尤其是总投资 300 多万元的国债项目,住院大楼竣工投入使用,提升了综合医院的服务水平。楼内有电梯、呼叫系统、护士站、病房电话等设施。设有普通病房、标准间、温馨病房、多数病房面对面,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庭院经多年的绿化,院内绿树成荫,一年四季均有不同的鲜花盛开,优良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使来诊的病员倍感亲切、温馨。医院现核定床位 110 张,有一支高级职称 5人,中级职称 32 人,初级职称 57 人的高素质的医疗队伍,设有全面诊疗的十七个科室,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既能治疗常见病、多发病,还能治疗疑难杂症,一直保持着外科强项。现能开展:脊柱外科、整形外科、口腔正畸、断指再植,门脉高压断流、脱落细胞学检查、微波治疗扁桃体炎、白内障摘除、胃大部切除、肝叶切除、肠梗阻畅套叠、胆囊摘除、阑尾、疝气、泌尿结石、前列腺、宫外孕、新式剖宫产、体表肿瘤摘除等手术。财务电脑管理,实行收费公示制和诊疗费用清单制。医院后勤进行社会化改革,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服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绩斐然。地氟病、血吸虫病基本消灭,地甲病疫情显著下降,麻风病、克山病得到有效控制,鼠疫、霍乱、 “非典”等烈性传染病防治扎实有效,爱国卫生深入开展,县城灭鼠达标,计划免疫规范运转成绩显著。传染病发病率大幅下降,人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1991 年底综合检验楼竣工,设施逐步配齐、配强。疾控队伍发展壮大。妇幼保健门诊大楼昂首耸立,基础全面提升,业务迅速发展。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明显下降。妇幼健康显著改善,人口素质不断提高。1989 年成立了*彝族自治县中医院、发展了祖国医学。填补我县无中医院的空白。随着形势发展,建立了卫生监督所,加大了卫生执法检查力度,为全县人民的医疗安全、健康保证方面发挥了保障作用。农村卫生工作不断加强。彝县成立后,各乡镇卫生院起伏跌宕,为加快发展积累了经验,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92 年后乡镇卫生院下放地方政府管理,虽走过一段坎坷之路,但在国家、省、州、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仍取得可喜的成绩,房屋不断更新,先进的医疗设备得到配备,医务人员素质不断提高,现在多数卫生院有了 B 超,X 光机,心电图机、显微镜、氧气瓶等医疗设备,可开展下腹部外科手术。鸡街、顺濞、河西、双涧等卫生院配备牙科综合治疗椅,开展了口腔专科业务。XX 年乡镇卫生院收归卫生局管理后,发展势头愈加显现。目前我县医疗技术最强的是鸡街乡卫生院,单位建筑面积 1217.07m2,拥有 200mA 双床双管 X 光机,十二孔无影灯、高频电刀、心电监护仪、B 超以及相应的手术器械设备,能开展胆囊切除、肝叶修复,腹膜外筋膜内子宫全切术高难度手术和骨科手术,做到了中型手术不出乡。房屋建设最好的是河西卫生院,做到了院庭绿化美化。XX年乡镇卫生院业务总收入 194.42 万元。房层487.90 万元(砖混结构达 7843.29m2) ,设备11.25 万元,在 1985 年乡卫生院业务总收入 71.09万元;房屋 17.00 万元(土木结构) ;设备 20.5 万元的基础上,分别增加了 2.7 倍、28.7 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