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邓稼先学案学习目标 一、学习本文精心剪裁,巧妙布局,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特点。二、学习邓稼先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预 读(看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 )一、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比比谁知道的多。杨振宁,美籍华裔 学家,曾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 1957 年 物理学奖。他与邓稼先很小就一同玩耍,结下深厚的友情。成人以后,虽一个在中国,一个在美国,但对祖国的感情这一共同点把他们紧紧联在一起。本文即是邓稼先逝世后,杨振宁追忆他的一篇 散文。 二、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1.给加粗的字注音:鲜为人知( ) 任人宰割( ) 大厦( )至死不懈( ) 鞠躬尽瘁( ) 孕育( )2.解释下列词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三、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思 悟(相信自己,我能行!)一、 你认为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2二、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三、文中第五部分中引用吊古战场文的用意是什么?同时该部分中还引用“五四”时期的一首歌,其用意又是什么?四、找出文中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并赏析其作用。知识链接:1.关于“两弹一星” 1999 年 9 月 18 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 23 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 邓稼先,1924 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1945 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 1947 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 26 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 年 8 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 10 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3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3关于杨振宁 1922 年 9 月 22 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 195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说与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学案【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锲而不舍、兀兀穷年”等成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2、了解臧克家、闻一多。深层体会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3、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学习重点:深层体会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学习难点: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1)臧克家(1905-2004) ,他是对我国新诗做出了卓越贡献的著名,创作生涯长达 80年之久。成果之丰,影响之大,被人为是“一部足以现身说法的活生生的中国新诗史” 。人们比较熟悉的是他为纪念鲁迅先生而写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如今,这句诗已经成为送给诗人自己最好的挽歌。2)闻一多先生 (18991946)著名、 、 。1923 年出版第一部诗集,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 年出版第二部诗集 ,表现出深沉的爱国激情。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诗人:新诗集 (1923) 、 (1928)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 1925 年 3 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 ,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4学者:1932 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 、 、 、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 、 诗经 、 庄子 、 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 ) ,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民主战士: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3 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 年 7 月 15 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2. 给加点字注音(1)生字词。地壳() 仰之弥( )高 兀兀()穷年 校( )补 锲()而不舍 沥()尽心血 赫( )然 炯炯( )目光 群蚁排衙( ) 函( )寄 目不窥( )园 迥( )乎不同 漂( )白 警报迭( )起 气冲斗( )牛(2)解词。目不窥园:诗兴不作:一反既往:衰微:赫然:潜心贯注:慷慨淋漓:二、初读感知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52.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3.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三、研读品味默读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1.闻一多前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做”了再“说” 、 “做”了也不 “说” ,为了表现这一特点,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来证明?2.作者选取的这三件事,选择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有什么不同?3.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 4.从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四、合作研讨,品读赏析下列语句。“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 6“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等。“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 “1930 年到 1932 年, “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 漂白了的四壁 。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五、迁移拓展从古至今我国有很多像闻一多先生一样的文人,用自己的言行实践着自己的理想。请说出一两句表达他们理想追求的诗,并简要说说他们的事迹。7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陶渊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六、学后反思回忆鲁迅先生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感受鲁迅先生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2.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3.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学习重点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学习难点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知识链接1.创作背景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 ”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会朽的腐草。 ”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作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许多名篇佳作。在零零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典范,是敬献于鲁迅墓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环。8由于作者萧红是鲁迅先生的学生,跟回忆对象鲁迅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2.关于萧红原 名 张 遒 ( qi)莹 , “萧 红 ”是 她 发 表 生 死 场 时 使 用 的 笔 名 , 另 有 悄 吟 , 玲 玲 ,田 娣 等 笔 名 。 被 誉 为 “30 年 代 的 文 学 洛 神 ”, 也 曾被鲁迅誉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主要作品有:生死场 、 马伯乐 、 呼兰河传 、 小城三月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1.阅读“知识链接” ,勾画出重点内容并识记。2.标出文中其它你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 (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并掌握,默写在下面)3.看清字形给加点字注音。调羹( ) 草率( ) 舀( ) 揩( )咳嗽( ) 校对( ) 阖( ) 碟( )4.鲁迅,原名 ,又名周樟寿,字豫才。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家、 家、 家、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第一篇白话小说 ,小说集 、 ;散文集 原名旧事重提 ) ;散文诗集 ;杂文集 、 等。5.文中的鲁迅给你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6.本文作者选取了哪些生活片断来描写鲁迅先生?(至少写出六个)92、合作探究1.其中上面所写的哪个生活片段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从中能看出鲁迅的什么性格特征?(结合细节进行分析)2.有人说这篇回忆鲁迅的“琐记”是流水帐,你如何认为?3.提起鲁迅,我们总会觉得他是一位大文豪,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但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请谈谈你的体会。(可从他对待亲人、朋友等方面的态度来考虑)3、展示交流 (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4、拓展提升1.请以“鲁迅先生,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2.结合课文内容及自己对鲁迅的了解,补充对联: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 下联: 回忆鲁迅先生学案答案自主学习101.2.略3.看清字形给加点字注音gng shui yo kisou jio h di4.周树人 文学 思想 革命 狂人日记 彷徨 呐喊 朝花夕拾 野草坟 热风5.和蔼可亲、平易近人6.(1)笑声明朗(2)走路轻捷(3)待客饮食(4)调侃玩笑(5)读青年来信(6)处理校样(7)看电影(8)鲁迅休息(9)吃鱼丸(10)包书(11)拼命工作等。合作探究1.(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笑”“拿不住”“咳嗽”,写鲁迅笑的神态,形象生动。寥寥几笔,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2)“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抓”“扣”“伸”“走”这些动词写出了走路的轻捷,表现出鲁迅做事敏捷果断、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3)“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整整齐齐”“压”写出鲁迅严谨的工作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2.本文用片段的形式组合在一起,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3.读了这篇课文,我对鲁迅先生有了新的认识:他是一个珍惜时间、关爱青年、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人。11拓展提升1.鲁迅先生我想对你说,你是中国文学史上有如灯塔一般的文学家,照亮了中华民族的夜行路;你是以笔为枪的革命家,大刀阔斧地开辟了中华民族的新天地;你是作为中华民族守夜人的思想家,教会了中华儿女要以国之复兴为己任. 2、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 下联:沉着冷静勇以斗争孙权劝学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文言常识,掌握文言字词。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3.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学习重点:1.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等成语。2.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学习难点:1.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2.联系课文、生活,让学生真正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的道理。12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司马光,字( ),号( ),世称涑水先生。北宋( )、史学家、( ),著有。2.字词积累(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卿( ) 涉猎( ) 孰( ) 遂( )(2) 解释加点词 当涂掌事( ) 蒙辞以军中多务( ) 治经为博士邪( ) 但当涉猎( ) 见往事耳( ) 蒙乃使就学( ) 卿今者才略( ) 即更刮目相看( )3.文学常识填空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朝代)(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记载了从到 共1362 年间的史事。4.整体感知13(1)轻声朗读,思考:本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照例子填空。孙权劝学 吕蒙( )学 鲁肃( )学(2)吕蒙的态度有何变化?请从文中找出依据。(3)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用原文回答)(4)你从这篇课文中明白的道理是:二.合作研讨1.孙权又是怎样劝学的?(体会他的语气、神态和心理)2. 孙权劝学,语重心长,循循善诱。吕蒙在他的感召下就学,效果如何?(从鲁肃与吕蒙的“论议”可以看出来) 3.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行动)三.迁移拓展14(1)解释成语并记下意思: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2)谈谈孙权劝学和伤仲永两文内容、写法上的异同。四.学后反思这个故事给你有什么启示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拨。15孙权劝学学案答案一1.君实 迂叟 政治家、文学家 资治通鉴2.(1)qng sh sh su(2)、当官掌权推托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粗略地阅读指历史于是,就现在就3.资治通鉴 北宋 司马光 纪传体通史 战国 五代4.(1)就 赞(2)由 蒙辞以军中多务-不屑 到 蒙乃始就学-愿意去学(3).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4)开卷有益16二1“不可不学!”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小结: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可见鲁肃当时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目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并不是埋怨鲁肃,而是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小结: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语言)173 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三(1) . “吴下阿蒙”即当年在吴县时的阿蒙,或说是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和文才的人。.“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2)孙权劝学和伤仲永两篇文章,从内容上看,都与学习有关,却恰好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年幼不学,毫无所成,从不同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吕蒙接受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有了惊人的长进,使鲁肃不得不“刮目相待”。而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利其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孙权劝学一文,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伤仲永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四读书学习非常重要。(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黄河颂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 2.反复朗诵并理解歌词内容,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183.能正确流利充满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掌握一定朗读技巧,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1.反复朗诵并理解歌词内容,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2.能正确流利充满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掌握一定朗读技巧,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难点:1.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表演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归纳能力、想象力等各种能力。导学过程: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光未然,原名 ,1913 年出生在湖北光华县。1927 年在中学年代就参加革命工作。1935 年创作了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 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 。经 谱曲后风行全国。om2. 字词积累1、读准下列字音。 磅礴( ) ( ) 澎湃( ) ( )气魄( ) 高山之巅( )狂澜( ) 哺育( ) 浊流( ) 屏障( )3.理解下列词语。 狂澜: 山巅:19哺育:滋长:4.文学常识填空冼星海(1905- 1945)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 1931 年考入巴黎音乐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1935 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救国军歌 、 游击军歌 、茫茫的西伯利亚 、 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1938 年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女大”兼课。教学之余,创作了不朽名作 和 等作品。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献,赢得了“ ”的光荣称号。 二、整体感知1.题目黄河颂中哪个字是关键,也是题眼? 2.主体部分中“望“字所统领的内容?3.“望劈成南北两面”是如何写的?4.诗歌从哪几个方面来歌颂的?5.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作者心目中的黄河象征什么?具有什么精神?7.根据“序曲-主体-尾声”三个部分,划分层次并能概括大意: 208.歌词中 “啊!黄河!”出现了几次?起了什么作用?三、合作研讨1.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 ,是“屏障”?2.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四、迁移拓展课上到这,想必同学们心中一定漫溢着对母亲河的深情厚意。可是我们是怎样对待我们的母亲河的呢?说句实话,我们对不起黄河。据学者们研究,两千多年前,黄河并不姓“黄”,而是叫“河水”或者“大河” ,河水也是相当清澈的。 (让学生欣赏美丽的黄河) 。现在,我们的母亲又变成了什么模样?让学生看几幅触目惊心的图片。黄河今天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现状堪忧。请针对这一严重的生态危机,设计一则公益广告或只是广告词,呼吁人们保护母亲河。五、学后反思最后一课学案【学习目标】211感知文意,理清脉络并积累字词。2掌握小说的基本常识,了解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3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感情,品味小说语言。4树立热爱汉语、学好汉语的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学习重点】1感知文意,理清脉络并积累字词。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感情,品味小说语言。【学习难点】韩麦尔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及他对法语的见解【自主预习案】1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踱 ( ) 胳膊 ( ) 郝叟( )( )捂 ( ) 懊悔( ) 惩罚( )赚钱( ) 钥匙( )( ) 祈祷( )( )哽 ( ) 督学( ) 膝头( )2解释词语:宛转: 22诧异: 祈祷:3都德, 国小说家,代表作长篇自传体小说 ,短篇小说集 等。4.小说的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 、适当的环境描写。5.这篇小说的主要写的事是: ,主要人物是:_ ,表达了法国人民 的情感。6.本文的线索是:_ 。7.最后一课和平日上课的情景有怎样的不同?23最后一课学案参考答案1du bo ho su w hu chng zhun yo shi q do gng d x2宛转:(说话)温和而曲折 诧异: 觉得奇怪 祈祷:指向神祝告求福3法国 小东西星期一的故事集244故事情节5被普鲁士占领的阿尔萨斯地区的人上最后一堂课的事 小弗郎士 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6小弗郎士的见闻和感受7 平时上课 最后一课 气氛 “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 “一切都安安静静的,整个教室 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 都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氛。 ” 学生 “开课桌啦,关课桌啦,捂着 “上课前,学生们已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 耳朵大声背书啦。 ” 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 教师 “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 “韩麦尔先生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静一点,静一点 ” 铁戒尺。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的穿戴。 “我”迟到遭到先生的责骂。 今天,先生却很温和地叫小弗郎士“快坐好” 。 土地的誓言学案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体会文中、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对表情达意的作用。3、理解作者对沦丧故园的眷恋及誓死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文中呼告、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2、理解作者对沦丧的故园的眷恋以及誓死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知识链接1写作背景。25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们东三省, “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这篇文章是作者在“九一八”事变过去整整十周年时写的,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深沉的爱国热情,写下了这篇文章。2三十年代的东北作家群与端木蕻良。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一些青年作家,如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罗烽、白朗、李辉英等人,习惯上被称为“东北作家群” ,形成于 30 年代中期。正是他们,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第一次把作家的心血,与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的不屈人民、茂草、高粱,搅成一团,展现出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格,令人感奋。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京平,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1932 年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 大地的海 大江 曹雪芹 ,短篇小说集憎恨 风陵渡等。3关东的由来。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处祖国东北方,自古以来,就泛称“东北” ,而明以后又俗称“关东” ,至今仍在民间盛行。自主学习朗读课文,扫通阅读障碍。1、给加点字注音嗥鸣( ) 斑斓( ) 亘古( ) 默契( ) 田垄( ) 污秽( ) 镐头( ) 谰语( )碾着( )2、释词 亘古: 怪诞: 斑斓: 谰语: 263.再读课文,概括两段文字的内容。4.如何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合作探究1、面对土地,作者发出了哪些誓言?2、他的家乡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3、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并加以分析。4、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把自己对故乡的感情表达出来?请举例说明。展示交流(分小组展示)拓展延伸27列宁曾经说过“爱过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请同学们些一句与爱国主义有关的诗文,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简要说说理由。土地的誓言学案答案自主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Holn gnq lng hu go ln nin2、释词 亘古:远古 怪诞:荒诞离奇;古怪 斑斓:灿烂多彩 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3、 (1) “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时时听见故乡的召唤,内心为此热血沸腾。(2)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魂牵梦萦, “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战斗甚至牺牲。4、这不是土地本身发出的誓言,而是作者面对土地所发出的誓言。合作探究1、 “我必须回去” , “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的故乡出现在我面前 或者我的坟前。 ”2、作者的故乡关东原野是一片美丽、丰饶的土地。从第一自然段“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带着赤色的足金” ,第二自然段“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多么美丽,多么丰饶”可以看出。283、爱国之情、思乡之情和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满腔仇恨。(1) “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移情于物:明明是作者思念家乡,可作者却说故乡在召唤自己,实际上作者想表达的是思念家乡之情,故乡令自己魂牵梦萦。(2) “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泛滥”原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 ,又引申为思想、事物到处扩散。作者的心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抑制地四下泛滥奔流,作者那激愤狂放的心情用了“泛滥”来形容,较之用“澎湃” “涌动”等词语更多了冲破一切阻隔的力量。(3)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 ”“埋葬”用于已经死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华为会议课件
- 广州高职高考数学试卷
- 2025年中国吹水机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18-2024年中国味精行业市场深度调查评估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健康科普宣传的意义
- 融媒体中心内部管理及绩效考核办法
- 葛洲坝集团应急管理办法
- 虹口区仓储配送管理办法
- 融资性公司管理暂行办法
- 衡阳市审计现场管理办法
-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白皮书
-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课件
- 2025-2030全球智能工厂MOM解决方案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古巴导弹危机》课件
- 低钾血症的治疗护理
- 偏瘫足内翻的治疗
- (商务星球2024版)地理七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新教材)
- 【MOOC】电路原理-东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问诊课件教学课件
- 船舶维修现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 糖尿病足的评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